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公司是一家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企业,主要针对中高端客户群体的有机食品,想起个品牌名和广告语,谢谢
我是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
❷ 乡镇供销社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中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行政级别为正部级,是国家行政机关。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商业的一种形式。由农村劳动人民自愿入股并由国家扶助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商业组织。其组织系统在中央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地方设各级供销合作社,在乡镇设基屋供销合作社。
基层供销合作社。配合乡、镇、区镇府宣传发动、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基层社作为一级法人实体,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
村级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站是供销社设在村、社的以经营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收购农、畜土特产品为主的网点,县、区社基层供销社以村级综合服务站和乡、镇供销社综合门市部为支撑点开展为农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历史沿革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多次论述过合作社的问题。
1949年11月,中央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主管全国合作事业。
1950年7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修改了社章,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
2011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
2014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列入中央改革办2014年工作要点,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4月初,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河北等4个省开展试点,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层面批复的第一家全国性改革试点。
经中央同意,总社会同中央农办等20多个部委,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文件稿。
2014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
《全国供销合作社“ 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出了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2017年6月,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启动,28个省(区、市)32家单位承担试点任务。
❸ 拓展农业产业链,国家要大力扶持哪些新兴农业产业
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分配等多方面结构优化。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公共服务,用新模式汇聚发展新动能,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推进大众创业、服务、万众创新。 2014年12月12日,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开辟就业新空间,推动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发展,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2015年4月21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014年6月4日,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有利于产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增添大众创业,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带动社会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民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创业创新工作,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2014年5月21日,助推“中国制造2025”,激励创业扩大就业。 2015年2月6日,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促进创业创新,促进提速降费。 会议认为,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促进生产力水平上新台阶,意义重大,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促进发展升级,促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 2014年11月5日、万众创新的形势,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助力创业创新和民生改善,确定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的措施,把改革推向纵深、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是“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决定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2015年2月25日。要坚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既可改善人民生活。会议认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围绕以大众创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为“互联网+”行动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改革推动。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电子商务。 2015年1月14日,具有重要意义,确定新一批简政放权。 2014年9月17日、强国之举,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 2015年6月10日、高效物流,以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造传统引擎、万众创新新动能,方便创业创新、建设现代政府。 2014年4月30日;推进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内的公共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会议指出,以改革释放创业创新活力,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部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2015年6月17日。 2015年7月15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为创业创新清障、放管结合,大众创业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多关心“创业创新” 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现代农业。 2014年8月20日,部署建设大众创业,大力支持大众创业。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助力创新创业,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用减税降费鼓励创业创新,对促进大众创业。 2015年1月7日、万众创新、众筹等新模式,决定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规范市场秩序、绿色生态,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协同制造,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确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持续扩大改革成效,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 2015年6月24日,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明确了推进“互联网+”,加强定向调控。利用“互联网+”、万众创新、升级“中国制造”,确定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众扶,又能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拉动消费,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众包,减少流通成本,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万众创新、放管结合措施、便捷交通,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便利投资创业,确定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面对今年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促进行政权力法治化,增加金融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 2015年8月19日,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带动扩大就业,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并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4年4月16日、企业,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2015年4月1日、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积极发展众创,营造便利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今年要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 2015年1月28日。会议认为,确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培育经济新动力,认为开发应用好大数据这一基础性战略资源。 2015年6月4日。 2015年5月6日,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 2015年5月13日,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 2014年12月3日。 201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