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药要如何发展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中药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2014-2018年品牌中药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17
年开始逐季提升,2018Q1受流感影响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14-18年品牌中药利润增速维持在10%-30%,业绩稳定。
而非品牌中药17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润有所下滑。17年开始,品牌与非品牌中药净利率水平呈现分化趋势,品牌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我们预计到2018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04%,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80亿元。
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分析
2010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仅为232亿元。到2016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70亿元。
2017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约746亿元,同比2016年的670亿元增长了11.3%。
1、政策支持
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重大制度创新,奠定未来中医药发展基础。《“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并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物注册以及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的药品注册;加强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市场需求大
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城镇化、老龄化人口结构使得国民对医药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疾病谱的变化也造成了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为代表的各类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药对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已被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医药的海外市场需求也会逐步上升。
3、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
近年来,智能药房开始进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在中西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智能中药房系统的出现,更是解决了中医医疗机构药房需要“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一致”、“提升配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药与提升用药依从性”等痛点和棘手的问题。
4、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在中医药产业领域,从六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质和量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药事服务和医疗服务向提供融药事、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
未来,国家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贰』 我国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如何
作为具有原创科技特点的产业领域,近年来,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中药制造工业产值已近万亿规模。
肖伟为此表示忧心:“作为中医药的原创国,中成药如果不能以药品形式堂堂正正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主流市场,中药国际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我国中药产业也只能处于全球天然药物产业链的低端。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一张名片,距离迈向全球药品高端市场仍有很大的距离。”
『叁』 如何理解中药鉴定学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中药未来在社会上以及在世界上地位都会非常强悍。
『肆』 中医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中医药行业海外日趋流行
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明星效应的推动也帮助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曝光。但是,中医药的海外推广并不尽如人意。如今英国中医药行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沉淀期”。尽管在争取英国医保体制认可上屡屡碰壁,业界仍在为推动英国中医立法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
海外传播效果颇丰
中医起初是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随后传播给了华人圈子附近的外国人。如今,中医药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效果最好,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有所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行业发展阻碍分析
尽管海外传播取得喜人成果,但中医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在医学实践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除韩日以外,中医并未进入当地医疗体系的主流,大都停留在“个体户式”的诊所模式。在中医接受度较高的荷兰,中医有4000多人,却开有1500多家中医诊所,每间诊所受训的中医人员亦不过3人,中医在立法、标准制定、教学体系、职业系统和社会声誉方面都不乐观。
立法限制人才缺乏
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困境,与立法监管方面的缺陷具有密切关系,英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之前,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诊疗方法在英国发展迅速,其对于部分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良好治疗效果,赢得了英国主流媒体关注和社会认可。然而,英国政府对中医药治疗的零监管也使低水平的中医诊所混入市场,中医诊疗整体水准出现滑坡。90年代末爆发的“中药致癌”事件大大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其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欧盟传统草药制品法令》正式实施,占据中药市场份额达60%的中成药被禁止出售。目前西方国家对中草药进口的限制仍然是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海外中医药人才缺乏
海外中医药人才的缺失也是影响中医药长足发展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后备人才不足成为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在英国行医的中医药医生来自中国,年龄较大,在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新的信息技术掌握方面有一定局限,影响其行医效果。在英国的中医诊所良莠不齐,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服务不佳的诊所被市场淘汰也符合正常市场规律。
完善产业加强监管
如今,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央部委和各省区市陆续发布的中医药行业发展扶持文件多达50份,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称,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中医药的国际化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各国推进。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未来,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应致力于人才供应链、产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的搭建。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需要构建相关的政策、市场、科研、教育等全体系专业人才结构;同时搭建贯穿产地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物流、零售服务终端的产业供应链;利用人参、红豆杉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中草药产品,结合创新金融投资模式,借由金融渠道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伍』 中医药产业发展未来的价值是什么
中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研究和发掘古代密方验方和临床应用的添加方。(做成浓缩的丸剂,便利世界人服用),就是中医药走出国门,为全世界人民服务。让世界人认识中国认识中医药,这就是价值,让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的价值。(如青蒿素)
『陆』 如何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应清楚是哪类行业所在的企业,其次要有正确认识: 节能是指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它在美国称为“环境产业”,在日本称为“生态产业”或“生态商务”。 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因此,有专家提出应列为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柒』 全国中药产业发展委员会像个骗子机构,咨询他们中药的问题根本就不懂,不懂中药还什么协调机构
向当地的国家药监局咨询就行。从网上应该可以查。
『捌』 中药行业在哪点发展最好
大环境:中国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对药品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所以中药行业无论在哪都应该不错的。
在政策持续推进、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居民收入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将着力推动中医药发展列为国家战略,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重点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知名品牌,形成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而在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届时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而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医药产业,基于“治未病”的理念,在健康服务领域有比较优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首先是中国已经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很快。数据显示,2013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已近两亿人,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这为医药消费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其次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积聚了巨大的私人财富,具有享受更高品质健康服务的能力,在市场有巨大需求和民众有能力满足需求两方面作用下,医疗健康服务业就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医疗健康需求巨大,这给医药类上市公司巨大的市场空间。从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看,业绩已经部分反映了市场需求,并且这种高速增长仍将会得到延续。在目前市场跌宕的行情中,医药已经不仅仅体现为是传统的避险需求,更多体现为进攻属性,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反而是基金调仓医药股的较好时机。
如果帮到你,希望你采纳,你的采纳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