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江苏产业链

江苏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0-12-03 20:44:11

❶ 江苏经济赶超广东的可能性有多大

江苏超越广东的经济可能性不大,江苏地广人稀,交通条件不如广东,要想赶超广东省,起码把交通这个问题解决。看似江苏经济状况在国内排名确实挺靠前。但要超越广东还有点距离,不是说江苏经济不行。是广东四大城市经济太好。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四大城市的经济GDP不是摆来看的,不然广东也不会是第一经济大省。江苏也只能靠二三线小城市拉近点距离。

04、江苏二三线城市发展比广东好,总体经济拉近距离

江苏和广东总体经济差距不算很大,主要都是靠小城市拉近了收入。广东除了四大城市,其余三线城市发展都不太好。贫富差距有点大,广东省三线小城市发展还是这么缓慢,江苏说不定有超越的希望。毕竟现在江苏可不像以前,铁路都没普及的大省。广东要想保住第一经济大省地位,就要把三线小城市给发展起来,均衡发展才能稳坐第一宝座。

❷ 江苏经济在全国排第几能不能进前十名

1 江苏经济在省级单位里面一般都是三甲之列,省级行政单位只有广东在江苏之前。

2. “江浙沪”其实就是根据经济实力而来的。从清朝开始中国的税收重心就是在江浙两地(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浙江经济特点是民营经济较为强悍,而江苏则在接受外资(特别是新加坡、台湾两地)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苏锡常常亦是江苏的经济命脉,苏锡两地的IT业对于国内的IT产业产生着重要的地位!

3 苏州与无锡每天的税收收入都在亿元之上,可以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江苏的苏州被誉为是改革开放外商投资之典范城市,市内亦有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和国家高新区。江苏的苏州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内地唯一能在本市之内就能打通电子计算机上下产业链的城市!电子计算机内的所有部件都可以在该市内找到。同时也是台商投资密集城市之一。

排第二按GDP总量排名 省份 GDP总量(亿元) 总人口(万人) 按人均GDP排名
1 广东 13788.90 9332 6
2 江苏 12098.80 7768 5
3 山东 10378 9098 8
4 浙江 9798 5009 4
5 河南 7074.09 9008 16
6 河北 7060.40 6856 12
7 上海 6250.84 1678 1
8 辽宁 6030.60 6029 11
9 四川 5456.20 8423 23
10 湖北 5395.95 4328 9

❸ 什么叫产业链帮我举个例子.万分感谢

什么是产业链?

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事例
完善的新兴技术产业链

上海卓有成效的大力打造,使得长三角形成了中国最完善的多系列、多功能的现代化产业链。当然,这与该区域内各城市间的成功协调配合分不开。

一个最典型的事例是,大部分台湾的PC代工厂商在转战内地时,选择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此为了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台湾其他PC代工厂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将产能向长三角的中小城市转移,这促使长三角日渐成为重要的IT制造基地。

2005年9月,大众电脑宣布关闭最后一家台湾装配工厂,台湾的笔记本生产线已全线转移至内地。自此,长三角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制造基地,全球近七成的笔记本电脑在这里生产。东芝、三星等跨国巨头也在此前做出战略调整,东芝将海外笔记本生产基地从菲律宾迁到杭州,三星把苏州作为其惟一的笔记本生产基地。长三角的产业地位和生产效率对于全球而言,可谓举足轻重。

长三角地区还是国内重要的液晶生产基地和芯片制造基地。以苏州、南京为主已经成为全球液晶后工序模块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配套产业聚集区,多以世界级的日、韩、台资企业为主,形成了规模庞大而完整的液晶中下游产业链。在上海政府的极力推动下,上广电斥巨资建成了国内液晶5代线。江苏昆山的5代液晶屏生产线也已破土动工。这条台资背景的液晶生产线一旦建成,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液晶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形成液晶产业群聚效应。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同时也是芯片制造业基地,这里聚集了全球顶尖的芯片代工企业,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和具有台联电背景的和舰科技。在上海的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就集中了国内1/5的芯片设计企业和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主要芯片制造企业。IBM亚太区副总裁陈良忠曾经这样形容上海:“黄浦江畔是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前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聚集了半导体产业从设计、生产、甚至服务的众多企业。整个产业群的蓬勃发展,将是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

“IT类跨国公司转战上海,将有可能带来整个产业的群聚效应。就像当年IT、通讯类跨国公司一股脑选择北京一样,IT企业总部也有可能会形成向上海转移的趋势。“谢康说。

产业链的完善不仅在于产业链自身,它还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有专家告诉本刊记者,上海周边拥有江浙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制造能力强,产业链完整,企业群密集,特别是长三角各地产业结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很多制造业类的跨国公司将总部选在上海正是看中这点。

❹ 江苏经济如何

1 江苏经济在省级单位里面一般都是三甲之列,省级行政单位只有广东在江苏之前。

2. “江浙沪”其实就是根据经济实力而来的。从清朝开始中国的税收重心就是在江浙两地(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浙江经济特点是民营经济较为强悍,而江苏则在接受外资(特别是新加坡、台湾两地)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苏锡常常亦是江苏的经济命脉,苏锡两地的IT业对于国内的IT产业产生着重要的地位!

3 苏州与无锡每天的税收收入都在亿元之上,可以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江苏的苏州被誉为是改革开放外商投资之典范城市,市内亦有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和国家高新区。江苏的苏州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内地唯一能在本市之内就能打通电子计算机上下产业链的城市!电子计算机内的所有部件都可以在该市内找到。同时也是台商投资密集城市之一。

排第二按GDP总量排名 省份 GDP总量(亿元) 总人口(万人) 按人均GDP排名
1 广东 13788.90 9332 6
2 江苏 12098.80 7768 5
3 山东 10378 9098 8
4 浙江 9798 5009 4
5 河南 7074.09 9008 16
6 河北 7060.40 6856 12
7 上海 6250.84 1678 1
8 辽宁 6030.60 6029 11
9 四川 5456.20 8423 23
10 湖北 5395.95 4328 9

江苏地级市2008年人均GDP排名

城市名 08年GDP总额(亿元) 人均GDP(元/人) 人均GDP排名
苏州 6701亿元 110395.39 1
无锡 4400亿元 74576.27 2
常州 2200亿元 63037.25 3
南京 3775亿元 58346.21 4
镇江 1421亿元 53022.39 5
扬州 1580亿元 34801.76 6
南通 2550亿元 32945.73 7
泰州 1394亿元 27713.72 8
徐州 2000亿元 21810.25 9
盐城 1600亿元 20050.12 10
淮安 910亿元 17366.41 11
连云港 750亿元 16094.42 12
宿迁 675亿元 13110.68 13

❺ 为什么江苏省发展这么好

去年前个月,苏粤差距仅1500亿元人民币,2018全年落差4700亿元人民币;而今年1-6月,粤苏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000亿元人民币,这么推算,2019全年江苏很有可能被广东狂甩6000多亿!江苏追赶广东,到2016年达到最接近的时候,突然又开始反转了,两个宇宙大省的PK,又出现了大逆转,江苏大有被广东甩开的态势,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反转呢?这是我们很值得深思的。江苏明明在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遥遥领先广东,却为何越追越难,颇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了?小编以为,江苏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制度上的问题,第一,国企占比过高,第二,外企占比过高,这两种产业制度过度发展,导致江苏转型十分艰难,以为这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导致转型的成本极为昂贵,而广东是转型最成功的,以为广东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特别发达,商业环境和商业制度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经济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制度的比拼,江苏如果无法扭转这种局面,估计还会进一步扩大!那么,又该如何转型呢?
小编认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江苏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各方配合协同,综合精准施策,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从而真正跨越“攻关期”,大踏步地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第一,从“速度情结”转向“质量情缘”,在质量变革上取得新突破。增长不等于发展,分量不等于质量。没有一定的增速,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质量。因此,牢固树立“质量情缘”追求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第二,从“GDP至上”转向“生态优先”,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特征,包括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因此,江苏经济的“转向发展”,还必须把生态放在优先位置。这不仅是重要内容,而且是衡量标准。

第三,从“规模扩张”转向“品牌提升”,在效率变革上取得新突破。江苏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江苏从制造业起步,以制造业见长,拥有我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产值约占全国的12%、全球的3%,居全国第一位。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国第一,并在全球产业链中拥有一大批行业排头兵。品牌的形成,是人们对品牌的精心投入、持久打磨和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度的结合,因此,品牌既是附着于高质量商品载体之上的、能够带来大量消费者从而使商品价格得以放大的标识,又是可以与国家(地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进行高度集聚、科学配置和合理整合从而带来溢价超额利润的载体。如此,品牌必须以质量为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离开质量谈品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规模不一定有品牌,但有品牌就一定会有规模。因此,第一,必须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第二,必须增强全民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崇敬;第三,必须坚持质量文化引领,把文化传承融入产品创新之中;

第四,从“依赖技术引进”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在动力变革上取得新突破。江苏对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掌控不够,科技支撑力不强,不少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从而受制于人,如40%的大型石化装备、65%的工业机器人、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核电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以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等,目前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当前科技自主创新最硬的“硬骨头”有两块,一是原始创新,二是成果转化。江苏必须改变一遇到技术难题就“引进”的状况(真正高难度的好技术仍要引进),破除迷信,敢闯敢试,消化这两块“硬骨头”:

第一,以全球视野冲刺原创目标。江苏作为中国的科教人才大省,应当树立“舍我其谁”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科技创新,首要的是科学发现。现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都是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体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知识更新的密切衔接和融合,是科技进步道路上的革命性变化。建议设立“创新家奖”,努力为科教人员创造宽松环境,把他们从烦琐事务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海阔天空、奇思妙想,同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走出书斋、实验室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齐头并进;

第二,打通成果转化的通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创新精神融入企业发展血脉,重点抓好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两个关键。鼓励“创新家”与“企业家”抱团创新、联袂创新,发挥其“创新源”“主力军”作用,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集群,使创新活动普遍化、常态化、社会化。

❻ 江苏产业处于全球中低端吗

3月6日下午,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谈到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的话专题时,江苏省委书记娄属勤俭表示,江苏目前的短板包括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

娄勤俭还表示,江苏本身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也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有这么大的体量,为什么好多产品还要在别的国家买?高端的产品能不能在江苏就能买到?这说明结构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要求。”

❼ 江苏的gdp在全国算第几

截至2019年10月25日江苏GDP位居全国第二。

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25日,至少有27个省回份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GDP数据。答其中江苏省前三季度GDP达到72199.6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江苏和广东也是前三季度“7万亿GDP 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不过,江苏前三季度GDP总量跟广东的差距达到了大约5000亿元,较2018年同期约3600亿元的差距有所扩大。

(7)江苏产业链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10月25日,同全国前三季度6.2%的GDP 增速相比,在这27个省份中,云南、贵州、西藏、江西、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浙江、山西、宁夏、广东、江苏、重庆这16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了全国前三季度GDP增速。云南以8.8%的增速位居全国首位。在云南之后,是贵州和西藏,其前三季度GDP增速均为8.7%,并列第二名。

❽ 江苏南京优势产业

平板显示、集成电路、通信、光伏、石化、汽车、钢铁、风力发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电力设备,这十大产业链将构筑南京市工业产业新优势。

阅读全文

与江苏产业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