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县产业发展现状

县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0-12-01 21:58:37

⑴ 宽城县矿产资源型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概况

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宽城县按照“做大做强钢延、加快多金属开发、积极培育非金属建材、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两头在外企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宽城县有黑色金属采选、钢铁压延、黄金、化工、服装、建材等企业12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2008年全县产铁精粉949.4万吨,产生铁75.3万吨,产钢120万吨,黄金3290.49 千克,不锈钢复合材料5748吨。全部工业实现产值270亿元,增长105.78%;实现增加值96.4亿元,增长28.75%;工业利税实现41.97亿元,增长65.70%;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80%以上。宽城是矿业大县,2010年,矿业及相关制品业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90%。

⑵ 对县域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有何建议

我认为,县级经济,必须强调特色,而轻视系统,强调产业上下游合理开版发,而轻视行业的完权整。总而言之,要走社会大配套的思路,起码是临近几个县的相互协作,不要大而全,更不要小而全。这个虽然是老话,却是基本原理。平时与一些县级干部聊天,他们往往陶醉于行业齐全,忽视重点产业。

⑶ 1县1产业是如何发展的

其实他主要就是通过推广特色产品,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⑷ 新宁县经济发展靠什么产业

新宁县是农业大县,经济主要还是靠农业。

⑸ 四川省遂宁市的射洪县发展情况,比如说经济状况,企业工业如何,公务员收入等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面积1497平方公里,人口104万,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出产地。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8.9亿元,县域财政收入实现4.275亿元,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

射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在今射洪设郡,距今已2100余年。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在此置县,因梓江箭一般直射涪江而名“射江”,北周更名射洪,沿用至今。唐代中期,射洪人精湛的酿酒技艺,赢得了诗圣杜甫“射洪春酒寒仍绿”的赞美,射洪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较丰富。目前已成功开采天然气井3口,实现天然气自给有余。

射洪工业发展迅猛。1996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的沱牌公司,20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现已跻身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行列,占地12平方公里的沱牌酿酒生态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射洪的第二大企业“四川美丰”,1997年在深圳上市,年产尿素已达70万吨,目前又推出了三聚氰胺、PVC管材等新 产品。占地2500亩的美丰生态工业园已经开工建设。2001年在上海上市的“华纺银华”公司,通过整体嫁接和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小提花成为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努力争取做大做强的“明珠电力”,企业效益大幅提高。“蜀通公司”、“富士电机”、“天马玻璃”、“玉牌食品”、“华星硅业”等企业强势发展,异军突起。一批民营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工农业产值比已经达到87:13,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脊梁.。 射洪生态环境良好。城市乡村,绿树葱茏,森林覆盖率40.5%,是全国首批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县有耕地67万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农业复种指数268%。人民渠、前锋渠、螺引、武引、天仙水轮泵站、洋溪水轮泵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控灌全境,耕地保灌率80%。园区农业、大户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粮食、棉花、生猪、蚕茧质优量大。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制种基地县、棉花基地县、畜肉产量百强县和省蚕茧基地县。

射洪基础设施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非农人口发展到20万人,休闲广场、公园、绿地点缀其间,东、西、南、北片区开发热火朝天,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即将崛起。柳树、金华、仁和等全国、全省重点小城镇也有相当规模。射洪两处拦断涪江建厂发电,装机总量10万千瓦;新建成的沱牌热电厂,新增容量1.2万千瓦,电力供应富余,是全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射洪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达,自力更生修建了64公里一级公路,县乡公路基本实现黑色化。在涪江上建了三座跨江大桥。629个行政村通公路,60%的社通电话,光纤电视入户率达75%,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达10万户,党政网、因特网随时连通“地球村”,今日射洪与世界不再遥远。

射洪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全县较早地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有全国、全省重点学校5所。射洪中学创国家级示范高中喜获成功;国家级重点职中—射洪职业中专校,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射洪县中医院,使射洪保持着较高的医疗保健水平。射洪有县科研机构20个,各类科技人员15000人,是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和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县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11家;华西证券、川财证券设施先进,交易兴旺。大型超市、农贸集市遍布城乡,购销两旺。射洪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民安居乐业,是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射洪文化特色鲜明。远在初唐时期,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开唐诗鼎盛之先河。陈子昂给后人留下了重教兴学的风气和革故鼎新的传统。融诗书画“三色”于一体的国画家孙竹篱有代表作《猫头鹰》献赠一代伟人邓小平。紧随其后的“松鹤大师”王辛、“西部虎王”张扬学、“巴蜀奇书”赵敬亭,以及不断创新的川剧艺术和杂技表演被誉为巴蜀文坛的“射洪现象”。投资1800万元的射洪体育馆,可容纳观众3000多人。第三届亚洲男子排球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在这里举行。

射洪旅游资源丰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子昂读书台,始建于梁代的金华山道观,省级森林公园平安寨,螺湖、金湖、蒲家浩桃花园、龙泉寨风景区等,构成了富有特色的旅游胜景。

⑹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在宏观层面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打造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县域经济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三、在发展机制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基本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高新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率和规模效益。县域之间和县域内要注重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适用技术,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力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同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近农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化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辟更大的空间,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首要的是搞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和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覆盖县域内每一寸土地,科学地引导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拉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新社区—新村庄梯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加强乡镇驻地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示范乡镇,形成辐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要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互动,以点带面,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并城、村并镇、村并区、村并企、小村并大村等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居住、供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随着这几年党对“三农”工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良好局面,但城乡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现代化进程
采纳哦

⑺ 在县城里有什么新型行业发展吗

有,卖大粪,有机肥料。

⑻ 江川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相关来资料 1.农业收入持续增长,农民自收入稳步增加。2000年农牧业总产值达62875万元,比“八五”末的35083万元增加27792万元,年均递增12.4%;农民人均农牧业收入达到2748元,比“八五”末的1584元增1164元,年均递增11.6%。
2.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0年高稳产农田建设面积达9.7万亩,比“八五”末的 3.61万亩增6.09万亩;滇中吨粮田建设投入资金416.9万元,建成面积2.7万亩;江川仔猪批发市场是云南最大的、一流的生猪批发市场,占地26亩,投资750万元,已建成投入使用。 3.水稻、蚕豆、小麦的条栽条播分别比“八五”末提高了6、9和7个百分点,中层施肥和微机配方施肥分别比“八五”末提高了4、5个百分点,新推广水稻旱育秧稀植浅插技术,普及率达92%,生物农艺新措施推广面积达11万亩,比“八五”末的2万亩增加了9万亩。

⑼ 涞水县近年发展什么产业

麻核桃产业,我只听说这个,具体有什么我不太清楚,要说旅游我知道,野三坡、百里峡(因为我家乡是百里峡那边的)

阅读全文

与县产业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