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浙江产业发展

浙江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1 13:23:47

①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浙江省电子商务有望进入跨越发展期,机遇大于挑战。
1、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全球电内子商务一直保持容高速发展态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战略地位提升。电子商务以“全天候、全方位和零距离”的特点,改变着传统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
3、浙江优势明显。浙江省发展电子商务基础扎实、氛围浓厚,杭州市、金华市分别被授予“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和“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称号,拥有全球最大的B2B平台、C2C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及一大批全国领先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4、面临挑战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在电子商务核心技术、战略布局、新商业文明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② 如何提升浙江的产业结构

如何利用FDI提升浙江产业结构
2008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经济在持续6年的13%以上增速后,出现明显的高位回调态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这预示着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浙江现有的产业结构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必须适应新的宏观环境与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从浙江工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情况看,大致是从三个方面路径发展起来的,一是源于原有的产业基础。如浙江的服装、皮鞋等行业。二是承接外来的产业转移。如浙江的制革行业、打火机行业等。三是现有行业的转型升级。如化学行业、电气及电子元器件行业等。总之,温州产业路径依赖比较明显,大多源于原有的产业基础,承接外来优势产业转移不多,产业结构比较传统,产业升级相对比较缓慢。
浙江产业经济现在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一) 浙江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机制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增加科技投入,自觉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二)外部资源价格下降带来的良好机遇,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国外经济受到重创,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下降,国外许多知名企业频临破产,这正是利用这次危机的机会,兼并国外企业,收购知名品牌,引进国外设备技术与人才的良机,这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外部助力。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总体方向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向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演变升级论。就是说浙江的产业升级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有传统产业逐步升级论--就是说在温州现有的传统产业范围内,从低技术向高技术、从低加工度和低附加价值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价值发展,目前只能通过提升服装、皮鞋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当前,温州经济发展面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趋缓、本地资源要素制约加大、省内先进城市竞争实力提升等多重压力下,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也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
FDI吸引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需求集聚,集中区域对高素质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要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产业结构高级化,又要顺应要素市场要求,注意利用好劳动力丰裕的优势,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同时,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外资企业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打破外资企业技术封闭壁垒,鼓励外资企业向国内企业转移技术。真正地将浙江企业由原先的劳动力密集型改变为技术密集型。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不仅在与改善环境喜迎FDI,更重要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含量,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持续地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③ 如何解决浙江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将产业集群与复区域创制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2.浙江产业集群需要特别重视培育和创造生产要素。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
4.要把浙江产业集群整合到全球商品链之中。
5.推进柔性生产,抑制过渡竞争。
6.推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制度建设。

④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本现状是怎样的

浙江是电子复商务大省,传统产业及制社会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快速推进,技术、支付、物流等支撑服务取得重大突破,各项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1、产业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全国领先。
2、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入。
3、经济社会各领域电子商务加快应用。
4、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取得重大突破。
5、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⑤ 江浙沪主要工业或产业是什么

从产业发展趋向看,发展制造业是参与国际分工最现实的途径,但江浙沪在制造业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同构现象。以2000年为例,浙江、江苏、上海制造业中产值最大的12个行业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排序。在浙江工业总产值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纺织与电气机械行业,上海为电子通信设备与交通设备制造业,江苏为石油加工业与纺织业。

从发展趋势看,二省一市的制造业结构也出现“往一条道上走”的趋势。1997年,浙江与上海12个最大的制造行业中,仅有8个相同,到2000年已全部相同。而且,地理上的邻近以及现有资源、经济体制、经济环境上的相似也导致二省一市主导产业的定位趋同,都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

⑥ 浙江农业十大主导产业是什么

⒈蔬菜产业。在稳定发展平原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山地蔬菜、设施蔬菜和加工出口蔬菜基地。
⒉茶叶产业。实施浙江绿茶全球化推广工程,全力打造浙江绿茶品牌。优化改造茶厂和茶园,推进茶树无性良种化、茶叶采制机械化,全面推行QS认证,着力构建世界绿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
⒊果品产业。着力打造浙江精品果业,扩大优势水果和珍稀干果规模,提升特色果品竞争力,建立现代果品种业体系,建设精品果品示范基地,加强果品保鲜、运输与加工技术研究,强化品牌建设,拓展果品市场。
⒋畜牧产业。实施西进东扩战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健康养殖方式,在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奶牛、兔、湖羊等草食动物,加快发展蜂产业和优质珍稀畜禽养殖业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
⒌水产养殖产业。组织实施水产养殖2881提质增效工程,着力发展虾、甲鱼、蟹、珍珠等四大优势主导产品。积极推进百万亩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加强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提升品牌,拓展市场。
⒍竹木产业。实施千万亩竹林提升工程,加快林区作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低产低效竹林,引导发展高附加值的竹制品产业,鼓励竹制品深加工和出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强速生树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推广,着力培育大径材基地,加快建设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基地。
⒎花卉苗木产业。适度控制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品种,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
⒏蚕桑产业。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围绕打造优质茧生产基地,优化改造桑园,调整产区布局,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
⒐食用菌产业。在稳定香菇等木腐类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上,加快珍稀类和草腐类食用菌开发,培育新型菌种生产体系。
⒑中药材产业。着力提升浙产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和珍稀药材生产水平,改良药材品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各地应根据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也可以发展十大主导产业以外的产业。

阅读全文

与浙江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