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钢铁行业该如何发展
市场:我国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铁产业处于一种比较优势的地位,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我过载出口总量上有绝对优势。(近年来) 国内国际市场的双向发展,是有利的市场条件2, 生产要素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而且我国环境成本在生擦生产成本中占的比重较低,降低了成本。3, 企业战略,结构,同行竞争方面:融合国内外的钢铁企业的经营战略,促进了行业内部的自我调节,优化资源配置。4, 机会因素:在我国,在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讲国内的工业尤其是成本较高的钢铁产业移到成本较低的地方去生产,同时新设备的发明和创新,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机遇。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我的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会逐步降低,这也会成为我过钢铁产业的优势之一5, Z f 方面:我过z f 的职能转变,是经济的服务者,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寻咋还哦广阔的材料产地。由 z f的支持,也是优势之一。6, 在国际上逐步获得价格话语权。7, 钢铁企业逐步有了科学规划投资,不是都依靠行政规划,在自身方面提高了科学性。
㈡ 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的发展。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投资的拉动,但投资的拉动目前来看不是很强。大家可能看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并不高,对钢铁来讲影响是比较大的。换句话说,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下,钢铁消费的增长是缺乏推动力的。尤其是下半年大家应该着重观察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对钢铁消费影响比较大的因素的变化情况。
第二个因素,对钢铁行业自身来讲,在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宏观方面,行业层面上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钢铁行业的结构性矛盾现在变得比较突出了。这个结构性矛盾我们举个例子来讲,比方说螺纹钢和扁平材的价格倒挂,扁平材生产1吨还卖不过螺纹钢,倒不是说螺纹钢属于低端产品,但是从投资上,从技术难度上、从要求上比扁平材要低一些的。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扁平材,价格低于螺纹钢,这里面主要的解释,一个是经济拉动、装备制造等等对钢铁,特别是扁平材的需求拉动作用不是很强。更主要的是行业内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第三个因素是出口,市场波动表现在出口上,出口方面现在看来面临的国际压力是比较大的,一些对钢铁产品需求比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对我们采取了贸易保护的措施,所以今后出口的压力不能说减缓了。虽然说有的人讲6月份可能略微回升一些,但回升的幅度和力度都没有达到预期。下半年我觉得这方面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这方面情况不好会影响整个国内的生产和运营。
第四个因素对我们波动影响大的是钢铁行业目前仍处于营销转型期,也可以说是关键期,各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包括电商、期货等等都出现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对钢铁企业一侧来讲,这些方式和方法还很难说就是钢铁企业主要的营销模式和营销方法。大家都在做这件事,可以说处于转变过程中。什么样的方式更适合钢铁产品的营销,目前来看还不能完全下结论。只能说这家电子平台做得比较好,那个产品做得比较好。在这个情况下加上金融的力量,包括期货和其他方面,使得我们实际的钢材市场波动就比较大一些。
㈢ 浅谈钢铁产业未来几年发展前景
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批在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具有特色的钢铁企业,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我国钢铁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铁产量6.91亿吨,同比下降3.5%,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国粗钢产量为8.04亿吨,同比下降2.3%;国内钢材产量保持增长,2015年达到11.23亿吨,同比增长0.6%,增速趋缓。
钢铁工业作为优先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业,大力推进了“三去一降一补”,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优化结构、脱困升级、提质增效。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恢复到4.7%。
㈣ 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专析报告 前瞻》指出受宏观属经济形势低迷,全球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遇到一定困难,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畅,钢铁产品价格不断回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根据行业发展周期以及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钢铁行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逐步消化产能,积极优化结构,大力拓展技术"的过程,随着国家钢铁“十二五”规划的深入贯彻和推进,钢铁行业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内逐步摆脱现阶段的被动局面。
㈤ 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
钢铁工业“十二五”期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规划提出,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钢企兼并重组,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强钢铁企业信托网建设。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将发挥带动作用,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鞍钢与攀钢、本钢、三钢等企业,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云南、广西钢铁企业,首钢与吉林、贵州、山西等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将得到重点推进完善。区域兼并重组方面,将形成6~7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为提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规划鼓励钢铁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实施投资区域多元化,在具有资源优势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有序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石、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还将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研究制定进口废钢的优惠政策措施,在海外建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基地。
㈥ 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指出受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全球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遇到一定困难,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畅,钢铁产品价格不断回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根据行业发展周期以及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钢铁行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逐步消化产能,积极优化结构,大力拓展技术"的过程,随着国家钢铁“十二五”规划的深入贯彻和推进,钢铁行业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内逐步摆脱现阶段的被动局面。
㈦ 钢铁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钢网钢铁行业钢材现状数据显示:7月中旬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跌幅收窄,正在历史的低谷专中进行着弱势调整。目属前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宏观经济形势复苏缓慢,钢材最主要消费行业房地产业继续下滑,汽车、机械、船舶、家电、五金等重要下游用户行业需求无明显增长,市场总体低迷依旧。与此同时,国内铁矿石市场也一直在低位小幅波动运行,且成交状况不佳,观望气氛浓厚,短期内市场或将继续处于弱势盘整状态。显然,上游成本支撑力量不足。而在资源供应方面,虽然前期钢厂自主压缩产量使得钢材库存量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担心过度减产可能会带来市场份额减小乃至资金链断裂等各种风险,部分钢厂又重新放量生产,进而导致钢材日均产量环比上升,使得市场资源供应压力居高不下。尽管如此,7月下旬钢价下跌之势将会继续减缓,部分品种(规格)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而另一些产品的价格还将继续滑落。总体而言,由于缺少需求的强力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钢材市场弱势调整的基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国内钢市将很难出现实质性好转,钢材价格虽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小幅反弹,但是仍然会回落。这将是一种在价格低谷中的“垂死挣扎”
㈧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
钢铁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带来企业效益的改善,使得钢企利润率大幅上升,是判断行业盈利水平和持续性的核心指标。政府工作报告中,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被专门提出。生态环境部也明确,2018年我国将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生态环境部近日就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这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力争2020年底前完成钢铁产能改造4.8亿吨,2022年底前完成5.8亿吨,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9亿吨左右。
生态环境部强调,实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钢铁行业整体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空间超过800亿元,按照较低排放标准所需单位投资保守测算,2018年至2020年、2020年至2022年、2022年至2025年钢铁烟气改造市场空间分别为436亿元、91亿元和291亿元,市场空间将稳步释放,对环保设备及工程服务的需求也将有望持续7年至8年的时间,大气治理新空间开启。
目前大部分钢厂难达标,需要通过增大环保投入和产量限制达标。按照当前钢厂平均的环保投入,动态成本在200元至300元/吨,环保设备的折旧成本在100元/吨左右。由于新设备的投入,将使动态成本和折旧成本都出现增加,钢厂边际成本将再增加100元/吨左右。
对全面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地方征收的环境保护税要加大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应加大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力度,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应向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快、规模大的省份予以适当倾斜。此外,还将实施差别化电价政策、加大信贷融资支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差异化环保管理政策和提供技术支持。
㈨ 钢铁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发布的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1至9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49%。亏损企业亏损额267.26亿元,同比增长41.5倍,亏损面达45%。钢铁行业亏损持续加剧。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2013年1至9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1027.61万吨,同期相比,增幅回落9.73个百分点。主要用钢行业中,铁路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新开工)开发投资均是负增长,机械、汽车、家电行业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弱增长或增幅较大回落,钢铁市场需求疲软态势没有大的转变。而钢材价格低位运行,原燃材料价格高位波动,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㈩ 我国钢铁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未来发展方向
嗯 优势就是产能大了 各地均有各地均有钢企且产品结构建全 但这在当下原燃料高度依赖进口和实体经济调结构转型的当口却变为劣势 且 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