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数据是干嘛的
大数据是一系列技术的统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数据已经形成了从数据专采集、整理、传属输、存储、安全、分析、呈现和应用等一系列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诸多大数据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与物联网、云计算也都有密切的联系。
大数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当前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高校等单位面临的数据无法存储、无法计算的状态。
(1)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扩展阅读:
大数据应用举例
洛杉矶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
google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s)利用搜索关键词预测禽流感的散布。
统计学家内特.西尔弗(Nate Silver)利用大数据预测2012美国选举结果。
麻省理工学院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和交通数据建立城市规划。
梅西百货的实时定价机制。根据需求和库存的情况,该公司基于SAS的系统对多达7300万种货品进行实时调价。
㈡ 中央财经大学哪些专业含金量最高
中财会院学生来答一波~
另外从就业情况来看,金融、会计、财政都是很有优势的专业,我校金融专硕在广大考研学子口中简称“财大金砖”,就可以看出它的就业前景如何,另外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从金融专业的超高录取分数线也可以看出社会对于这个专业的认可程度,就业方向主要是各大券商、投行,都是非常不错的工作单位了。
会计专业也是我校的优势专业,会计学院的MPACC(会计专硕)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会计专硕的建设情况排名中名列第一,拥有非常完善的培养体系,实施双导师制度,很好的指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就业,一般来说就业渠道主要是大型国企、事业单位、银行等,较为符合题主所说的稳定且收入不错的要求了。
财政就更不用多说啦,这个专业是我财的老牌专业,毕竟中财的前身叫中央财政学院。在财政方面,不少人才都是从我校毕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事业单位、与财政相关的工作岗位等,如果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遇到很多学长学姐哟。
㈢ 谈谈我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1、深化改革。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宏观调控稳中求进。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3、积极财政政策。2014年财政政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4、稳健货币政策。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还要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间。因此,央行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 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5、区域政策。实行区别对待仍是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基本方向,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
6、扩大内需。2014年,扩大消费的重点将在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近年来各个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将成为我国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7、新型城镇化。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8、土地政策。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㈣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1,尊最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文化经营战略;
2,以市场为向导,不断适应文化消费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
3,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立文化自主品牌,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6,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文化产业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8,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特别是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都是我总结的,仅供参考。
㈤ 科学技术领域有哪些 技术领域有哪些
1:科学技术领抄域有: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气象,天文,地理,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2:技术领域有: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技术。
(5)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扩展阅读:
(1)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
(2)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㈥ 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如何加计扣除
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实行175%加计扣除政策,如果企业当年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专支出为100万元,属就可按175万元(100万×175%)在税前进行扣除,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对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口径进行了明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高技术产业司 总部在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单位。国务院下属,总部应该在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位置大概在四季青路西四环北路附近,供你参考。
一、监测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和实施年度计划。
二、衔接平衡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高技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监测分析重点产业运行状况,研究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培育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形成。
三、研究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规划、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指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的建立,指导协调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建设,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四、研究拟订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创业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引导创业投资,推动民间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实施国家高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五、统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平衡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指导企业信息化,参与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进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六、统筹科技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指导协调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分析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的发展态势,拟订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推动技术创新有效运行机制的建立,提出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产学研联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指导协调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重点创新型企业建设。
七、研究提出激励和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投入的相关政策。负责安排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和归口的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
八、审核高技术产业的重大建设项目并协调其布局,审核和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关键产业技术开发等重大项目,参与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九、组织协调相关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
十、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㈧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什么级别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国家事业单位级别的。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管院)由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裴丽生、马洪等20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发起。
1987年6月2日,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这是中国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咨询机构。为国际管理学者协会联盟(IFSAM)的理事单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成立20年来,对我国的管理科学、科学管理以及相关交叉科学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举办了各种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承担了管理科学的教育培训和咨询传播工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好评。
(8)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扩展阅读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主要成就
1993至1997年该院与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大型“毛泽东与科学”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1990年8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举办了“邓小平论著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邓小平党建论著研究》一书。1992年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所属单位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科学管理思想,并于当年在上海举办了邓小平科学管理大型学术研讨会。
会后,汇集了三十一篇获奖文章,编辑出版了《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一书。1991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举办了陈云论著研讨会,会后,编辑出版了《陈云论著研究文集》一书。1995年6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举办了“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