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产业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文化产业的概念
关于文化产业,截至目前世界各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只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日本政府则规定,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包括传统的演出业、展览业、新闻出版业,以及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的休闲娱乐业、广播影视业、体育业、旅游业等。美国则根本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只说版权产业,主要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的。
2003年9月,我国文化部制定下发《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表述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产业分类仍分为提供文化服务的活动和从事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活动两个大类。
2.文化产业的范畴及分类
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毕春类》编制说明中特别指出,为反映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可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三个握正层次。
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
文化产业外围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相关文化产业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显然,上述分类方法并不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类,而是按照“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从文化事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基于产业链构建原理,我们可将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上游产业,即内容的创意、设计与制作)、通道产业(中游产业,即文化传播与销售服务)、制造产业(下游产业,即文化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制造)三大类。这一分类方法基本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价值取向,即内容产业(上游产业)附加值最高、竞争力最强,而制造产业(下游产业)附加值段数悔最低、竞争力最弱。
㈡ 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功能是指事物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或效能
㈢ 农村文化产业是什么,具体包括什么
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发展传统手工艺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文化富民,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农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遗存,作为产业资源应受到高度重视,建议立足文化生态的高度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保护由手艺人、手工技艺、手工艺品、手工艺价值理念等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这是发展当代手工艺产业的基本前提与保证。
㈣ 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有哪些
一方面表现为过度利用和浪费资源,使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文化资源需要开发,如果不开发利用,就只能像深埋在地下得不到开采的自然资源一样无法实现其价值。但一哄而起、盲目杀鸡取卵式的开发,过度利用资源、不计代价和不顾未来的短视发展,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破坏。许多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脆弱性,它们往往是不可再生或很难再生的,这些文化资源应该永续利用、代代共享,决不能走“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路子。但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保护不足、利用过度的倾向,这是影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硬伤。另一方面是,无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的开拓,都存在“一锤子买卖”的问题,搞短期行为。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搞一些庸俗乃至非法的东西;或是一味追求低成本高速度,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文化产品泛滥。其结果必然是失去市场。为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抗拒“眼球经济”的短视和浮躁,迫切需要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长计议,防止短视发展及其危害。
㈤ 什么是农村文化产业
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发展传统手工艺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文化富民,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作用。
㈥ 文化产业的属性和功能是什么
文化产业像其他一般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必然是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的。这一特点,也使文化产业与以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的公益性文化(如学术、学术性书刊、图书馆、博物馆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1,文化产业是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行业,因而与生产和经营物质产品的1般产业不同,具有特殊的精神或文化的属性。
文化产业的功能是文化在自身属性基础上对社会环境的作用能力,它是文化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文化产业的基本社会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1)经济功能。经济功能是文化产业首要的功能。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文化娱乐、影视及音像制品、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为本体的文化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还是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重视物质形态、精神形态转变,知识经济、知识产权、信息产业的文化财富含金量,大大超过了以金、银等为基础的物质财富含金量。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促进人们更新观念,带动经济更快发展,使得社会财富更快增长。
(2)政治功能。文化产业的政治功能表现在多方面。首先,文化产业具有教化功能。文化产业虽然不如文化事业那样,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但同样具有教化功能,大众在接受、享用文化产品时,总是会受到他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规范等等的教育。其次,文化产业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文化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第三,文化产业具有维护社会安定的功能。文化产业为大众提供各种文化娱乐和文化服务,使大众可以更好地享用业余时间,可以获得身心放松。可见,文化产业对社会稳定具有促进功能。
(3)社会功能。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文化产业具有娱乐功能。所谓娱乐功能,指的是文化产业能够满足大众放松身心、活动肌体、交流情感的作用。娱乐功能是文化产业重要的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其次,文化产业具有审美功能。虽然文化产品是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是一种商品,但它不是普通商品,人们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外壳,而是里面的精神内涵,人们消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以及娱乐、休闲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人们在享受文化产品精神内涵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的愉悦、心灵的陶冶。因此,文化产业具有审美功能。
㈦ 文化产业都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内容包括: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7)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扩展阅读:
趋势:
一是我国文化资源进入到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体制已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不仅造成了地区的封锁,还造成了行业的垄断,最终对文化企业非常不利,表现为现文化企业非常弱小、同构化非常严重。
二是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行业融合的趋势。
三是文化与旅游以及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自发转向自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化产业
㈧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 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版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权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 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 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 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 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 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 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造性 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 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 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
农村文化产业作为 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 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㈨ 文化产业具体包括什么
国家统计局统计8日作为“文化产业”:(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的范围;(5 )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8)的文化产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格式,包括:
书籍,报刊,出版,印刷及分销业; 2。文化和艺术3。业被保护,4。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和娱乐;体育摄影及扩印业8。花园业(包括公园,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 9。广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