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羊肉概念股个股有哪些
1、牧原股份(002714):牧原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饲料加工、养猪生产、屠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集约化养猪规模居亚洲第一。
公司始建于1992年,历经26年的发展,现拥有84个全资子公司和1个参股公司。公司是国家级原种猪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等。
2、天邦股份(002124):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绿色环保型饲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基础,集成饲料原料开发、动物预防保健、标准化动物养殖技术和动物食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建有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五部委联合认定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6年企业获“中国饲料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殊荣。
3、双汇发展(000895):双汇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部在河南省漯河市。
双汇在全国18个省建有30多个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完善的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300多万吨,拥有近百万个销售终端,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双汇的产品都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4、正邦科技(002157):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江西首家民营企业IPO公司,其股票“正邦科技”2007年8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
公司是以饲料生产及销售、良种猪繁育、养猪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100多家分/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5、唐人神(002567):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香港大生行饲料有限公司等股东强强联合,共同投资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是农业产业化首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集团已跨入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列中国饲料前十强、中国肉类前十一强,是中国饲料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
❷ 在山东销售新疆羊肉有希望吗
最主要看你的风味怎么样了
味道好的话,不怕做不起来的
我感觉做小吃任何时候都还是可以的
加油哇
❸ 湖北羊肉市场行情怎样
我觉得湖北羊肉生意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我是湖北人,众所周知的湖北是一个专食品的大城市,属每年的作料的消费就占城市GDP的很大一部分,证明湖北人是注重饮食文化的,所有我觉得做羊肉生意市场还是很大的,牧羊场可能是你没看到吧,应该还是有很多的。
❹ 绵羊肉比山羊肉更鲜嫩,为何南方人却喜欢养山羊
因为绵羊必须要在一片草原上面进行放牧,而南方大多数的省份没有足够大的草原,而这种情况之下则比较适合养山羊,山羊行动更为灵活,也适合在多山的地方活动,对于吃也没有绵羊那么的挑剔,所以说南方比较适合饲养山羊。
并且现在随着交通运输的越来越发达,南方也没必要引进绵羊进行养殖,因为绵羊如果引进南方进行养殖的话,吃的草不一样以及气候不一样,最后的羊肉的口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现在大部分绵羊肉也是从北方内蒙古一带运过来的,而南方的山羊则是南方农村个人养殖的比较多,不一定非要成产业链,不像绵羊那样必须要一群一养。
❺ 成都山羊的价格怎样
“2斤羊杂1斤羊肉!”“老板,摆5个人的汤锅!”虽然现在还在秋季,可记者昨日在小关庙、九眼桥等处看到,各羊肉餐馆已经是宾客盈门了。“看这个架势,今年的羊肉行情比去年还紧俏!”一边切着羊肉,九眼桥某餐馆老板笑着告诉记者。
每逢寒冬临近,羊肉汤锅便成为成都市民不可或缺的御寒美味。但是近几年来,成都市的羊肉市场却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路边小摊到上规模的羊肉餐馆,从各地一哄而上到资源整合,目前的成都羊肉已不再是“只在冬至亮一下相”的时令食品,随着各区(市)县在“羊经济”中走出的产业链,我市的羊肉产业已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壮大,真正走上了品牌之路。
产业拉动 成都发“羊财”
走进双流黄甲镇,吃羊肉,是这里永不落幕的“主题”。每逢冬至前后,仿佛整个黄甲都弥漫着羊肉汤诱人的香气,镇上的羊肉餐馆,家家都是人山人海。“冬至前后的黄甲可以说是被挤个水泄不通。我的桌子最多一天要翻十多次台。”一位黄甲羊肉餐馆老板说起吃羊肉的“盛况”,显得十分兴奋。
黄甲 开展“异地代养”
羊肉生意一年好似一年,黄甲镇2006年,销售麻羊就达到6万余只。本地存栏的羊源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羊源缺口而实施的规模化养殖,与周边地区开展“异地代养”,也将成都羊产业的基础逐步夯实。
因羊而兴的黄甲镇在扩大麻羊养殖规模,壮大麻羊产业方面,率先迈出了步伐。据黄甲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黄甲麻羊养殖走过了一段由最初单纯的政策扶持,到异地“麻羊代养”的探索,到形成政策扶持结合公司+农户的“麻羊代养”新模式的发展道路。
1999年起,黄甲镇党委、政府相继制定麻羊养殖扶持政策,从资金和技术上为麻羊养殖户提供帮助。资金扶持由最初每年投入扶持奖励资金8万元到2006年全年扶持奖励资金达到25万余元,不断刺激农户养殖麻羊积极性。同时在技术上给予扶持,依托镇科技办、畜牧站和麻羊产业协会,从种草、圈舍管理、养殖技术、防疫等方面给予养殖户全力支持,为养殖户保驾护航。但是,单纯的政策扶持,在饲养区域不断减少的今天,没能阻止麻羊养殖规模的萎缩,商品羊出栏量与需求量差距越拉越大。于是,异地“麻羊代养”尝试应运而生。
据了解,“麻羊代养”即由餐饮公司提供幼羊或资金,签订代养协议,回收时扣除原供麻羊重量或现金,增长部分公司以市场价进行收购,但最低保护价为10元/公斤,实现“三赢”(公司得利、农户增收、政府受益)。黄甲镇一里坡村是该镇“麻羊代养”基地,“我签订代养麻羊400只协议的当天,代养委托方新皇城餐饮有限公司就预付了2万元给我新修羊圈,发展规模养殖。”该村村民廖顺全,从15头羊起家,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头,养殖场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金堂 代养挣了“外快”
在成都市场上,能和双流麻羊抗衡的还有金堂的黑山羊。黑山羊肉质肥嫩细腻,没有膻味,在2001年获得了省上的命名,且成为了我省的著名畜牧业品种,但与黄甲不同的是,黑山羊在我市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每年从海南、西藏等地飞来的订单都如同雪片一般将羊源从本地抢走。目前,今年的40余万头黑山羊几乎已被一抢而空。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堂县大力发展羊养殖,这与黄甲需要大量羊源却又缺乏养殖基地的情况恰好互补。从去年开始,黄甲镇的餐馆、中间商等纷纷瞄准了金堂——把本地麻羊寄养到懂技术的金堂农户家中,和他们的羊一块养。“这既为绿地不足的黄甲麻羊找到了‘家’,也为本来就养羊的金堂农户轻轻松松多挣了‘外快’,这是一种双赢的全新模式。”黄甲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周边 向“羊产业”靠拢
“羊经济”向羊产业发展过程中释放的产业聚合效应,拉动相关产业和周边地区向羊产业靠拢。有“中国兔王”之称的大邑县旭平兔业有限公司,斥巨资在该县晋原镇凤凰村建立麻羊业科技示范基地,吹响了进军麻羊产业的号角。大邑县也是成都麻羊基地,现年出栏麻羊15万只。过去,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多数农户均是分散饲养,加之技术落后、资金短缺、销售困难等系列原因,一直未能形成规模,既没有麻羊种场,又没有集散地,麻羊产业始终无法做大做强。“兔王”任旭平在看好麻羊产业市场前景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该县正在规划建设万亩草场恢复工程这一机遇,决定投资建设集草食畜生产、加工、销售、研究于一体的麻羊基地,以进一步延伸兔、羊等草食畜产业链,带动丘陵山区农户增收致富。
开发品牌 挖“羊市”潜力
一边是政府大力发展羊产业,一边许多养殖户心里还七上八下:在千百年以猪、牛、小家禽为主要肉类消费习惯的成都市,羊肉市场到底有多大?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成都人如果人均每年仅花10块钱去吃羊肉,每年就可创造近亿元的市场规模。省畜牧局的一份调查分析也表明,随着各地的交流日趋频繁,四川人近年来对羊肉的需求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做羊肉的餐饮企业和养羊基地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5年内,四川的羊肉消费市场超过10亿元的规模不成问题,而中心城市成都则是最大的消费市场。看到了这一点,成都市各大肉羊养殖地纷纷想尽办法进行深度开发,引导市民改变消费习惯,成都“羊市”的潜力正在逐渐发挥出来。
金堂 100道特色“羊菜品”
“谁说羊肉只能在冬至吃?其实在我国许多地方,人们一年四季都食用羊肉。”金堂县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为了引导消费,该县正在着手筹备以黑山羊为特色的“名羊美食坊”,并根据羊肉的营养特点、本地的季节特征等精心研制出100多道菜品,预计本月28日便可开门营业,今后在这里,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档次各不相同的黑山羊美食。“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羊肉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只要食用得当,天天吃反而对身体有好处!”餐馆的大厨告诉记者。
黄甲 100万扩建“新煌宸”
以黄甲麻羊著称的双流县也正在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着力弱化其“冬季食品”特征,自去年投资100万元紧急扩建“新煌宸”羊肉汤锅店后,今年各大羊肉餐饮店也纷纷在扩大规模、档次提高上下工夫。此外,县上还积极地引导各大餐馆、农家乐等推出特色麻羊菜品。
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草原风情的蒙古包散落在绿树掩映中,记者眼前的“公园”,如果不是事先介绍,怎么也不会和羊肉餐饮联系在一起。“老街上的四五间馆子总是爆满,随着这几年黄甲麻羊的声名远播,继续在老街做餐饮,是跟不上发展的。所以才有了这个占地近200亩的园林式餐饮场所。”新煌宸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斌指着不远处正在装修的一栋宾馆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不再满足于四星级农家乐,而向着乡村酒店发展。黄斌认为,像他们这样在黄甲土生土长靠羊发家的企业,某种程度上就是整个黄甲经济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家虽不是黄甲羊肉老字号,但是作为新生代,我们发展最快。黄甲因羊而兴,我们因羊而兴。”
超市 “打包羊肉”令人垂涎
除了在各羊肉产地县域范围内引导消费外,精明的商家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在羊身上发财的机会。从去年起,市民们惊讶地发现,引领消费时尚潮流的大型超市中央架起了大锅,热腾腾的羊肉汤和加工好的“打包羊肉”令人垂涎,市民们不出家门也能吃到香喷喷的羊肉汤锅了。
据促销人员介绍,在超市的消费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习惯了在家里的餐桌上添上一碗羊肉汤,而自从引进了这种经营模式后,超市的羊肉生意直线上升,最多的一天能卖500公斤左右。
商家 羊肉火爆赚一把
羊肉餐饮店的老板们也发现了商机:有很多外地食客每次吃完,都总想带上一些羊肉食品走。于是,除了将羊产业做成一种常态餐饮产业外,双流、金堂、大邑等地都在大力开发羊肉的工业化延伸产品,羊肉松、羊肉干、腌羊腿、羊肉香肠等等一系列羊肉制品应运而生,羊肉的价格也不断走高,目前双流麻羊、金堂黑山羊等每公斤的出栏价都已达到了16—20元。
塑造品牌 “羊节”挑大梁
数十万食客云集、近10万辆车扎堆……近几年来,在黄甲麻羊节的带领下,每逢冬至前后成都人赶着趟吃羊肉的“羊”经济被做到了极致。各地依托当地会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还聚集了人气,带来了商机,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黄甲 “羊节”兴百业
作为成都“羊”节会的代表,黄甲麻羊节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从1998年开始的麻羊节集聚了商机、人气和财气,一业兴百业,黄甲麻羊旺销同时,还带动黄甲镇养殖业、酿酒业、百货业等其他相关行业发展,麻羊产业链作用不断彰显,全镇仅麻羊产业就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羊业餐饮也由最初单一的“羊肉汤锅”发展到现在的烤全羊、回锅羊肉、虎皮羊肠、龙井羊肾等上百种菜品。随着麻羊特色餐饮文化的挖掘,双流县发展壮大了很多餐馆、酒楼,如阮老大羊肉馆、九九羊肉馆、皇城大酒楼、新皇城农家乐等,其中“新皇城”还在成都市首批星级农家乐评比中取得了四星级农家乐的称号。
黄甲镇的小城镇建设,在麻羊产业的发展推动下在几年时间里就由一个独街丘陵小镇扩大到原面积的好几倍,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并跻身“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正是“抓好一只麻羊,发展了一个产业,带活了一方经济,兴起了一个城镇”。今年,该镇还将在传统的麻羊节中加入新元素,充分发挥节日经济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不断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使“千年麻羊乡,现代工业镇”的黄甲镇更加声名远播。
周边 “羊节”喜洋洋
黄甲的成功,对成都的其他区域也起着示范带动作用。金堂的黑山羊节、邛崃的羊美食文化节、大邑、崇州、都江堰等地的冬季羊肉节等纷纷出炉,同样结合当地特色,成为了当地节会经济中的一抹亮色。邛羊火锅、叉海椒羊肉、碗碗羊肉、烫皮羊肉、烟熏羊肉……在去年的邛羊节中,邛崃市将平乐古镇作为主会场,卧龙、道佐、夹关、天台山镇沿线乡镇为分会场,形成了42公里串珠式“绿色羊肉”美食长廊,川西民俗表演,“水上飘”烫皮羊肉、好吃好看的玉米馍馍、香飘整条街的烟熏羊肉和羊肉香肠、天台山的赶羊大比拼都让人耳目一新;作为成都的产羊大县之一,大邑县也不甘示弱,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要在主产区悦来镇举办麻羊美食文化节,今年的麻羊节初步定在12月上旬,除了传统的“庖丁解羊”、麻羊选美等活动外,还将举行羊肉系列厨艺争霸赛,届时,市民们可以在节日期间尽情享受大厨们倾情奉献的蒸炒煮炸等各式羊肉大餐。
做大品牌 铺开“羊经济”
办“羊节”无疑是一个扩大知名度,塑造品牌的良好开端。可除了吃个热闹,双流、金堂等地都在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创出品牌?让成都乃至周边市民们在不办节会的时候也能记得成都羊肉?
黄甲 打造“麻羊第一产业园”
在双流黄甲镇,记者看到,由四川省畜牧科学院专家组成的成都麻羊专家大院已投入使用,双流科技专家大院成都麻羊分院正在建设中,专家们除了提供咨询、技术等服务外,还将黄甲麻羊搬上了互联网,与成都朗威农业投资公司一共投资20亿元打造5000亩麻羊观光牧场,组建黄甲麻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一个个围绕麻羊而起的行动,都显示了黄甲打造麻羊品牌的决心。
为了进一步带动麻羊产业的发展,黄甲镇还引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成立了麻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合作社(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的方式运作,降低了农民的养殖风险,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效益,实现“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生产上的问题由家庭经营来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则由合作社来提供,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麻羊产、供、销市场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目前,专业合作社已由刚成立时的49名社员发展壮大为200余人,合作社社员年存栏成都麻羊2.6万头,占全镇养羊总数的70%,带动麻羊养殖户1100户,年产值4000万元,带动全镇农户人均增收210元,同时,在合作社的统一包装和营销下,黄甲今年的商品麻羊价格达到16元/公斤以上,较上年同期上涨40%,高于全市其他集镇同期价格15%,提高了养殖效益。“过去产业协会组织上相对松散,现在合作社是由社员出资组建的,养殖户和经销户捆在了一起。”合作社秘书长陈平认为合作社的成立,规范了市场价格,对营销加大了力度,实现了产业上多方的获利。另外,为了给麻羊贴上品牌标签,该地正在打造“麻羊第一产业园”。
金堂 开发特色黑山羊菜品
成都市另一个知名羊品种——金堂黑山羊近年来也在品牌发展上面大做文章。2005年底,该县注入国有资产,组建了成都蜀新黑山羊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从品种选育、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性能;同时,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还引导业主和农户,在各大产羊乡镇建立规模养殖场,由公司提供种羊,农户饲养,出栏时按市场保护价回收。目前,福兴、栖贤、土桥等乡镇的规模养殖场都已建成,带领农户走上了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品品质的良性循环。此外,金堂县也正在开发特色黑山羊菜品,将引入到全县所有餐馆。
【记者观察】
塑了品牌 还要打响
双流麻羊节、金堂黑山羊节、简阳羊肉美食节、都江堰冬季羊肉节、青白江清真美食节、大邑羊肉节……每到冬季,成都市各类以羊肉为主的节会数不胜数,特别是麻羊节就有好几个。可市民们在有了众多选择的同时也多了烦恼:到底哪个地方的羊肉最好吃?
不仅是市民,面对如此多的各自为政的羊肉节会,专家们也表示出了担忧:如何整合资源,让成都周边的羊肉汤能抱团发展,走出当地,走出成都,走向全国,甚至更远!否则,除了当天销售额有所增加外,真正给当地百姓留下了什么?
如何才能在人们心里留下“最好吃”的印象?
纵观成都各地火爆异常的羊肉餐馆,金堂黑山羊、黄甲麻羊、波尔山羊……各类品牌羊肉大行其道,在冬至那几天,都能招揽来一大帮食客。但就其现在的经营模式来看,任何一家羊肉汤独当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今甚至尚无一家真正意义上冲出当地,规模性地进入成都乃至其他城市;反之,在成都市的羊肉市场上,简阳、内蒙古等地的知名羊肉品牌还占了相当大的规模。在这一点上,简阳市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当年以挑着担子走乡串镇为主的羊肉汤,如今已申请了“简阳羊肉汤”的商标,并注册了“简阳羊肉汤”网络实名和英文域名,被简阳市政府放到了其官方网站上。
过去,经营羊肉汤是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现在成都打破了这一季节限制。但如果打不响品牌,我们的羊品牌注定就只能“墙内开花”。当下我们除了把羊产业做成常态餐饮产业,还应大力做大羊肉延伸产业。另外,各大羊肉餐饮店在品牌深度开发上还大有文章可做。比如,黄羊占地近两百亩的“新煌宸”,集休闲、娱乐、羊肉餐饮于一身,便是一大有益尝试。
❻ 近年来市场对羊肉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
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的喜欢上了羊肉。羊肉虽贵 可羊肉对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功用。就我自己来讲冬天吃羊肉温补 晚上睡觉就不冷。可也不能多吃 吃多了就会消化不良
❼ 连锁餐饮的产业链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火锅业的产业链条已具雏形。内蒙古、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农内牧容业面向全国火锅餐饮市场,组建了羊肉、辣椒、花椒、香油、芝麻酱、粉丝、固体酒精等火锅常用原料、调料、燃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为连锁火锅企业提供统一采购配送,缩小经营成本创造更大经济利益。而一些火锅餐饮龙头企业不仅具备了自己的原料生产线,还配备了专门的食品研发中心负责新菜品及肉品的推陈出新。在连锁加盟体系上,企业也研制了适合规模化发展的标准化的原料和汤料,保证特许加盟店的原汁原味。火锅餐饮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尤其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的天气让火锅市场潜力很大,而且火锅种类的经营方式业不断创新,有以"麻、辣、烫"著称的川味火锅是南派火锅,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 软件名称:连锁餐厅
大小: 3.0MB
下载次数: 177 1、连锁餐饮打造是美食、餐饮业及相关资讯的一个综合性APP2、内容包含有各类连锁餐厅的招商介绍、小吃名店的介绍以及各类餐饮业资讯3、我们致力于为美食爱好者、餐饮从业者以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多渠道了解各类美食、名店及资讯的手机平台。
❽ 我想吃羊肉,哪里可以买到放心的肉
你可以上新丝路电子商务看看,我只是一个建议,据说新丝路的回羊都是纯天然大草原散养答的,而且全部都是180天的羔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羊肉产品全产业链都是可追溯的,每只羊就像自己有一个身份证一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到这只羊的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
❾ 羊肉粉的传说
据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中国南方自秦代已经开始食用米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当时是采用北方人的办法将南方的大米制作成条状煮食,叫做胡饭。 羊肉天生丽质,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早时南方人还不太习惯,不以羊肉作佐料。北方人酷爱羊肉,而历史上却以面食为主。都与羊肉米粉失之交臂。 最初的时候,遵义人和南方其它地区一样,也是以猪肉作为米粉的主要佐料。遵义蹄花粉至今水平依然很高,就是用猪脚掌精制后作佐料。 遵义,又称播州,是唐宋两朝于西南地区抵御高原部落国的边境重镇。由于唐朝兴于太原,当时的播州也主要由太原军事集团驻守。大历五年(770年)年,山西太原人罗荣率师入播“平叛”,据有播土。罗荣封播州侯。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大理国酋龙自称皇帝,派兵入侵播州。罗荣五世孙罗太汪被驱出走,居泸州。咸通元年(860年),安南都护府光复播州。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诏联络彝人部落再次攻陷播州。乾符三年(876年),山西太原杨、穆两个军事世家联兵再次光复播州。据今遵义穆氏宗谱记载,杨氏军团的首领杨端设计谋杀了穆氏军团的首领穆星天,独取了战功。(2007年穆氏后裔还向遵义市历史研究会出示了族谱及相关资料佐证。而遵义老城一带确曾有穆家庙、穆家川、穆家林、穆江、穆家湾、穆家巷等众多以穆家姓氏为名的地方。)杨氏与随杨端一起入播的令狐、成、赵、犹、娄、梁、韦、谢八姓山西子弟继罗荣之后开始定居播州,并开启了历29代725年的播州杨氏汉领土司时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西南的政治格局与习俗文化。 这些较早进入云贵高原的山西移民,是放羊长大的,是吃羊长大的。在这片莽莽苍苍的陌生土地之上,他们发自内心地明白:羊肉是香的,而不是膻的。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加工羊肉的传统技能。但是南方在历史上主要出产和食用大米,于是今天远近闻名的遵义羊肉粉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为什么今天的遵义羊肉粉中的羊肉仍然是典型的北方风味,南方人还是觉得味道比较重,而遵义人却浑然不知?为什么一些南方的新生代羊肉粉品牌采用完全除膻的工艺而获取了相当的市场空间,而遵义羊肉粉却依然故我、自得其乐?也就是这个原因。而且遵义人已经形成了这种口味,很难象别人那样说改就改、说变就变。这个现象又恰恰证明了遵义羊肉粉的原创和正宗。 由此可见:遵义羊肉粉的历史,或始于盛唐罗荣家族入播时,距今已有1230多年。最晚始于唐末杨端及八姓乡人入播时,距今也有1100多年。 2、明朝末年,四川惨遭八大王张献忠残酷屠戮,“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惟遵义府和背靠遵义的两个小县得以幸存。四川人口锐减,导致清代湖广填四川。战乱中大量四川难民逃到遵义一带,战后有一部分回到自己的老家,也将吃羊肉粉的习惯带到四川各地。到清代中期,遵义羊肉粉已经闻名遐迩,享誉西南。清朝末年,遵义羊肉粉和四川羊肉粉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故事。晚清遵义羊肉粉最有名的是杨记和廖记。一天,杨记羊肉粉店来了一个人,想要做徒工。而杨家正需要请一个人,但一看来人是个驼背,就有些嫌弃。于是说:你做我们这行不会有前途的,还是另谋高就吧。来人并不放弃,说洗碗、扫地的杂工也愿意干。杨家见他很有诚意就让他留了下来。俗话说:十个驼背九个聪明。这个驼背不是一般的聪明。加上机会难得,所以更加处处留心,细细揣摩。几年后,告辞而去。驼背自己开了一家羊肉粉店。那就是名振川北的朱老拱羊肉粉店。朱老拱,真名朱明清,顺庆府人(今四川南充人)。用南充人的话讲:朱老拱“堪称川东北乃至川渝地区米粉的开山鼻祖”。川北羊肉粉与遵义羊肉粉的关系,颇类似于杨氏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的关系。可以并称中国地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两段异曲同谱的佳话。 3、上个世纪,随着北方城市也开始食用大米,羊肉米粉也开始在北方一些地区流行。敦煌羊肉粉或受川北羊肉粉的影响。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和湖南西部的很多地方在上个世纪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后,也习惯采用羊肉粉作为早餐食品的选择之一。并且产生了很多味道鲜美、声誉良好的地方品牌。遵义人也开始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开设羊肉粉馆。各个地方的人都结合当地习惯,创造性地发展了羊肉粉的风味。今天中国的羊肉米粉产业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4、事实上关于遵义羊肉粉的确切记载仅有清代中期曾经兴盛的情况,或有明代已有面市的情况,再往上的情况都是本人的合理推证。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末平播战争,不仅摧毁了播州杨氏土司政治集团,而且摧毁了这片土地的文化记忆。官邸、庄园、文献、资料,通通焚毁,连杨氏历代祖墓均被掘毁。甚至到了昌明的今日,在那些曾经被播州土司统治数百年之久的部分贵州南部州县的官方资料中,宁愿缩短数百年精耕农业开发史,也会刻意地抹去这段其实不算短的历史记忆。1957年偶然发现的播州13代土司杨粲墓,规模宏大,雕刻精美,是宋代建筑雕刻史中的瑰宝。而这座墓葬内的石刻和出土文物,以无可争辩的实物证实了“播州盛世”的存在。今天播州杨粲墓与播州海龙囤遗址均被列入贵州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化,重庆郊外的“播州界”摩崖石刻遗址也被列入重点保护文物,显示在国家层面和山外视界里,对播州杨氏土司700多年在戍边、移民、垦殖、开发等方面的功绩是正面评价的。值得欣喜的是,遵义羊肉粉现已获评“中华名小吃”称号,还被遵义市列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每年冬至日,中国人一般吃狗肉、吃饺子,也有吃糯米饭的。而我们遵义人是吃羊肉,更多的人是到街上吃两碗羊肉粉。在那浓烈的香气里,在那浓郁的氛围中,再一次品位唐宋的恢弘,元明的庄重,中原的质朴,云贵的辛辣。深情地缅怀历史上所有曾经在这片高原上战斗和耕耘过的中国各族民众。 6、上个世纪50年代,全城只有七八家羊肉粉馆,后来改为国营饭店和集体合作饭店,馒头、包子、面条、米皮什么都卖,羊肉粉反而成了稀罕物,加工“粉”的物件和手艺都快失传了。60至80年代,最出名、最有实力的两家粉馆都在遵义县城南白镇,饭店成群地养羊,榨粉设备齐全,一条龙生产作业,生意十分红火。改革开放后,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南白的羊肉粉馆还兴起了月票和年票。 现在,一些怀旧的人常批评说,羊肉粉过去只卖早上几个小时,成了通宵营业的快餐,不晓得什么时候去才吃得到鲜汤和羊杂碎;用机器加工的粉,韧性强了、保存的时间也长了但不入味;肉放在冰箱里冻,切得比纸薄,到碗里就化成了细渣。 如今,羊肉粉这道遵义名吃,体现了时代的特色。从经济上看,养羊、屠宰、做粉、卖粉全都独立了,既分工又合作,形成了一条产业链,遍及贵州城乡,正在走向全国。从文化上说,这种饮食滋养着人们的热情,正在给这片火热的大地带来吉祥和兴旺。
❿ 吉林养殖羊市场种羊以及育肥羊
看你那里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养羊应该不错的。现在羊的行情很好,肉价一直攀高,版只要你的权数量多就不怕没有销路,现在人们吃羊肉的也越来越多了,饭店、酒店、宾馆、烧烤店还有农村人都看好羊肉的营养,将来你的羊可以联系这些买主,还可以联系屠宰户、屠宰场或者肉羊加工厂。我养羊多年了,可以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