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发布时间:2020-12-09 09:19:16

❶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哪些比较优势

中国的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同时这也是一块处女地!现如今,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是政客们的迫不及待的共识(如同董仲舒向汉武帝推荐儒家学说时的时代背景)。也是中国解决社会问题,中兴的软实力之关键!

❷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是什么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哪些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❸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认识

近年来,“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话题非常热,更多的时候大家的讨论都停留在概念层面,到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文化产业”是什么,国内理论界众多学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侧面提出了各种说法。有人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是创造出一些能够吸引人眼球的文化产品,如电视节目、影像制品等,因此称之为“眼球经济”。有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主要是围绕如何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并围绕受众的注意力展开多种经济附加值服务,因此称之为“注意力经济”。也有人根据伴随中国汽车数量急遽增长而出现的交通广播类节目盈利模式提出了“耳朵经济”的概念,这些说法都不全面,都没有点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本质。
在发达国家,不管它叫“文化产业”或者叫“创意产业”,这个行业本身发展的历史已经比较漫长。称“创意产业”的有英国、韩国。欧洲其他国家有人称之为“文化产业”。在美国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美国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一切创造力产生的产品都是有知识产权的,比如绘画、歌曲、舞蹈、电视节目、广播节目都是有版权的,未经授权其他人不能抄袭。因此他们把相关行业基本叫做“版权产业”。由此看来,在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叫法也不完全一样。
实际上这个产业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创造力”。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实就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创意”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这些创意必须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意义的。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电视影像这样的传统媒介产品,还是数码动漫等新兴产业,所有资本运作的基础就是优良的产品,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良产品恰恰来源于人的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自身的创造力。由原创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
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确指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美国人已经发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
“创意”或者“创造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原创”,这个东西是前人和其他人没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创的,比如京剧、昆曲、武术就属于中国原创。第二就是“创新”,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是别人首先创造的,但将它进一步地改造,形成一个新的东西,就可以给人新的感觉。电影《卧虎藏龙》就是一个采用西方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包装中国内核的故事,属于一个创新过程而不是原创。对于创造力来说可以有原创也有创新。比如广州军区杂技团利用杂技的形式重排西方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老外看后惊叹不已。西方主流报纸《纽约时报》为此还特地做了一个一分三十秒的录像放到《纽约时报》的网站上,造成了很大影响。这样的形式虽然不是原创的,但是属于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很好的创造力。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迪斯尼集团,该集团不仅生产发行了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还将这些卡通形象做成玩具、服装,建造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可以实现创造力的途径也是无限的。迪斯尼的许可产品一年在全球的零售达1120亿美元,其中290亿来自于娱乐人物形象,不管是玩具、服装、电影还有电视等等。中国全国广电系统2004年全年总收入100多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媒介集团美国时代华纳2004年年收入440亿美元,是我们整个广电行业的四倍。

❹ 目前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次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以推动,为我们制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
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做出了精辟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文化产业相对于一般产业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最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智力和科技投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同时,文化产业属于高附加值、高回报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者认可,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入、多次转化、持续回报。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当前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日益加深,普通的物质产品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其内在价值就会得到显著提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即商品的文化价值、符号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购买一件商品不仅要得到它的使用价值,而且要得到艺术、文化价值,得到精神享受。文化产业中创意设计等领域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尤为密切,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产业涉及近百个行业,跨度很大,这些行业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差异也很大,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人群和资本的进入,既可以发展拥有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接纳个体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既可以吸纳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满足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提升综合国力的紧迫需要
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准则,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迎接的挑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划分的12类服务项目中,有4类与文化产业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优势,将大量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输入我国,并力图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以美国为例,从电影、运动服装、饮食等传统的文化载体,到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的文化载体,他们的文化标志无处不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不感到美国文化的存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文化渗透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这个渠道来实现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发展因素,因此要保持中国文化主权的独立,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消除腐朽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碰撞更加激烈,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在看到中国文化巨大优势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潮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搭建我们的文化“防火墙”,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担负着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独立和安全的历史使命。
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来看,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生产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60%的广告节目,发展中国家75%以上的文化产品来自美国,而美国市场上的外来文化产品只占1%—2%,这种强大的文化实力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发展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渠道,我们要把中国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符合国际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顺利、持续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让境外受众在消费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崛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❺ 中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如今,中国的经济政治都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好,随着这些的发展,文化也是得到了质的飞跃。目前,中国内地关于文化创意的产业也是蒸蒸日上。大家越来越看到在文化方面的潜力,在这些方面,这些产业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文化的前提下,注入自己的创意。把这个产业链都发展的特别的好。而在这个产业链中,不仅是更多的人普及到了曾经的文化,也让这些文化得到了宣传。这个产业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顾客来说都是有利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目前到现在也有很多的文创产品越做越火,其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挖掘文化的力量,这是文创产品最重要的。

❻ 中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有众多的传统文化,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流失,所以当前将文化和创意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内地,文化内容同质化严重,而此时结合现代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放在了文化创意产业上,他们都想要通过更前沿的科学技术,将文化商业化,并不断的传承下去。

其实不单单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只要转换一下思维,给大众呈现一个新鲜的事物,这就会让有猎奇心理的人为其买单,所以一个文化想要流传,还是需要大力去创新的,要敢于为传统文化动手术,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❼ 何谓文化创意产业,有何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个人的参与和才智发挥;强调有形产品的生产;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强调信息服务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强调乘数效应的发挥;强调高收益性;强调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