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代广告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1、大众消费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趋丰富。
3、大众消费意识的回逐步改答变。
4、文化营销的逐步推广。
总之,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有限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步缓解使得现代广告业蓬勃发展。
㈡ 广告行业现状是什么,未来怎么做
抄发展前景不错,参考 前瞻 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广告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告产业发展速度很快经营规模迅速跨越4个数量级,从最初的1000万元发展为现在的数千亿元,广告行业已具一定规模。
而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的飞速发展,广告业也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时期。
我国的广告产业规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显著偏低,未来提升的空间较大。中国广告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尽管近几年来整个产业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增速逐渐放缓,但持续增长的势头依然明显,年均增速仍然保持在11%左右,中国广告产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规模扩大,品牌商对用户数据愈加重视,网络成为广告主营销的主要阵地。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广告具有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千人成本低等特点,在当前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必将不断介入广告行业,互联网广告占比将不断扩大。
㈢ 广告业有哪些发展前景
一、广告公司将向两极化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无论现在说集团化,还是航空母舰,在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广告公司只有两种:一种是大的,一种是小的。面对知识经济,面对互连网络,中国目前一些不大不小的广告公司经营成本太高。所以要么大到相当大的规模,成为航空母舰,靠规模、靠水平、靠人才来竞争,这是一类发展趋势。第二类是小型化,甚至个人化,借助通讯设备和网络的发展,这种公司将有很好的前途。目前大多数不大不小的公司由于经营成本太高,可能没有发展空间。
二、消费行为消费心态更为复杂
比如,对质量要求苛刻,消费行为更难测定,商品选择更严格,服务满足更强烈,个性消费更明显,购买时间要求更短。我觉得我们未来发展会出现两种态势,一种是城市化趋势,城市占整个市场30%的人口,这可能是一个群;第二种是70%的农村人口,我们过去的广告业研究没有把这个问题做有效界定。这两个消费群体中,城市化的阶段可能呈现的是我们中国人将由过去的生存状态进入生活状态。生存与生活一字之差,带给我们的思考却大不一样的。生存状态的人追求的是流行、是统一、随大溜,而生活状态的人讲求个性,追求差异。这是最重要的变化。
三、广告市场多元化竞争形成
在未来至少五年内,我们的竞争主体会发生变化,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不会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现在很多广告人盲目乐观,说我们不需要到国外去开拓市场,中国的市场够大了,这里的钱足够赚了。我认为,在未来如果不能到国外赚钱,那你在中国也赚不到钱,这可能是我们在面临竞争主体多元化时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四、企业运用广告的心态、目的和方式将调整
二十年的发展,使得我们的企业能清楚为什么需要做广告,也更清楚何时该做广告,何时不该做广告。广告有其“能”的一面,也有其“不能”的一面。在“能”与“不能”之间,广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客户成熟了,客户理智了,广告人怎么办?广告人至少应该与客户保持同步。抱残守缺的,不适应的,将被淘汰。
㈣ 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到目前为止,2019年全球广告总支出一直低于预期,但这一情况可能在2020年的得到改观。
根据WARC的数据,到2019年年底,全球营销支出将总体增长2.5%,达到6,187亿美元。此前,WARC在2月份曾预测,全球广告市场增长率在4.3%。WARC周四表示,下调是由消费者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放缓驱动的。
AD财经(ADMoney)发现,2020年将是广告行业的好光景,全球广告支出将增长6%,达到6,560亿美元,部分原因是美国总统选举和将在东京举行的奥运会。WARC于5月表示,明年互联网广告的支出中,YouTube、Google以及Facebook将占明年全球总支出的一半以上。
广告商依然将29.9%的预算投放在电视媒体,其中23.1%将花在Alphabet拥有的Google和YouTube上,而Facebook将在广告总支出中花费12.9%。广告业务正在增长的亚马逊预计到2020年将占所有广告收入的2.5%。
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改变投放策略。全球在线旅游巨无霸企业Booking Holdings在2019年第二季度在绩效营销上花费了11.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向了谷歌。该公司8月表示,已将其在电视,在线视频和在线展示广告上的支出增加至1.75亿美元,增长了41%。
阿迪达斯此前曾表示,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查看广告如何推动销售之后,它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数字广告上进行了过度投资。
宝洁(Procter&Gamble)是世界上广告支出最大的公司之一,近年来已对其营销进行了调整,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上。该公司首席品牌官马克·普里查德(Marc Pritchard)本月表示,该公司现在对消费者有更多了解,拥有15亿人口的数据库。这意味着它必须更少地依赖来自Google和Facebook的“围墙花园”的数据,并且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不同地方看到相同数字广告的次数。
从部门广告支出来看,金融服务将在2020年增长最快,增长11.8%,达到534亿美元,其次是家庭用品,达到315亿美元,增长10.5%。根据WARC的数据,零售行业的广告支出增长最快,将增长2.6%,达到654亿美元。
广告支出情况与十年前有很大不同。2010年,2010年广告支出的34.1%用于电视广告,报纸占34.9%。Alphabet占6.2%,Facebook仅占0.4%。亚马逊的广告业务仅占广告支出的不到0.1%。
㈤ 未来广告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中国广告业的方向我以为是:政治广告。
1、政治改革的推进,民主选举是大势所趋。版竞选策划与宣传权是广告业的新天下。
2、长期以来政治宣传的强制化、单向化、生硬与不计效果使得政治宣创效果很差。广告与政治的结合,政治宣传借助广告的运作模式、创作方法、传播方式,效果倍增。当各级宣传部成为大广告客户的一天,也就是广告业新生的一天。
㈥ 商业广告的发展过程。
现代商业的发展是新经济的重要体现, 对提高人们的生活
水平、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我们务必要重视现代商业的发展, 积极引
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商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确立现代商业的发
展策略, 加快现代商业发展步伐。是现代商业在国民经济总量
中占有很大比重。现代商业是国民经济增长不可低估的重要推
动力量, 是吸引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据有关资料显示, 发达
国家的商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 12%~15% 之间, 中
国目前不到 7%。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 这是我国
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
二十世纪 90 年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
来, 中国后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 商业广告很快从原来的手工
作坊发展到知识技能密集的多种学科综合运用、有一定规模
组织策划与制作能力的独立产业。开明的政策, 新型企业数目
的增加, 品牌企业的不断强大, 商品经济的稳定发展, 国内市场
的不断扩展, 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 商业广告在全球范围内取
得了很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飞猛进, 需要新型的商业广告
来促进商品的营销。人们对日益泛滥的广告有一种烦腻与排斥
心理。现代生活, 每个人都是多种商品的消费者, 广告又是商品
营销不可分割的部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商业广告只
有推陈出新, 更具有真实性、创意性、艺术性、娱乐性与人情味,
成为消费者购物不可分割的服务手段, 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使
消费者乐于接受, 才能发挥其巨大潜能。迄今, 在一些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城市, 商业广告已从传统广告
的样式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斩新的广告文化景观。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向。
一、商业广告的国际化、数字信息化
广告信息宛如大城市里日夜穿梭的车辆, 流量越来越大,
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互联网的开通, 电子商务的规范化与可
信度的提高, 它为每一个用户、每一家公司提供了商品流通的
机遇, 也促进了商业电子广告的发展。互联网上低廉的广告价
格, 强大的信息阵容, 全球范围内的广告对象与高速的信息传
递赢得了所有商家的青睐。 网上购物, 已成为时尚。价格透
明, 可信度高。而且可以买到在当地商店无法买得到的商品。随
着电子商务的兴起, 电子广告宛如潮水洪流, 在各个注册站上
全面铺开陈列。加上高新的网上发布技术, 商业广告叫你防不
胜防。
二、商业广告的整体性与规范化
现代商业广告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知识,
以市场调查为依据, 以整体策划为主体, 以创意为核心, 以现代
高科技为手段, 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 指导消费活
动, 培育新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促进社会生产呈良性循环
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它的概念远远不止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
商业信息传播活动。它是一种企业文化与市场文化的产物。绝
大部分企业采用广告代理的形式将整个企业及其产品经过精
心的包装与打造, 尔后投放市场。商业广告需要一种整体规范。
广告公司将成为企业商品的代言实体。它具有一定的组织规模
与专业人才, 并且拥有足够的资金和商业广告经验。广告艺术,
产生于这种整体企业文化的和谐与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三、商业广告的人性化与艺术化
人们在抱怨广告的干扰的同时, 又不自觉地接受现代广告
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因为广告为人们养育了一份份面貌日新
的报刊杂志, 培养了一个个新节目和一台台联欢晚会。”广告为
我们节约了时间与金钱, 广告给人们带来了实惠。广告思想内
涵不断丰富, 创意令人拍手叫绝, 艺术的表现手段与日俱进, 越
做越巧妙。广告以人为本, 时刻关注着人们的生活, 广告的实用
性、娱乐性、趣味性、戏剧性, 直通民心。现代商业广告, 从过去
强调企业产品品牌的特点, 以户外广告、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上
发布广告攻势的硬性做法, 代之以亲切精炼的语言、流畅的风
格、优美的画面, 极具人情味, 贴近生活, 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
扉, 促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溶人“感情消费”。
四、商业广告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广告已不再是产品的促销单, 而将
成为消费者的资讯信息, 并且能在形形色色的商现代广告必须
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它必须要远离传统, 突出个性。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强调,“2l
世纪将回归到龙的世纪”, 中国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国家的
强大, 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开发, 离不开广告传媒的支
持。我衷心希望中国的商业广告设计事业能与国际广告接轨,
商业广告产业将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㈦ 简述中国现代广告业发展时期的特
中国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主要是利用大众传媒这种文化传播的手段,进行文化的传递,沟通与共享。
㈧ 广告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1、从竞争抄的角度看,广告业未来袭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现在企业对广告宣传特别重视,选择的媒体也从单一走向多元。这也是企业之间竞争带来的一种附加效应。
2、从行业角度看,在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非常快,行业细分的趋势,企业原来都有自己的广告部,但是从管理和专业性都跟不上时代发展及市场要求,因此,他们必须找更专业的公司去做好广告设计。
3、从经济发展看,在国外,广告公司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一些创意能力强的广告公司。中国的市场经济相对落后一点,所以,通过发达国家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未来的趋势,广告行业确实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做好广告有三个方向可以给你去发展:
1、专业发展方向,一个好广告包含的技术有
a、文案即创意思路及文字
b、平面设计即根据文案进行绘图
2、管理发展方向,即美术指导,广告画设计怎样、文案精不精彩,都要靠美术指导去评选
3、公关发展方向,即客户服务,广告合作、客户维护及客户意见反馈
三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但是,作为打工来说,第1点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第2 3点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累积。初入行,学平面设计、学写好文章是比较容易受到企业的欢迎的。
㈨ 广告产业的界定
然而从产业的定义来看,产业是指“由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或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从产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广告产业应当是提供或生产广告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体 ,主要包括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而不包括广告产品和服务的最终购买者广告受众和广告主厂商。 单一的广告活动在商品经济产生后就形成了。而广告产业则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形成的。广告从古代单一的广告活动发展成为独立的广告产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古代的广告活动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生产出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自身和族群内部生存的需要。这时社会分工还未形成,人们还没有能力生产满足自身需要以外的“多余” 产品,商品交换还未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开始通过商品交换卖出多余的产品,而广告可以告之商品信息,促进商品的交换,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广告活动也随之产生了。由此可见,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早期的广告活动非常单一。从形式上看,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广告主要有三种形式:叫卖、实物陈列和招牌,运用的最基本的三种广告元素:声音、图画、文字,它们在演进的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出不同的广告形式,不断推动着音响、图像、文字广告向近代的发展。叫卖广告发展为各行业特定的吆喝、特定的叫卖替代音响(如:布贩子用“拨浪鼓”、货郎打“小铜锣”、卖油的敲“油梆子”等)以及歌曲音乐;由实物陈列发展的实物模型(如鱼市门前的大木鱼、袜店门前的巨袜)、象征性实物标志(如葡萄酒铺前的常春藤枝、酒店门前的葫芦)、象征性图画标志(如画一头牛的地方是牛奶场)、象征性符号(如酒旗)等;由招牌发展出店铺字号和店铺字号的形象标志。隋唐时期,我国的出现了早期的印刷广告。但是我国印刷术迟迟没有催生出我国的报业,因此早期的印刷广告不具备近现代广告业的特征,仍然属于古代单一的广告活动。
在古代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有限,人们的生产主要是用来满足自我的生存需要。由于社会的分工,人们又需要有一定的商品交换,但这种交换的范围和规模都是有限的,无须运用大量的广告来加以刺激,同时也受传播媒介发展的限制,没有可资利用的更好的媒介。这就是为什么广告在古代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的没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古代广告经数千年的演进,却为近现代广告的发展做好了最充分的形式和元素的准备。广告作为一种单一的广告活动古已有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告活动仅仅只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部分,远远没有成为独立的产业。
2、现代广告产业的形成
广告在近代的长足发展得益于经济和传播技术两大因素。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全面胜利。18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欧洲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经济中心。欧洲社会的巨变为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近代广告的发展和现代广告产业的诞生创造了经济上的条件。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现了金属活字印刷。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为报纸的产生创造了技术条件。17世纪初,STRASSBVRY在德创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此后,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家陆续出现了许多公报和新闻类的报纸。报刊的产生为广告提供了更好的传播媒介。广告迅速展开了对于报刊的运用。1650年,英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则寻马悬赏广告,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则报纸广告。此后不久,各种商品广告纷纷见于报端。1666年,英国的《伦敦报》正式创办广告专栏。从此,广告成为了报纸的组成部分及其经济收放最重要的来源。
广告量的大增是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广告的需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更广范围的运作与扩张,更需要能够突破传统媒介传播局限的广告传播的支持,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广而告之”,近代报纸媒介的出现,终于使其成为可能。近代广告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新的报纸广告形式及其活动方式。相对于古代广告来说,这是广告史上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历史性变迁。近代报纸广告的出现是广告由单一的广告活动向现代广告产业的演进的第一步。
但是,近代报刊的读者大多限于社会上层,发行量也不大。因此,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19世纪初由本杰明·戴所发动的“便士报”运动是报刊大众化的标志性事件。报刊的大众化不仅为报纸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也为报刊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高效率、低成本和广泛的传播范围无疑使大众报刊成为了理想的广告刊播媒体。
19世纪末,无线电技术发明催生了广播媒介,20世纪头20年,广播媒介走出军事运用领域,也开始了它的大众化进程。接下来便是电视的发明及其大众化。
从19世纪开始,现代传播才真正进入大众化的历史阶段,广告也才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17世纪至18世纪,随着近代报纸的出现以及广告对报纸的运用,广告经历了处于媒体依附地位的推销时代和脱离媒体的媒体掮客时代。早期的媒体推销,是顺应媒体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推销活动。具体说来,其中一部分推销员为报业自身的广告业务员,他们直接面对营销主即广告主销售报纸版面;另一部分业务员受雇于报纸,代表报纸向销售主推销版面,并从中领取推销佣金。由于媒体的发展和广告活动的频繁,一方面媒体为拓展广告业务,在其组织内部纷纷设置广告部,集中经营广告业务;另一方面,原先受雇于媒体的版面推销员开始脱离媒体,从媒体廉价批量购买版面,然后以高价零售给各广告主,赚取其中的差额利润,成为自己的媒体掮客。这种媒体掮客在职能上虽仅限于媒体的购买和销售,但其自主经营已初具广告代理的意义。这种状况延续了较长一段时间。
19世纪,世界经济的中心开始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世界广告的中心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移,美国广告业出现空前繁荣,从而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广告代理业。广告代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610年英国詹姆士一世让两个骑士建立的广告代理店,而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代理业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1837年,美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造就了一批广告代理商,这批广告代理商的发展为专业广告公司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841年,沃尔尼·B·帕尔默(Volney B.Palmer)在费城开办了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其性质并未超出早期单纯的媒介代理,但他却把这种代理作为一种纯粹的职业。1869年,弗兰西斯·艾耶(Francis Ayer)又在费城开办了一家N.W.艾耶父子广告公司,明确按纯版面成本收取代理费,并向客户提供文案、设计,甚至还包括市场调查等一系列服务,成为第一家按当今广告公司运作方式进行动作的广告代理公司。此后,不同规模但类型相同的广告代理公司相继涌现。欧洲各国和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广告代理公司也大都有创立于这一时期。
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是广告经营向独立的广告产业迈出的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步。这些新型的广告公司为了生存,不断提高自身的代理水平和能力,逐渐由最初依附媒介生存的力量薄弱且功能单一的广告代理公司,发展成为现代独立于媒介之外,拥有完善的操作系统、行业规则且分工明确的专业代理公司。专业广告代理公司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现代广告产业化的进程,使广告从媒介的依附地位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从此,广告业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代理服务,其服务功能由早期的单纯媒介代理逐步拓展为以营销为目的,包括市场调查、策划、创意、制作、广告的媒介发布与效果监测等一系列活动在内的全面代理,从根本上提升了广告业的专业代理水平。此后,尽管现代广告伴随现代营销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传播内涵,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提升自己的传播技巧,但其基本的运作机制与存在方式并没有本质改变。 广告成为独立的产业之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加强,广告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广告产业也将会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
广告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这是源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深化对广告带来影响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全球性广告主的全球性营销需要全球性广告传播的支持。尽管此前也存在全球性广告主在全球所开展的广告传播活动,如可口可乐、IBM和柯达等,但以往的广告传播更多局限于本土和国际传播。国际性广告传播与全球性广告传播并不是同一概念。国际性广告传播有具体对象市场国,可以委托跨国广告公司代理,也可以委托对象市场国的广告公司代理,根据对象市场国的不同情况,使用统一化策略或当地化策略。广告传播从国际走向全球,需要全球性的广告传播机构的支持,需要全球动作模式与全球性传播策略的支持,从而必然引发从广告传播机构到广告运作模式和传播策略的全球化的巨大调适性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加速广告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销环境日益复杂化,任何单一营销元素的运用,都很难实现有效的营销,于是营销领域提出了“整合营销”的新概念,主张实现营销要素从内到外的系统整合,以适应现代营销的发展。就营销传播领域来说,由于营销环境和传播环境的复杂化,单纯依赖广告来实现有效的市场营销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因而人们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主张实现营销传播要素的系统整合。未来的营销必然是整合营销,未来的营销传播必然是整合营销传播。从广告产业的角度而言,广告代理从早期的单纯媒介代理拓展为包括一系列广告活动在内的综合型的全面代理,进而必将会发展到以广告为核心业务来整合其他营销传播要素的新型代理。这将成为广告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网络媒体的兴起和高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已经造成极大的冲击,尽管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网络媒体时代,但传统媒体已经强烈意识到生存的危机,因而纷纷寻求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和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媒体的消亡,传统媒体依然会生存下去,但其生存方式的改变确是必然的。
国家工商总局会同财政部,确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9个广告产业园区开展现代服务业试点,重点支持广告业发展工作。随后,国家工商总局制定出台了《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工商部门的管理职责,2012年5月首批认定了9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6月增加11个广告园区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至此,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达20个,分布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个城市,中央财政先期支持8亿元。
随着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中央财政开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和重点支持广告业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广告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区域广告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一些省市制定了本省市的广告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广告产业发展的意见》,北京、上海等多个地方以部门联合发文形式也出台了各自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湖南、吉林和南京、成都、常州、潍坊等省、市建立了促进广告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广告业越来越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实施广告战略正在成为各地区工商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国家工商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在园区建设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原则,在建设模式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建设内容上坚持准确把握功能定位、突出园区特色的原则。同时,园区建设要立足“三个服务”,做好“三个整合”,即服务广告产业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文化发展,整合一切有利于园区发展的资源、整合一切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政策、整合一切与广告相关的企业。最终通过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三个融合”:广告业自身的融合,广告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广告业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㈩ 未来广告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广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宏观广告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从2000年经济回升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到2008年,中国经济连续8年快速平稳运行。国民经济保持良好较快的发展态势,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德国广告中央协会2008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广告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①2007年中国广告业全年营业额为1471亿元,占到GDP的0.706%。②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初具规模。作为一个经济依附性产业,中国广告业受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营业额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2000年—2007年平均年增幅为13.75%,高于GDP9.24%的平均增长率。③2007年广告业全年总营业额增长率为10.68%。④考虑到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以及奥运经济的推动,预计2008年中国广告业的增长将比2007年更为乐观。受数字革命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经历了激烈的变局。传统媒体仍然是广告市场的主体,但增幅逐年放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广告份额不断攀升,已超过杂志和广播所占的份额。2007年全媒介广告市场,电视以74.1%的份额排在首位,
报纸和户外媒体分别以13.5%和3.7%的份额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互联网和商务楼宇LCD分别以3.5%和2.3%的份额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超越了杂志和电台所占的份额。⑤总体来看,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恢复期和90年代的高速发展的成长期,2000年以来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度成长”的新时期。⑥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由低起点高速度向高起点低速度迈进,增长速度趋于平稳,行业的平均利润趋向稳定。然而,中国广告业存在的根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中国广告业的增长方式及产业结构不合理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中国广告业近几年的增长看,增长方式仍然是靠数量增长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没有质的飞跃。广告经营单位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广告营业额的增幅。以2007年为例,2007年中国广告经营单位增长率为20.6%,比总营业额10.68%的增长率高了近10个百分点。⑦从产业结构看,中国广告业集中度低,中小广告公司占总体的绝大多数,并呈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的局面。2006年,排在中国广告经营单位100强以外的大量中小广告公司,在总营业额中仅占有23%的份额,与其数量占比严重不匹配。另外,广告市场主体即媒体、广告主、广告公司三者间的关系极不平衡,“强媒体、弱公司”的格局依旧没有改变。从2007年广告业统计数据看,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占总经营额的49.1%,专业广告公司的广告经营额占39.55%。⑧中国广告产业的这种结构性失衡直接导致广告公司在市场主体三方的博弈中居于弱势地位。
二、微观广告市场呈现的新变化
1、媒介环境更加复杂,媒体竞争日趋激烈
新世纪以来,媒体的裂变与分化日趋严重,媒体环境更加复杂。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逐渐式微;媒介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以楼宇电视、卖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为代表的分众媒体从2004年开始迅速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无线媒体2006年开始也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和挤压,传统媒体逐渐式微。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等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增长放缓,广告主对传统广告媒体的投入逐年减少。在2007 年的广告市场,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广告营业额总计为 854.43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7.1%,相比较 2006 年 18.2%的增长率,增幅减少了11.1 个点,并低于广告业整体 10.68%的增长率。⑨虽然目前传统媒体仍处于主流地位,从新媒体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媒体的发展已呈现取代传统媒体主流地位的趋势。面对新的媒介格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应对竞争纷纷加快步伐。传统四大媒体谋求向新媒体转型,提前部署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广播、电子杂志等领域的发展,与新媒体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传统户外媒体经过了2002年“户外媒体收购整合的一年”后,近几年仍在加大整合力度,通过整合传统户外广告资源实现规模经营,以提高竞争力。而新媒体则借力资本抢占资源,跑马圈地,加紧扩张。分众传媒展开了大量的收购活动,抢占行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继2006年初收购框架媒介、聚众传媒后,2007年收购好耶广告,进军互联网广告市场;2007年年末,航美传媒、华视传媒、世通华纳等一系列分众户外媒体上市融资;2007年,大量互联网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等新型的互动营销媒体凭借自身资源和商业模式赢得了发展的资本。
2、广告主更加理性,追求实效、精准传播
经过了“一个广告救活一个企业”和打广告就能赚钱的时代,广告主在广告媒体投放上日趋成熟理性,注重使用媒体组合战略。近几年,广告主更加追求传播效率和广告投资回报率,强调“精准投放”与“有效到达”。按效果付费类广告应运而生。2005年1月,“窄告网”正式宣布推出“不点击不收费”的广告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经济适用的营销手段。基于互联网、手机等的精准营销形态,包括搜索引擎、富媒体广告、网络分类广告、博客、移动互联网等,开始受到广告主的重点关注。由于传统大众媒体广告效果的下降,广告主开始运用多种新兴的分众和小众媒体作为传统大众媒体的补充。分众媒体、直邮函件(简称DM)等凭借针对性强、成本低的优势日益受到广告主的重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电子媒体的迅速崛起,广告主从关注和看好新媒体到开始尝试使用新媒体,逐步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根据CTR市场研究公布的数据,2007年广告主在主要新媒体上的广告花费已占到整个预算的21% 。2007年互联网广告花费实现48%的增长,⑩除了网页广告,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WEB2.0等都是主要的网络广告形式。以手机为代表的无线媒体2006年也受到了广告主的关注。2006年,宝马通过分众无线在新浪、空中网、乐讯、TOM等多个知名WAP站点同时投放了手机广告。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下,广告主的营销传播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在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与消费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广告主迫切需要整合更加多样化、更加创新的的传播手段和营销方式。店头、商场POP、展销会等线下广告形式作为线上广告的补充备受广告主的重视。除了新的网络广告形式以外,在广告信任度下降、消费者对常规广告产生厌烦的背景下,将广告置入电视、电影甚至网络中的置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2005年开始受到广告主的青睐。网络互动营销、活动营销、体验营销、娱乐营销、游击营销、置入性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也被广告主所采用和尝试。
3、跨国广告公司全面提速,本土公司积极应对
跨国广告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部署在中国的扩张。2005年12月,中国广告业完全对外开放后,跨国广告集团在中国的扩张全面提速。主要表现为跨国广告公司加大对本土广告公司的并购,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业务互补,建立全面化的本土网络。2002年美国WPP集团入股上海广告公司标志着跨国广告公司拉开了收购本土广告公司的序幕。据统计,截至2006年5月,全球五大广告集团在华有合资公司38家,其中WPP集团19家、奥姆尼康集团5家、IPG集团6家、阳狮集团5家、电通集团3家。一方面,跨国广告集团通过对本土优质广告公司的并购或结盟,加大在中国的扩张和渗透,扩展业务范围,以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长的互动行销业务和互联网广告市场,跨国广告公司或者建立独立的互动行销部门或分公司,或者通过并购小型互动行销公司的方式来创新服务。2006年5月,WPP集团收购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之一的北京华扬联众广告公司。2007年7月,阳狮集团收购中国最大的互动营销公司CCG(广迅先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另外,跨国媒体购买公司也在加大整合力度,通过整合降低购买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2000年,WPP集团将旗下媒体品牌传立、迈势、尚扬等并入群邑,成立控股公司;2006年6月,阳狮集团通过整合旗下实力传播、星传媒体成立博睿传播;博睿传播从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体购买代理机构。面对跨国广告公司的威胁,本土广告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力图寻找新的出路。本土大型综合广告公司主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入理解,提升与跨国广告公司相比的策划与创意优势。本土媒体代理型广告公司(包括户外广告代理)加紧抢占资源,跑马圈地,发展速度较快。2007年广告经营单位前10强中,媒体加户外广告公司占了一半,其中包括了一大批本土公司。一些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则选择了专业化发展方向,专注于提供某项业务,或在某个行业精耕细作、提高竞争力。在白酒、保健品、房地产等领域已涌现出一大批业务精湛的本土广告代理公司。新概念分众媒体和数字化媒体代理公司则通过资本运作寻求生存空间。2006年,健康传媒、好耶广告、分时传媒等新媒体广告公司相继成功融资;2007年,大量互联网视频、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公司获得风险资金。
三、我国广告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广告与营销传播一体化
由于新媒体不断出现,传播环境空前复杂;而产品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单一的广告已无法有效地到达消费者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告主急需采取新的传播模式、整合各种营销传播工具来到达消费者,以实现品牌传播的需求。广告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空间受到新的营销工具的挤压。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也为了在新的营销传播环境下帮助广告主更加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广告公司不仅要能够提供传统的广告服务,还需要整合公关、促销、直销、互动行销等多种传播工具,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目前,一些跨国及本土广告公司和媒介购买公司均已意识到广告主的整合传播需求,开始由专业广告代理或媒介购买向整合营销传播代理转型。事实上,中国广告公司的这种业务转型并非首创,而是顺应全球范围内广告公司战略转型的大趋势。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传播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随着“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提出,美国广告专业代理公司率先向整合营销传播代理转型。一批整合营销代理公司应运而生,有实力的广告公司也逐渐整合为规模巨大的营销服务集团。因此,在新的营销传播环境下广告公司和媒介购买公司的业务转型将突破传统的广告概念,广告与营销传播将逐步融为一体。媒体形式的演变带来了广告形式的改变,依托于新数字媒体的广告形式因具有一对一、互动性强的特点而承担着广告与行销的双重功能。依托互联网、手机等数字新媒体的广告形式,最大的特点是一对一、互动性强,适合与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直接销售,因此成为精准营销形态的一部分。依托互联网、手机的搜索搜索引擎广告、富媒体广告、网络分类广告、博客广告、移动互联网广告等都是基于消费者特征数据基础上的个性化、精准化营销模式。因此,媒体形式的演变意味着以媒体为载体的广告形式外延和功能的扩大。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外延和功能的扩大也将加快广告与营销传播一体化的进程。
2、广告公司走集团化与专业化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广告集团的经营重心随其全球客户的战略转移而向中国倾斜。近年来在中国的一系列并购行为,表明跨国广告集团在中国的扩张和渗透力度在逐年加大。面对跨国广告集团的大举进攻,本土广告公司急需改变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现状。集团化是中国广告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本土广告公司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广告服务水平整体不高。通过建立广告集团,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本土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广告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新世纪以来,面对跨国广告集团对本土广告市场的激烈争夺,本土广告公司已经开始出现集团化的趋势。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广告业的集团化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广告公司跑马圈地、抢占广告媒体;二是广告公司自主经营、逐步扩张;三是强势媒体向广告延伸。第一种模式主要表现在户外广告领域,某些户外广告公司通过对户外广告媒体的垄断形成网络和集团,白马广告集团和TOM.COM是最典型的代表;第二种模式主要是广告公司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投资和资源整合,形成传播集团;第三种模式是强势媒体依托媒体优势组建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直销公司等形成传播集团。分众传媒跨专业、跨领域的一系列并购已初步显示出其打造中国本土传播集团的战略目标。无论如何,集团化已成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主流,是未来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大趋势。
本土广告公司要应对竞争,除了依靠组建广告集团提高综合实力以外,走专业化的道路也是出路之一。目前广告行业的内部分工已经高度细分化,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媒体发布等已有专门的分工,但各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以专业取胜,通过充分的专业化赢得客户的信任。目前不少中小广告公司为了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已经开始寻求业务转型、改变经营战略,以某一专业服务见长,或专注于某些行业,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来提高竞争力。
四、结语
新世纪以来,中国广告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播环境和市场环境空前复杂,新的变革在酝酿当中,新趋势已初见端倪。未来广告业的格局究竟如何无法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广告业将在风云变幻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