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产业与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4122答案。广告勿扰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文化产业与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41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文化产业概念的学派是( )
A.芝加哥学派 B.法兰克福学派
C.文化研究学派 D.政治经济学派
2.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种( )
A.语言文化 B.器物文化
C.精神文化 D.行为文化
3.文化生产是群体性的,文化消费也是群体性的,具有这一特征的社会发展时期是( )
A.石器时期 B.铁器时期
C.工业时期 D.后工业时期
4.服务性行业属于(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5.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6.中国人发明活字印刷是在( )
A.公元十一世纪 B.公元十四世纪
C.公元十五世纪 D.公元十五世纪中叶
7.真正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方式变动的革命性因素是( )
A.技术 B.人
C.资源 D.资金
8.《未来之路》的作者是( )
A.丹尼尔·贝尔 B.威尔伯·施拉姆
C.比尔·盖茨 D.皮埃力·布尔迪厄
9.我国开始建立第三产业统计制度的具体年代是( )
A.1983年 B.1985年
C.1995年 D.2004年
10.工业社会时期文化产业标志的典型形态是机器复制和( )
A.手工作坊 B.传统工艺
C.数字信息技术 D.无线通讯
11.依据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来分类,文化产业可以分为技术文化产业与( )
A.基础性文化产业 B.空间文化产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公益型文化产业
12.世界上授权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3.文化产业根据实体结构来分类,可以分为公益型文化产业和( )
A.基础性文化产业 B.市场型文化产业
C.特色型文化产业 D.创意型文化产业
14.电影的衍生产品或者叫后电影产品所形成的产业,在文化产业价值链表现形式中属于
( )
A.后向关联 B.前向关联
C.单项与多项循环关联 D.授权产业
15.最理想的市场类型是( )
A.完全竞争性市场 B.不完全竞争性市场
C.垄断竞争性市场 D.寡头垄断性市场
16.在现代市场形态下,政府不但具有组织和管理文化产业的职能,同时也是重要的( )
A.消费者 B.采购者
C.实体企业 D.中介机构
17.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中,使资本集中成为可能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是( )
A.法人财产制度 B.有限责任制度
C.法人治理结构 D.私有财产制度
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能在市场上交换的条件首先是它能( )
A.产权化 B.有竞争力
C.有独特性 D.商品化
19.“信息经济”的概念出自于( )
A.《第三次浪潮》 B.《美国的知识生产和流通》
C.《创意经济》 D.《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
20.指出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原动力的经济学家是( )
A.马斯洛 B.罗默
C.熊彼得 D.赫鲁普
21.在文化监管方面,国际通行的监督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A.舆论监督 B.行政监督
C.司法监督 D.经济制裁
22.品牌资产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企业间的转移,这种品牌提升战略是( )
A.品牌延伸战略 B.品牌联盟
C.品牌授权 D.品牌特许经营
23.投资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一切投资管理活动的起点,这项工作是( )
A.企业投资决策的组织 B.投资评价
C.投资管理控制 D.投资模式确定
24.通常具有较大市场需求,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具有可复制性和规模效应的文化产品是
( )
A.公益性文化产品 B.经营性文化产品
C.混合性文化产品 D.单一性文化产品
25.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
( )
A.项目孵化 B.直接投资
C.并购 D.合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市场主体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 )
A.自主选择 B.市场导向
C.消费需求 D.利润目标
E.社会效益
27.精神文化包含的层次有( )
A.心理意识层次 B.思想观念层次
C.精神信仰层次 D.语言文化层次
E.潜意识层次
28.文化经济运动的历史形态大致可分为( )
A.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 B.表现形态和符号形态
C.固定形态和非固定形态 D.自由形态和计划形态
E.机器复制形态和数字信息形态
29.在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体系中,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 )
A.新闻服务 B.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C.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D.文化艺术服务
E.网络文化服务
30.授权产业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 )
A.产品生产授权 B.产品销售授权
C.艺术品授权 D.产品服务授权
E.品牌授权
31.企业集团的组建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
A.资本结合 B.企业并购
C.政府主导 D.资金结合
E.行业联合
32.文化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竞争规则
C.政府调节规则 D.市场交易规则
E.市场监督规则
33.文化行政组织所具有的特点是( )
A.政治性 B.社会性
C.公共性 D.服务性
E.协调性
34.文化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 )
A.政策宣传 B.政策分解
C.政策实施准备和组织准备 D.政策实验
E.全面实施与协调
35.文化产品的核心要素是精神内容,对精神内容消费的本质是( )
A.心理的体验 B.心理的满足
C.追求文化产品的实用性 D.追求品牌所象征的社会身份
E.追求品牌所象征的文化意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恩格尔系数
37.文化市场形态
38.非物质文化遗产
39.实证分析
40.品牌延伸战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必备条件。
42.简述品牌联盟的好处与不足。
43.简述如何实现文化产业项目行政管理的目标。
44.简述团队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述现代社会文化需求增长的表现及其原因。
46.试述政府对文化产业投资管理的内容。
只有试题,没有答案。
2. 求2007年山东艺术学院文化事业管理专业高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1、中国传统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 人物 )、( 山水 )和( 花鸟 )。2、按体裁演唱场合和功能,中国民族的种类可分为山歌、( 号子 )和( 小调 )。3、我国著名导演谢晋“文革”后的主要代表作有(芙蓉镇 )、( 天云山传奇 )。4、屈原创造的新诗歌体裁被后人称为(楚辞 )。5、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6、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主要有(棠棣之花 )和( 屈原 )。7、宋元南戏在流行中与各地民间艺术相结合,至明代形成有代表性的四大声腔,即( 昆山腔 )、(弋阳腔 )海盐腔和余姚腔。8、1950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两个深长何占豪和陈刚共同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部作品于1994年入选( )。9、我国现代画家中,“南北二石”指的是( 福保守 )和( 齐白石 )。11、在美术方面,“文艺复兴三杰”是(米开朗基罗 )、( 达芬奇 )和拉斐尔。12、“米勒三部曲”指的是(《 播种者 》)、( 《 拾穗者 》)和《晚钟》。13、世界上第一次公开放映电影是在1895年,第一部影片的作者是( 罗米埃尔 )兄弟。14、美国电影界人称“悬念大师”的导演是( 希区柯克 )。15、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 ),由日本最负盛名的(黑泽明 )导演。17、挪威戏剧家( 易卜生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名剧(《玩偶之家》 )是颇具影响的社会题剧。18、电影《红高梁》是根据山东青年作家(莫言 )的同名小说改编。19、词发展到宋代,分作豪放、婉约两派。其中,豪放派在北宋的代表人物是( 苏轼 )南宋时期则是以( 辛弃疾 )为代表。20、惠德曼是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以其代表作(草叶集 )闻名于世。21、(朱耷 )别号八大山人,是明代皇室的后裔,又是清初的著名画家。22、写出你所知道的中国当代朦诗派三位著名诗人的名字( 舒婷 )、( 顾城 )、( 江河 )。23、我国传统谜语大都含义隽永,颇多文化意味。写出下列两个传统名谜的谜底:①“三山倒悬,两月相连;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共有六口,两口不团圆。”谜底是一个汉字( 用 )。②“爹娘,你为什么把我生在山上;木匠,你为什么掏了我的肚肠;和尚,你为什么不住地敲在我的头上?”谜底是个用具( 木鱼 )。
3. 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单招考试试卷
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单招考试试题学校没有透露出来,你可以到网上找一些免费的单招模拟题来参考一下的哦。 考试不要太紧张,相信你的梦想会实现的。
4.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2011级B班思想考试试题答案
好白痴啊。
5. 04137【民俗文化】,考纲和历年试卷在哪里能找到四川自考,交大的【文化产业】专业。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该课程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民俗信仰、游艺民俗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类介绍,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它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的特点,最后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外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着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存在,也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增强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学的某些基本概念,民俗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以各类具体民俗事象为顺序展开论述的。在各类民俗事象中都适当结合了国内外各民族的民俗活动,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的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而是应自觉地将民俗与旅游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当代中国的旅游活动时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指导知道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旅游实践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外民俗》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它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某些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旅游地理学》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国》、《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相互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考核目标
第一章 民俗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民俗的概念和分类,明确民俗特征与功能,学习民俗的基本知识,掌握民俗的一般理论。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民俗及其种类(重点)
识记:民俗、民俗的种类。
理解:民俗、风俗、习俗、礼仪的相互关系。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重点)
理解:民俗的基本特征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重点)
理解:民俗的社会功能
(四)民俗的形成(次重点)
理解:民俗形成的原因
理解: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人类依赖物质生产得以生存,物质生产依靠人类的劳动得以实现。物质生产民俗是各国各地区大众民俗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中尤以农业民俗和交通民俗居于中心地位,是人类社会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本章在学习了农业民俗与交通民俗流变、类型、特征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汉族、主要少数民族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农业、交通民俗,以便在旅游开发策划、服务管理中灵活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物质生产民俗概论(重点)
识记: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二)农业民俗(次重点)
识记:农业民俗、农业民俗的类型、农业民俗的特征、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
中国汉族农业民俗。
各大洲农业民俗的特征。
理解:农业民俗的产生与发展。
(三)交通民俗(次重点)
识记:交通民俗、交通民俗的特点、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中国汉族交通民俗。
欧洲、非洲国家交通民俗。
理解: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
影响交通民俗的主要因素。
物质生产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是学生认识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和居住建筑民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外各国在这些民俗事象上的特点、流变及其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饮食民俗(重点)
识记:饮食民俗、饮食民俗的特征、饮食结构、饮食的惯制。
日本的特色饮食。
理解:饮食民俗的形成。
中国汉族八大菜系特点。
中国酒的起源。
中国茶叶的分类。
中国香港的饮食民俗。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
(二)服饰民俗(重点)
识记:服饰、服饰的构成、民间服饰的种类、民间服饰的主要类别。
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理解:服饰民俗的产生与发展。
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
中国汉族服饰的演变过程。
应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族服饰的影响。
亚洲特色服饰。
欧洲各国服饰的差别。
美国人的服饰习惯。
(三)居住建筑民俗(重点)
识记:居住民俗、中国居住民俗的主要类型。
理解: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居住民俗的影响因素。
中国民俗建筑的民俗特点。
应用:中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社会组织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对社或组织民俗的概念、分类有一个基本了解,特别应让学生对某些特殊形式的乡间民约、民俗有一个一般性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一般)
识记: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
(二)宗教组织民俗(次重点)
识记:宗教、家庭。
理解:家庭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民俗的主要类型。
(三)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次重点)
识记:庙会、庙会的实质。
庙会的基本特征、庙会的基本功能。
理解:庙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庙会与人文文化
中国庙会群的基本分布。
岁时节日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岁时节日及其民俗的一般概况,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及其民俗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岁时节日文化,对积极引导岁时节日民俗活动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二、考核的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发展(重点)
识记:岁时节日民俗
理解:节俗活动产生的原动力。
影响节俗活动的主要因素。
节日的形成与发展。
(二)岁时节日的分类及其民俗特征(重点)
理解:关于岁时节日的各种分类方法。
岁时节日的民俗特征。
节日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三)中外岁时节日民俗概论(一般)
识记:中国汉族传统节日。
世界三大宗教主要节日。
人生礼仪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学习,认识人的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诞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们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中所举行的仪式,为学习和运用其中一些礼仪民俗为服务奠定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次重点)
识记:人生礼仪、人生礼仪的类别。
理解:人生礼仪的性质。
(二)中外人生礼仪民俗概论(一般)
识记:日本人的礼仪。
民俗信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民俗信仰是一种古老的信仰,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安全的需要而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产生过某些有益的作用,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民间新的产生、演变、行为习惯与相应仪式,对于深入认识社会民众的世界观,认识其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将其有益的部分运用到旅游开发中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民俗信仰概述。(一般)
识记: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的崇拜对象。
民俗信仰的表现方式。
理解: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
民俗信仰的现实意义。
游艺民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游艺民俗的特色和旅游价值,了解国内外游艺民俗事象,尤其是特色的游艺民俗事象,理解各种游艺民俗的文化内涵,掌握游艺民俗的基本知识,为游艺民俗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打下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游艺民俗概述。(重点)
识记:游艺民俗、游艺民俗的类型。
理解:游艺民俗的特点、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中国汉族游艺民俗(重点)
识记:民间口承文学、民间传说、民间歌舞、民间小戏、民间曲艺、民间竞技、
民间杂艺
中国少数民族游艺民俗(重点)
识记:蒙古族、朝鲜族、藏族、傣族、彝族、壮族、维吾尔族、满足的游艺民俗形式。
(四)外国游艺民俗(重点)
识记:英国、日本、美国、巴西、埃及、印度、各国游艺民俗特色。
民俗与旅游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民俗文化对旅游的积极、消极作用,加深对旅游与民俗辩证关系的理解,初步建立民俗旅游的框架,强化对民俗资源保护的意识。此外,初步掌握一些民族地理区划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民俗与旅游的关系(重点)
理解: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旅游与民俗的关系
(二)民俗旅游(重点)
识记:民俗旅游、民俗旅游的类型。
理解:民俗旅游的构成。
民俗旅游的性质。
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中国民俗地理区划概述(次重点)
理解:民俗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
应用:中国民俗地理分区。
中国各民俗地理区的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要求为递进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教材
指定教材:《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参考教材:《中外民俗》 吴忠军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版
《中国民俗旅游》 巴兆祥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中国民俗地理》 高曾伟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二版
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本指定教材中,有关重 民俗事象的介绍部分不属于本课程的重点,请同学们在学习中结合大纲要求予以剔除,关于中国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外国民俗事象的部分请同学们自学时多参阅指定书目。
3、在自学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并逐步掌握本指定教材的理论体系和书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为理解分析问题是所运用,特别是将这些观点应用到做好民俗与旅游的结合,并合理地利用民俗事象开发创造新的旅游产品等这些实际的应用问题上。还要注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分明的论述,明确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回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1 民俗概论 8
2 物质生产民俗 10
3 物质生活民俗 14
4 社会组织民俗 5
5 岁时节日民俗 10
6 人生礼仪民俗 8
7 民俗信仰 5
8 游艺民俗 14
9 民俗与旅游 14
机动 2
合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5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均为:重点占60%,次重点占30%,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简答、论述、分析说明等。
6、试题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合格。考试大收集整理
六、题型举例
编辑推荐: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09年7月自考时事政治复习手册
09年4月全国各地自考成绩查询汇总
09年下半年各省市自考报名时间
2009年4月自考试题上线
09年4月自考冲刺专题
09年全国地自考专业调整信息汇总
自考历次考试成绩及毕业证书查询
6. 西南民族大学大一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考试试卷题型是什么样子的
西南大民族大学大一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考试试题题型是填空题,选择题和论述题。
7. 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一般如何进行招生考试
这个专业现在招生大约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文理科招生。再就是艺术类招专生。
艺术属类招生的在山东的学校总共有三所: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临沂大学。
艺术类招生的学校,不是艺术生,是没有可能参加专业考试资格的,因为在参加专业考试的时候要有教育部门的艺术准考证。
一般的形式 就是和其他艺术生一样要参加专业考试,基本的考试形式就是做一套笔试试题。如果你过关了,学校就会下发你的专业过关证。只有拿到过关证的学生才能有填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志愿的资格。
8. 11年中南大学传播学考研只要考两本书吗难易程度怎么样那个文化产业概论到底怎么考能否给个真题呢
1.传播学确实是近几年非常火爆的一个专业和行业;
2.中南大学是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院校,传播学基本上是谈不上排名的;如果你是想考取湖南的院校,建议你考湖大的传播学,毕竟湖大已经有这个专业的博士点,在湖南,新闻传播类可能还是湖大比较拔尖一点。
3.你还在问中南大学传播学发展如何,说明你对中南大学不了解,对传播学也不了解。你还没有选定学校,建议你多搜集相关资料,综合对比以后进行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等,都是比较不错的。
选定学校和专业绝对不变更了,再讨论参考书和真题的问题,不然问再多,都可能是徒劳。 做事要分清先后次序的。
这里有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排名,可以参考下http://user.qzone.qq.com/1424323905?ptlang=2052&ADUIN=575794769&ADSESSION=1269160383&ADTAG=CLIENT.QQ.2653_FriendTip_QzoneFolder.0
9. 急求!!!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相关信息!!专业课题型!真题回忆版!一些建议希望师兄姐们帮帮!
我是交大的,图书馆可以复印!找个人帮你复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