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的相机最好他们的相机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佳能的中国事业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成立销售公司,经历了多种经营模式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佳能在中国的事业已涉及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多项领域,近几年正积极向耗材及医疗器械等新领域开拓。1997年3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并为现地法人,全面负责佳能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佳能在中国市场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区域总部在内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设办事处及1家培训中心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领军作用。
尼康株式会社(社长:苅谷道郎)为了在中国正式扩大数码照相机等映像业务,于2005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由尼康全额出资的销售、服务子公司——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4月分别于北京,成都,广州设立了分公司。
中国的经济近年来呈现显著发展的势头,各国企业把中国作为今后发展最快的巨大市场而加紧了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尼康也通过 Nikon Imaging China 等生产基地进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开展了在中国的业务。在销售方面,此前通过香港的当地法人—— Nikon Hong Kong Ltd . 进行中国的市场营运和销售活动。此外,还在中国各地设立指定的修理店,在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进行售后服务。
为了今后在急剧扩大的市场上真正地谋求事业的发展,尼康认为需要建立更加强大和稳定的销售与服务体制,因此这次决定由尼康全额出资成立进口和批发销售公司。
新成立的公司将通过直接进口和销售胶卷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等映像设备产品,在提高销售额的同时,强化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市场营运,并通过更加有效的广告投入,达到品牌渗透的目的。此外,在售后服务方面,通过把众多指定的修理店进行据点化和直营化,使之在技术方面得到强化。
尼康将在不断发展的中国市场上完善从市场营运到销售和服务的整套体制,通过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强化尼康在市场上的地位。
㈡ 高分请求帮忙,《数码相机的产业链调查与分析》报告~~ 如题,请帮帮忙~~满意后,会追加分数~谢谢~
2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分析正文目录
一、市场概述及主要观点
1、市场概述
在度过了2008年底的沉寂期后,2009年第一季度的数码相机市场逐渐显现出繁荣,其最大的表现就是春季新品的集中发布与上市,为今年的数码相机市场打出了响亮的一炮。当然,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以及年初显现的日元升值,也为数码相机市场增添了变数,让消费者有些拿不准主意。这段时间究竟有哪些市场亮点值得关注呢?
2、主要观点
●整体市场,佳能的关注比例进一步攀升,逼近40%,远远甩下索尼和尼康。
●消费相机市场,富士超越尼康,成为第三大关注品牌。
●单反相机市场,索尼死死保卫三甲地位,守住10%的红线。
●佳能、索尼、尼康、富士吸纳全国各地80%以上人气,其中一半归佳能。
●长焦机市场人气回暖,卡片及广角机维持稳定。
●受多方影响,消费及单反相机价格指数、平均价格双双上扬。
●3月份1500-3000元消费相机关注水平大幅上升。
二、市场结构研究
(一) 品牌结构
1、整体
在2009年最初的三个月中,佳能在整体数码相机市场的关注比例接近四成,达到39.1%与第二名索尼的优势达到21.1%,第三名尼康的关注比例为15.2%,索尼与尼康的关注比例之和与佳能仍然有5.9%的差距,佳能优势巨大。
第四到第十名为富士、松下、三星、奥林巴斯、爱国者、柯达、理光,富士已稳坐第二集团领头羊的位置,接下来松下、三星、奥林巴斯相差不多,每月时常交换排名,而排在后面的爱国者则超越了柯达、理光,一季度排名第八,令人欣喜。
十大品牌累计关注比例97.2%,其他诸多品牌仅分享2.8%的关注比例。
2、消费相机
在消费数码相机市场,佳能和索尼依旧占据前两名,关注比例分别为38.3%和19.4%,而最大的看点在于富士超越了尼康,成为关注榜的季军,尼康落至第四,两者的关注比例分别为10.4%和8.0%,相差2.4%。说起这其中的缘由,富士的长焦相机倒是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多个月的长焦排行榜中,富士一直稳居老大位置。
五至十名的排名与整体数码相机市场如出一辙,十大消费数码相机品牌累计占据了网友97.3%的关注比例。
3、单反相机
单反市场尼康的表现就不容置疑了,其与佳能分别占据了38.3%与42.2%的关注比例,无愧于单反双雄的称号。第三名索尼的关注比例为13.5%。近几个月索尼在单反领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曾经连月下滑,直到3月才出现了转机,但如今,其仍以超越10%关注度的实力紧排尼康之后。
其他品牌中,奥林巴斯、宾得、三星、适马虽然关注比例不高,但也是每月排行榜的常客,拥有特定的消费群体。而高端厂商徕卡在三月进入了网友的视线,靠其具有3寸CCD、3750万像素的神机S2,其在一季度中也赢得了0.1%的关注比例。
(二) 区域结构
1、七大区域关注度分布
在全国七大区域的主要相机品牌关注分布中,佳能在各区域中都拥有40%上下的关注比例,而在华北地区尤甚,达到42.1%。索尼拥有20%上下的关注比例,华东地区是其龙头,达到20.3%,而华北地区是其软肋。尼康与索尼相比略逊,华北与西南情况较好,关注度为16.8%左右,而华中地区有待加强。
此外,富士已成为数码相机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牌,在各地区稳居第四,并在尼康短脚的华中地区形成其发展优势,其雄心不小。四大品牌累计关注比例超过市场的80%,形成主导力量,而其中佳能就占据了一半。剩下的六个品牌的人气被压缩在20%以内,且各地区相比差距不大,短时间内缺乏市场导向的实力。
2、主流品牌七大区域关注度排行
在主流品牌七大区域关注度排行中,华北地区是最具变数的。与其他地区相比,不但尼康排在了索尼之前,奥林巴斯也排在了三星之前。另外,在华南地区柯达的名次排在了爱国者之前,名列第八。其余五个地区华东、西南、华中、东北、西北的主流数码相机品牌名次完全相同。
(三) 产品结构
1、卡片机
今年前三个月,卡片机的关注比例逐渐上升,但还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每月约有1/3的网友经常关注卡片机的信息。
2、长焦机
长焦机的变化要更明显些,由于卡片机上市的时间规律不太明显,其每月的关注比例较为接近,而长焦机不但机型少,而且发布时间也相对集中,因此其关注比例的的波动要更明显些。在度过了去年底的低谷时期后,随着今年春季长焦新品的陆续发布,长焦市场的人气也正逐渐回暖。一季度其关注比例从20.1%逐步上升到了23.5%。
3、广角机
而广角机是去年底具备广角功能的机型暴发而形成的特定产品类别,在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的关注时期后,当前其关注比例稳定维持在35%左右,略高于卡片机,如果今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新品能够具备广角功能,这一比例还将继续突破。
三、市场价格研究
(一) 价格指数研究
受日元升值以及新产品陆续上市的影响,今年1-3月消费与单反相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从价格指数上看,消费相机最终涨幅略高于单反相机,其一季度价格共上涨6.73%。而单反相机虽然在2月就有了6.62%的涨幅,高于当月消费相机,但在三月其价格指数却有所回落,最终一季度价格上涨为6.24%
(二) 平均价格研究
与价格指数道理相同,一季度消费与单反相机的均价均是呈上涨态势。其中消费相机的均价从一月的1641元上涨到三月的1751元,两个月分别上涨63元和47元。而单反相机在1月份达到接近万元整数大关的10148元后,二月与三月再度抬高,其中二月上涨672元,三月比二月回落39元,最终均价10781元。
(三) 细分价格研究
在看过了消费与单反相机的价格指数及均价走势后,再来看一下一季度其各价位相机的关注比例变化。
1、消费相机
在消费相机市场,各价位相机前两个月的关注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而进入三月,随着大量相机新品的上市,1500-2000元价位的关注比例暴涨,达到35.8%,取代1000-1500元价位而成为最受关注的区间,与之类似的还有2000-3000元区间,因为相机新品的价位多集中于这两个区间。另外,1000元以下价位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受此影响,1000-1500元价位关注度迅速减少至19.2%,另外两个区间3000-4000元、4000元以上变化不大。
2、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变化情况虽没有那么明显,但仍可以看出6000-10000元价位的相机关注比例正在上升,已从20.8%升至22.9%,而其他价位,包括最受关注的3000-6000元价位,关注比例都较为稳定,浮动均在2%以内。
四、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 品牌结构趋势预测
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一市场,佳能都在大力为其品牌铺路,因此预计在下一季度里,佳能在整体市场的关注比例会继续略微上升。受此影响,索尼与尼康两个主要对手的关注比例还将受到排挤,而其他品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具体到消费相机市场,富士与尼康的第三、四名之争将会是看点。由于富士相对尼康来说更重视消费相机市场的发展,因此预计下月富士仍将占据第三名的位置,日后尼康的消费相机产品线、尤其是长焦线丰富起来,有望重新夺回第三名的头衔。
在单反相机市场,佳能与尼康的人气相对稳定,本领域当前的看点在于索尼的三甲名誉保卫战,虽然其他品牌尚无法接近索尼的人气,但人气曾经数度下滑的表现非常值得索尼警惕,预计接下来的一个月索尼的人气将在13%左右徘徊。
(二)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进入第二季度,各细分市场会在春季新品暴发后逐渐繁荣起来。消费相机市场中,卡片机与广角机的关注比例上升幅度有限,而长焦机会继续保持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直到暑期更多的长焦力作问世后,其关注比例会达到顶点。
单反相机市场的更新换代频率将会加快,虽然二季度不一定有更多的新品集中发布,但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今年会有更多的新老单反交替发生。
(三) 价格变化趋势预测
受前述原因影响,预计消费与单反相机均价在第二季度初期仍会走高,到第二季度后期,会逐渐居于一个稳定水平,并有可能产生下降。随着新品集中发布期告一段落,预计消费相机中1500-3000元区间的关注比例会呈缓慢下降的态势,而在单反相机市场,价格区间变化仍然会比较微小。
(四) 渠道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卖场走访得知,佳能与索尼在卖场中居于统治地位,其摊位可谓三步一岗,两步一哨,而尼康的渠道能力其次,其他品牌更是凤毛麟角。虽然在这三大品牌的柜台中同样可以买到其他品牌的相机,但对消费者造成的视觉冲击以及销售的大力笼络必然使其他品牌难于翻身。预计一段时期内各品牌的渠道发展能力会维持在当先状态。
㈢ 日本什么最发达
汽车,钢铁,化工(主要是石油化工),电子产业。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GDP方面,2008年,按照国际汇率计算的话,日本国内生产总值4.84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GDP的比例为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26美元,是世界第19位。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16位。此外,日本还是世界第二大的债权国。
政府以资本扶持工业与企业、强大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较低的军事预算比例(占GDP的1%),帮助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强国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日本的经济特点是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紧密的团队合作、年功序列制、终身雇用制等 。最近,日本的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已经开始部分放弃这些制度。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长,被誉为奇迹:1960年代池田勇人内阁提出“所得倍增计划”,经济出现平均10%的增长;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来日本的景气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2007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日本经济处境艰难。到2008年9月,经济危机到来,日本的经济也陷入了连续2个季度的负增长。这一数据意味着,日本经济正式进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