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文化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关系

文化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关系

发布时间:2020-12-07 10:53:01

1. 创意农业发展的模式有哪些

创意农业的发展,是基于不同的乡村农业资源及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远景设计研究院研读国内外创意农业的发展案例,梳理出创意农业有五大发展模式:

(一)理念主导型模式
理念主导型模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依托创意理念,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时尚元素,赋予农业与乡村时代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

理念主导型模式需要及时把握社会流行元素,如对“乐活生活”、“第三空间”、“旅居时代”、“生态社区”、“绿立方”、“低碳时代”等新的生活、生态理念的吸纳与实践,进而发挥区域示范作用。

该模式同时要求项目区具有相关农业品牌基础、理念文化基础;区位上,多位于大都市郊区,这样才能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市场基础。
(二)文化创意型模式
该模式要求项目区具有一项或者多项突出的农业文明与民俗文化的积淀。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抽提核心元素,对接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区域市场需求,依托休闲旅游,开发以民俗文化休闲为发展形式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可选择创意开发的点较为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只有符合时代潮流、紧扣时代理念与消费需求的文化元素,才是较佳的资源。对于资源,也并非一味地复古、模仿,而应秉持“创造未来遗产”的理念,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创新传承的目标。
文化创意型适用于具有突出文化传统的乡村地区,区位上,则不受太多局限,多为原生的乡村文化传承地或农业科技示范地。
(三)产品导向型模式

该模式重点落脚于特色农产品的创意开发。通过产品设计与营销上的创意,保留农产品自然、生态的优良品质,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对接时下流行的健康、品质的消费潮流,将原有的农副产品进行品质与品牌的双重提升,赋予农产品新时代的荣誉标签,并与乡土地理挂钩,形成“特色产地的特色产品”固化品牌,实现创意农业的效益最大化。

产品导向型要求应具备区域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或者规模优势、先发优势、品牌优势,区位上,多位于近郊区。
(四)市场拓展型模式

市场导向型创意农业由旺盛的市场需求而促进发展。这类创意农业对传统农业基础没有必须的要求,更多受区域市场的引导,把握市场动向,发展特定的受市场热捧的乡村农产品或相关乡村休闲活动。市场拓展型模式摆脱了资源消耗型的价格战“红海战略”,拓展消费者剩余增加的休闲市场空间,从而实现农民与消费者共赢的“蓝海战略”。

这类发展模式市场指向性明确,创意点突出,多位于大城市郊区。
(五)产业融合型模式

产业导向型模式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延伸发展,选择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适宜实体,提升原有农产业的层次,延长原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进化与创意发展。

这类模式,突出第二产业中的生态加工,及第三产业中的休闲度假产业,进而形成集创意农业种植、生态加工销售、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型发展模式。
产业导向型模式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及较好的产业延伸突破口;同时,要求区域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新都区龙桥镇童装产业园区规划
这5大模式就是我们“远景设计研究院-四零零-零二三-二二零六”根据我们远景自身所总结出来的,这些方面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方面都是随时在变化的。欢迎大家补充。

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有什么特征

(一)从整体规模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量大、数量多、分布广。
(二)从园区类别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多形态、多类型、开放度高。
(三)从运作经营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大、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
(四)从产业布局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企业多、主导企业集聚度高。
(五)从园区管理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行规范、服务完善。

3. 日本文化产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

1、两国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完整保护以及传承
2、两国的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所运用的新权威主义
3、韩国在发展本国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将本国文化推向亚洲的“韩流”文化,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值得我国借鉴
4、日本电子数码产业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经验
5、民族精神特性方面,韩国是偏向于极端民族主义的国家,而中国人容易勾心斗角,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团结精神;大和民族特性在于忍,非常遵循规则的要求,做事精益求精,这些都值得我国公民借鉴

4. 文化产业有哪两种发展模式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这是哪个命题,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多种模式,从来没有哪个编撰者会说只有两种模式,只能说最为主要的是市场主导型和政府驱动型这两种模式!

5. 什么产业与多业态融合是体现文化产业园区复合功能的保障

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有些顺应市场和时代的需求,发展势头良好;有些却经营不善,落寞离场。企业对园区的需求有什么变化?应怎样促进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良性发展?

从外源推动转向内源驱动

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在探索政府政策与文化创意市场机制协同的作用方式时,由于原有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比较薄弱,从而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更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加以扶持,表现在直接介入文创园区、街区等集聚区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上。

具体到地方的文创产业及其园区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定位乃至发展动力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地方政府的政策效应。从现实来看,近些年各地建设的大大小小上千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基于这种推动模式下的跨越式迈进,这些园区反映出来的泡沫现象也主要是基于这种外在的推动模式,导致动力不可持续性、扩张发展盲目性和运行机制低效性等问题。

因此,一些区域特别是先行发展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地方政府已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定位和政策导向的转换,进一步培育和强化市场机制及市场主体的作用,着眼于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和主体动力,从而逐步探索文创园区以内生动力为主的政府与市场协同驱动模式。

从园区建设转向园区运营

集聚或集群化发展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基本空间形式和组织形态,而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各自特色,大致可归为两种模式:一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类经济主体自发集聚形成的产业群落,二是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园区建设形成的文创类产业园区,而后者是当今中国各地大力推进文创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模式。

近几年,各地规划建设的园区虽然规模和层次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空间地理边界、企业组织范围、产权边界、管理机构主体等。

空间、组织的有界性以及园区行为的主体性是这类园区的基本特性。在“政府政策+市场机制+园区机构+企业主体”共同构成的运行体系中,园区组织成为文创产业体系运行中的重要行为主体,而且在从园区建设进入园区运营优化发展阶段后,园区组织将成为集成产业群系统资源更为关键的因素,并在文创产业园区的潜在功能发挥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一些文创产业先行发展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的着眼点上已在推进从园区建设向园区资源的整合、质量和功效的提升、市场化运营组织的培育等方面的转化,并且对园区运营机制模式的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这种创新和探索的成效也已初步显现,涌现了一批典型的园区运营模式,如北京“尚8模式”、上海“德必模式”、深圳“灵狮模式”等。

从单一产业振兴转向融合发展

随着国内外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文创产业显现出更深层次的潜在功能,由此也促使人们对其融合发展方式及其功能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即文创产业的融合特性已使得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现象,而是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生发展范式。特别是由于它与科技融合而相得益彰,与传统产业融合而促使其新生活力和价值倍增,与新兴产业融合而促使其业态更放异彩,由此衍生出了文化科技类园区如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非遗文化产业类园区如深圳罗湖区梧桐山艺术小镇等。

此外,我国发达地区在先行发展文创产业的基础上,已在进一步强化创意经济时代融合发展的理念,特别是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了文创产业与旅游休闲、时尚服务、建筑装潢、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特色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这些趋势在文创园区内消化得更加明显,比如,梧桐山艺术小镇不仅积极发展非遗项目的研究与研发、展览展示、体验和交易的“政、产、学、研、销”专业平台,而且整合资源,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非遗+科技”“非遗+旅游”的经营理念,立志打造成为深圳非遗产业开发的文化标杆。再如,2013年5月开园的深圳盐田国际创意港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成立之初就以“文化+电商”“学院+园区”融合为发展定位,开创了全国首个“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从多部门分业管理转向机构协同

文创产业日益显现出国民经济支柱和国家或区域软实力的重要地位,但由于文创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很大不同,它实质是融合性的产业经济形态,除了文化、创意、科技等因素紧密融合外,几乎所有产业也都需要融入“创意”元素,从而“创意”生产也就成为各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在文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各地主管文化、传媒、出版等部门的党委宣传部已成为地方领导和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包括部分地方政府的相关行政或经济部门也对园区“齐抓共管”。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园区的成型,外延式扩张及外源式驱动的作用实效开始递减,这就需要培育形成系统协同机制激发内源性驱动的作用模式,以取代原有外源力量主导和简单叠加作用的体制机制模式。

因此,根据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特性,我国在文创产业不断探索发展的进程中,先期发展的许多地方已意识到以往传统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如今创意经济时代融合发展的范式,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为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在整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上积极进行创新探索,正在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管理协调体制的“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杭州模式”。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成立了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或协调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或类似机构负责承担日常统一管理协调工作。所不同的是,各地主要责任部门的任务分工及协调机制存在差异。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产业园区规划机构。)

6.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刀切”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梯、三种模式 。总体上看,这三个阶梯分别是东部阶梯、中部阶梯和西部阶梯。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作为东部模式或东部阶梯的代表城市,文化产业已经占据非常高的比例。在北京,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占GDP比例已经连续数年超过12%,北京已经形成了这种以文化产业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产业形态或者产业格局。相比之下,西部某些县市文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仅有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零点几,与东部地区差距非常之大。因此,东部应有东部的发展模式,中部应有中部的发展模式,西部应有西部的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的角度来讲,东部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中的高端形态,要率先实现文源腊化产业走向国际,作为中国的国家队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 。
西部的这一阶梯的模或特色是主要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来发展文化产业,从而使得文化旅游成为这一阶梯模式中起到领头作用、带有全局观念的文化产业形态。对于西部9省区来讲有着以下几大优势,第一、有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情。第二、第二产业(指工业)不是非常发达,自然环境没有受到破坏,保留了原生态的山川美景,拥有众多美好的风光景色,尤其是那些独特的地形地貌吸引无数人向往。第三,有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加上民俗风情、自然环境,形成了非常强大的旅游基础。比如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还有贵州、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这些地方的三大特色非常旦裂伍鲜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因此,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去发展和带动文化产业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依据各地具体情况,实事求是,适度的、有前瞻性的发展,发展模式要符合整个国家国情的现实和未来发展。

7.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
(1)根植于文化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2)依托高校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3)以城市为核心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4)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8. O2O究竟和电商有何区别

目前主要是两种观点:

观点一:O2O属于电商中的一个分支。

观点二:电商包含于O2O。因为O2O是线上线下结合交易模式,而电子商务主要是线上,所以O2O的范围大于电商。

但是无论各方如何有分歧,大家一致认同的一个观点或趋势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和传统产业相互渗透;线上线下结合所产生的商业机会将成为下一波创业热潮。

O2O与电商有以下区别:

区别一:电商和O2O的做法的差异。前者一般以标准化的实物商品或虚拟产品为主;后者主要以非标准化的服务为主;前者可以粗暴简单吆喝就行,后者必须以做好关系为核心。

所以,当微信这样的工具出来后,商家和用户可以高效建立点对点的关系;相应的,微信O2O的威力不在于在线成交额,而是客户关系管理。如果以电商成交额去计算,微信无法超越淘宝;但高效连接了商户和用户后,微信可影响的商务规模要大于淘宝。

区别二:空间尺度有差异

传统电商和线下企业相比,它可以借助互联网无边界的特性全国揽客,然后利用物流全国发货;这是其商业优势所在。可以说,电商在具体的品类上会有一定差异,但其整体上受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少。

O2O不同,它有极强的地域属性。它既不同于传统电商,又有别于线下商业;和传统电商相比,O2O注重本地消费,而在很多情况下本地消费配对本地用户是更高效的方式;和单纯的线下商业相比,O2O又引入了线上,在揽客、留存各方面都有优势。

9. 创意农业有哪五大发展模式

创意农业的发展,基于不同的乡村农业资源及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研读国内外创意农业的发展案例,远景设计院梳理出创意农业有五大发展模式:

(一)理念主导型模式
理念主导型模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依托创意理念,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时尚元素,赋予农业与乡村时代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
(二)文化创意型模式
该模式要求项目区具有一项或者多项突出的农业文明与民俗文化的积淀。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抽提核心元素,对接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区域市场需求,依托休闲旅游,开发以民俗文化休闲为发展形式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三)产品导向型模式
该模式重点落脚于特色农产品的创意开发。通过产品设计与营销上的创意,保留农产品自然、生态的优良品质,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对接时下流行的健康、品质的消费潮流,将原有的农副产品进行品质与品牌的双重提升,赋予农产品新时代的荣誉标签,并与乡土地理挂钩,形成“特色产地的特色产品”固化品牌,实现创意农业的效益最大化。
(四)市场拓展型模式
市场导向型创意农业由旺盛的市场需求而促进发展。这类创意农业对传统农业基础没有必须的要求,更多受区域市场的引导,把握市场动向,发展特定的受市场热捧的乡村农产品或相关乡村休闲活动。市场拓展型模式摆脱了资源消耗型的价格战“红海战略”,拓展消费者剩余增加的休闲市场空间,从而实现农民与消费者共赢的“蓝海战略”。
(五)产业融合型模式
产业导向型模式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延伸发展,选择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适宜实体,提升原有农产业的层次,延长原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进化与创意发展。

10. 现在什么行业最赚钱

截止2020年1月为止,文化产业最赚钱。

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

(10)文化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关系扩展阅读: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既直接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也日益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设计等产业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产业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可持续的独特作用。

阅读全文

与文化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