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南常德地图
坚实的农业基础
全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646万亩,可养殖水面100万亩,林地面积700万亩,具有发展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 全市有5个县、区为国家农产品商品基地。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居全省之首。果、麻、茶、糖、蚕、烟和猪、牛、羊、禽、鱼、龟、鳖、牛蛙、珍珠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省、全国。
日益健全的工业格局
常德市为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卷烟产量居全省前列。常德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目前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少数产业外,其它30多个大类均有分布,形成了轻工业占主导、轻重工业基本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截止2004年底,常德市有规模工业企业401户,其中大型企业4户,中型企业49户。随着常德市国有企业“两个置换”改革进入清盘扫尾阶段,规模工业企业仅有68户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市直纳入改革范围的63户工交企业已有60户完成了职工安置工作, 9个区县(市)列入改革范围的213户国有企业已全部完成扫尾工作,实现了体制的根本转换。
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3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绝对额居全省第三位,速度居全省第二位;完成销售产值280.9亿元,同比增长26.7%,产销率达100%;实现利润19.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增长3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0多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常德产业实际,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常德市近几年重点发展的十一个优势产业,即:烟草产业、铝材产业、电力产业、林纸产业、食品产业、机电产业、纺织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珍珠产业、盐化工产业。2004年,全市十大优势产业(不含珍珠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3.3亿元,实现销售税金65.3亿元,实现利润17.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7.6%、86.7%、97.9%、90.2%。
烟草产业 常德卷烟厂是常德唯一的烟草生产企业。该厂主要产品为“芙蓉”系列卷烟,其中“芙蓉王”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并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多年名列中国高档烟前茅。2001年,常烟投资10亿元,新建联合工房,引进先进的卷烟生产和科研设备,使该厂具有了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水平。2004年,该厂完成产值112.4亿元,实现利润11.9亿元。 面对全球化世纪风云,常烟定下了自己的“2231”奋斗目标:即在“十一五”末期,确保卷烟品牌规模做到200万大箱以上,品牌的年度收入200亿元以上,企业年度利润30亿元以上,进入行业一流企业,跻身世界烟草前10强。
铝材产业 2002年,创元铝业落户常德市桃源县,距市中心30公里。创元铝业依托五强溪水电站的电力优势,吨铝电费占铝锭成本的比例为33%(吨铝耗电1.5万度,电价0.26元/kwh),比国内平均水平(吨铝耗电1.6万度,电价0.305元/kwh)低5个百分点。2004年完成产值11.5亿元,实现利润4643万元。2004年至2007年,创元铝业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达到年产电解铝28万吨、铝材10万吨、阳极16万吨、发电42亿度(自建60万千瓦火电厂)的生产规模,年产值75亿元,利税10亿元。湖南省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将常德市确定为铝工业发展基地,为加大铝材产业开发力度,市政府成立了铝材及铝合金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选址确定在德山经济开发区和桃源创元工业园,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市场调研。
电力产业 常德现有5家火电厂,33家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6万千瓦,其中石门火电厂90万千瓦。2004年,全市完成电力产值15.6亿元,实现利润3656万元。
林纸产业 常德现有造纸及纸产品加工企业23家,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有中型企业4家,分别是常德恒安纸业、常德天宏纸业、津市雪丽造纸、安乡恒安卫生纸品。2004年,林纸产业完成产值12.5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根据国家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常德市实施了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五个百万亩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在五年内种植杨树面积300万亩,这将为制浆造纸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食品产业 常德现有食品工业企业和个体户2万多家,固定资产20多亿元,年产值35亿元,年利税5亿元。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有20家,过亿元的有3家,涌现了金健米业、湘澧盐矿、桃源鲁糖、国人啤酒、德山大曲、武陵酒业、汉寿荣祺、西洞庭糖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金健米业是“中国粮食第一股”,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金健米”获全国知名品牌。全市食品工业产品有5个获国家银质奖,92个获省优产品奖, 10个获“湖南品牌”。
机电产业 常德现有机电制造企业137家,其中规模企业78家,包括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纺机、烟机、轴承、电机、电工电器等15个行业,有235种近400个规格型号产品。共有各种设备9100台(套),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的15台(套),国内先进水平的791台(套),一般水平8294台(套)。拥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员工4072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科技人员2319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69人,占员工总数的12.5%,获博士和硕士学位的29人,享受国家级待遇的9人。
常德纺机生产的“巨鹰牌”摇架已形成7大系列29个品种,是国内同类产品中产品最全、产量最大、质量最优的,其中YJ2-142C型摇架已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2003年9月“巨鹰牌”摇架打入摇架王国德国,出口4万套。经编机有特里科高速机型、拉舍尔双针床机型及贾卡提花机型等4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其质量、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之首。
湖南安福气门的气门座,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的武陵牌35KV级以下电力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被授予省级名牌。
华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VR系统、“X”光机电视系统、条形码客户信息录入模块、IC卡管理模块、安检过程硬盘录像管理网络检索模块等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反映良好。
常德烟机生产的YJ17-YJ27卷接机组、YF12-YB17储存输送系统占据国产同类机组70%和80%的市场份额,新开发的高档生活用纸包装机组产品可替代进口。
金龙电机研发、生产的“锦龙牌”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填补省内空白,功率符合德国DIN42673标准,Y1、Y2系列产品70%出口欧美市场。
纺织产业 全市现有纺织企业160多家,拥有纺纱能力60万锭,织布机6000台,印染能力1.5亿米/年。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2家,资产总额30.42亿元,从业人员2.32万人。
常德市是湖南省优质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每年约200万担,占全省一半。全市纺织企业前段主要是实施内涵式填平补齐的系列技术改造,以改造更新原国有企业陈旧落后装备为主,在提高产量、质量,降低能耗、物耗,治理污染方面下功夫,装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后期发展要转向引进先进的面料后整理技术,提高服装特色工业用面料的集聚度,培育纺织品终端品牌。近期可充分发挥常德纺机在中国经编机制造行业的龙头地位,促成经编机与经编布制造在本地的完美结合,找准突破口,大力扶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经编白坯的产业集群,再适时引进后整理工厂。今后3-5年内纺织行业发展规划:培育区域群体产业,纺织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纺纱能力达到80万锭,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建成以杰新纺织、东信棉业、云锦纺织为标志的我省重要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苎麻脱胶、纺纱基地;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经编产业园。
建材产业 常德现有建材工业规模企业46家,以生产水泥为主,共有40家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59条水泥生产线,其中旋窑生产线8条,立窑生产线51条,年生产能力484万吨。全市水泥灰岩的基础储量为15亿吨,居全省第一位,岩石品位高,氧化钙含量为51-54%,大部分矿区矿石处于裸露状态,适合低成本开采。
石门特种水泥公司的“坝道”牌水泥属省内名牌产品,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通过了三峡总公司严格的检验,选为三峡大坝的主体工程施工材料。施工8年来,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受到了三峡总公司的赞誉。澧县银丰公司的的“湘码”牌水泥被选为湖南大学、长沙建行万顺花园的主体施工建筑材料,产品近期销往上海、江浙等地。临澧新厦集团公司的“新厦”牌水泥,澧县甘溪水泥公司的“甘溪”牌水泥均为省优质产品。石门强盛水泥、桃源雄劲特种水泥、临澧龙凤山水泥、鼎城湘北水泥在省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医药产业 常德市医药业门类齐全,现有医药工业企业26家,其中制药21家、医疗器械2家、医用氧制造和卫生材料、中药机械企业各1家。此外,还有80多家医药商贸企业。大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GMP技术改造,商贸企业有5家进行了GSP改造,户数和标准都处于全省前列。
全市医药工业企业可生产化学原料药100多种,化学药制剂10类共200多个品种,中药剂49个品种。目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过千万元的有7家。
珍珠产业 常德是我国珍珠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1/3,质量居全国之冠。目前常德市珍珠养殖面积30万亩,存塘珍珠蚌3亿只。由于常德市尚无珍珠深加工企业,故珍珠一般在1-2年幼蚌时就出售。如以5年成蚌计,年珍珠产量可达1000吨。其中一、二、三级珠占总产量的40%,主要用于饰品,深加工后产值可成10倍增长,达60亿元;四、五级珍珠约占总产量的60%,主要用于药品、保健品,深加工后产值至少提高6-8倍,可达40亿元;每年成蚌珠还可提供蚌壳1.2万吨,全部生产珍珠层粉可创产值1.9亿元。因此,常德市珍珠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❷ 常德石门,柑橘产业
2009年,石门县柑橘再次大丰收,总产量达到40万吨。为促进全县柑橘销售,石门县委、县政府早部署、早启动,积极创新柑橘销售理念和方式,成效显著,全县2009年柑橘销售形势明显好于2008年,目前全县23万吨早熟柑橘已全部销售完毕,中迟熟柑橘已销售80%以上,柑橘销售均价比2008年每市斤高出0.05元以上,预计全县可实现柑橘销售收入3.47亿元,比去年3.19亿元增长8.8%。全县30万橘农人均柑橘收入可达到1150元,比2008年增加100元以上。主要做法如下。 一、创新销售理念。一是锁定重点市场抓销售。把柑橘销售主攻方向瞄准长春、西安、南宁等重点市场,县委、县政府于7、8月份在东北、西北、南宁召开了三场“石门柑橘”新闻发布会和产销对接会,200多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董事长、总经理、采购商共计600多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为“石门柑橘”牢牢占据东北、西北、华南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9月份,举办了“百家超市采购商进石门”活动,沃尔玛、步步高等120多家大中型超市参加了此次活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40多家主流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今年全县通过这些活动共签订20多万吨柑橘销售合同。二是叫响柑橘品牌促销售。“石门柑橘”2008年被国家商标总局正式确定为地理证明商标,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叫响“石门柑橘”品牌,从3月份开始,石门县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石门柑橘广告词活动,历时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告词4万多条,最终确定了“橘香石门,甜蜜世界”作为石门柑橘品牌推介主打广告语。同时制作了“石门柑橘”专题宣传片,从8月17日开始,连续一个月时间在中央7套和湖南卫视黄金时间滚动播放,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三是提升柑橘包装水平促销售。针对以前石门柑橘以散装统果销售居多的现状, 2009年,由县柑橘协会牵头,通过专业公司设计了“石门柑橘”的统一包装在全县推广,结束了全县柑橘40年来无统一包装的历史。随着包装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石门柑橘”的认同度大大提升,而且销售价格也有所上涨。 二、创新销售方式。一是变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早在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就组织秀坪园艺场、龙凤园艺场及各柑橘主场乡镇的销售精干力量到广东杨氏公司、中兴公司、上海巨融公司、浙江天子公司、省粮油公司等大公司、大集团联系柑橘销售工作,并到东北、西安等地考察市场,寻求合作。今年来石门县收购柑橘的公司除天子、中兴、省粮油等“老朋友”外,又增加了上海橘敖公司、湖南阿香公司及东北、西安客商等几十个“新朋友”,整个柑橘销售期间,全县有3000多家橘商收购柑橘鲜果。二是变单渠道销售为多渠道销售。今年,全县投资10万多元,建起了县乡一体化的“石门柑橘”销售网站,通过网络宣传、销售石门柑橘,产生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今年通过网上销售柑橘达到了1万吨以上。秀坪园艺场是全国最大的早熟蜜橘生产基地,今年还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柑橘销售,目前到秀坪园艺场采橘的游客已达1万多人次,创柑橘旅游收入近200万元。三是变“统果”销售为“单果”销售。石门县今年在秀坪园艺场、龙凤园艺场、株木岗园艺场等专业柑橘村场实施精品柑橘战略,建立了150多个高标准精品柑橘园,提升柑橘内在品质,把果品推向高端消费市场,在销售中把销售单位从以“吨”计量逐步变为以“个”为计量,精品柑橘已成功进入了步步高超市、阿香公司等大型零售企业,仅秀坪园艺场今年就销售礼品盒精品柑橘2万件以上,单价达到了普通柑橘的3倍以上。 三、创新组织管理。一是加强柑橘销售的组织化管理。县里成立了柑橘销售调运指挥部,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开园时间、统一收购计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的管理模式,科学安排,加强全过程管理,确保柑橘销售有序进行。各柑橘主产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柑橘销售调运期间24小时为客商提供服务,对大型客户实行包保责任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真正实现了我为橘商,橘商为我,优良的服务得到了全体橘商的一致好评,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橘商投诉事件。二是严格执行开采期制度。县政府对各类柑橘明确规定开采日期,严禁恶性早采,杜绝青果上市。改进果实采摘技术,重点推行分期分批采摘,两剪下树,周转箱转运,减少机械损伤等技术,减轻贮运期果实腐烂。大力推进了分级包装,充分发挥打蜡厂的作用,提高柑橘采后的商品化处理率,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全县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了65%以上。三是全面优化柑橘销售环境。坚决落实“柑橘就是通行证”的政策,对柑橘运销严格执行“七不准”的规定:不准设卡拦杆、不准罚款、不准乱收费和搭车收费、不准拦查柑橘运输车辆、不准欺行霸市、不准敲诈勒索、不准强买强卖。规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严格落实税费优惠,在柑橘流通环节,除植物检疫费按一吨2元的标准收取外,取消一切税费。设立柑橘运销“绿色通道”,加强车辆运输配载管理,严禁为不明身份的车辆配载、严禁非法胁迫配载、严禁配载超标准收费、严禁接受骗载车辆。对客商、客户的投诉即诉即处。
❸ 常德高新区产业园怎么样,可以详细介绍吗
常德国家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常德市主城区西北
部。核心区战略规划面积6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中国建材、常德远大、湖南黄金、粤港模科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智能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军民融合为主导,新型建材、生命健康为特色
的“三主两特”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汉寿工业园、西洞庭生物科技产业园,形成“一区三园”协同发展格
局,是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
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
地”、“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园区”、“全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总的来说,常德高新区很不错哈!
❹ 常德创业什么行业值得做
动漫周边产业作为目前市面上最火的产业,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国产动漫的崛起,也使得回更多答的创业者看到动漫行业的商机。动漫店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动漫产业将成为国内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其市场前景极其广阔,此刻正是投资获利的好时机。如果选择做动漫店的话,建议选择多元化互动式经营模式的动漫店。
❺ 常德高新区产业园怎么样
常德国家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内于常德市主城区西北
部。核容心区战略规划面积6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中国建材、常德远大、湖南黄金、粤港模科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智能装备制造、光电信息、军民融合为主导,新型建材、生命健康为特色
的“三主两特”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武陵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汉寿工业园、西洞庭生物科技产业园,形成“一区三园”协同发展格
局,是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
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
地”、“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园区”、“全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园区”、“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总的来说,高新区发展前景很不错。
❻ 常德的经济
常德属于中国经济中部崛起重心地带,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黄金地段。
常德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的产业,已建成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津市工业园等11个县级工业园区。
2012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2013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4.9亿元,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3.7亿元,增长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02.4亿元,增长1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2%;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001.4亿元,增长1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38.8亿元,增长1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16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8:49.5:35.7调整为14.3:48.7:37.0。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常德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粮仓、酒市、烟都、纺城、茶乡”。常德市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和水产品的总产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和鱼的生产基地。常德市九个区、县(市)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2个是商品棉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1个综合农产品优质商品基地县。农产品除粮、棉、油、猪、鱼、珍珠居湖南省前列外,果、麻、糖、茶、茧、烟、牛、羊、禽、蛋、龟、鳖、膳、牛蛙以其出产多、品质优而闻名全国。
常德市有耕地43万公顷,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春撒一把种,秋收一仓粮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场646万亩,可养殖水面100万亩,林地面积700万亩,具有发展牧业、水产业和林果业的先天条件。常德市有5个县、区为国家农产品商品基地。
常德市以珍珠、河蟹、甲鱼、名贵鱼为主的高效养殖水面达到100万亩。常德是中国珍珠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1/3,质量居全国之冠。常德市珍珠养殖面积30万亩,存塘珍珠蚌3亿只,如以5年成蚌计,年珍珠产量可达1000吨。另外常德市草食牲畜发展来势强劲,已经形成了阳光乳业、星光牛业、曙光羊业、南方草业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头奶牛、36万头肉牛、138万只肉羊的发展规模。
2000年后,开发出来的金健系列粮油产品、洞庭水殖系列水产品、洞庭大闸蟹、汉寿中华鳖、石门马头羊、津市张老头牛肉干、津市绿康香酥鱼、津市津兴兔肉干、津市木子腐乳、桃源大叶茶、东山秀峰茶、石门特早熟柑桔、津市甜酸藠头、武陵酱板鸭等大批优质农产品,己跻身国内市场。汉寿县每年投放市场的商品鳖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杨树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2001年农业部在常德市石门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柑桔节,极大地提升了常德市柑桔的知名度。
2013年,常德市粮食播种面积695.3千公顷,增长1.6%;棉花种植面积99.8千公顷,增长3.8%;油料种植面积305.8千公顷,增长1.7%;糖料种植面积2.5千公顷,下降1.2%;蔬菜种植面积94.3千公顷,增长9.0%。全年出栏生猪614.3万头,增长0.2%;出栏牛15.5万头,下降1.3%;出栏羊178.7万头,增长0.7%。全年肉类总产量65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43.6万吨,增长8.6%。牛奶产量1.5万吨,下降16.4%。 常德市为湘西北的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纺织、机电、化工、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纱、布、酒、水泥、卷烟产量居湖南省前列。常德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中,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少数产业外,其它30多个大类均有分布,形成了轻工业占主导、轻重工业基本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2012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0家、总数达到830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8家、总数达到304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16%。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烟草、装备制造、食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6个产业产值过百亿,分别达到470亿元、247亿元、250亿元、110亿元、104亿元、102亿元。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创建“四高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速度发展),园区发展提质升级实现跨越,汉寿、鼎城2家园区成功转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桃源、安乡、津市、西洞庭4家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工业集中区,基本实现省级工业园区全覆盖;继续推进“百亿园区”大竞赛活动,常德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建成标准厂房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1家百亿产值园区(石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市百亿产值园区总数达到4家(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桃源工业集中区、鼎城高新技术产业园、石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模工业累计完成产值925亿元,占常德市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9.7%。
常德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30多个。在德山建立了德山经济开发区,日前已成功晋级国家级开发区,更名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常德市南面的德山,与主城区隔(沅)江相望,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10万左右,下辖1镇1街1林场,共30个村(居),其前身为1992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的湖南常德德山经济开发区。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外还建立了常德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澧县澧阳工业园属国家级乡镇工业园和中西部合作示范区。临澧太平开发区和鼎城灌溪工业园属省级工业园。以上各类工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00多家,园区特色经济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常德市紧紧把握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规划了“上海工业城”、“浙江工业城”等特色园区,并派出专业招商队伍,积极主动地寻求合资合作伙伴,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32.86%,增长69.6%;产销率为98.5%,下降0.9%;实现利税总额636.8亿元,增长19.2%;实现利润190.0亿元,增长25.5%;亏损企业亏损额4.5亿元,下降43.4%。 常德处于中国中西结合部,历来就是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之一的桥南大市场和一批专业市场蓬勃发展,商品可以广泛辐射到广州、上海、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区域辐射人口达3000万,每年有100万吨物资通过水运、50万吨物资通过公路、400万吨物资通过铁路进出。庞大、规范、完善的物流产业群体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市低三分之一。常德市建立了湖南省一流的外经贸、招商、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海关、外汇管理、出口货物联运和外商投诉协调等外向性经济服务机构,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2013年,常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8亿元,增长13.8%。2013年常德市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额478.4亿元,增长32.1%。2013年,常德市保险机构总数增加到38家,其中财险公司17家,寿险公司19家,代理公司2家。
201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456.2万人次,增长21.2%。接待国内旅游者2441.9万人次,增长21.4%;接待境外入境旅游者20.3万人次,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1.0亿元,增长26.8%。国内旅游收入167.8亿元,增长28.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48亿美元,增长14.2%。常德市星级宾馆51家,旅行社54家。
❼ 常德市的工业怎么样
常德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30多个。在德山建立了德山经济开发区,日前版已成功晋级国家级开发区权,更名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还建立了常德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澧县澧阳工业园属国家级乡镇工业园和中西部合作示范区。临澧太平开发区和鼎城灌溪工业园属省级工业园。以上各类工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00多家,园区特色经济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近年来,常德市紧紧把握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规划了“上海工业城”、“浙江工业城”等特色园区,并派出专业招商队伍,积极主动地寻求合资合作伙伴,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❽ 湖南常德市的主要工业是什么
食品:金健米业 卷烟:常德烟厂 建材:创元铝业 常德是林区,木料很多还有一些造纸、造酒 这是我所了解的
❾ 关于湖南常德
简单! 1.常德武陵区(市区) 总人口达到60W人(城市户口) 整个常德所属区域专共有600W人。
2.常德以属什么产业为主。我说不清。比较偏向与轻工业和旅游业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带动整个常德经济发展,当然是常德的标志性企业,芙蓉王卷烟厂。该厂10年能为常德创造出300亿财富。整个常德的收入可以说半成来自烟厂。 然后大型企业还有,浦沅(中联重科) 金健米业 心相印(恒安纸业) 常德纺织机械 德山酒厂 等等。。。。。都是非常有收入的企业!。
3.机场扩建(常德在中部城市中算是有一席之地,机场的扩建是常德在中部城市中崛起的必要条件) 农业方面,常德的绿化一直是湖南做的最好的。环境空气质量都数良好。 市政方面我就不太了解了。 但总之常德目前的发展状况很好。政府也算是肯花钱投资。
附:身为常德人,我为常德的发展感到自豪。 近几年内,常德一定是发展城市中的佼佼者! 我希望几年后回到常德是一个崭新的面目!。 (看我这么爱家乡。。。给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