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日本神户产业发展

日本神户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6 21:59:58

❶ 日本的产业结构

日本工业概述
自然资源:由于日本为岛国,资源极度贫乏,是世界上进口资源,对外依赖程度最大的国家。 分布特点:临海分布。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主要有京滨(东京---横滨),名古屋(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大阪--神户),濑户内(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业中心。 其工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1、工业发展 日本工业在二战中受到严重破坏。战后,日本先后从美国等工业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确立了本国的技术体系,工业迅速发展。 2、日本工业和石油危机 正当日本工业顺利发展时,1973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上升,对以进口原料进行生产的日本工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积极开发省燃料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终于度过了石油危机的难关。 3、制造业的海外生产 日本工业产品性能优良,在海外市场十分畅销。进入80年代,随着日本工业产品大量销往国外,日本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和各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减少贸易顺差,日本企业开始进军欧美市场,在当地成立公司,当地采购、当地生产。1985年以后,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出口厂家纷纷将工厂迁往人工费低廉的亚洲各国,降低生产成本,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大幅增加。但是,随着工厂逐步向海外转移,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即所谓的“产业空洞化”。 4、发达的工业 目前,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之一。日本的重工业包括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包括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制窑业、纸和纸浆及其他工业。1997年机械工业占工业总生产的44.7%,金属占12.4%,食品占10.9%,化学占10.3%,纺织占2.8%,其他占18.9%。
编辑本段日本的工业地带和工厂
一、工业地带 日本有京滨、东京、阪神三大工业地带。以前日本的大工业地带还包括北九州工业地带,称为四大工业地带,但是目前上述三大工业地带已远远超过了北九州工业地带的规模。 京滨工业地带机械工业发达,出版、印刷业繁荣,川崎和横滨有很多石油精炼所。 中京工业地带主要以机械工业为主,特别是汽车工业发达。陶瓷等制窑业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带。 阪神工业地带金属工业发达,纺织工业比率较高。 1997年日本工业生产额3,265,157亿日元,其中三大工业地带的生产额达1,275,961亿日元。在1997年全国工业生产中,京滨工业地带的生产占14.0%,中京占13.9%,阪神占11.3%。 日本的工业在战后迅速崛起,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地带,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工厂过密、大气污染、工厂用地和工业用水不足、交通堵塞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新工厂开始向工业地带周边、大工业地带的间隙以及内陆地区转移,形成了一些新工业地带。 除三大工业地带和北九州工业地带以外,日本还有其他一些工业区,主要包括关东内陆工业区、京叶工业区、鹿岛临海工业区、东海工业区、北陆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等。 二、大工厂和中小工厂 1997年日本共有工厂61.3万家,其中人数在300人以上的大工厂仅占0.6%,剩下的99.4%均为中小工厂。日本的制造业主要靠中小企业支撑。 日本工厂的分布特色是在大工厂的周围,成立了很多中小工厂,主要向大工厂提供零部件,形成了许多工业区。 日本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较高,能够生产出优质零部件和产品,其中还有许多中小企业独立进行技术开发。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小,生产量少,加之许多中小企业靠接受大工厂的订货进行生产,受大工厂经营情况的影响较大,经营不够稳定,如果大工厂景气下滑,就会要求中小工厂降低产品价格,加之海外产品价格便宜,日本的许多大企业纷纷购买国外产品,一些大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人工费较低的亚洲国家,直接进行零部件生产,日本中小企业的处境变得艰难。近年日本经济持续不振,中小企业破产增多。
编辑本段日本的重工业
一、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的中心为钢铁,是建筑、汽车、船舶、电气机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钢消费量8,600万吨,人均685公斤。1998年日本粗钢生产量9,355万吨,继中国、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在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方面,日本的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钢铁原料进口增加。1998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2,078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2.7%,巴西占21.3%,印度占13.2%,南非占3.8%;进口原料煤6,063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0.4%,加拿大占24.5%,美国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钢铁企业有新日本制铁、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工业、日新制铁、神户制钢所、北海制铁等。 除钢铁外,日本还使用大量铜、锌等金属进行工业生产。 二、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日本工业的中心。1997年日本有13.5万家机械工厂,从业人员398万。日本机械技术水平高,汽车等运输机械、电视等电器电子机械、照相机和手表等精密仪器、计算机等一般机械闻名于世。近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良的高科技产品和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不断增加。 日本的机械产品大量出口,1998年日本机械出口总额372,678亿日元,进口111,953亿日元。 1、汽车 1970年起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对日本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首次超过了1,000万辆。1990年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1996年,日本汽车制造领域就业人员达78万人,汽车生产额达41万亿日元,占整个机械生产的29%。1998年日本汽车生产1,005万辆,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19.3%。在1998年日本汽车对外出口中,对美汽车出口比例为29.0%、德国为7.0%、澳大利亚为6.8%、英国为4.2%。由于日本汽车对外出口增长,贸易顺差扩大,各国纷纷要求日本减少汽车出口,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增加。1998年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586.7万辆,其中在中国生产50.2万辆。截至1999年3月,日本的汽车工厂主要分布在爱知、静冈、神奈川、北海道、群马。 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防止大气污染,日本正在加紧研制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完全普及尚很遥远。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力、内燃两用汽车,在市内行驶用电动,在郊区行驶用内燃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一半,氮氧化合物排放可减少到1/10,这种两用汽车从1997年末开始销售,目前已普及10,000辆以上。 2、造船业 战后,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1956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70年代日本造船业曾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产量下降,90年代得以恢复。日本造船技术发达,能够生产各种规格和要求的船舶。1998年日本新接造船订单1,098.0万吨,比上年下降438万吨,占世界造船量的41.6%。 3、机床 机床显示着一个国家的加工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程度。日本的机床大部分采用数控装置(nc),技术优良。1998年日本机床生产额9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0万美元,但仍超过德国和美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额60.7亿美元。 4、家用电器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在日本的家庭中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电器质量好,在海外很受欢迎。特别是电视和摄像机等的72%对外出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不断开发新家电产品。 5、半导体 半导体技术在机械和家电产品等所有领域几乎均被广泛运用。日本半导体技术发达,特别是集成电路(ic)的研究和开发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日本ic的特点是小、轻、优质。其开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ic)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而且大量用于超小型计算机、计算器、游戏机等日常用品。1998年日本半导体生产额43,507亿日元。 6、计算机 日本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所、大学、公司、银行等各个领域,其用途包括信息分析和管理、事务处理、通信等方方面面。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的计算机逐渐小型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家用笔记本电脑十分普及,日本的家庭电脑普及率极高。1998年日本计算机生产量990万台,其中个人电脑964万台,占97.4%;计算机生产额31,295亿日元,其中个人电脑生产额20,934亿日元,占66.9%。日本的计算机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德国、荷兰、新加坡等,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台湾、新加坡等。1998年日本计算机出口总额35,030亿日元,其中对华出口808亿日元,占2.3%;进口总额20,753亿日元,其中自华进口1,370亿日元,占6.6%。 7、产业机器人 产业机器人是尖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组合。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发达,是世界上使用产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大小工厂均有使用。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焊接、涂装、加工、组装、检查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98年末,日本使用的产业机器人达41.2万台。1998年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6.1万台,金额4,654亿日元。 三、化学工业 日本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进行生产。日本生产的化工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肥料、硫酸、药品、涂料、化妆品、胶卷等。化学工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要求高,因此科研在化学工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化学工业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化学工业的进步对汽车、信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7年日本化学工业的就业人员达42万人,生产额达34万亿日元,其规模超过了钢铁业。 石油化学工业是日本化学工业的重点,化学工业生产的一半是由石油化学工业创造的。日本的石化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日本的石化工业实行集约化生产,对石油等原料进行多次提炼、综合利用、进行一条龙生产。截至1998年末,日本的石化联合企业主要有:日本石油化学、三菱化学、出光石油化学、三井化学、旭化成工业、住友化学工业、丸善石油化学、东燃化学等。最近随着国际石化产业竞争的加剧,为加强竞争力,日本石化工业不断进行合并和合作,日本石油和三菱石油已合并成新的日石三菱公司。 1998年世界塑料产量为14,431万吨,日本占9.6%。 硫酸主要用来制造肥料,1997年日本生产硫酸683万吨。 1996年化肥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的氮肥生产量为88万吨,磷肥28万吨,钾肥807万吨。
编辑本段日本的轻工业
一、纺织工业 纺织产业是战后日本的主要产业,对日本经济的振兴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日本工业中心向重化学工业转移,加之海外纺织产品价格低廉,日本的纺织产品销售不振,纺织工业的地位下降。在1997年工业产品生产中,纺织产品的比重仅为2.8%,纺织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2.0%。 1998年日本的线产量118.4万吨,其中棉线、毛线等天然纤维产量22.2万吨,占18.8%,化学纤维产量96.1万吨,占81.2%。 1998年日本织物产量323,200万立方米。 1998年日本棉花进口33.5万吨,主要进口地为美国、澳大利亚。 二、食品工业 1997年日本食品产业就业人员128万,生产额35.4万亿日元。在1997年食品生产额中,面包、糕点等占12.1%,水产食品占11.6%,香烟占7.0%,啤酒占6.8%,乳制品占6.5%,汽水类饮料占6.4%,肉制品占5.7%,调料占5.2%,其他占38.7%。 最近,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含热量和盐份少的健康食品盛行。 三、窑业 日本的窑业主要生产水泥、玻璃、陶瓷等。日本的水泥和玻璃主要由大型企业进行生产。1998年日本水泥产量8,133万吨,出口761万吨,截至99年4月1日,日本的水泥企业有19家,工厂44个,主要集中在关东和九州一带。1998年日本平板玻璃产量2,603万箱,出口55万箱,玻璃制品产量293万箱。1998年日本陶瓷销售额4,330亿日元,生产者主要为中小企业,其中爱知和岐阜2县的生产占50%以上。 四、造纸和纸浆业 日本纸张消费仅次于美国。1998年日本纸生产量2,989万吨,其中纸张占60%,板纸占40%;纸浆生产1,092万吨,其中99%用于造纸。1998年纸浆原料消费量3,612万立方米,其中木屑占96.6%,原木占3.4%。用于造纸的原料2,976万吨,其中废纸占54.5%,纸浆占45.4%。最近,由于复印机和电脑普及,纸张消费增加。为保护森林,节省能源,日本大力推行纸张再利用,废纸的回收率和废纸占造纸原料的比率均超过了50%。 五、其他轻工业 除上述工业外,轻工业还包括木材和木制品工业、家具制造业、出版印刷业、皮革产品制造业和玩具工业等。其中,出版印刷业的生产额已超过了制窑业和纸及纸浆业的生产额。
编辑本段日本的电力、核能和工业用水
战后,日本的发电主要以水力发电为主。60年代随着中东石油开发,日本火力发电大幅增长。70年代发生2次石油危机,日本开始研制核能发电,日本核能发电大幅增长。日本同时还在研究利用地热、燃料电池、太阳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但是由于费用高、发电量小,进展不大。 1998年日本发电量1.05万亿千瓦,其中水力发电占9.8%,火力发电占58.1%,核能发电占31.8%。 1998年12月末,日本共有原子炉52座,发电设备容量4,508万千瓦,核能发电顺利发展。日本核能技术在世界上评价较好,但是茨城县东海村发生的核原料泄漏事件使人们对核能发电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水是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特别是冷却水占工业用水的77%左右。化学、钢铁、纸和纸浆业用水消耗巨大。日本的工业用水61%为回收再利用水,目的是为了节省水资源。近年由于气候时有异常,夏季雨水不足,工业用水下降,解决夏季用水不足问题已成为一大课题。

❷ 谁有详细的日本神户资料

灾害 1995年1月17日清晨5点46分发生了兵库县南部地震(又称阪神- 淡路大地震)。这是第一次直击日本城市地区的大地震,使阪神-淡路地区一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遭受到史无前例的严重损失,如神户市、淡路岛、芦屋市和西宫市。持续不到20秒的强烈震荡仅在神户市就夺走了4571条生命。尤其在那些老式木制房屋集中的区域,楼房全部坍塌,还发生了大规模火灾,实际上将这座雅致的港囗城市全部变成了瓦砾废墟,也令许多人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基础。 除了直接损失之外,神户市居民也遭受到很大程度的间接损害。由于长期在避难所居住,造成他们精神疲劳,儿童、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更是如此。由于上课时间被压缩,学校设施被用作避难所和临时住房,学校的教育功能因而也下降。公共事业服务的间断和堵塞的交通状况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失业率在大地震之后急烈上升。 神户市的生产总值也有所下降,因为很多公司都将生产转移到其它地区,或者减少在神户的生产量。由于神户港受到严重损坏,许多集装箱货物也被转移到其它港囗。高速公路服务中断,不仅损害到神户市的当地经济,对日本的整体经济也有负面影响。 地震灾害统计 受害者:4571人死亡,2人失踪,14678人受伤 避难所:为222127名被疏离者开放了 多达599个避难所 倒塌房屋:67421所房屋完全坍塌, 6965所房屋毁与火灾 公共事业设备 电力:全市范围停电 电话:25%的电话线路不通 供水:几乎全市范围断水 煤气:80%停止输送 下水道(共7处): 2处容量下降, 1处无法运转 垃圾收集:全部收集处都无法使用 复兴 由于地震影响到市内大范围共15%的建筑物(8万多所住宅被毁),神户市制定出“重生”计划,目标不仅要将这些受灾地区恢复到原状,还要有效汲取地震灾害的经验和教训,立志创造一个安全无忧的舒适城市。 仅在震后一个月,神户市就指定了超过5887公顷的复兴发展区域,随后数月又明确了优先复兴区域,目的是为了迅速重建重灾区的城市功能。政府还及时通过了重新调整土地和重新开发城市的项目规划。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区开发委员会,对各地区进行管理。从那之后,人们提出许许多多城市再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得以实施并加以扩展,最后合并成为下一步城市规划项目(参见城市计划) <市民生活的重建> 在重建公共事业服务及设施之后,神户市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住房。震后第三天(1月20日)就开始了临时住房建造,总共建起32346个单元。尽管在6个月内就关闭了紧急疏散避难所,临时住房却原样保留了很多年。为了提供82000个居住单元,7月又实施了“住房重建三年紧急计划”。在1995年2月至2003年11月间,最终共建起超过20万个单元,远远超过原来计划的目标。 <重建既安全又迷人的神户> 在公共设施得以恢复之后,文化活动也得到复兴,经历灾难后的人们万众一心。在举行这些活动的同时,人们也在继续进行复兴规划的长期目标,即将神户市建立成为一个尽可能安全无灾的城市,让其真正成为生活与工作的理想之都。为此,在“神户市复兴规划”的总体构想之上,又实施了很多规划,如“震后复兴土地区划调整”等。 <基础建设、商业和产业的复兴> 市民生计与整体城市经济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震后约两年时间内,神户市完成了公共设施等物质复兴,如港囗、道路和铁道。但是,当时整个国家正遭受经济衰退,神户市的一个主要目标便是进一步发展经济。为此,海港人工岛二期工程及其它项目被定为重点重建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关键。 神户市的整体物质复兴已经取得甚至超过预期成果。在征服大多数主要障碍之后,神户市盼望着继续集中精力完成城市复兴目标,扩展城市复兴规划并实施更多城市开发项目,以使神户成为最迷人的城市。

满意请采纳

❸ 在日本神户半年的生活费用,尽可能多说,与详细越好。

1. 生活费用看个人花钱方式、住的地方、消费水平,很难一言定论。

2. 就物价来说,版肯定不会东京权范围高。关于物价的参考数据,可到我空间博客参考相关资料。

3.简单的说,即使一切尽量节约,也每月也需要5万以上日元,当然如果你可以忍受非人的生活,可以不需要这么多。以留学生为参考。

仅供参考

❹ 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的公司简介

日本神户钢铁公司(Kobe Steel),现在公司已成为世界500强之一的企业集团,拥有先进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100年全球开发的先进经验、100年工程机械研发技术的积淀,累积了日本“神钢”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发展规划:
神户钢铁公司2005年将迎来创业100周年,最近公布了21世纪初战略口号与经营目标。目前该公司在日本的销售额位次是28位,1996年是26位,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在前 30位,在五大钢铁公司中居第3位。神户钢铁公司面向21世纪发展的四个口号是:1)技术立社;2)顾客第一;3)为环境作贡献;4)为地区作贡献。
21世纪具体经营目标是,钢铁部门单独销售额达1.5万亿日元,经常利润率保持在5%,达800亿日元。作为集团(83个公司)的销售额达3万亿日元。神户钢铁公司为自己提出了一个积极而向上的目标,与1996年的情况相比,钢铁部门单独的经常利润增加1倍以上,就集团而言增加4.5倍。
神户制钢“拯救”中国小钢铁的概论
遍地开花的小钢铁厂技术水平低,能耗大,污染重,是令中国感到头痛的问题,日本的神户制钢为解决小钢铁厂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服“良药”。
森胁亚人当了两年零八个月的神户制钢子公司的总经理后,2002年在他58岁的时候,又回总公司当了副社长,开始主管公司的国际、环境、工程等业务。神户制钢是日本第四大钢厂,其钢铁生产量比武汉钢铁厂略少一些,在世界钢铁企业中排名第29位。神户制钢不仅有钢铁,还有机械、工程、铝业等事业部门,是一家综合企业。在子公司当老总使森胁有了不少去国外考察的机会。他看到美国的高炉钢铁厂纷纷衰败,电炉炼铁厂的却意外兴起,森胁更看到了中国小高炉的顽强生命力。
既不要像美国那样完全靠电力来炼钢,又不能像中国小钢铁厂那样污染空气,钢铁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森胁在回总公司当上副总后,他想的就是把神户制钢开发的直接还原炼铁法向全世界推广开来。

❺ 神户制钢所的发展规划

神户制钢来所2005年将迎来创业100周年,源最近公布了21世纪初战略口号与经营目标。目前该公司在日本的销售额位次是28位,1996年是26位,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在前 30位,在五大钢铁公司中居第3位。神户钢铁公司面向21世纪发展的四个口号是:1)技术立社;2)顾客第一;3)为环境作贡献;4)为地区作贡献。
21世纪具体经营目标是,钢铁部门单独销售额达1.5万亿日元,经常利润率保持在5%,达800亿日元。作为集团(83个公司)的销售额达3万亿日元。神户钢铁公司为自己提出了一个积极而向上的目标,与1996年的情况相比,钢铁部门单独的经常利润增加1倍以上,就集团而言增加4.5倍。

❻ 日本神户这个城市怎么样

神户(Kobe) 兵库县的首府,日本第六大城市,位于大阪湾西北岸,面积542平方公里,人版口149万。 神户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其码头总长达33公里,港口年吞吐量仅次于横滨,居全国第二位。市内劳动力人口的20%是从事港务工作的。神户是阪神工业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工业主要以运输机械、钢铁、橡胶、电机、食品工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化学、普通机械和烟草工业等。
是仅次于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札幌的日本第六大城市

❼ 日本神户这个城市怎么样和东京相比较

日本的神户,非常小。风景倒是不错。消费水平,中下等。

日本的东京内,非常大。完容全现代化都市。消费水平,全球有排名。

神户,找工作比较难。
东京,只要你是人才,饿不死你。但会累死你。

不拼命,生存率神户比东京高。

看了东京,就不想去神户了。*因人而异。

❽ 神户制钢所的主要成就

遍地开花的小钢铁厂技术水平低,能耗大,污染重,是令中国感到头痛的问题,日本的神户制钢为解决小钢铁厂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服“良药”。
森胁亚人当了两年零八个月的神户制钢子公司的总经理后,2002年在他58岁的时候,又回总公司当了副社长,开始主管公司的国际、环境、工程等业务。神户制钢是日本第四大钢厂,其钢铁生产量比武汉钢铁厂略少一些,在世界钢铁企业中排名第29位。神户制钢不仅有钢铁,还有机械、工程、铝业等事业部门,是一家综合企业。在子公司当老总使森胁有了不少去国外考察的机会。他看到美国的高炉钢铁厂纷纷衰败,电炉炼铁厂的却意外兴起,森胁更看到了中国小高炉的顽强生命力。
既不要像美国那样完全靠电力来炼钢,又不能像中国小钢铁厂那样污染空气,钢铁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森胁在回总公司当上副总后,他想的就是把神户制钢开发的直接还原炼铁法向全世界推广开来。
抓住美国人的“小辫子”
1980年代,美国的高炉炼铁厂危机四伏,经营陷入极度困难的状态。日本钢铁厂开始到美国投资。国内外的钢铁界、经济学界人士对美国钢铁业的衰退做了不少分析。技术革新停滞论、垄断导致发展停滞等种种说法,沸沸扬扬,争论不休。
然而还是在美国,名不见经传的电炉炼钢厂家,却从199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那里的年产量不过几十万吨到数百万吨,但却经营得很好,账面上有赢余。用废铁炼钢,把精力放在钢板等的加工上,成了万人瞩目的焦点。短流程模式(用电炉熔解废铁进行炼钢的生产方式)成了新建钢厂的唯一方式。日本自不必多说,就是在中国,1990年代名声渐起的江苏省沙洲钢铁厂,就是一个短流程的钢铁厂。按美国的模式建短流程钢铁厂,能收到好的效益,似乎无可非议。
但是神户制钢的研究开发工作没有赶时髦。副总经理森胁对《经济》说∶“美国有丰富的废钢铁,它本身就是个出口废钢铁的大国,把废钢铁投到电炉中重新冶炼,对美国人来说不是件难事。可是在工业化刚刚开始的国家,哪里去找废钢铁?短流程不一定适用。”森胁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的沙钢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是用短中续长的方法解决原料问题,沙钢就有炼铁用的高炉。
“况且耗电太大也是个难题。”森胁接着说。美国可以不用太大的精力去思考电力问题,而能源匮乏的国家、地方,引进电炉炼钢法,除了原料不足外,最头疼的恐怕就是电力问题了。“我们开发直接还原炼铁法的理念是,不经过烧结就把精矿直接投入到炉中去。在能源的使用上,我们不用高炉法上使用的焦炭,而要用普通煤。没有烧结、炼焦工序,这样就能相当大地降低炼铁成本。在炼铁过程中,我们用余热发电,并把这部分电供给熔解用的电炉,这样一来对外部供电量的需求少了,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炼钢的成本。”
森胁在谈到他们研发出的技术特点时说∶“世界上的钢铁技术很多,但既能为大钢铁厂用,又能适应小型钢铁厂的技术不太多。我们开发的技术,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能让大小钢铁厂都能用上。”。
钢铁老大也青睐的技术
第一个在商业上使用了神户制钢开发的直接还原炼铁法的企业,不是神户制钢自己,而是国际钢铁老大新日铁。
森胁的部下,炼铁产业设备部科长石野裕通拿出一张照片,指着照片上的装置对《经济》记者说∶“这是使用了FASTMET(直接还原炼铁)法的新日铁广田(Hirohata)工厂。这个环形炉直径21.5米,炉床幅宽3.75米。2000年3月开始生产,一年的还原铁产量为14万吨,使用的原料为废钢。广田厂的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在生产开始后很快就达到90%以上,目前也在正常生产。”和新日铁的其他工厂不一样,广田没有炼铁的高炉,靠新日铁的其他工厂把铁运来以后,在这里用转炉炼成钢(年产量120万吨),然后再加工成钢板等。使用了FASTMET法以后,使广田多少有了一些炼铁能力。FASTMET法能为大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为以后在钢铁大企业中的使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用FASTMET法炼铁,这一技术的开发始于1995年。神户制钢从这一年开始在实验室进行了FASTMET法还原铁的最初融化试验。1996年在神户制钢的高砂工厂商业运转的电炉上进行了还原铁融化作业。1998 年通过在神户制钢集团企业MIDREX所设置的演示设备,使这项技术达到成熟。
石野说,“其实用我们的技术更适合建造50万~200万吨的炼铁厂。FASTMET法可以使用普通煤炭,使用没有烧结的粉矿炼铁,占地面积少,建造成本低。”年产量能达到100万吨以上,在中国算是一家不小的钢铁厂了。
中国小型钢铁厂的“良药”
神户制钢想让FASTMET法在中国普及开来,他们看到中国有众多的中小型钢铁厂。
中国的小钢铁厂技术水平低,能耗大,污染重,但它投资少,靠近市场。与其政策性地取缔小钢铁厂,不如让中小型钢铁厂使用新的低成本技术,解决质量、能耗、污染问题。一个钢铁厂它生产几千吨、还是几万吨钢铁,应该由它自己决定。政策主要应该关注在产品质量、污染问题的解决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经就FASTMET法和神户制钢进行了几次技术交流。该协会科技环保部:“FASTMET法可以充分利用国内低品位铁矿石资源,适应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它减少了烧结、焦化工序,甚至可以部分取代高炉,这对钢铁生产中的节能环保是个很好的促进。目前我们正密切关注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其成熟性。”
对于在中国推广FASTMET法,副总经理森胁显得很有信心。他说∶“这两年我亲眼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变化。我们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上投石问路。”今年10月神户制钢在中国唐山建的合资工厂——唐山神钢熔接材料有限公司将正式开始生产。”神户制钢公关科告诉《经济》说,唐山神钢熔接公司是由神户制钢、神钢商事、松下产业机器三家日方公司与唐山开元电器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梁及汽车用半自动熔接材料。开始时产能为500吨,两年内在增加了设备以后,将发展到1.8万吨规模。这是日本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实线(solid wire)工厂。合资企业使用的设备大部分是在中国市场上购买的。
中国有不少小高炉,对年产30万吨~50万吨的钢铁设备需求很大。中国废钢铁很少,电力资源也还欠丰富,所以我们在中国推广FASTMET法,一定能为中国人瞩目,也一定能在中国取得成功。

❾ 关于日本神户市详细地理资料有没有

日本的第六大城市,行政区划为东滩区、滩区、中央区、兵库区、北区、长田区、须磨区、垂水区、西区。
神户牛肉 最有名气的神户牛肉
神户 こうべ (Kobe) 地理位置: 日本的中部 面积: 544平方公里 人 口: 1,747,000 官方语言: 日语 主要宗教: 佛教、神道教、基督教 经济概况: 日本著名海港城市,主要产业:造船业、汽车、精钢铁制造、制造业、酿酒业 现任市长: 矢田立郎 与我国结好城市:天津市 日本国际贸易港口城市、兵库县首府神户, 神户市与中国天津市的友好交往
位于日本四大岛中最大的一个岛——本州岛的西南部,西枕六甲山,面向大阪湾,它的存在已有千年历史,而城市和海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跨入世界之冠,则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神户是日本最美丽、最有异国风情的港口城市之一。神户地处绿茵葱郁的六甲山国立公园和碧波荡漾的濑户内海之间,背山面海,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暖,四季分明。1981年世界第一座人工岛——港岛人工岛和后来的六甲人工岛的竣工,加以21世纪复合城市的创建、世界最长的吊桥——明石海峡大桥的开通,都展现了未来都市神户的风貌。

其他的看网络:http://ke..com/view/1332855.htm

❿ 兵库县的经济产业

兵库县产业结构多样,工业比例较为突出,产业以钢铁、造船、机械内器具、食品为主。其容中食品制造业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居全日本第二位,钢铁工业居全日本第四位,清酒生产在日本名列前茅,手工面、火柴、织物、皮革、橡胶制品等15种产品在日本位居首位。神户、阪神、播磨等重工业集中的大城市地区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以上,是集中了清酒、钢铁、造船、机械等产业的大城市地区,是日本生产和国际物流基地、关西地区的粮食供应基地。但马、丹播和淡路地区山清水秀,有山有海有河,农林水产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
兵库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产品,以及生物制药、大型超能光纤等新兴产业,是川崎重工、神户制钢等世界著名企业的发源地,三菱重工、东芝、富士通、三菱电机等众多日本大企业均在兵库县建有工厂和研究机构。截至2009年10月16日,兵库县GDP1800亿美元,人均GDP达33000美元,每户平均纯资产超过40万美元,平均储蓄额超过9万美元。

阅读全文

与日本神户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