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和不足
前瞻网摘要: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转型升级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主题。对于企业而言,产业链延伸与整合将是应对当前形势,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一大方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第一大国,但是行业规模与实力并不成正比。从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来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且以生产组装为主。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长期存在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发展受制于人等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艰巨。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资料显示,受全球产业调整及部分主要行业衰退的负面影响,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增加值、销售产值、出口、投资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呈现小幅波动和不断下调的情形,未能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此外,成本的压力与盈利水平的降低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2013年1-8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914亿元,增长25.0%;全行业实现利润率3.3%,低于去年年底0.8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企业经营成本方面,1-8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51684亿元,增长10.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7元,高出工业平均水平近4元。
预计2013年第四季度,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速还将下调至11%左右。
二、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转型的方向:产业链延伸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新特点将倒逼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褪去“世界工厂”的外衣,我国劳动力以及土地等要素优势加速消失,产业转移出现新态势。一方面,我国传统代工制造业逐渐向要素更加廉价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展模式会转变。对于企业而言,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产业链延伸与整合将是应对当前形势,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一大方向,具体来看,主要纵向内涵式延伸、横向外延式延伸两种模式。
纵向延伸:从纵向上来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主要由五个环节构成:研发设计厂商、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信息设备制造商、营销商和消费者。企业在发展本行业的基础上开发上下游工业,通过产业链的深化提高附加值。目前,国内很多彩电企业都加快向模组、面板、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延伸和拓展,这些都将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横向延伸:简单地说,横向延伸就是实现多元化发展,在现有生产过程和产品基础上向以外其他产业延伸。海尔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典型。集团从一个生产冰箱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高美誉度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这与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未来几年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和企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阶段的关口。能否成功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将决定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② 电子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经版济的运行状况、产品生产、权销售、消费、技术、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等行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发现行业运行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而进一步预测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行业分析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是发现和掌握行业运行规律的必经之路,是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大脑,对指导行业内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电子行业分析指的就是上述定义在电子行业上面的具体化,电子行业还可细分成更多的子行业;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多家能够进行行业分析的咨询机构,各机构业务略有不同,以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为例,能够操作的项目有“市场深度分析”、“细分行业研究”、“投资前景分析”、“市场价格预测”等,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模板化商业文书不同,行业分析文书具有较强的定制性,请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选择需要分析的内容。
③ 世界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1人类对科技发展的需求。
2在200年前的美国瓦特,牛顿,至今的比尔盖茨。
3简单了人了的劳动力。
4太多每个国家都类同、生产、合资、进口。
5科技、高、精、尖。
④ 现在电子溯源市场如何,行业发展趋势怎么样,行业是否饱和
中国是最大二维码应用国,在移动支付的应用最为广泛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维码也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扫二维码已成为连接线上线下成本最低的网络接入口。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线下场景使用特点突出,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而这其中很多都是通过扫二维码实现的。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整体网民比例变化情况(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二维码仍存严重安全隐患
随着二维码进入老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快捷的网络接入功能给大众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专业人士表示,广泛应用的QR二维码制码技术是开放的,而二维码信息人眼很难识别,其中储存的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常常会出现被篡改、泄露,植入木马病毒或不良信息等严重安全隐患。
专家表示,二维码安全隐患主要在于其背后的链接是否靠谱,消费者扫码应多留个心眼,看清楚二维码来源和功能再扫,拿不准的二维码坚决不扫。规范行业标准、普及二维码常识和提升网民二维码安全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已成助推数字经济的重要角色。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在二维码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识别设备等方面依然与技术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二维码监管方面也有很大欠缺。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二维码识别体系,督促相关机构注册和申请唯一二维码身份识别信息;研究并制定基础、技术、应用、管理和服务国家标准;建立二维码评价认证体系,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能力。
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受政策大力支持,2018年农药包装强制要求附上溯源二维码
事实上,二维码诞生之初,主要用于人、物、事身份识别,以及防伪追溯、信息交换和储存。我国发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我国二维码溯源体系建设。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都在围绕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等环节的监管,农业部公布的《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7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农药经营许可实行一企一证管理,一个农药经营者只核发一个农药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该《办法》规定为好地对农药流通进行监管,农业部特别要求农药店必须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扫描设备和用于记载农药购进、储存、销售等电子台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就是常说的农药店进销存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新出场的农药包装上都强制要求附上可进行信息溯源的二维码,方便农药流通环节的生产方、流通方、消费方、监管方对于农药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二维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⑤ 电子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比较偏向于FPC还是PCB
irypsdqfod1247118061 pcb线路板未来十p到二w十z年的市场前景以3我来看;十t年之t内3可能没什3么z变化8,十s年之u后可能会到一r个s瓶颈,一o个y市场白热化0,和环保压力w到那时可能PCB板厂g要倒一q大z半。就目前来讲一d类医疗和二s类医疗市场利润还比5较可以2。这方0面可以6做,前景是不h错,但前期投资大r,周期长7。好处就是做医疗这方4面几r乎只要是有专u利就可以5漫天y要价。
⑥ 电子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最近几年,中国电子行业整体保持着良好的运行发展趋势。
一是穿戴式电子设备风生水起;
二是移动电子产品金属化;
三是LED家居照明市场启动,中国将是全球制造基地;
四是大尺寸触摸屏电子产品需求启动;
五是面板新产能投放,上游材料产业机会显现;
六是电动汽车市场启动;
七是柔性显示电子技术创新突破在即;
八是电动汽车市场启动;
九是柔性显示初露端倪,技术创新突破在即;
十是人工智能继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将受到关注。
⑦ 2019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趋势图
这个太专业了,还是去问问调查数据的吧
⑧ 电子信息行业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
可以做的工作:
1、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
2、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可以利用吴鉴鹰单片机开发板学习的;
3、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
4、质量管理,比如QC什么的;
5、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6、封装测试,我一个朋友做这个,没什么意思。
⑨ 电子产业现状和以后的发展。
前瞻网发布的 《中国电子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宏观环境虽企稳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与问题仍然存在,国际市场依然波动起伏,产业尚未完全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这需要进一步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长远、超前布局,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 试猜想未来五年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电子产业发展的几点判断
仍然是发达国家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欧盟、日本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发展战略中,还特别将物联网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IT创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显著
一是信息技术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集成电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通信产业的革命,并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二是技术的综合集成与交叉融合增大了技术研发难度,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大,形成专利多,少数大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形成标准或体系结盟,对后进入企业形成壁垒,进而主导产业发展。
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
在未来5年内,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这种发展态势仍会继续,各大跨国IT企业将继续利用其已有资源积极开展并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