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纸行业发展趋势纸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造纸行业肯定是朝着污染小、成本低的方向发展,废纸原料占的比例会越来回越大。纸制品应答该是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尤其是现在很多常规的纸种,如铜版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书写纸等几乎是市场已经饱和,甚至是供大于求得状态,因此相当一部分都是要出口的。而特种纸应该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尤其是纸蚊香、皮革离型纸、电子纸等国内现在用量较大且目前还完全依赖进口的纸种,发展前景很好。
2. 来聊聊哪些国家的生活用纸行业发展前景好
前景看好,参考抄《中国生活用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国内过多的资金投入和增加的投资趋势使得中国生活用纸行业持续成长与阶段性产能过剩的矛盾并存,加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促使行业内扩大促销规模,出现降价情况,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生活用纸行业已由高速增长走向平稳增长,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给生活用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此外,纸业是木材消耗量最大的产业,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原料紧缺问题是目前中国生活用纸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近几年,纸巾类生活用纸的消费量飞快增长。厕用卫生纸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仍然占66%以上的比例,纸巾大约占30%,其中餐巾纸约占8.50%,面巾纸约占8.80%,手帕纸约占12.70%。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生活用纸中,厕用卫生纸消费量仅占总量的56%,其他纸巾类生活用纸的消费量占44%,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3. 废纸的行业发展概况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概况 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并将其发展成一个集“回收”与“再制造”为一体的独立产业——资源再生产业。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紧缺压力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中国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必然选择。
2008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发布的一则消息称,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制造业的萎缩导致对原材料需求下降,国内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以及造纸、塑料等企业停产、减产,部分企业损失惨重,出现破产倒闭现象,原材料价格一直呈下跌趋势。受其影响,国内再生资源市场疲软,价格暴跌达50%以上,80%的回收网点歇业关门再生资源回收量下降70%以上,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再生资源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从总体上看,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企业规模较小,不足50人的小型企业占相当大一部分。虽然形势严峻,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的前景仍然充满吸引力。 由于国内废纸回收率低,各种废纸回收站回收的量过少,造成成类废纸分类不严格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品种:
新书,旧书,牛皮纸,书芯,白纸,装订纸边,黄板纸,灰卡,新报纸,旧报纸,新闻纸,铜版纸,口杯纸、利乐包装,书页
1、书芯:新书,没有使用过的书,需达到一定厚度。
2、旧书:使用过的书,不论使用程度。
3、牛皮纸:黄色,较有拉力,一般用于包装。
4、书芯:新书,去掉封面及粘合剂剩余的纸(非铜版纸,且为白纸黑字,不能有颜色)。
5、白纸:纯白色,干净,无膜。
6、装订纸边:印刷书本时切下来的纸边,有少量铜版和胶头;有字。
7、黄板纸:废弃的包装箱,以黄色为主。
8、灰卡:从外到芯均为灰色,无膜,可带颜色。
9、新报纸:发行过量没有使用过的报纸。
10、旧报纸:一般来源于废纸收购站,使用过的报纸。
11、新闻纸:跟报纸纸质相同,但没有颜色字。
12、铜版纸:大部份书的封面使用的这种纸,无膜,带有一定颜色。
13、口杯纸:及生产纸杯剩余下来的纸(一般过早用此类纸碗也属于此类)。
14、利乐包装:如纸质牛奶盒(此种纸较难回收)。
15、书页:比较杂乱的纸,无胶,无膜,可有文字。(非铜版纸)
废纸回收行业是纸的消费→回收→分拣、打包→再利用→消费的循环过程,在这一产业链的循环过程中包括:用纸单位、废纸回收企业、对废纸进行分拣打包的打包站、废纸再利用的纸浆及造纸企业,并将在分拣过程和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不可用废物进行填埋 。
图3-废纸回收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 造纸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未来趋势
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来讲述。
中国造纸业应如何看待外资的进入。以下
全球造纸行业生产与消费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而中国造纸行业近十年却以1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2005年的产量达到了5600万吨,生产量和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0%和14%,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造纸工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国内造纸工业一直未能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以至于我国造纸业每年都保持着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就在中国造纸业快速发展的背后,资金短缺、原料匮乏、技术装备严重依赖国外却成为绊脚石,这让遭受成本激增和需求平淡的国际造纸巨头艳羡不已,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 在巨大需求市场的诱惑与我国造纸业本身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无疑成为国内外资本逐利的现实选择。 造纸业是否需要外资 据统计,全球造纸行业生产与消费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亚洲的增长速度为8.5%,名列各大洲之首,而中国造纸行业近十年以10%以上的增幅列亚洲第一位。去年,我国造纸生产企业约有3600家,产量达到5600万吨,较上年增长13.1%,目前中国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0%和14%仅次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然而,就在造纸业欣欣向荣的背后,资金短缺、原料匮乏、技术装备严重依赖国外也成了造纸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以原料进口为例,我国造纸原材料构成中,大约有80%的木浆和废纸需要依赖进口,尤其是铜版纸、轻涂纸、白卡纸等高档纸品的生产。加之,我国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据统计,全国每年要花费近50亿美元进口纸品。 外资并购是否行的通 曾经轰动一时的造纸业最大的并购案———CVC亚太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购晨鸣,还是在孕育中便流产了。 5月20日,晨鸣与CVC签署了《关于定向发行与认购股份之战略投资意向书》,将向CVC亚太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将达50亿元,以解决困扰晨鸣发展的资金短缺及负债,尤其是短债比例过高等问题。然而,时隔两个多月,董事会就公告说明解除投资意向书,并解释原因为:双方“在公司未来经营理念和思路以及董事会人员组成等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合资是否为造纸业另辟蹊径 最常见的外资并购,实施起来似乎并不顺畅,但是造纸业对外资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外资对中国造纸业的热情也没有被浇灭。眼下,一种更稳妥的方式在国内造纸厂商和外资间流行开来,即与核心资本外合资。用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的话说,就是用不拿整个的公司与其合作,只是拿出一块先试一试,做做实验。 08年8月,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在兖州共建合资公司便得到了应验。国际纸业在与太阳纸业现有涂布白卡纸生产线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再投资1.6亿美元新上一条年产30万吨液体包装纸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合资公司可形成52亿元的销售规模,利税7亿多元。 相关阅读:中国纸业当前状况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部分造纸龙头企业已经在技术、规模、资金、管理等方面有了较强实力和竞争能力,已经具备了与外资相抗衡的整体实力,他们用不断壮大的企业规模和高速增长的市场份额昭示着国内造纸工业的新面目。在此其中,尤以民营企业为主要新生力量,其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成为中国造纸企业影响外资并购的主要力量。 据记者了解,新近成立的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的阵容就是当前我国造纸工业规模和实力的例证。该商会由国内200余家有实力、具规模的会员企业组成,巧合的是,这些企业几乎清一色是国内造纸企业,这其中又多以民营企业居多,被专家认为是代表了国内造纸业的主要力量和发展方向。其中,山东太阳纸业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造纸企业和最大的高档涂布包装纸板生产基地;华泰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其新闻纸产量占全国新闻纸总量的1/3;湖南泰格林纸位居国内造纸企业前4位,是硕果仅存的国有造纸企业之一;宁波三A集团为全球最大的扑克牌供应商和国内惟一的邮票纸供应商;维达纸业(广东)有限公司为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商之一;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为国内造纸最具权威的造纸科研学术机构等。 评论:造纸行业需自主创新 在国际上,造纸是仅次于电信和钢铁的第三大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造纸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造纸企业正在朝高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方面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这样,摆在民族造纸企业面前的是,要想快速发展就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设备自然离不开资金。
来源:中国纸网
5. 中国包装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包装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现在已经建立起相当的生产规模,已经成为我国制造领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2012-2017年,我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截止到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14003.16亿元,同比增长2.47%。
目前,我国包装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包装印刷和包装机械为主要产品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内消费和商品出口的需求,也为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服务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包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6. 请教电子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的公司
(1)国内:国文、文石、掌阅
国文一本通
产品特点:采用柔性屏,摔不坏;
采用Linux系统,运行稳定,耗电少;
主要功能是阅读和手写。在阅读功能上,内置当当书城,操作与当当阅读器8类似。在手写功能上,支持钢笔和铅笔格式,支持在PDF格式的文件上使用WACOM电磁笔做笔记。内置20多本书,主打阅读和手写批注功能,可以正本导出笔记到有道云笔记或印象笔记,也可以单页导出到邮箱或有道云笔记。
文石(使用的是开放式的安卓系统。优点:支持下载安装kindle、当当等多个读书软件,开放度高。缺点:功率低,耗电快,系统不稳定。)
掌阅Smart大屏手写板(今年8-9月份推出的,定位是智能笔记本,使用封闭式的安卓系统,硬件配置比较高,但是所需的运行内存也比较大;支持的文档格式和国文差不多,但与国文一本通3相比,掌阅Smart大屏手写板支持多种格式的手写笔记,且有黑白两款。)
Supernote(新出的一个品牌,宣传做得很好,但是目前体验还不是很好,处于起步状态)
(2)国外:Remarkbook、索尼
Remarkbook(挪威品牌,国内生产但是不在国内销售,只能够代购。主打手绘本方向,手写感非常强大,是目前手写感最好的电子手写纸,厚度只有6.9mm,重量只有200多克,价格四千多)
索尼(有品牌效应,价格也是四千多。只支持PDF格式的阅读、写字和批注,针对研究生、建筑师、医学人员等需要查看大量专业著作的人群。PS:知乎等平台上有相关职业解说。)
购买Remarkbook和索尼电子纸最大的缺陷是因为国内没有发售,售后服务比较麻烦。
7. 无碳复写纸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状况
任何产品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
前几年无碳纸从无到有,到昌盛。
现在已经到了成熟期。
市场波动逐渐稳定。
所以今后的几年里,市场会平稳。
然后逐渐转冷。
8. 纸产业,未来还有发展前途吗例如: 卫生纸,作业本等等……
肯定有。不可能不用纸擦屁股,擦鼻子吧?
9. 中国造纸业的前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造纸行业研究小组表示,自2009年来,我国造纸行业进入整合期,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落后产能被淘汰,兼并重组加快,随着产业整合的深入,已经完成产能布局以及扩张的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议价能力,将会成为产业整合中的中坚力量。未来,造纸企业谁在环保上走得更远谁赢得市场的可能性就大。
我国造纸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造纸国,且总产量仍在不断扩大,行业整体进入了供过于求的时代。2011年,我国共有造纸企业2620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14.12亿元,同比增长21.54%;销售利润699.62亿元,同比增长17.95%;利润总额362.13亿元,同比增长6.20%。
我国造纸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造纸产业大国,远不是造纸产业强国,中国企业与世界前100名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造纸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涌现出9家百万吨级的纸业公司,但行业平均规模却仅有2.3万吨。据统计,2011年全国2600余家造纸企业,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仅100余家。而2008年全球造纸100家企业排名中,超过100万吨有87家,其中全球最大的造纸企业浆纸产量达到1800万吨,中国2011年最大的造纸企业产量也不过760万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纤维原料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造纸原料短缺可能将成为一个最严重的大问题。加上国内企业还未建立起有效的销售配送系统,缺乏持续稳定市场的能力,难以保证获利和规避风险。
此外,目前制约行业发展还受到地域性集中度过高造成资源短缺;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造纸机械落后困扰产品水平提高;造成严重污染有碍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造纸行业的数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发展
“九五”以来,华泰集团通过拉长“造纸为主、多业并举、首尾并接、优势互补”的生态产业链,以造纸为主体,向上游发展壮大林业、化工、热电,向下游报业出版、印刷包装、物流、商贸服务等产业延伸,形成既有原料基地、能源供应,又有终端产品输出的完整链条,初步构建了上下游衔接配套的造纸产业集群,为企业搭建了可持续发展平台。
华泰绿色生态产业链是一个闭合循环、共生耦合、产业扩张的有机整体,其价值链:纵向是林、浆、纸一体化,横向是化工为造纸提供必需的化学品;热电联产、水利工程和林业基地为浆、纸等生产提供充分的能源和资源保障;物流为各产业解除运输瓶颈;商贸则为各产业建立畅通的业务渠道;报业出版、印刷包装又是造纸的直接用户。各产业都围绕着造纸,但各产业又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各自不断做强做大。大产业链里包含小产业链,大循环经济里包含小循环经济,使现有和潜在的资源相互配合与协调,达到了很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表现在可使用共同的销售渠道或物流运输渠道,企业内可分摊间接费用,分享共同的经验曲线、管理经验与专门技能等,从而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使各种经济要素得以优化配置,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增强了企业持续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