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简述中国会议产业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会议产业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0-12-08 18:49:54

Ⅰ 历史至今国内重大会议时间

1.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
2,1921年,中共一大,回决定建党;1922年二大答,革命纲领;1923年三大,决定国共合作;1927年八七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合作抗日;1937年洛川会议;1945年中共七大;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制定宪法;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中共八大;1958年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9年庐山会议;1962年七千人大会;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科技是生产力;1978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十二大;87年十三大,1992年十四大;1997年十五大;2002年十六大;07年十七大

Ⅱ 历史 简述中国共产党一次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时间:1921.7.1
地点:上海,又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会议被迫终止,转至嘉兴南湖一艘版船上进行权。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确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历史意义: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Ⅲ 新中国成立前的重要会议和主要内容

1949 年 3月5~13日在中国复河制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七届二中全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 , 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Ⅳ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发展过程及意义

  1. 1921.7.2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2. 1922.7.16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党的最高和最低革命纲领。

  3. 1924.1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进入国民大革命时期,实行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4. 1927.7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立。

  5. 1927.8.7 八七会议。 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6. 1927.9 秋收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7. 1934-1936年 战略大转移 --长征。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 1935.1.15 遵义会议。结束了博古等人左倾错误指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心领导。

  9.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抗战最终胜利的保证。

  10. 1937-1945年 开辟敌后抗日战场(总后方 延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

  11. 1945.4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 1945-1949 解放战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13. 1949.7 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工作中心由农村转移城市。

  14. 1949.9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

  15. 1949.10.1 新中国成立

(4)简述中国会议产业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共产党

Ⅳ 中国共产党成立会议的发展及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1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湖南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的陈公博和日本小组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列席了这次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国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确定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还规定了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Ⅵ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成立的。1949年9月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人民政协在建国初期的5年中,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从1955年至1966年10多年里,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在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发扬人民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使中国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人民政协也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任务是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人民政协作为实现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将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在建国初期的5年中,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从1955年至1966年10多年里,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在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发扬人民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使中国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人民政协也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任务是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人民政协作为实现这一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将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24次重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Ⅷ 概述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发展历程

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版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权题。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

Ⅸ 关于中国有关经济方面的会议有哪些,每年或几年召开

两会:对国家政策影响,三月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经济,布局经济,不定时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底经济总结

Ⅹ 论述我国宪法的创立和历史发展过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必要制定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具有极好的条件发展规律,因此,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成为根本大法早在新中国成立。在早期的日子里,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宪法颁布实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宣布实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适用的具体条件,以适应我们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发展的需要。这是“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又一个“共同纲领”的发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1954年宪法,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到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相应的规定也失去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没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

1975年宪法,是在“文革”中的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次会议。整个宪法中的“左”的指导思想,宪法实际上难以落实。

1978年的宪法是粉碎“四人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当时,党的指导思想的徘徊期,“宪法”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肯定实现了4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的一般任务,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整体外观,1978年的宪法是不完美的。

由于1978年的宪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历史时期。因此,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1978年的宪法大修。 1982年11月23日宪法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决定。 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会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宪法”人民“,这的第四个宪法我国宪法的最好的部分自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宪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1999年3月1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国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13,14,15,16,17条的,宪政现代化的作用更多切合实际。

阅读全文

与简述中国会议产业发展历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