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涉茶产业发展报告

涉茶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09 08:31:44

Ⅰ 关于茶叶(生产加工)连锁店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开茶庄为例
一、合理的选址:商业经营最注重的是“地气”“人气”,这并非迷信,“地气”主要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对我们所经营的商品合不合适,“人气”主要是指我们经营的地方有没有顾客流这些顾客是否有购买我们商品的心理动机。

茶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除了它的饮用保健功能,还能体现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能使人清心、雅净、回归自然——茶叶店的选择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地段:

1、繁华商业中心:这些地区商业氛围浓,客流量大,购物层次复杂,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大多有较强的求质、求好、求美的特点,但房价或租金的费用比较高,竞争尤为激烈,所以进入前须经仔细考虑,分析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否具备,如若有条件,进军“商业中心”当然正确,何谓抢占“制高点”呢!但实力不具备,千万不能冒然行事,这些地方要求茶叶品位高一些,要注意品牌、名茶品种要丰富,与茶叶有关的茶具、茶书要配套,如紫砂、瓷器、玻璃茶具等。

2、宾馆饭店群附近:宾馆饭店是商旅居住的地方,他们大多不带茶叶,随时购买,而且,为了走亲访友,捎一点茶叶,显得雅而不俗,饭店也要用茶,“客来泡茶”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宾馆饭店群旁开茶店,是比较划得来的,房租不宜过高,同时还可以租用宾馆饭店的经营大厅,从提高格调并可以与茶艺结合起来。

3、交通大道:这些地方人口流动量大,主要是能吸引顾客,所以这些地方注重茶店的外部吸引力,品种要新颖,价格要优惠,适合一些字号较老的,无形资产较大的客商进入,刚刚入门的客商最好不要盲目开立茶店。

4、居民区:茶叶是居民消费的必需品,选择居民区一般风险较小,但同时针对不同居民层次茶店经营风格也不尽相同。

a、老区:这些居民区带有古朴的中国特色,有勤劳、简朴的美德,茶叶不能过于高档,偏向于中低档,追求利润要低,营业员要灵活,注重人缘,茶叶质量一定要稳定,信誉要好。

b、新区:这类居民消费较超前,且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相对提高,要求经营者茶叶品种档次略微偏高一些,品种丰富一些,新品种要多上,跟上茶叶品种的新潮流。

c、高档物业区:这类人群是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生活水平高、节奏快,这个地段开茶叶店,品位应偏高一点,价格也应高一点,要求营业员素质更佳,包装应精致,茶叶包装时速度要快,同时可多上一些高档礼品、高档茶具,营业时间放长一些。

d、行业住区:现在有些城市,形成一种行业区,如离退休老干部区、教师区、明星区。茶叶经营者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性,采取不同的经营风格。

e、集贸市场:这些地方客流量大,但消费者大多数是购物好手,要求茶叶价格实惠,可以经常采取优惠方式来促进销售。

f、学校附近:主要是以知识型分子为主要顾客,门面不要过于豪华,品种要多一些,标价一定要偏低,营业员茶叶知识要丰富。
其他还有一些地方:如旅游景点,不适应大规模经营,适当经营一些纪念性包装茶等等。

具体在:
http://hi..com/zhangyouwei/blog/item/e523354e994c1bccd1c86ae7.html

Ⅱ 有机食品的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名称】2008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完成时间】2008年8月
【中文价格】纸介版:6500元 电子版:6500元 纸介+电子:6800元

报告目录

第一章、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概述
一、有机农业概述
(一)有机农业的定义
(二)有机农业的特征
(三)有机农业具有的优势
二、有机食品的介绍
(一)有机食品的概念及种类
(二)有机食品的产生及其背景
(三)有机食品应该具备的条件
(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不同点
三、中国有机食品相关介绍及发展意义
(一)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有机食品标志的含义
(三)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意义

第二章、有机农业发展分析
一、国际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有机农业发展回顾
(二)世界各国应该将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目标
(三)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呈出七大趋势
二、部分国家有机农业的发展
(一)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分析
(二)日本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三)台湾有机农业的发展综述
(四)意大利有机农业的发展分析
(五)阿根廷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三、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分析
(一)中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二)有机农业在中国取得长足进展
(三)中国有机农业认证状况分析
(四)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意义
(五)有机农业与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分析
(六)有机认证在有机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四、中国部分地区有机农业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北京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北京突破瓶颈发展有机农业
(四)贵州凤冈县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五)江西万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
(六)山东荣成出现新型有机农业产业化合作形式
五、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二)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思路
(三)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四)推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措施
(五)有机农业产业化战略分析

第三章、国际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
一、国际有机食品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有机食品发展回顾
(二)世界各大洲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状况分析
(三)全球有机食品发展特点
二、欧盟有机食品行业
(一)欧盟有机食品行业发展概况
(二)欧盟部分国家有机食品市场规模
(三)欧盟部分产品的市场规模
(四)欧盟有机食品的消费模式
(五)欧盟东扩令有机食品行业获得新机遇
(六)欧盟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德国有机食品行业
(一)德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德国有机食品发展迅速的因素
(三)德国有机食品市场竞争状况
(四)德国有机食品市场消费情况及其开拓
(五)德国有机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美国有机食品行业
(一)美国有机食品发展概况
(二)美国有机食品市场正逐渐扩大
(三)2005年美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需求上升17%
(四)美国有机包装食品呈供不应求局面
(五)供应短缺正阻碍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
五、英国有机食品行业
(一)英国有机食品市场发展概况
(二)2006年英国有机食品和饮料销售额突破20亿英镑
(三)英国有机食品进口的有关规定介绍
(四)英国有机食品发展前景较好
六、其他国家有机食品行业
(一)意大利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状况
(二)捷克有机食品市场快速增长
(三)澳大利亚有机食品出口销售情况良好
(四)加拿大有机食品市场看好
(五)新加坡有机食品市场不断增大
(六)有机果蔬日渐受到丹麦消费者的追捧
(七)台湾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信任问题分析

第四章、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分析
一、中国有机食品行业概况
(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回顾
(三)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优势
(四)中国西部有机食品发展具有优势
(五)中国有机食品生产及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有机食品市场状况分析
(一)中国有机食品的经营情况
(二)中国有机食品终端市场简况
(三)湖南昂利科技公司从生产切入销售来应对终端困局
(四)有机食品的推广措施
(五)有机食品市场营销策略
(六)推动有机食品品牌流行的策略
三、中国有机食品消费情况
(一)有机食品消费者浅析
(二)中国有机食品超市消费现状
(三)有机食品碰到环保难题中国消费群不超过3%
(四)消费有机食品与生物污染物的暴露之分析
四、有机食品认证情况分析
(一)中国有机食品认证概述
(二)中国农业系统有机食品认证发展状况分析
(三)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情况
(四)2005年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企业发展情况
(五)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中国有机食品出口情况分析
(一)中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有机食品出口欧洲应遵循的规定
(三)中国有机食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有机食品出口美国的途径简析
(五)中国有机食品出口大有潜力
六、有机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六大问题
(二)大部分有机食品企业无法盈利原因分析
(三)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期待鼓励性政策支持
(五)有机食品产业发展中有机肥的安全质量问题
七、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的策略
(一)浅析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战略
(二)加快中国有机食品发展速度的几点措施
(三)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建议
(四)促进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五章、有机蔬菜
一、有机蔬菜相关概述
(一)有机蔬菜的定义
(二)有机蔬菜基地的三个基本要求
(三)有机蔬菜生产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二、国际有机蔬菜行业发展状况
(一)英国有机蔬菜市场形势逐步上升
(二)美国纽约长岛的有机蔬菜农场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
(三)台湾有机蔬菜发展状况分析
三、中国有机蔬菜发展状况
(一)中国发展有机蔬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有机蔬菜转攻国内市场
(三)中国有机蔬菜出口国际市场潜力分析
四、山东省有机蔬菜发展状况
(一)肥城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14.3万亩
(二)山东肥城市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经验分析
(三)山东泰安市有机蔬菜行业成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
(四)山东泰安市有机蔬菜已成农产品出口创汇主导产业
五、其他地区有机蔬菜发展状况
(一)上海市民成有机蔬菜的消费主力军
(二)渔农居有机食品配送中心为深圳提供全国有机食品
(三)青岛市民热衷购买有机蔬菜
(四)武汉有机蔬菜市场还需慢慢培养
(五)山西晋中市榆次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六)“太白山”牌蔬菜成陕西省首家国际认证有机蔬菜
六、部分有机蔬菜企业发展情况
(一)“奥绿特”打造绿色有机蔬菜连锁品牌
(二)北京绿富隆公司以有机蔬菜基地带动企业发展
(三)上海锦菜园积极打造有机蔬菜品牌
七、有机蔬菜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一)有机蔬菜消费面临的难题
(二)有机蔬菜期盼行业标准
(三)发展有机蔬菜的对策分析

第六章、有机茶
一、有机茶相关概述
(一)有机茶相关介绍
(二)有机茶发展的意义
(三)有机茶开发和茶业产业化两者关系探析
二、有机茶行业发展分析
(一)国内外有机茶行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有机茶认证的发展
(三)中国发展有机茶的有利条件
三、有机茶市场分析
(一)有机茶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二)影响中国有机茶快速发展的市场因素
(三)成熟的有机茶市场还有待时日
四、部分地区有机茶发展状况
(一)欧盟市场有机茶一半多来自江西婺源
(二)浙江有机茶行业发展迅速
(三)湖南有机茶出口位居全国第一
(四)湖北省有机茶发展状况分析
(五)湖北保康县有机茶打进欧盟市场
(六)浙江武义县有机茶产业化建设新模式
(七)厦门有机茶经销商欲以“低价”争夺市场
五、中国部分茶企有机茶发展状况
(一)北京“更香”有机茶叶异军突起原因分析
(二)有机茶助湖南茶业公司打进国际市场
(三)湖南茶叶总公司优质低农残茶与有机茶关键技术探析
(四)福建京泰有机茶打入北京市场
六、有机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一)有机茶行业发展存在的理解误区
(二)中国有机茶市场必须打假
(三)中国有机茶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中国有机茶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五)有机茶产业化发展策略
七、有机茶行业标准情况
(一)《有机茶》
(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三)《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四)《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五)《有机茶标识管理章程》

第七章、其他有机食品发展分析
一、有机水果
(一)欧洲有机水果生产情况回顾
(二)欧盟有机水果消费情况分析及预测
(三)广东高州有机水果发展状况及策略剖析
(四)广东高州建造全国最大有机水果生产示范基地
二、有机大米
(一)泰国已成世界最大的有机大米出口国
(二)宜春成江西省绿色及有机大米主产区
(三)江西万载有机大米抢占国内外市场
(四)有机大米加工技术规程
三、有机奶制品
(一)美国最大有机奶制品生产商得到农业部支持
(二)有机奶制品成英国奶制品行业发展最快的部分
(三)丹麦有机奶制品市场已突显商机
(四)三大国产有机奶品牌抢滩上海市场
(五)内蒙古源真乳业打开中国有机奶消费新时代
四、有机水产品
(一)世界有机水产品市场发展状况
(二)中国有机水产品发展概况
(三)2005年浙江慈溪市四种水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四)2006年浙江衢州第一个水产品获得有机认证
(五)千岛湖绿色有机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六)句容市已成为江苏省最大有机水产品基地

第八章、中国主要地区有机食品的发展
一、江西省
(一)江西有机食品热销国际市场
(二)2005年江西省有机食品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2006年江西省有机食品发展情况
二、北京市
(一)北京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主要优势
(二)北京有机食品拟推行连锁销售
(三)北京政府对有机食品企业认证费用给予优惠
三、哈尔滨市
(一)哈尔滨发展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的五大优势
(二)哈尔滨市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发展概况
(三)2005年哈尔滨市有机食品认证填补五项空白
(四)哈尔滨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哈尔滨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发展的主要对策
四、其他地区有机食品发展状况
(一)山东有机食品具有竞争力
(二)武夷山有机食品的发展状况分析
(三)新疆有机食品面临品牌缺失出疆难的困局
(四)有机食品认证成功突显河南县畜牧业优势
(五)辽西有机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六)沈阳将面临商机无限的“有机食品时代”

第九章、有机食品重点企业
一、陕西天人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天人有机成中国有机食品的“蓝海”领航员
(三)天人有机欲领军农业产业化
二、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泰山亚细亚发展情况分析
(三)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有机蔬菜成功实现突围
三、北京欧阁有机农庄科贸发展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有机农庄”发展模式剖析
(三)欧阁有机农庄面临的发展形势及其建议
四、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大鄣山茶发展情况分析
(三)大鄣山茶牵手欧盟十年造就有机食品品牌
(四)婺源大鄣山茶通过原产地标记认证
五、其他有机食品重点企业介绍
(一)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二)绿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福州超大嘉和茶业有限公司

第十章、有机食品发展前景与趋势
第一节、国际有机食品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新动向和趋势
(二)有机食品将引航国际消费新时尚
(三)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
第二节、中国有机食品发展展望
(一)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前景分析
(二)“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大力促进有机食品业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农十四师欲打造南疆最大有机食品基地
第十一章、有机食品政策标准
第一节、有机食品政策标准概况
(一)国家11部门对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二)有机食品认证管理移交国家认监委
(三)有机食品配料使用情况规定
第二节、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及要求
(一)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二)有机食品认证的基本要求
(三)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四)有机食品认证收费管理细则
第三节、有机食品相关规范要求
(一)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二)有机(天然)食品运输技术规范
(三)有机(天然)食品贮藏技术规范
(四)有机(天然)食品销售技术规范
(五)有机食品检测技术规范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图表目录:
图表1 中国有机食品标志
图表2 世界各大洲有机农业面积所占比例
图表3 世界有机农业面积最多的前十个国家
图表4 世界有机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最多的10个国家
图表5 英国承认的有机食品检验认证机构
图表6 2005年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企业发展总体情况
图表7 2005年中国有机食品行业产品结构
图表8 2005年中国有机食品分类产品发展情况
图表9 2005年中国分地区有机食品发展情况
图表10 中国有机食品出口情况
图表11 有机茶的卫生指标
图表12 净含量负偏差
图表13 有机茶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图表14 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图表15 有机茶园灌溉水质标准
图表16 商品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
图表17 有机茶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图表18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图表19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与方法
图表20 有机茶深加工产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加工助剂和载体

图表21 欧盟有机水果人均消费量
图表22 欧盟主要有机水果消费量结构
图表23 有机食品认证流程图
图表24 有机食品认证收费标准一览表
图表25 种植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26 野生资源采集及其初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27 水产品(野生捕捞)及其初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28 水产品(养殖)及其初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29 畜产品(放牧)及其初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30 加工产品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31 农药及肥料生产规模及工艺复杂系数核定
图表32 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图表33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方法
图表34 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畜禽饲料添加剂
图表35 允许在畜禽饲养场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图表36 食品加工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载体
图表37 食品加工中允许使用的加工助剂

Ⅲ 写保健茶可行性报告怎么写

找到一个,可以参考。

仙乳保健茶投资可行性报告

一、符合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仙乳保健茶专利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在二00二年的“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名优茶、绿色食品、有机茶、保健茶为重点。茶叶加工要与医药业、其他食品业更加紧密结合,保健茶作为重点发展项目。

二、仙乳保健茶的专利申报和研制缘由

1、仙乳保健茶是专利权人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经多年研制之精华,早年为家庭饮用,因其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逐步扩大为亲属、邻居饮用,所收到的保健作用均十分明显。

2、在申报专利前,经100人饮用,证明具有促代谢、活脉络、养肾气、抗衰老的功效。对预防老年常见病效果明显,具有综合的保健作用。本保健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改善营养有积极的作用。对感冒、经常性阳痿、经常性健忘、经常性反应慢、经常性疲倦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本保健茶口感适宜,经常饮用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采用制茶新技术、新工艺,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已成为饮品市场的新亮点。在茶饮品的“百花园”中,“中草药保健茶”一枝独秀,发展迅猛。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草药保健茶”将会成为保健治疗又一常规主导消费品,市场消费量大,前景必然看好。

4、 目前市场上各类保健茶其作用单一,没有综合的保健作用,仙乳保健茶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5、中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第二位,各品种、挡次的茶叶资源十分丰富。本专利的另一主要组方成分仙灵脾产地在我国分布广并且资源十分丰富。

6、仙乳保健茶生产成本低,适合大众人群消费,一旦形成生产力和市场,对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已进行的调查及其结果

1、 茶资源状况:据农业部1999年提供的资料:全国茶园面积为1639.44万亩,采摘面积1352.04万亩。茶园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的有七个省。估计全年茶叶产量在70万吨左右。

2、 仙灵脾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其中:心叶仙灵脾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广西、湖南、安徽等地。箭叶仙灵脾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3、 市场调查:目前我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有近50个产品种类。而与此同时,我国茶饮品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占我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13%,超过了果汁饮料而名列饮料市场的"探花",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在茶饮料市场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商机:保健茶饮料在市场上寥寥无几或根本没有。袋装保健茶虽然有十几家在生产,但其产品的保健作用单一,均不具备综合的保健作用,由于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单一,消费群体必然不限,很难形成市场规模。据此可以预见,仙乳保健茶一旦形成规模生产和销售网络,将会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拟建厂址的初步考察

选址的决策主要是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应考虑的因素较多,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劳动力可获得性与费用、厂址条件与费用、原材料获得与费用等。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以下几点也应考虑:

1、 在原材料产地建厂(如贵州省是茶叶和仙灵脾的主要产地)可以大大的减少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和运输成本。

2、 以本专利项目与现有的茶厂或保健品厂联合,利用该厂已有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可以减少建厂费用并早出产品,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又可减少销售成本尽快打开市场。

3、 在非原料产地建厂(如内蒙赤峰区域)也有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丰富,可以节省建厂成本,二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还可以享受当地政府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4、 为筹建仙乳保健茶厂,专利权人初步在赤峰市松山区勘定并已洽谈一块土地:占地面积20亩,距离市区6公里,距离一级公路200米,距离将要修建的高速公路90米。距市区5公里,土地平整,交通方便,水电供应便利,比较适合作为保健茶的厂址。

5、 综合分析,仙乳保健茶厂址的选择还是以在原料的主产地为宜,如贵州省。这主要是从原料的购进成本和原料的质量保证方面考虑。其它方面,如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同时,以专利入股的形式,在原料主产地与已有的保健品厂联合,也是最佳选择方案之一。

五、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预测

1、 本产品的消费对象:仙乳保健茶生产成本低,市场定价低,适合大众及不同层面的消费。工薪阶层或城乡民众均可成为本保健茶的消费群体。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本专利产品显著的保健作用和价位优势必能赢得较大的消费群体。

2、 仙乳保健茶不存在产品经济寿命期的问题。同时从本保健茶的良好保健作用和独特的组方分析,现在或是以后很长时间内不可能出现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3、 专利权人在专利相关资料中说:本保健茶在微量的加入一味中药后保健效果会更好。本专利内涵的外延空间还很大。也就是说随着本专利系列产品的出现,必将扩大本专利产品的消费群体,扩大市场需求容量。

4、 仙乳保健茶出口前景广阔。据国外调查公司预测:未来5年,全球健康饮料将以高于普通饮料增长速度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茶饮料产量在2002年就已升至饮料业的第二位,而建立在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健康理论基础上的、具有强身和保健功能的保健茶产品更是受到市场的欢迎。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世界对中国中医中药治疗保健效果的认知,本专利产品必能走出国门,在世界保健品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预测:即有保健茶产品巨大的市场空间,又有本专利产品十分显著的保健效果和较低的市场价格,只要进行有效的市场运作,仙乳保健茶在国内的需求量不会少于数千吨或更多。

六、市场价格预测

1、 市场调查显示,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保健茶主要有银杏茶、灵芝茶、冬凌草速溶茶、冬虫夏草速溶茶、枸杞茶、杜仲茶、桑葚五味茶、乌梅养胃茶、菊茶、枇杷竹叶茶、山楂茶等十多个品种。均为袋装,包装重量多少不一,若折算1000克计算,以上各类保健茶1000克的市场销售价格少则接近200 元人民币,多则近1000元人民币。

2、 仙乳保健茶的原料价格(大众型)在产地1000克不足20元人民币,仙乳保健茶成品市场销售定价应不到1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3、 目前在市场上具有综合保健作用的保健茶还没有,仙乳保健茶填补了这一空白,因此价格的潜力很大。

七、 投资的必要性

1、 建厂初期最低年利润预测:(大众型茶)在原料产地设厂,每吨成品茶的原料价在1.2万元-1.3万元之间,而销售一吨成品茶,最低批发价应在5万元-5.5万元之间,以年销售一百吨计算,税费后纯利润最少在二百万元以上。在非原料产地建厂,(如内蒙赤峰市地区)运输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建厂地区的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生产费用会相对降低。

2、 专利权人在专利的相关资料中说明:“本保健茶技术内涵的外延空间很大”。可以根据不同消费挡次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成系列的生产出高、中和大众型的产品,此专利项目内涵的外延空间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加强市场竞争力有积极的作用。

3、 中国是一个产茶大国,也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而大众茶型是消费的主体,仙乳保健茶即有显著的综合保健作用,又符合国人的饮茶习惯,市场的价格定位又为大众所能接收,所以定会赢得广大的消费群体。如果每年人均饮用一公斤本保健茶,100吨只是10万人的消费水平,是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数额。由此可见仙乳保健茶的市场潜力和拓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4、本保健茶对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要求严格,但生产工艺并不复杂,能源消耗不大,没有环境污染问题,也不会对周边产生噪音污染,是名符其实的绿色环保型产业。

5、 饮“保健茶”之风始于欧洲和美国,欧美人对这类饮品统称之为herbal tea(植物茶)。据报道,日本2001年保健茶饮品市场销售额已达650亿日元;2002年日本保健茶饮品销售额为800亿日元,年增长率高达20%。由此可见,保健茶在国际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保健茶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所占市场份额很小,但发展前景广阔。

八、 投资效益分析

1、 以大众型(仙乳保健茶)说明投资效益:每1000克普通茶叶市场销售价20元人民币,产地批发价不到10元人民币;仙灵脾市场销售价每1000克不到15元人民币,产地批发价为6-8元人民币;本保健茶的其它组方成份用量少并且市场销售价格均不高。而仙乳保健茶的产成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最少应在80-100元人民币。工厂批发价格不低于60元人民币。

2、 由上可知:工厂每批发1000克本专利的产成品毛利率不少于300%,减除包装费用、工资费用、运输费用、销售费用、广告宣传、折旧、利息及各项生产费用后,所得纯利润不少于150%或是更多。

3、可以预测:如果有100万人饮用本保健茶,以每人每年饮用1公斤计算,每公斤工厂获纯利润最少为20元人民币,那么一年可以取得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纯效益。同时,一旦消费者体验到仙乳保健茶显著的保健作用后,每人每年消费本保健茶应不少于2公斤。

九、项目总投资估算与合作形式

建设一个年产100吨的仙乳保健茶厂,预计需投入人民币500万元。从资金到位后,进行项目筹备、制定工程计划进入工程实施到基础设施竣工,大约需10个月的时间,再加两个月的生产设备安装和调试、职工技术培训等后期工作就可以投入试生产。

在建厂所需的500万元资金中,固定资产投入约为38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产投入约120万元人民币。

1、 固定资产投资部分

建厂征用土地20亩,使用期限30年,约需资金140万元;建设厂房、仓库、办公场所和与生产相关的附属设施约需要资金150万元;购置生产加工设备约需资金50万元;另外还有建设工程费用、设备安装费用和建设期利息等。

2、 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大约需要120万元。其中: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原材料的储备资金30万元;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资金占用约3万元;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成品资金约10万。还有产品销售费用、广告策划宣传费用、人员培训、资金利息和运输等各种费用。

建厂资金估算还有待于近一步论证,还需要提供详实的资金需求报告加以说明。但总体出入并不会太大。

3、借款偿还计划

建设年产100吨的仙乳保健茶厂,需投入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保健茶厂建成投产后,进入正常的生产和销售状态,以年生产和销售100吨产品计算,三年可以完成还本付息。其中预计:第一年还本付息8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还本付息160万元人民币;第三年还本付息260万元人民币。

三年还本付息的借款偿还计划估算,是依据本专利产品显著的保健作用和现在国内市场对保健茶产品巨大的需求空间、加之企业循序渐进的发展系列产品扩展市场份额和市场对本专利产品不断的认可过程做作出的。只要企业依托市场进行有效的经营和管理,这一还本付息的计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4、 本专利项目的合作形式

1、 转让专利权为人民币300万元;

2、 全国独占实施许可为人民币220万元;

3、 全国独占排它实施许可为人民币150万元;

4、 省级独占许可50万元人民币;

5、 全国范围技术入股合作开发:一次性付给专利权人40万元人民币,本专利折合260万元人民币当作现金入股并折算股份,每年固定提成50万元人民币,每年提成比例递增5%;

6、 其它合作形式可以协商。

Ⅳ 2013-2018年中国养生茶市场调查与发展预测报告

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七件事包括:柴、米内、油、盐盐酱、醋容、茶,茶仍居其一。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常润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每天有3 亿多人在饮茶,如果发展到一半人饮茶将达到近7 亿人口。如果有80%的中国人喝茶那就有10多亿人消费。但是我国人均消费茶叶还比较低,仅0.61kg,而世界年人均消费2.21kg以上,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

阅读全文

与涉茶产业发展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