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2013年敦煌旅游产业发展

2013年敦煌旅游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8 10:13:39

A. 敦煌市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2、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从客观上讲,旅游行业存在条块分隔、多头管理的现象,如:莫高窟景区由敦煌研究院独立行使管理权,阳关、玉门关由市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进行管理,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由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等共同参与管理;从主观上看,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掣肘的问题,缺乏一种统筹、协调的运作机制。

3、交通通达能力不畅。从航空运输来看,4C级机场虽已建成投运,国内航班也增加到了10个左右,但是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线开通的较少;建立敦煌国际航空港、开通国际直飞航班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制约了海外客源市场的拓展。从铁路运输来看,敦煌铁路虽已开工建设,但在近期内很难解决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从公路运输来看,敦煌境内还没有高等级公路,313线改造工程已全线开工,相当一部分游客绕道柳园进出敦煌,游客“难进难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4、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景区内供游客参与的活动项目少,游客参观莫高窟景区,从进到出大约需要1.5—2个小时,基本没有参与性的活动项目;新开发的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游客乘车跋涉近200公里,到了景区仍然是乘车“巡视”一圈便返回。由于这些精品景点不能有效滞留游客,从而使游客在敦煌的滞留时间较短,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效益。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景区的通讯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外币兑换、景点简介等亟需加强或改善。

5、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全市现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22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12家,其他宾馆、饭店、招待所100多家,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4家,经营国内业务的旅行社19家,涉外宾馆商店14家,各类旅游接待车辆200多辆,出租车1400多辆。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阵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整体能力。

B. 敦煌年鉴2014,敦煌2014年相关旅游,经济,等数据

敦煌的年鉴不是很好找,楼主可以现在统计公报上看看,一般这个上边也有很多有用的数据。2014年的数据,楼主要查看2015年的资料。查看更多的年鉴资料楼主可以去数据圈论坛上看看

C. 敦煌旅游方案。

交通:从济南做1086到柳园下,柳园有去敦煌的出租30一位。
住宿:看你要什么档次的敦煌回是旅游城,各种档次的都有答!
门票:八月是旺季,门票都不便宜。
打车:都不贵,只要不出城基本都在10块以内!
纪念品和特产就不好说了,种类很多,就看你喜欢什么了?

D. 如何查到09-13年敦煌国际旅游收入和入境人数

几个途经吧,一个是直接沟通官方,比方说敦煌旅游部门;另一个是去图书馆查旅游年鉴之类的书或者专业刊物里面的调研文章。在一个就是联系数据库生产的企业,例如万方数据,他们卖数据或者帮你搜集,但肯定要付费。

E. 敦煌的回归衰落与复兴

8月日晚,中国首部沙漠实景剧《敦煌盛典》在甘肃敦煌正式首演,融合有石窟文化、鸣沙山、月牙泉等诸多敦煌元素。其实,这部剧目半个月前就开始预演,以“古丝绸之路鼎盛时期敦煌风貌”贯穿始末,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
就像这部剧呈现的昔日繁华盛景,眼下,一批敦煌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相继启动,城郊轰鸣的机械嘈杂和城内不息的旅游车辆,沉默已久的古郡敦煌正在以现代的方式复兴。
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的敦煌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联通交汇了古丝绸之路南、中、北三线的这里被称为“丝绸之路第一枢纽”,历史上长期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中心,但随陆路丝绸之路的衰落而日渐“消沉”。
“丝绸之路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几乎都能在敦煌找到他们的文化记忆,包括壁画上的藻井、服饰、舞蹈、乐器,包括文献中的文字、人物、故事和书信。”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陈,但因为敦煌这个地方偏远、落后,此前这里“关注的人多,关心的人少”。
这一“状态”在中国官方出台“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前后逐渐有所改变。詹顺舟表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愿景并永久落户敦煌,这是敦煌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继盛唐之后、千年又遇的宝贵机遇。
敦煌方面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合作平台、国家外交主战场、人文交流平台、关键节点城市。
随着“敦煌复兴之路”逐渐上升至国家层面,此前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和文化旅游产业匮乏等局面有所改善。在每年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引导下,当地文化企业去年达到328家,较2011年翻了两番,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文娱演艺、艺术品经营、文艺培训、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体系。
据官方统计,2014年敦煌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3.2%提高至8.3%,文化产业成为继旅游产业之后又一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随着敦煌国际航空口岸迎来日益密集的国内外航班,敦格铁路建设顺利推进,加之辐射四周的公路陆续通车,敦煌已建或正在建大唐文化街、酒吧文化街、商业步行街、特色小吃街等特色街区。
此外,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亦是敦煌现代复兴路上的大事。近三年来,官方投入逾7亿元,实施了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河仓城、悬泉置遗址、阳关遗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工程,以科学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与此相伴的是,这座旅游名城在今年入夏后游客量持续呈井喷态势,庞大客流不仅使当地多个景区不断刷新单日接待量最高记录,也为其复兴之路增添了不少人气。
敦煌市官方披露,今年1至7月,敦煌接待游客人数达346万人次,同比增长38%;旅游收入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户外体验、参与、自助类项目成为旅游新热点。
然而,敦煌的建设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敦煌得到的国家支持、投入、倾斜与其地位、作用、使命不相匹配。”詹顺舟说,比如敦煌机场扩建和口岸建设严重滞后,靠本级财政投入进行城市改造和功能提升进展缓慢

F. 敦煌的发展历史

历史

春秋时,此地因“地产好瓜”得名瓜州。战国时,月氏逐渐强大,吞并羌人,赶走乌孙,这里属大月氏国。

秦汉之际,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打败月氏,占据敦煌。西汉武帝时,经过反击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远循”,河西地区归入汉朝版图;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为河西四郡之一。

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行,开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新莽时一度改称敦德。东汉建立,复名敦煌郡。窦融率河西归服。由于北匈奴控制了西域,敦煌郡既担负着防御匈奴进攻的重任。这一时期,敦煌经济发展、地位提高,中央主管西域事务的护西域副尉长驻敦煌,这里成为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

魏文帝曹丕篡位以后,派兵消灭了河西的割据势力,委派尹奉为敦煌太守。西晋时敦煌出现了索靖、索袭、宋纤、氾腾等一批名儒。前凉以这里地处大漠之中,而置沙州,后来成为西凉国都。

东晋前凉时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巳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设沙州;前秦二年(366年)始开凿莫高窟;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西凉国,初都敦煌。

北魏初(439年)置敦煌镇,526年置瓜州,敦煌为治所。汉魏之际多战乱,但敦煌经济日渐繁荣,中原文化传播,佛教东渐,成为五凉文化中心。北周初置沙州,564年为鸣沙县,属敦煌郡,因鸣沙山得名。

隋朝初废郡置瓜州,初期敦煌被游牧民族突厥及吐谷浑占据。隋炀帝即位后,出兵击破吐谷浑,西突厥也被迫投降,重新控制敦煌,丝绸之路再度打通。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敦煌郡,罢鸣沙县复名敦煌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敦煌进入兴盛时期。建中二年(781年),为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士张议潮募兵集众起义,经过血战夺回敦煌城,使河西地区重归唐王朝,大中五年(851年)唐廷在敦煌设置归义军,并任命张议潮为敦煌归义军节度使。

后梁末帝朱友贞乾化二年(914年)敦煌迎来一位新的统治者曹议金。他主张与近邻修好并大力农牧业,使敦煌恢复了一派繁华的景象,莫高窟的开始了一个以大洞窟开凿为主的时代。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敦煌为西夏占领,统治敦煌达191年。元灭西夏后,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设沙州。1280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隶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改为沙州卫,后增设罕东左卫。

嘉靖七年(1528年)因叶尔羌汗国攻击,关闭嘉峪关,从此瓜州、沙州成为叶尔羌汗国领土。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设沙州所,旋升为沙州卫。雍正四年(1726年),从甘肃56州县移民2400多户到沙州屯垦。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改为敦煌县。1949年9月28日敦煌为中国共产党控制,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属酒泉地区。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9月28日撤县设敦煌市(县级),隶属于地级酒泉市。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境内有汉代所筑的两座长城关隘玉门关和阳关,均为军事要塞,是汉唐王朝和西域的分界点。

后人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及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等,都是指此处。今两关及长城遗址尚存。附近还有悬泉置遗址,为汉晋时期的驿站遗址。

(6)2013年敦煌旅游产业发展扩展阅读:

一、简介

敦煌市,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敦煌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河西走廊的西端。党河穿越境内,两岸有绿洲,此外的四周均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所环绕。全市年平均气温9.5 ℃,降水量42毫米。主要的作物是棉花及小麦、玉米、水果等,为甘肃省重要产棉区之一。

截至2016年,敦煌市下辖辖9个镇,总人口18.9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06.40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14.59亿元,二产增加值27.06亿元,三产增加值64.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71:25.43:60.8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987元。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著名景点

1、莫高窟

举世瞩目的莫高窟则位于敦煌城区东南方向的鸣沙山上,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前秦,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均有续建,直至元朝,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有洞窟近500座,壁画数万平方米,内容以佛教为主,美轮美奂,被称为“石窟艺术宝库”。

20世纪初曾发现藏经洞,内藏4万多件经卷等文物,但在20世纪初大量流失至欧美国家。莫高窟西南的西千佛洞以及相邻瓜州县榆林窟亦相类似,附近相似的石窟艺术被统称为“敦煌石窟”。目前,国际上已经兴起了以研究敦煌石窟及相关文化、历史为主的“敦煌学”。中国政府亦在这里建立了国家级的敦煌研究院。

2、鸣沙山和月牙泉

敦煌城南的鸣沙山—月牙泉也是一处著名风景区。鸣沙山沙分五色,当有大量人群从沙山上下滑时可轰鸣作响。山中环抱有月牙泉,其形状宛若一弯新月,水色蔚蓝,清澈如镜。但一度因过度开发当地地下水资源,而导致水位不断下降。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目前正在缓慢恢复中。

三、历史文化

截至2016年末,敦煌市境内有各类文物景点265处,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6单位4处,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境内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

5A级景点1处(鸣沙山‧月牙泉),4A级景点2处(阳关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3A级景点8处(敦煌影视城、三危山景区、敦煌夜市、敦煌同舟岛、敦煌雷音寺、敦煌光电博览园、党河生态公园和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民俗文化旅游景区),2A级景点1处(敦煌历史博览园),1A级景点1处(白马塔)。


G. 敦煌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价值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
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阅读全文

与2013年敦煌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