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宁波传统文化
1、番薯汤果
在宁波人的理解中,番薯汤果的名字和食材都有讲究。番薯的“番”与“翻”同音,意思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又似汤圆,有着“团圆、圆满”的意思。冬至吃一碗番薯汤果,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来年的福分。
2、赛龙舟
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
3、梁山伯与祝英台
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电影、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范围非常之广,涉及并流传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4、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5、八月十六中秋节
相传南宋有一位宰相名为史弥远,乃是明州(宁波)人。虽然人在京城临安(杭州),但是热爱故土,每逢八月十五便要赶回家,与家乡的父老欢聚一堂。可是有一年,史弥远因为公务缠身(接受官员宴请)晚了一天,八月十六才回到家。
想到不能与民同乐,史弥远十分的苦恼。可没想到,明州的百姓们彻夜未眠,只为等他回来再共同庆祝。自此之后,八月十六过中秋成了明州的传统,延续至今。
这个习俗有据可查,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习俗》提到:“一说谓史浩之子史弥远,时任宰相,归途受官员宴请而延期”。
⑵ 哪位能把宁波的城市文化总结一下
第一,有先进的浙东学术文化。“浙东学术”之所以倍受瞩目,在于它出了许多一流的学人。自东汉以来,浙东出了不少全国知名的、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一流学人,如王充(27-97?)、吕祖谦、陈亮、叶适、王阳明、朱舜水(1600-1682)、黄宗羲、章学诚、章太炎(1869-1936)、鲁迅、蔡元培等。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从南宋开始,越在全中国思想、文化、教育领域常常处于领先地位。从理学到心学,到民主启蒙思想,到研究西学,到介绍马克思主义,越都有杰出代表。”特别是它出了全国一流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是中国最有名的、地域性的学术流派。30年代的何炳松(1890-1946)说:“著者的愚见以为在我国学术史上要以浙东学派为最有光彩。”浙东学派,不仅仅是浙东地方的,它也是中国的,按照现在时髦的企业命名法,它的前面应冠以 “中国”二字,称“中国浙东学派”。浙东学术是中国学术的精华,“要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必须研究浙东学术史”。浙东是一块不起眼的小地方,然而浙东籍学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却是非常了不起的。浙东学术,不仅是民间的,而且是先进的。浙东学术是中国学术的精华。明清中国学术史上的几个坐标点,都是浙东学人开创的。国家思想对现状是维护的,民间学术对现状是批判的,浙东学术的特征就在于批判性。浙东学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时常处于时代最前沿位置。浙东学术代表了当时人类思维的最高成果,这种成果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它虽也有地域性名词,但影响却是全国性的。浙东学术,不仅在国内占显要位置,而且在国外,尤其是在东亚的日本、朝鲜,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历史上,中国是东亚大国,而日本、朝鲜则是毗邻的小国,同属汉文化圈。中国是先进国家,而日本、朝鲜则是落后的国家。文化的影响,总是遵循先进影响落后、落后靠拢先进的规律。所以,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有着巨大影响力。浙东学术对东亚的影响,正是发生在这种背景下的。
第二,有富有活力的宁波商帮文化。宁波商人善于随时代前进而前进。宁波人经商的历史很早,起码在明末,已开始出名。在当时的首都北京,宁波商人控制着北京的中药业、成衣业、钱庄业等行业。近代以后,他们又凭沙船业、钱庄业等,挤身中外贸易。明清时候的十大商帮,发展到20世纪初,有九大商帮淘汰出局,唯独留下了宁波帮,并一直薪火相传,成为浙商的主干力量。“宁波帮”曾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商帮之一,“无宁不成市”的说法充分形容了他们的地位。在中外贸易中,宁波商人较早地接受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商帮,涌现出包玉刚、董浩云(1912-1982)、邵逸夫、王宽诚、陈廷骅(1920-)、厉树雄等名闻中外的巨商。宁波帮所具有的开放心态、合作精神、创新意识、诚信务实等人文精神,支撑着宁波帮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中国号称有“十大商帮”,宁波帮最晚出,也最有生命力,影响也最大。
第三,有中外贸易港口文化。宁波作为中国三大始发港之一,宁波与日本、高丽等国贸易交往比较密切,形成了海上丝路文化。宋代是明州海上丝路的全盛期。明代宁波的双屿港一度成为东亚民间国际贸易中心,有“16世纪之上海”之称。宁波海上丝路文化,包括了商贾、佛教、绘画、雕刻工艺、瓷器、思想学说、茶叶七大方面内容。目前,宁波与泉州、广州合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四,中国南方青瓷文化中心。越窑是我国青瓷的起源地,越窑青瓷以其众多的品种,间接或直接传播到大江南北,影响着国内众多的窑场。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越窑青瓷是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瓷种,在世界文明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
第五,中国藏书文化中心之一。宁波历史上藏书家、藏书楼众多,最著名的是范钦之天一阁。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又是世界最古老三大藏书楼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藏书楼文化研究中心。
第六,东南宗教文化发达之区。中国的宗教,主要是佛教与道教,尤以佛教影响最大。宁波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佛教传人东南地区之时,宁波就成为承受佛光之地。宁波由于地外海隅,故而寺院林立。由于政府干预及自然因素,宁波佛教的发展历程曲折,剩下的寺院数量有限。但即便如此,就现存著名寺院数量来说,仍居江南首位。由于中外贸易港口的特殊位置,基督教也老早瞄准了宁波,明末以后宁波开始传播基督教。
第七,有着灿烂悠久的建筑文化。建筑既是实用物,又是科学艺术。宁波的建筑异常丰富,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遗存,大家到此不能感受到灿烂悠久建筑文化的存在。如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唐代的它山堰。宋代的保国寺建筑艺术,号称无梁殿,正是《营造法式》建筑艺术的实物见证。元朝的永丰库,曾成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明代的天一阁,范宅,是典型的宁波建筑。近代,有秦氏支祠及漂亮的戏台,庆安会馆及戏台。20世纪初,宁波出现中西合璧的建筑,如外滩,如虞洽卿故居等。
⑶ 宁波 特色
楼上的宁波有这么多的特产啊!!呵呵
阿拉只知道奉化芋艿 宁波汤团(缸阿狗)
⑷ 宁波有哪些特色产业
中国打火机之都――宁波,就是五金产业基地的典型,是五金制造业应对挑战,打造竞争新优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⑸ 关于文化产业的博览会有哪些 关于文化产业的博览会有哪些
⑴5月15—18日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
⑶10月
中国(杭州)国际文化版创意产业博览会
⑷11月25日权-29日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每年还有山东文化 创意产业博览会,今年还有一个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一楼的也是,还有的,记不清了
⑹ 如何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只有独特、独有的文化产业才能够捕捉到文化市场的先机,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发力,保持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
特色文化产业的治理模式需要多元主体共同介入,多重业态和谐共生,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是单边片面且孤立的直线思维,而是多边全面且交互的辩证思维。打造多元共生的特色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培育特色文化产业的生命运行机制是创新产业盈利方式、填补产业发展短板的必由之路。
⑺ 东亚文化之都的中国宁波
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于年7月底启动。8月上旬,宁波接到省里通知。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申报城市,宁波立即启动材料准备、文案策划等工作。8月底,长达50多页的《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书》准备就绪,报省文化厅、省政府同意后递交给文化部。9月11日举行的评选活动初审会议上,经专家认真评审,最终浙江宁波、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以前三名的成绩入围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
2016“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定于2015年9月29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终审由申报城市代表陈述理由、现场答辩、评审委员会专家打分三个环节组成。其中最受考验的是现场答辩,因为是根据抽签决定具体哪位专家提问,事先不知道专家会提哪些问题,考的是答辩者对自己所在城市各项文化领域的了解程度及临场应对能力,每位城市代表要接受三位专家的提问。
宁波排在最后。首先,宁波的宣传片向评委展现的是宁波这座“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国际港口城市的特质和内涵。
随后,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向评委解说了宁波一系列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城市地域特色和优势以及与日韩两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交流合作成就,也介绍了务实可行的“东亚文化之都”活动策划方案。在答辩环节,宁波抽到的三个专家所提的问题是:一、中日韩三国友好发展的未来寄望于青年,鉴于当前中日关系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如果宁波能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将以何种方式、举办什么样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中日韩青年投入到这个活动,从而实现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美好愿景?二、宁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何将“东亚文化之都”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框架之中?三、宁波的公益性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占什么样的地位?如何把非遗传承落实到“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中去?张明华胸有成竹一一解答。当听到张副市长介绍宁波与日韩两国多年来已在频繁开展的系列文化、经贸交流合作活动以及开展“东亚文化之都”活动的各项务实、可行的策划方案时,专家们尤为满意。
经过十几分钟的短暂休会,终于到了揭晓当选城市的时刻。文化部副部长上台宣布三个城市的得分情况,按陈述顺序分别为:长沙市86.8分,景德镇市81.3分,宁波市89.2分。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为———宁波市!”
015年12月20日,第七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青岛举行。会上,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东亚文化交流行动计划《青岛宣言》,宣布宁波、奈良、济州三个城市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 据介绍,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并非易事,根据三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的具体要求,“东亚文化之都”需要具备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国际领先水平的硬件设施、较为深厚的对外文化交流基础、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等多项指标。在评选工作中,宁波在这些指标上都走在全国前列,文化部对宁波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各项文化事业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宁波是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遗址”发源地,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自古人文渊薮,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渊源流长,馥郁书香孕育了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开启了近代维新变革思潮。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保国寺、阿育王寺……宁波的这些文化名片历经漫长的历史岁月,却依然熠熠生辉。
唐代起,宁波已是与日本、新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通商的主要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广州、泉州并称为东南地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近年来,宁波与日韩交往更加密切,与日本的长冈京市、上田市、益田市以及韩国的顺天市、平泽市均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宁波与日本、韩国旅游往来密切,开通有多条国际直飞航线。由于宁波在中日韩交流中的特殊地位,2012年4月,第六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宁波举行。
宁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11个县(市)区个个成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其中有7个县(市)区还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最近10年来先后推出了大型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青瓷瓯乐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宁波地域风格的文化精品50余批次,在海外演出深受好评,而且还打造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海外宁波文化周”、“国际声乐节”等国际性文化活动品牌。
宁波在非遗保护上还独创了“三位一体”的“宁波模式”,受到文化部表彰并在全国推广,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3项。“朱金漆木雕”、“金银彩绣”、“泥金彩漆”、“骨木镶嵌”等非遗工艺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据了解,上两届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中国城市泉州和青岛,利用“东亚文化之都”这一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在带动城市文化建设、激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首届当选城市泉州市的统计,2014年,在“东亚文化之都”活动的直接带动下,泉州共举办了200多场重大文化活动,2万多场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位居福建省首位。
“东亚文化之都”写入2015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宣言中。宣言指出,祝贺韩国济州、日本奈良、中国宁波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并支持建立“东亚文化之都联盟”,推进“东亚文化之都”开展国际性交流。
2016年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开局年,宁波将以“春、夏、秋、冬”为设计主线,开展“东亚文化之都·2016中国宁波”开幕活动、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展览、第24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中日韩文化艺术交流季、中日韩青年设计艺术节四个大型主体活动。在国外,宁波还将组织“海丝之旅”“非遗之旅”两个“宁波文化周”,组织宁波交响乐团、“十里红妆”赴日、韩巡演展示。按计划,宁波将开展国内、国外两大板块活动100余项。
随着2016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宁波活动年的逐步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必将更多地了解宁波,宁波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宁波的文化底蕴、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更为璀璨、辉煌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