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乡村振兴中如何做好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有七条“之路”
1、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4、必须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5、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6、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7、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戓,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
到2020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村振兴实施主要策略
1、打造区域乡村振兴孵化器。乡村振兴孵化器是政底、企业、农民的共识平台,是产业、产品、资源、主体的组织平台,是供需亏劢的交易平台,也是乡村文化创意平台,更是综合服务和孵化平台,是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2、建立农事服务中心。以政底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打造一站式、全托管生产服务中心,真正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3、建立加工物流产业园。组织加工、分类仏储、智慧物流、定制交易,成为连接供需的高效枢纽。
4、实施品牌乡村工程。统一区域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组织,形成品牌体系,保护知识产权,避克恶性竞争,逐步将农特产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也纳入其中。
5、构建社群新零售网络。创新社群组织化方式,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新消费场景,打造生产端到消费端直接亏劢的渠道,打通农产品从乡村到城镇的向上通道,以及消费人群从城镇到乡村的向下通道。
6、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按照土地现状丌变、生态风貌丌变、农民主体地位丌变的“三个丌变”方式,遵循因地制宜、共生共享、资源内生、产融联结合这“四项原则”,导入生态农业、旅游体验、健康养生、文化教育、当地特色这“亐类产业”,挖掘当地资源,延伸公共服务,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保证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7、
创建有灵魂的特色小镇。以伓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社夫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达到人不内心、人不人、人不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文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生态、环境生态兼具,自治、法治、德治结合,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繁荣乡村。
8、搭建智慧乡村和绿色金融平台。以乡村大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亏联网、物联、区块链等手段,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和乡村生活,实现智慧乡村链接智慧城市。以普惠和公益理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弘扬绿色金融、生态金融、共生金融理念,实现金融服务对乡村产业、乡村生活全覆盖。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⑵ 鼓励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是什么意思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
近年来,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浪费的问题日益突出。在2019年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新《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文件中都提出了,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4、支持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有偿退出宅基地
对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各地可以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其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目前很多农村家庭全家都搬到城里去生活了,农村的住宅变成了一种无用资产,不少房屋因长年无人居住、维护,破败的也是非常快,房屋价值也是大打折扣,所以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⑶ 农村的集体经济到底具体指哪些产业现在发展状况如何
主要只农业,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经济。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制
⑷ 脱贫如何运用马克思分析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何回对待人民答群众,这是个根本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决定一个党的根本属性。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人,首先要解决为了谁、依靠谁和成果由谁检验的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
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彰显脱贫攻坚工作的价值目标。我们不抽象地谈论人,而总是在实践中、在由实践所建构的社会关系中来看待人。“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种“爱”是一份情感,更是一份责任。“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我们党对人民许下的庄重承诺,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坚持开发式扶贫表明脱贫攻坚工作的价值手段。唯物辩证法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需借助内因发挥作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物质上的脱贫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只有调动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尊重和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志智双扶,才能真正实现永续脱贫。
⑸ 列举宁夏集体经济有哪些
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地域小、人口少,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是典型的内陆省区;既是民族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是全国几个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之一;既有引黄灌区,又有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有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明显,在西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西部的缩影。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宁夏发展较快,但与全国相比,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竞争力较弱。2008年,宁夏人均GDP为17892元(全国2264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 (全国15781元),相当于全国的81%,农民人均纯收入3682元(全国为4761元),相当于全国的77%。可见,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较慢,要使宁夏实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还需要奋起直追。宁夏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缩小落后差距、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措施。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就必须充分认识宁夏农业、能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本文拟立足宁夏区情,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制约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对策,目的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宁夏经济发展新跨越,促进宁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在农业产业方面,确立了加快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突出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有效衔接,主攻标准化生产、科技保障、质量安全、农民素质提升、产业化经营和政策扶持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枸杞、奶牛、清真牛羊肉、马铃薯、淡水鱼、瓜菜、优质粮、酿酒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长红枣、引黄灌区蔬菜、南部山区小杂粮、中药材等产业规模也在逐步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宁夏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大成绩。2008 年,宁夏优势特色农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来自优势特色产业。枸杞产量占全国的50%,出口量超过全国的60%,液态奶产量居全国第八位。全区基本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农产品产业竞争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激烈。
在能源产业方面,宁夏有着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突出,煤、水、油、气、电五种能源兼备。煤炭资源储量多,开采条件优越,人均煤炭基础储量居全国第3位;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匮乏;水能蕴藏量230多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二位。宁夏境内蕴藏的化工材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等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50多种。能源资源储量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宁夏能源工业发展的重点,即以发展煤炭和电力工业为主。目前,宁夏煤炭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电源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电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网安全运行情况良好。
煤炭资源是宁夏的第一大优势资源,作为举宁夏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重点发展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是一个集煤炭、电力、煤化工及公共设施开发于一体的大型多元化工业基地,煤炭储量丰富,己探明储量270亿吨,煤质优良。宁东基地还有取水便利、外部运输环境优越和不占耕地等优势条件。规划到2020年,基地煤炭生产能力超过1亿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00万千瓦,外送电1000万千瓦。初步测算,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增加值1350亿元,新增地方财政收入180亿元,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超过80万人。开发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实现对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并在全区范围内实现空间上优化布局的重要途径,是切合宁夏实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对宁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低。近几年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凸现,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分散经营问题十分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生产以农户为主,企业经营比重低。农户与企业在生产中因资金投入、技术、市场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效益明显低于企业;且农户市场意识较差,生产安排随意而分散,产品外销优势不明显。如中宁被誉为“中国枸杞之乡”,种植基本以散户为主,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较为随意。奶业、苹果等产业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产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脱节。由于规模养殖少,分散养殖成本高,加之加工能力过剩,致使现有的龙头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无法承接国内外批量订单,影响加工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