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产业脱贫攻坚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
一、突出监督重点
要把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扶贫攻坚工作任务、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扶贫移民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紧盯扶贫移民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精准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等关键环节,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努力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切实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强化监管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扶贫移民工作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落实好监督责任,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扶贫移民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县(区)扶贫移民局要落实1—2名工作人员协助纪检组对扶贫移民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与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签订监管责任书,前移并压实监管责任。项目实施村要充分发挥村(居)纪检小组和群众监督小组的作用。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驻村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要组织对所驻村项目实施的监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三、加强监督检查
(一)严格“三个跟踪”
常态监管跟踪。要紧紧盯住每个年度的扶贫移民项目资金,增加监督检查的密度,县(区)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市扶贫移民局组织力量进行抽查,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开展监管问效。
问题整改跟踪。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区)扶贫移民局应及时敦促有关单位,全面落实自纠整改。对经多次督促仍不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责任单位,将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并扣减年度考核分值。
绩效评估跟踪。对已经实施的项目建立好数据库,在1—3年内实行绩效评估跟踪,进行项目实施的效益分析和评估,对问题项目从严追责。
(二)坚持“四个公开”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项目资金使用要做到“民选、民评、民议、民管、民定”,完善群众“参与式”扶贫机制。真正做到“项目民选、标准民评、筹资民议、质量民管、验收民定”,切实搞好“四个公开”。
坚持评定公开。按照严格标准、群众参与、群众评定、群众监督的原则,对建卡贫困户的评定要做到群众票决和表决相结合。
坚持项目规划公开。坚持把规划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项目实施规划由群众参与、讨论、决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
坚持政策落实公开。对落实到贫困户的各类扶贫移民政策,要按照群众评定、公示公告、公正兑现的原则,对扶贫移民资金使用的内容、规模、对象、补助标准、补助金额,资金来源等全面公示。
坚持项目实施公开。对实施项目的过程,要按照群众决定、群众主体、群众监督、群众受益的原则,组成群众参与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实施、监督、验收。真正做到项目民选、标准民定、筹资民议、资金民管。
(三)建立“四本台账”
建立资金分配台账。对每年的财政专项(含本级财政预算)扶贫移民项目资金,要分别建立县(区)、乡(镇)、村分配台账,报市扶贫移民局备案。
建立项目监管责任台账。要将项目监管落实到责任人,层层传导压力,实行项目监管责任书备案制度,实行项目主管责任和监管责任终身追究制度,防止项目实施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及产业发展的短期行为。
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县(区)要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并对整改的情况和责任人记录入档。
建立项目验收绩效评估台账。对已经实施的扶贫移民项目实行台账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备案制度,项目完工后,必须由县(区)财政局、扶贫移民局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项目检查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人签字备案。
四、逗硬考核问责
市级将对监督检查情况纳入对县(区)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考核。要严肃查处滞留、截留、挪用、挤占和套取扶贫款物等违纪违规行为,认真解决基层干部在扶贫移民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侵占、行贿受贿等问题,确保每分“救命钱”“造血钱”都真正用到贫困群众身上。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长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逗硬问责。
书面提醒。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别发出书面“提示函”、“督办函”和“建议函”,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警示约谈。根据不同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整改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工作约谈,对资金使用管理混乱、出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警示约谈。
暂停拨付。对违规分配和使用项目资金,违反程序使用项目资金或者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财政部门要暂停拨付项目资金。
通报批评。对通过书面提醒和约谈,工作仍然推进不力或整改不到位的,点名书面通报,并扣减年度考核分值。
问责处理。对在监督检查中反应的违纪违规问题市、县(区)财政和扶贫移民部门组织联合调查处理;对违纪违规的案件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转请各级纪委调查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㈡ 作为大学生如何在脱贫攻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就业和创业机
作为大学生在脱贫攻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上级。
㈢ 打好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指的是加快增收步伐,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 )
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 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
㈣ 如何发展绿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发言稿
在这个社会中,有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我们也时刻不忘雷锋叔叔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自小受到优良教育的我们将来会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最美嘉兴人。
感人事迹
平时大家出门在外,有许多事需要别人帮助,点滴关怀,如阳光直入心间。有一次我走在兴趣班放学的路上,看见很多老人在排队,走近一瞧原来一家名叫“阿松理发店”在做公益活动,我发现凡是年岁已高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来理发,他们一律免费,每一位老人的脸上都挂着欣慰感激的微笑 。理发店的店员全员出动,有的为老人洗头,有的为老人围脖子,有的则根据老人的想法帮他们修整着发型,还有的在拿着吹风机为老人吹干头发,忙得不亦乐乎,那些干完活的员工一有空腾出手来为他们捏肩捶背,还和排队等侯的老人一起说说笑笑,谈天论地,仿佛是老人的儿孙一般。 没有一个人嫌弃老人。我还看见一位老人站得累了,他们马上搬来椅子端来茶水,看来老人们对这家理发店的手艺十分满意,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不拢嘴。店里温馨的气氛引来了不少路人的目光,每一位老人都带着笑容归去。有几位老人还议论着,对面小区有一位腿脚不便的李奶奶,理发店的店长了解她的状况后,定期上门为她服务,风雨无阻,听完后,我颇为感动。一股朴实的暖流让我对这群忙碌的哥哥姐姐产生了敬意。
点滴奉献
其实他们并不是纯商业的赚钱,而是在用自己的善心帮助那些老人,抽出几天时间 回报给社会,教我们如何学会关爱老人,多点爱心洒向人间。小小的举动,小小的免费服务,老人们会心生温暖,享受着儿孙般的亲昵。现如今现实生活中应该多立爱心的标杆,所谓的商家都应该深思。在获得利的基础上,是不是都应该毫无怨言为社会,为我们的明天奉献点滴的爱。
美德感悟
如今的社会有不少大爱让人潸然泪下,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善事,雷锋叔叔淳朴的微笑不散,他的英雄事迹我们永不忘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从每个人嘴里喊出,在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别人就不会忘记你当日之恩。
最美,这个词有着一定的分量,善良就是一个平凡的举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将簇拥再温馨的花蕊中。大爱与共,善意长存。
㈤ 脱贫攻坚中,各地应该如何发展特色产业
脱贫攻坚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我国对于脱贫攻坚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在各单位各群众的不断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的美食特色,以及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以及每个地区特有的地质特征。在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通过一些社交平台。专门组织一些人员发布当地的美食以及民族文化。或者是当地的地质特征。
现如今大棚产业发展的比较好,有的地区土质特别的优良。种出来的蔬菜水果特别的香甜。因此当地政府应该配合土管局的人,一起调查当地土地资源,看看当地的土质如何,适合种什么样的水果,或者是蔬菜。有的地区做得比较好,在政府的鼓励下,农民种起了草莓,樱桃,猕猴桃等多种水果。这些水果都是人们爱吃的。所以当这些水果成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慕名而去。这些都是能给当地带来很好的发展。
㈥ 打好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指的是加快增收步伐,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 )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1、防范风险:“防风险”与“稳增长”是统一的
坚定推进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地去债务出清、产能出清、“僵尸企业”出清,坚定地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坚定地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精准脱贫:“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新篇章”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三减三降”专项行动,改善人居环境,加大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控的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变贫困地区的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3、污染防治:“全方位的立体战”
政府要强化法治理念,尤其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强法规建设,以提高政府监督的能力和效果;要着力为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可行的减排机制和标准。
(6)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扩展阅读
意义:
1、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让经济发展更稳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2、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经济发展更均衡更充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将会带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对于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实现平衡而充分的发展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经济发展更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质量打好三大攻坚战
㈦ 脱贫攻坚中产业扶贫如何强化对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贫困户通过自身造血发展产业或者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年增收。
㈧ 要把什么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要把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专贫困地区作属为脱贫攻坚重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
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
(8)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
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