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北斗卫星导航芯片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相关政策保障推进,北斗系统行业应用深化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明确的“三步走”建设规划:第一步是试验系统阶段,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并投入运营,建成“北斗1号”系统;第二步是区域系统建设阶段,2012年“北斗2号”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4个,建成覆盖亚太的北斗区域系统;第三步为“北斗3号”全球组网,2020年总计35颗卫星覆盖全球。
卫星导航条例的颁布,将助力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军品和民品的标准化,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北斗渗透率提升,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北斗系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将北斗上升为国家意志,北斗核心产业有望受益。
此外,国家相关政策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政府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发展,将北斗系统列为科技重大专项,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各部委、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或专项政策规划,以国家力量助推北斗产业发展,使北斗系统得以更好地深入各行业应用。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从行业市场发展空间来看,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市场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前瞻与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20.4%。以芯片技术制造、算法和终端在内的核心产业产值达到902亿元,其中北斗技术贡献率超过80%,为核心技术产业的关键推动力;此外,由软件应用及行业数据、系统集成和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等市场产值达到1648亿元。
2006-2017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北斗系统应用领域广泛
国内卫星导航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比例接近15%,随着北斗系统的技术成熟度的上升和行业应用市场的扩展,未来北斗相关产品在国际卫星导航市场的份额还将持续提升。
从应用领域来看,北斗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交通运输、海事船运、农林牧渔业、国土监测、挖掘勘探和公用事业等十几个行业领域。根据《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2017年国内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智能终端产品社会用户总保有量接近5亿台,国内销售智能手机兼容北斗应用的数量占比已超过50%,专业北斗高精度接收机终端销量突破14万台。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2. 如何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
在一个智能信息化的时代,芯片早已超过石油,成为每年进口最多的物资,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我国国产芯片行业一直未能有所发展,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即资本匮乏、技术壁垒和专业人才匮乏。芯片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同时产业不断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据了解,有公司在芯片上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是其利润的两倍,因此,巨额的研发资金投入难以持续,加上各自为阵的产业投资格局,都致使国产芯片研究难以走远。
有观点称,中国芯片必产生于民企。前瞻产业研究院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但也难以完全赞同。事实上,芯片产业已经是一国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象征,甚至可以说,芯片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战略产业,其发展与产业链布局,必然需要一个整体的战略思维。显然,个别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胜任,一哄而上也无法解决问题。
3. 现在中国的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
在全球芯片业刚刚走出的这个低糜的产业周期里,世界上超过百家芯片工厂被迫关闭,而东亚地区又有60家芯片工厂开动了机器,与此相对映,亚洲市场的强劲需求令它在芯片制造商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芯片业的重心再次向亚洲偏移。 过去30年间,这个产业数次遭遇周期性市场低糜,每一次为了摆脱困境的产业调整都给亚洲带来机遇,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地区,它们都幸运的抓住了机会促成了本地半导体产业的腾飞,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中国面前。 两年来,中国芯片制造业研制了多颗“中国芯”,可大量缺芯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海外芯片企业、中国各地政府、半导体行业领袖和民间机构都在努力,以期填补各种市场空缺。他们出于不同的战略考虑,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都是在推动中国芯片业快速向前,但一时间也很难把多年积下的问题全部解决--技术差距、设计能力缺欠、产能不足,以及“中国芯”的产业化难题,能否恰当的化解这些矛盾和难题关系到中国能否于世界芯片业的又一次变革中,成为产业重心。 当全球芯片业的版图开始漂移,明日“芯”世界的格局日渐明晰,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已经是各方共同关注,也不能回避的话题。
4. 电子行业中,集成电路发展前景怎样
你现在存在一个严重的定位问题,本科生并不是不拿电烙铁的,你学的是工科,你的专动手能力必属须要强,如果什么东西都是用眼睛看,不亲自操作,不会有多大的进步。
人都是从最底层干起的,你连电烙铁怎么用都不会你就能搞设计了吗?不现实!如果有能力在基层经过锻炼这样的经历是很重要的,要摆正心态最重要,并且现在的本科生太多了,不要端着架子,要把从前的都忘了。
这也是作为一个工作几年的人的忠告。
5. 中国芯片产业近年发展如何
2013-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复合增值率为21%,约是同期全球增速的5倍左右,我国以芯片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具有强劲发展动力。
刁石京表示,2013-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复合增值率为21%,约是同期全球增速的5倍左右,规模从2013年的2508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5411亿元,产量从2013年的867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565亿元。产业投资翻了一番,近三年年均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采用我们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在最近4期的世界评比中都获得了第一。来源:央视网
6. 芯片自主困难重重,中国该如何发展芯片产业
人工智能芯片基本概况分析
目前人工智能的基础是数据,核心是算法,芯片则是整个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系统对于搜集来的大量数据用某些特定的算法在硬件平台上进行处理、消化后,对用户提供某些建议或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反馈,从而形成人工智能系统。
在PC行业已经开始逐年衰退,智能手机行业也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进入瓶颈期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其中,人工智能无疑是最受媒体和资本热捧的宠儿。同时,国外大厂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架构来看,人工智能芯片分为通用性芯片(GPU)、半定制化芯片(FPGA)、全定制化芯片(ASIC)三大类。
人工智能芯片计算过程分析
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两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而人工智能的实现依赖三个要素:算法是核心,硬件和数据是基础,其中硬件指的是运行AI算法的芯片与相对应的计算平台。芯片就是硬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个计算过程:1、训练;2、执行。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4.7亿美金,随着包括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以及网络在内的巨头相继入局,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57亿美金,2020年有望突破百亿大关,增长迅猛,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预测
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两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45.6亿元。
国内的比特币芯片生产厂商,都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华丽转身,成为拥抱深度学习的定制芯片供应商。在这块领域有所深耕建树的公司有,国内的深圳烤猫、迦南耘智、比特大陆和龙矿科技。拥有自产芯片的矿机生产商的盈利能力强,普遍的毛利率达到50%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专用芯片ASIC产业环境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ASIC将成为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发展的必然趋势。
ASIC芯片落地浪潮,国产化趋势或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ASIC芯片由于其低功耗高效率的特特分别适用于功耗较低,空间较小的智能终端,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芯片日益国产化作为国内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国家政策持续出台,市场前景广阔
近几年来,国家对人工智能和芯片给予战略性支持,人工智能和芯片行业作为国家级战略,市场前景广阔。
7. 如何加快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元器件,集成电路对电子信息产业经济以及国家信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者以手机芯片为例,芯片在手机制造中占据了极大的成本,如iPhone
6s的物料成本约为234美元,其中芯片成本为127.2美元,超过了物料成本的一半。后者以“窃听”事件为例,多数“黑客”入侵消费电子产品都是从芯片入手。
我国亟待摆脱国外芯片以来,发力自主生产,以推动电子信息经济与国家安全发展。
因此,近年国家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设立了本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同时还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大基金),为本土集成电路产业崛起提供资金支持。
受政策与资金利好,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初见成效,产业链公司与产业基地已然成型。
产业链上,集成电路产业有上中下游三大环节。其中,上游是芯片设计环节,我国有海思、展讯等公司;中游是制造环节,中芯国际、振华科技是代表;下游是封装测试环节,我国有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
产业聚集区方面,我国已经有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域,这三大区域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销售收入占全国整个产业规模的90%以上。
环渤海区域侧重芯片研发,以北京市为核心;长三角地区注重芯片制造与封测,以上海市为核心;珠三角地区侧重芯片设计环节,以深圳市为核心。
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令人欣喜,但要正视的是,与国外集成电路产业相比,我国集成电路还存在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不强的劣势。因此,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规模,提高技术。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经历了2014年9.9%的高速发展后,2015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下滑,当年市场销售额为335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2%,智能手机增速变缓以及PC市场萎靡是主要原因。尽管中国也受到这两大因素干扰,但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5年仍旧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约为91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2014年销售额突破万亿元,达10393.1亿元,同比增长13.4%;2015年集成电路销售额为11024亿元,同比增长6.1%。尽管增速较2014年下滑较多,但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以及高速发展。
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以及通信设备三领域是2015年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利好,我国工业制造领域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控制领域的集成电路市场得以快速增长。2015年这一领域集成电路市场增长33.9%,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近几年,汽车电子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热点领域,中国也不例外。得益于中国繁荣车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国汽车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市场增长32.5%,是才除工业控制以外增长第二快的市场。
虽然国内手机市场增速不断变换,但手机市场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同时指纹识别等新技术也在不断得以应用,这也推动了手机芯片市场小发展 。
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令人欣喜,但要正视的是,与国外集成电路产业相比,我国集成电路还存在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不强的劣势。因此,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兼并重组尤其是收购国外优秀芯片公司,是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技术的发展捷径,目前正备受重视。
8. 请问有谁知道目前最有前景的芯片有哪些
目前比较有前景的芯片有手机射频芯片,生物芯片,led芯片,ic芯片等等。
9. 芯片行业未来有前途吗
硬件行业怎么会没前途,物联网发展也很迅速了。
10. 中国卫星北斗导航产业前景如何
2018年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中海达、华大北斗等一批国内企业先后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产品。
过去数年,缺“芯”是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痛点。如今,随着一批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进入市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缺“芯”困局呈现“散点突破”的态势。北斗芯片研制已实现设计与封装,实现中国人的独立自主。这与国内北斗企业长年坚持自主研发路线分不开。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2017 年,围绕与信息产业、汽车电子、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交叉点的协同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北斗+”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新模式,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朗。穿戴式设备、新零售、无人驾驶、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北斗系统对待 GPS 等其它导航系统的逻辑是“兼容”和“自主可控”。一方面,北斗系统不排斥 GPS,探索与GPS等其它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增加定位精度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中国需要独立自主掌握卫星导航技术。
一批高精度北斗芯片近日在哈尔滨的集中亮相,是我国北斗产业自主研发前进的又一步。此前的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9月,华大北斗所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导航定位芯片正式发布。
另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泰斗微电子近日获得广东国民凯得创投领投的C+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人民币,该企业是摩拜单车定位导航芯片的最大供应商。
芯片、板块、核心器件的研制是上游的重要环节,也是关涉北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仅在哈尔滨的会场上,就有中海达、北斗星通、西安希德、华大北斗等企业发布或展示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华大北斗还发布了“北斗芯片开发平台”。
《白皮书》显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 5 万件, 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另据国家导航系统办公室数据,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已经赶超国际强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前,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被视为产业链关键的设计环节,以及封装技术,国内企业已实现完全自主化;但另一方面,集成应用能力、围绕核心芯片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依然是国内北斗企业的短板。
高端芯片的制作工艺,中国很快会赶上。国内北斗芯片行业的发展,不大可能出现“卡脖子”问题。现在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作芯片的光刻机技术,二是高密度、高分辨率晶片的材料问题。
当前,不像国外有高通、英特尔、三星等行业巨头,国内导航芯片研发企业呈现多而散的格局。此外,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难以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既然一家做不了,那就放开大家一起做。“北斗芯片开放平台”这样的产品正体现了这样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