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3 03:19:02

①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以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为标志,信息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全球信息产业剧烈动荡、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过去的五年,是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速度发展。2002年,全国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5726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2.3%提高到5.7%,通信业增加值达到2746亿元,占GDP比重为2.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980亿元,占GDP比重为3% 。

电信业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电话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2亿户,是1997年的5.3倍,固定电话用户2.18亿户, 移动电话用户达2.12亿户。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8.11%提高到33.74%。

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通信网基本形成。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2.84亿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71亿户,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776万路端,光缆总长度达225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47.3万公里。与我国开通电信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多个,实现移动电话漫游的达到120个。

电信业在发展中加大改革力度。经过改革重组,电信领域实现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转变。基础电信领域已经有6家骨干企业,增值电信领域已经有4400多家经营者。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电信业稳步实施对外开放。

电信管理体制实现由政企合一向政企分开、依法管理的转变。

产业规模取得新的突破。2002年销售收入 1.4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20%,五年平均增长25.2%。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国内各工业部门首位。

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全行业吸收外资超过700亿美元。2002年出口925亿美元,居我国外贸出口第一位,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46%。彩电出口1800万台,为1997年的5倍。通信类产品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三大类产品结构的比重进一步趋于合理。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公司战略成效显著。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带。

技术创新取得新的突破。软件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02年营业收入1100亿元,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有6000多家,软件产业基地11家,中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集成电路产量由97年的13亿块提高到85亿块,技术上已具备0.18微米芯片设计开发、规模生产能力。

二、下一步发展思路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并明确提出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信息产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应争取在国民经济全局中有更大作为。

(一)2003年宏观发展目标

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632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9%,其中在电信业中,电信业务收入4510亿元,发展固定电话用户33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200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9.4%、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0.1%。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销售收入1.64万亿元,增长19%,出口总额1000亿美元,增长8%。

(二)发展机遇

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并强调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将促进信息产业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存在的主要问题。电信领域:电信网间互联不畅问题突出,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电信立法滞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结构性矛盾突出,核心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明显 ,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三)政府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加大监管力度,实现通信业有效益的快速增长。

加强对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需要的关系,注重投资建设的综合效益,防止过度投资;处理好发展新技术与业务更替的关系,使新业务渐进发展,平滑过渡;积极调控和引导市场,防范投资风险;加强规划指导、整顿建设市场、引导企业联合建设,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加强对业务发展的政策引导。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将发展着力点转变到提高效益与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统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形成运营、制造、信息服务等多方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链;引导和推动运营企业开发国际市场。

发挥技术标准对通信发展的指导和支撑作用。加强通信技术标准工作,保证通信网的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积极开展与下一代电信网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按照"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原则,继续做好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技术试验的组织工作。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确保网间通信安全畅通。要从8个方面采取措施:技术方面,建设网间通信质量监控系统;管理方面,建立网间通信质量联席会议;经济方面,调整网间结算标准,理顺结算关系;标准方面,建立网间通信质量标准考核体系;舆论方面,建立网间通信质量通报制度;教育方面,进行基本行规教育;政策方面,出台"硬措施";法律方面,对恶性互联互通事件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电信普遍服务机制。一是要保证目前的普遍服务水平不下降。另一方面 是要不断提高农村边远地区的通信服务水平。

加快制定《电信法》。信息产业部对《电信法》的起草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已经把这项工作作为了今年工作的重点。成立了起草领导小组、起草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电信法》的立法工作上,要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目前我们也在对国外的电信法进行研究,但是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

2.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调整和发展力度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内需和出口。在保证大宗出口产品扩大的同时,抓好软件与集成电路的出口;在保持传统出口市场份额的同时,继续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在努力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扩大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品出口。

加快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立足国内产业比较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

加快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全面落实18号文件规定的投融资、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继续加强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工程中心建设。加大对国内软件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和龙头企业。提高集成电路加工制造能力、市场占有率和设计水平。

加大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监管和行业调控力度。加强价格协调、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制止恶性竞争。加强指导和协调,支持企业主动应诉反倾销调查,妥善解决专利纠纷。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

以推广应用为重点,积极务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积极推动政府上网扩大范围,建立高效的政府部门业务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应用信息化建设进行生产管理流程再造,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资源开放和利用,丰富网上应用,开放公用数据库,推进社区信息化。(完)

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集团

赛迪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赛迪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工业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控股的大型IT信息服务企业。集团依托CCID的强大资源优势,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媒体宣传、市场咨询、企业咨询、产品测试、资质认证、网络技术、广告代理、呼叫中心、展览展示、影视制作、电子出版、投资分析、机器翻译、教育培训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 媒体发布与传播:传媒服务是赛迪集团规模化经营的主要业务之一。CCID目前已形成了强大的IT媒体集群,共六报九刊,分别是中国电子报、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脑教育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通信产业报、电脑商报和中国计算机用户、软件世界、电子设计技术、视窗世界、开放系统世界、网管员世界、数字生活、世界电子元器件、市场与电脑。赛迪集团对媒体的经营性业务进行市场化运营,为IT界的众多客户提供了良好的产品推介及企业形象宣传等市场服务活动。
集团还管理和运营了影视、展览、电子出版、互联网站、呼叫中心、公关策划、广告等企业或业务,拥有多种传播渠道。
· 咨询服务:赛迪集团是国内最早在IT行业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大型资讯机构之一,系统内企业每年向政府和市场提供各类IT市场调查、市场监测、市场分析和建议报告等100余种。集团构建了涵盖政府公报、CCID数据库、厂商调查、用户调查、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数据采集渠道,建立了同国家有关部委、国家及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IT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和服务机制。

赛迪和政府关系密切,是政府的重要支撑单位,在A股上市。单位不错,待遇好,而且有发展前途。总部在北京,在各省有派驻机构。

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什么关系

  1. 中国电子抄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CEC,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中国电子旗下拥有36家二级企业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逾11万人。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3. 二者同属国资委,办公地点同在万寿路二十七号,都是由原信息产业部下属转变来,不过二者侧重不同,前者主要在民用领域,后者以军工为主。

④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组织简介

中国软件评来测中心是工源业和信息化部的直属单位,国家一级事业单位,国家一级保密单位,国内最大的软件与系统集成评测认证机构之一,是首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的软件检测机构,参与众多国家重点行业信息化项目、软件产品测试、信息系统测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发改委科技专项、“863”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等科技项目。
以赛迪时代公司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的总体方案设计和重要部分的实施,具有电子政务系统和RFID应用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具有大型信息系统的设计集成资质和能力。
研究院正在按照“软硬结合、转型提升”的集团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现代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一身的企业集团。

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那太多了,中国人上网都要什么实名制,怎么可能,实名能成功吗?不能,如此多的人,没个人都实名,那怎么实啊,光有设想没有方案或实践,如何解决好呢?

⑥ 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史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语言的产生,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是猿到人的标志。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可以大量生产,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46~1958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6)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扩展阅读:

信息技术发展前景

1、信息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桥梁,是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亮点。信息技术将使人类能够进一步把潜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巨大信息资源挖掘出来,把世界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

2、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信息的快速搜集、加工、储存和传递,使各国政府、公司企业和个人能便捷地获取信息。信息的这种透明性(公开性)和流动性,有利于各国政府和人民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从而必然有利于各国间的经济合作。

3、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将在21世纪大大促进全球实务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将成为对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

⑦ 未来五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1、3g网络相关开发(属IT)
2、动漫制作,和设计(看看现在的好莱坞大片动不动几千万版的特技权成本就知道)
3、生殖医学、医学遗传、皮肤科、牙科(与医院有关,待遇好,压力相对小)
4、环境能源类
5、航天相关。
6、如果追求安稳工作,传统垄断行业是个不错选择。适合生活,但不适合所谓的发展前景最好。水、电、煤气、石油、通讯、烟草都他妈的超级好,就是相对来说门槛有关系更好。
但个人认为,除非你追求事业上的超级成功,最终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选专业的话,要结合自己以后大概喜欢什么类型的生活方式,另行选择。

⑧ 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虚拟社会是未来几年的大方向
网络带宽的高速发展和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还有一个英国的教授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手臂上植入一块芯片可以用大脑控制电脑,还可以用电脑复制神经信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网友小说上说的虚拟现实在未来十年内应该可以实现!

⑨ 谁了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正厅级别单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直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类科研事业单位。是工业和信息产业部下属的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二级单位。
所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正厅级别编制,

⑩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哪个好

我在后者,奉劝你去前者,否则也会后悔。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