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色产业链是什么
违法产业
㈡ 贩卖公民信息黑产业链是怎样的
贩卖公民信息黑色产业链:行业内鬼找中间商再分销
“您好,是××家长吗?我这里是补习班,请问您小孩最近有报补习班的打算吗?”“我是售楼中心,请问您近期有购房计划吗?”去年6月,江苏常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围绕这类推销电话展开侦查,挖出一条由众多行业“内鬼”和“中间商”搭档建立的庞大贩卖公民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抓获48名“内鬼”和82名中间商。这是去年“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第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转行做了消息贩子后,周某发现公民个人信息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各行各业不仅需要个人征信信息,还需要开房记录、社保记录、车辆信息、网购收货地址、手机定位、学生信息、生育记录等等各类个人信息。
“其中,个人征信信息价格最高,‘内鬼’查一条就要300元;其次是个人手机定位信息,通常查一条是200元;再次是新的网购收货地址、生育住院记录等,一条100元左右;而像学生信息、开房记录之类的,每条30到50元;需求量最大的则是车辆信息,但每条只有10元左右。”办案民警介绍说。
此后,熟悉了行情和运作模式的周某扩大业务范围,联系同样是信息中间商的网民“16停”“千里走单骑”等人。一方面,通过他们将自己的个人征信信息推销出去;另一方面,也从他们那儿获取其他各类信息,再转手出售。
“一般,中间商会根据客户需求,找‘内鬼’精准查询某人或某类信息,再加价转售。”办案民警介绍说,“为了安全,‘内鬼’一般只联系1到2个中间商,而在中间商之下还有分销商,多的时候有五六层。”
在侦查中,警方还发现,这些“内鬼”涉及银行、卫生、教育、社保、快递、保险、网购、汽修等多个行业。他们与各自信赖的中间商相勾结,以他们为核心向外交叉发展,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易链。
正因为交易网错综复杂,层级众多,从“内鬼”到销售末端,一条信息价格翻了不止一番。如一条车辆信息,“内鬼”查一条能赚10元,经多次转手后,最终的售价能卖到百元。
经查,他们贩卖模式属于“私人订制”,中间商根据客户“订单”,定向定点查询,贩卖的个人信息更是此前在市场上没有出现过,是最新鲜、最值钱的。“这个行业,除了犯罪风险,没有任何成本,利润非常可观。”办案民警说。
去年6月底,在公安部网安局和江苏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指导下,由常州市公安局牵头,抽调若干民警成立专案组,经过20余天研判和侦查,初步查明了这个以众多行业部门“内鬼”为源头、大量中间商为中介,通过网络勾结、贩卖、交换个人征信、车辆信息、开房记录、收货地址等数十个种类实时信息的庞大网络犯罪团伙,其中像梁某这种行业“内鬼”就多达48名,像周某一样的中间商也有82名。到7月中旬,上述犯罪嫌疑人员已被全部锁定。
去年7月17日,专案组调集355名警力组成71个抓捕小组,兵分20多路赴黑龙江、内蒙古、福建、湖南、四川、广东、上海、湖北、浙江等地集中收网,将48个“内鬼”和82个中间商全部抓获,扣押涉案手机152部、电脑39台、涉案手机卡155个,成功摧毁了这条泄露、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大黑色产业链。
现已查明,仅在收网前的1个月内,这条产业链上的公民个人信息交易量就达20多万条,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
㈢ 中国互联网有哪些黑色产业链
1、黄赌毒
2、非法传销
3、非法集资
4、钓鱼网站
5、水军
㈣ 揭秘刷单诈骗背后黑色产业链都有哪些
“这些骗子很有心计,每次都零零碎碎只让被骗者转账几百元,加起来总数也控制在1000元左右,后来逐渐增加到1000多元,也不超过2000元,是故意要让被骗的人嫌麻烦、放弃报案,确实也有很多人自认倒霉,没有报案。” 新昌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毅在通报案情时表示,目前他们查证的涉案金额,总数已经超过千万元。
刷单可耻。受骗的都是不劳而获思想的人。
㈤ 黑色产业链的概述
木马制作环节的人为木马作者,他们制作网游盗号木马、远程控制木马、木马下载器等各类木马产品和黑客工具,一般是以一个垄断性的条款出售给木马播种环节的人(圈内称为“包马人”),并负责售后的维护和更新,随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免杀”制作,业内称木马作者每月的收入在1万至5万元的级别。
而“包马人”则是整个木马产业的核心部分,一方面从木马作者手中购得产品,另一方面又从流量交易环节中购得网络流量,实施“挂马”后就开始从中招用户电脑中盗取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其中以网游账号、QQ账号、网银账号等为主,再把赃物出售给虚拟财产的“套现”环节。
流量交易环节包括很多不良网站的站长,如色情网站和一些个人网站,他们把访问者出卖给“包马人”,主动在自己网站“挂马”换取金钱;此外还有一些善于入侵“拿站”的黑客,他们也受雇于“包马人”,攻击访问量高同时安全性较差的各类网站,为“包马人”挂马提供平台。
近几年来,360、瑞星、金山等就侦测到多起知名网站如暴风影音、大智慧实时行情页面等被挂马的现象,而用户一旦访问被挂马的页面,则立即中招,成为“肉鸡”。
瑞星通过“云安全”系统截获了一个黑客建立的染毒电脑销售网站,登录这个网站,就可以看到他们总共控制了多少台“肉鸡”、染毒电脑的IP地址等详细数据。
瑞星安全专家分析,这是黑客用来向“客户”销售“肉鸡”的网站,客户可以选择“肉鸡”的IP地址,然后按照台数和控制时间等等条件付款,获得这些“肉鸡”的控制权。
冰山一角
其实,盗号、网银上的资金丢失等还只是木马危害的冰山一角。雇用黑客对第三方商业或个人网站进行攻击,已发展成许多黑客牟利的一项常规业务,而这一行为被称为黑客“拿站”。
据调查,在黑客提供的各种“服务”中,“拿站”被明码标价,价格随目标网站安全级别与任务难易程度在“一千至上万元不等”。
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制造木马、传播木马、盗窃账户信息、第三方平台销赃、洗钱这一分工明确的网上黑色产业链。一些中小企业为确保电子商务安全甚至不得不定期交“保护费”……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黑色产业链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是个比房地产来钱还快的暴利产业!”当熊猫烧香病毒的贩卖者王磊落网发出一声叹息时,人们更多的还只是关注这个网络个案。
然而,回望2007,当熊猫烧香、灰鸽子、AV终结者……这些病毒软件集中爆发,任何一个网络菜鸟都可轻松购得并成为黑客高手进行“偷、抢、骗”时,中国病毒产业冰山一角开始浮现。
黑色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有不同的牟利方式
“产业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是病毒制造者从单纯的炫耀技术,转变成以获利为目的;前者希望病毒尽量被更多的人知道,但后者希望最大程度地隐蔽病毒,以更多地获利。”黄澄清说,病毒制售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有不同的牟利方式,这也让网民对“互联网地下经济”防不胜防。
如今的网络犯罪已经组织化、规模化、公开化,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流水性作业的程序。以“灰鸽子”为例,木马的制造者作为第一层次,本身并不参与“赚钱”或只收取少量的费用,但是他会在木马中留有后门;程序编完后,由病毒批发商(多为编写者朋友或QQ好友)购得,提高价格卖给大量的病毒零售商(网站站长或QQ群主),后者作为“大虾”开始招募“徒弟”,教授木马病毒控制技术和盗号技术,收取“培训费”,之后往往将“徒弟”发展为下线,专职盗号或窃取他人信息,被木马侵入的最底层机器被称为“肉鸡”,这些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游戏装备、私人照片、私人视频等被专职盗号的黑客盗取后在网上的正规交易网站正常交易。黑客也可以将“肉鸡”倒卖给广告商,被控制电脑被随意投放广告,或者干脆控制电脑点击某网站广告,一举一动都能被监视。
在业界,一个可以被控制的电脑被叫做“肉鸡”。能够使用几天的“肉鸡”在国内可以卖到0.5元到1元一只;如果可以使用半个月以上,则可卖到几十元一只。按一个普通的灰鸽子操控者一个月抓10万台“肉鸡”计算,一个月就能轻松赚取至少一万元,这还不包括窃取“肉鸡”电脑上的QQ号、游戏币、银行账号等进行交易所获得的收入。正是由于灰鸽子背后每一个环节巨大的经济诱惑,无数人投身另类致富,黑色产业链也更加牢固。
为了保护“胜利果实”,病毒制作者开始设法逃避杀毒软件的追杀,甚至从技术的角度对杀毒软件进行攻击,形成了团队化协同集团。以综合木马、蠕虫等病毒的毒王“AV终结者”为例,该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多种方式技术共享提高病毒的感染量对抗最流行的安全软件。
黄澄清透露,医药行业和游戏行业进行病毒攻击十分普遍,甚至形成了互联网企业只有交“保护费”才能免遭攻击的局面。黑客集团对走上信息化道路但自身防范力量比较弱的中小企业进行攻击,致使企业网站瘫痪,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交“保护费”保证网络正常运营。
2007年5月,国内一著名网络游戏公司遭到长达10天的网络攻击,服务器全面瘫痪,其经营的网络游戏被迫停止,损失高达3460万元人民币。江西查处的一起网络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周明通过攻击一些游戏私服网站收取“保护费”,仅两个月就非法获利1200多万元。
“肉鸡”的价格
其实,木马产业链背后是巨大的利益,在黑客已经从纯技术交流转向获取非法利益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已经变味。
其实,“肉鸡””的价格近几年也在随行就市地增长。几年前圈内公开的行价是最低“肉鸡”1毛到4毛一台,辽宁“肉鸡”5毛到8毛一台,广东“肉鸡”1元一台,港台“肉鸡”3元一台,外国“肉鸡”5元一台。
而昨天,《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网络灰鸽子贴吧上看到,内地“肉鸡”1毛一台,而欧洲、美国、中国台湾、加拿大、日本等地的“肉鸡”竟然卖到10元一台。
“卖病毒就像卖菜刀”的尴尬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实施网络安全攻击的成本非常低,攻击工具可以在网上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买,但处理攻击、防御攻击的代价却很高。而现有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犯罪缺少具体司法解释,缺少具体定罪量刑标准。另外,由于网络犯罪链条往往是跨地域的,网上打击犯罪需要打破现实办案中的管辖权问题。
“病毒软件就像菜刀,可能制造的、贩卖的人并不违法,但被人买来用来伤人就违法了,不过很难保证每把菜刀是切菜都不伤人,伤了人也很难查出究竟是哪一把菜刀作的案。”黄澄清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他说,病毒软件只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单开看在每一环节都不违法,但是如果应用到窃取账号等行为时,就违法并危害了网络安全,但很难查处。
据了解,如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制造和传播病毒是违法的,但是对于木马、黑客程序等并没有清晰的界定,这也是'灰鸽子'等木马程序制造者敢于利用网络公开叫卖的根本原因。
此外,如今在打击新形式犯罪中还存在着立案难、取证难、定罪难等难题。比如,虚拟资产在现实中难以认定价值,定盗窃罪没有依据。受害者有权利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但操作上还是有些困难,包括搜集证据、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方法,目前我国立法上缺少统一的规定。
黄澄清说,面对黑色病毒产业链,必须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中国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来保障网络安全,建立网络安全国家应急体系,加大对网络安全领域犯罪的打击,完善立法,加快防病毒和网络攻击的技术及工具产品的研发。如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电子秘钥系统等,确保网络安全。
㈥ 操作黑色产业链项目 违法吗 套现之类的
各有所需
㈦ 互联网黑色地下产业链的根源是什么
腾讯安全对外发布《2018上半年互联网黑产研究报告》,通过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腾讯电脑管家、腾讯手机管家、腾讯云的海量大数据,首次披露手机应用分发等七大互联网黑色产业链,针对移动端与PC端黑产特点与趋势做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腾讯安全在新形势下对抗互联网黑产的实践经验。
㈧ 电信诈骗形成的黑色产业链有哪些
很多电信诈骗案的当事人身份信息被窃取。偷盗信息的会把信息卖掉。犯罪分子弄到钱了还要去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