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动漫产业就业现状
“可以在广告,游戏,动漫三个区域都能用到的专业”
楼主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可真够贪婪的!!!!
你其实是想将来找工作的范围比较广是吧!
想法是好,但是,即使有这样的专业估计学出来也是一个平平庸庸的,各方面都会点,但有没有很强的,找到的工作也平平庸庸,工资也很平庸。。。。
要知道各行各业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种平庸的“人才”。。。
这个怎么说呢,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的不是很乐观,不过一直都在变好,虽然很慢。。。。。。。刚开始国家出台扶持动漫产业政策的时候,全国各地 出了好多的动漫基地,现如今好多公司都倒闭了。。。没倒闭的有的也是苟延残喘
当然也有发展的很好的!!
想要从事着行业,如果你很喜欢的话,可以,但如果你不是很喜欢,只是想找份工作,建议你还是放弃吧。。
各行各业,只要你能做得好,具备相当的实力,找工作肯定没问题,做SOHO也行,能当个成功的漫画家,出版畅销的漫画,版税够你吃一辈子的,这个可能是这行业里最极致的了。。
目前看,国内的漫画家还是有不错的,像猫小乐、黄嘉伟、夏达……他们的版税相当可观!!!
一些游戏公司的美术总监、主管年薪也能几十万 ,不过要求具备的能力也是相当的多!!
比如英语了得,懂3D技术,甚至游戏引擎的开发……相当专业的知识……
普通的美工一个月工资从一千多到三四千的都有!!这也是看实力的!!
另外漫画、插画、游戏对美术功底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自己做绘本画工过得去就差不多了,这个不好说。当然画工越好……
游戏方面,主要是“设计”,高一点的是画海报!海报要求就高了。。。有的公司甚至到社会上求画!!
插画么,一般都要求比较高,最低的应该是一些杂志的彩色封面吧,颜色很亮丽,人物都很卡通,非写实路线的~~
另外儿童插画 入行要求也不是很高啦!!
怎么说写实的都比较难!!
建议你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到各个网站转转,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选择方向!!
动画方面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填色的应该很低了。。
画原画要求了解动作变化趋势……
至于3D。。囧。。一点都不了解
还有场景 这个和游戏应该差不多(个人比较喜欢场景)
最后再强调下,如果你并不喜欢画画,建议你放弃这个行业!!
如果你很喜欢,那就针对你喜欢的(这行业分类还是比较多的),做到最好,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每个行业都缺少顶尖的人才,你能做到顶尖,那你什么都不用愁了!!
㈡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与未来
我是个日本动漫迷 我看了你的问题 很想说两句
我觉得中国的动漫大部分没有情节 每集和每集都不挨着 为什么日本动漫会火 有的时候很萌的画风还是会吸引很成熟的人去看 就是因为日本动漫把很棒的情节融入到了动漫里 《蜡笔小新》、《机器猫》、《樱桃小丸子》这些都是日本很早以前的动漫了 中国现在在干嘛?模仿?喜洋洋与灰太狼要不是动漫人物可爱 肯定不会火 而且也根本比不了以上我说的三部动漫 虽然我没怎么看过火影 死神什么的 可是那样的动漫 每一集都很扣人心弦 首先有了好的故事 才会有好的动漫 和演电视剧电影一样 演员再好 写的剧本垃圾 也照样没啥发展 期待中国动漫可以有很好的未来 中国的动漫还处于发展萌芽阶段 有卡酷那样的中国制造我很开心 证明我们的国人在努力 不再把动漫当做哄小朋友的一种玩具就很让我欣慰了 总结是动漫就像电视剧 讲爱情也好 讲励志也好 中国特色的我想想 就像《西游记》一样 画的就是中国四大名著 用动画片的方式展现出来 真的很好 只是画风上有点点弱智 (中国的画风是针对少年儿童的 根本没什么吸引力 跟不上时尚的节拍 全是儿童元素,虽然我不会画 可也知道哪些是吸引我的 哪些是我看了就会跳台的)反正我的肺腑之言就是这些了 希望你是个喜欢动漫 爱动漫的人 能把中国的动漫带出国门 嘻嘻
㈢ 动漫产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日本漫画家:萌系当道,内涵已死
(日本漫画家赤松健评论)
美国游戏产业人:日本动画领先我们5年,就如我们的游戏领先日本5年一样
(美国的漫画虽然还不错,不过动漫产业还是远远不能与日本相比的,EA发言人)
韩国人:其实日本很多动画的创意都是我们的思密达。
(韩国动画和我国动画的现状差不多,制作水平低,并且不重视)
国内XX部:大力发展低龄动画,提高儿童娱乐水平
(国内相关部门从来就没真正的从动画效益或其潜在效益上考虑过动画)
日本动画,仔细看着,一年跟着一年,一年不如一年,就是因为现在动画太过急功近利了,虽然日本动画还能维持着一个强势的阶段,但是产出一部深刻的动画的概率会逐渐趋于0,令人失望。
我会从动画发布的Blue-ray或DVD的销量来考虑动画的发展。虽然销量增加,但并不能成为否认日本动画衰退的证据。(考虑到社会发展水平)
㈣ 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繁荣,动漫市场多元化发展步伐急剧加速,因中国动漫人才实战经验不足,且一些高端人才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相关专家认为,提高中国动漫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挖掘动漫创意文化产业的灵魂,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软着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中国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到2013年,不仅国内公司纷纷高薪抢聘动漫人才,很多国外公司也不惜重金在中国寻觅专业人才。由于动漫为新兴的产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如凤毛麟角,企业要招到有经验人员的可能性寥寥无几。根据国内权威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克斯公司公布的2013年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动画专业位列第一,同时薪资待遇普遍高于其他行业薪资。
另据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对于动漫市场来说,成功的根本还是取决于动漫产品的质量。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国内动漫产业由于精英人才的缺乏而处于行业分散、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阶段。对此,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各类职业院校大力培育动漫游戏人才,从而解决动漫人才“荒”这样难题。
国内动漫游戏产业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当中,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拥有无法预计的潜在市场,动漫游戏设计职业必将成为今后最火爆的职业之一,如果广大求学者能够选一所品牌大、师资力量雄厚的动漫游戏学院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那么,他们的职业生涯必将是一条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成功之路! 动漫游戏产业属于动漫产业的一种衍生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业价值、多就业机会等特点与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几年,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越来越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动漫游戏产业诱人的市场前景,政府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力度,由此催生了一大批动漫游戏人才培训机构。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动漫游戏行业员工薪资逐渐增长,而高端专业人才却依然供不应求。反馈一:岗位薪资过万现象很普遍中华英才网最新游戏职场十大人气排行榜发布,3D/2D开发设计师成为最大需求量职位,而位列第三、四位的游戏开发和策划人员仍是游戏企业最急需的人才。游戏行业平均月薪已经突破5000元,中高级人才更是“吃香”,月薪近万元都是很普遍的现象,更有甚者年薪最高可达30万元。为了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各大游戏公司都在大幅度给员工加薪,其中大型游戏公司员工的平均薪资上涨幅度超过20%。
反馈二:岗位发展空间大可成金领,中国动漫游戏行业的人才缺口巨大。有调查显示,许多高薪职位,像游戏动漫设计总监,年薪可达30万元左右,但还是有价无“货”。从中不难看出国内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游戏动漫产业迅猛的发展速度。高级动漫游戏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持续增长,预计未来3—5年,中国游戏人才缺口将高达60万人。例如,网络游戏设计岗位的平均薪资要比普通行业的平均薪资高出20%—25%左右。游戏美术设计师、角色动画设计师、高级动漫游戏造型设计师、3D多媒体设计师等职位发展空间广阔,成为令人羡慕的金领职位。反馈三:高端专业人才依然吃紧动漫游戏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受到投资者青睐和政府的重视,正所谓“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面对中国动漫产业产值每年50%的高增长率,中国不足万人的研发队伍显得过于单薄,高端专业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国内游戏产业在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导致动漫游戏高端专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市场需求依然吃紧。
反馈四:知名机构招生仍然火爆,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但企业对动漫游戏人才的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业内人士表示,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与产业的脱节。“高校应届生往往是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而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才。”
㈤ 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
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需要创作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民族传统、凝聚时代精神的动漫精品。”孙寿山说。
又是这上纲上线的说辞,真是听得烦了都,郭德纲有一相声叫《论中国相声五十年》吧 大家应该去听听,我觉得中国的动漫产业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动不动就要“你这要有教育意义啊。你这故事的构架要反映人们善良的一面啊....” 那来的那么多教育意义啊 ,再说了 教育意义是在说故事的同时所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的,不一定什么的要那么表象吧
这些坐在权利高端的人,考虑的恐怕只是自己的政绩好不好,动漫真正的发展了没有他们不关心,也不知道,我们知道也关心,可没有能力喊口号谁都会,可是“说道不如做到”要想真正的看到我们中国动漫的成功,恐怕还需要我们动漫迷的爱心与支持啊,
在下觉得,首先是投资单位要做好市场的调查,看看究竟什么样的动漫是适合中国市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FANS们喜欢看什么样的动漫,这样拍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看,有人看才会有利益嘛
其次是,制作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每次都是大跌眼镜的结局,任谁都会绝望的啊,现在的中国动漫就是声势大,质量低,老是高不高低不低的,想要拍成美国三维的那种效果,结果却是像环游动画一样,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说还没人欣赏,还有二维的就更不用说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中国的一位漫画家叫 姚非拉的 他的梦里人一度是我很喜欢的作品 里面有非常多的风景画,人物和风景搭在一起,再加上那不算成熟的故事,不是故事 更像是散文诗,还有偶尔的搞笑感觉特别的美,在听说它要被动画化以后我激动不已,在这期间相关杂志还做过多次的报道,吹的可神了,可当我看到动画的时候.. 哭死啊 比业余做FLASH的人还不如。最近在央视少儿播的 中华小子 是叫这名吧 还是让在下很欣慰的虽然有些中国版 《降世神通》的痕迹,可我能看得下去故事了 还有那个三维的《猪猪侠》也很好 起码态度很好,我做不了那种像真人一样的动画,调不了那么细致的动作,或者是由于资金啊设备啊的局限做不出美国那样的东西,无所谓,我用有趣的故事,可爱的形象,认真的态度来弥补,做出来的东西也很好啊,我们不能说是非常喜欢,但还是会鼓励支持,这怎么说也能让我们看到一点希望啊,其实啊每个动漫迷也都不是傻子,你有没有努力大家都会看得出来,... ...
不小心说了这么多,完了完了 失礼了
㈥ 中国动画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电视剧还是以低幼儿产品为主,电影方面,有了几部不错的作品,但是还没有持续创作的能力
㈦ 在动漫产业兴起的时代,谈谈中国动漫发展的困境和机遇。
中国人大多认为动漫上不了台面,或者认为动漫有伤风化,更别谈把动漫看做艺术,只把它当作是一种“快餐”产业。所以中国动漫不是不能和世界水平竞争,是被自家人给埋没了。
国内动漫杂志也不是没有,动漫迷和动漫团体也积极给动漫杂志社投稿,来走日本大师的出道之路,但因为这些动漫杂志都不受到重视,甚至是被打压,所以导致一些好作品最后都逃不了无声的结局。而这些作品在学习日本动漫画风的同时,故事情节却没有日本动漫来的精彩,现在有漫友这一有政府扶持的杂志,虽然已挖掘了较多的绘手:shel chry客心等,也创办了金龙奖,但是仍旧敌不过国外的动画。
网络上一些动画播放视频的收视率远远超过传统电视的收视率,不难看出,未来动漫产业前景广阔。但正因为如此,更需要给以理解和引导,过度商业化利用和炒作缺乏对动漫制造和价值的深层理解,往往导致用功利的尺度评价新鲜的文艺,用市场的手段处理青少年的才华,从而过早的窒息了我国动漫发展。或者放大了异国舶来的风味,而促成了一种哈日哈韩哈美哈欧的文艺尾巴倾向,对于动漫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中国,动漫市场的需求在迅速扩大,然而国内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国内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研发和原创能力较低,与国外动漫产业相比,我国动漫业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国内动漫市场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相形之下,中国原创的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这种市场格局,显然是不利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动漫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据是令人担忧的,在我们至为重要的成长期,动画片对他们的文化熏陶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动漫流行的今天,我们受到欧美、日韩文化影响太大了。而国产动画片的滞后意味着我们传统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不能有效地传递给他们,从文化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所幸的是,政府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为此,中宣部决定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的动漫产业。其中的一个大力举措就是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紧接着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增设了少儿动画频道、扩大了少儿节目中动画的播出时间和播出数量,同时要求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可见,政府对国产动画业进行了“幼稚产业保护”的倾斜政策,创造了对国产动画片的大量需求,同时也抑制了国外动画片在中国的进一步进入和拓展。与此同时,文化部也表示要从政策法规、财政资金以及对国外的游戏进行审查等多方面来支持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由此国内动漫产业正在迎来迅速发展的契机。有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为6万分钟,而达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则只有2万分钟,尚有4万分钟的缺口,这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两倍。
中国动漫:一个失去创意的创意产业?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国内动漫产业却一直为创意的缺失所困扰。更有专家称,中国动漫作品到了“抄袭期”、“模仿期”。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胡月明认为,作者对文化元素缺少理解是导致国内目前还是没有好作品出现的原因之一。“如果新一代作者不能充分的理解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精髓,没有文化沉淀,是拍不出来好作品的。”
中国动画协会常务副会长欧阳逸冰说,我们喜爱《功夫熊猫》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中国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因为我们对下一代就是这样的期望:只要你能奋斗,你就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灿烂。这不正是所有的家长的愿望吗?
“国内动漫作品缺乏创新设计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从‘蓝猫’里面可以看到,那从‘黑猫’里面也能看到,不断地循规蹈矩,没有新颖的东西,这都是我们出不来好作品的关键原因”,胡月明说。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的动漫作品到了“抄袭期”,现在许多国内动漫作品,故事可能是自己编的,但故事里的形象是借鉴的国外作品,东拼西凑,这样的东西在国内市场上极多,中国动画片里的动作都是美国武打动作,都是变形金刚、蜘蛛侠的动作,因此也就变成了谁都不认可的“四不像”。
胡月明说:“国内现在的作品缺乏幽默和综合造型创意。国外的动漫明星的造型都有很深的文化因素,比如唐老鸭带着头巾,穿着水兵服;而国内动漫造型过于简单,没有幽默的想法在里面,没有创意,综合造型能力严重的缺乏。”
一位专家说,国内动漫作品偏重儿童而忽略成人,拍的片子似乎是给5岁以下孩子看的。但如果人们看了国外《猫和老鼠》等作品,没人会否认它是老少皆宜的作品,成人看了它一样会开心的笑。
“国内恰恰把动漫节目全部集中在少儿频道,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能看节目的时间段,这从根本上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想到动漫作品应有一个更好的扩展面”,这位专家说。
就国内外各专家评论来看,国人已看见问题所在,但现实来说光凭这些是不够的,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剧本,一些优秀的热爱动漫的人才,较好的产业链接建立,足够的资金,还需要国人自己的重视及普及 真正制作动画的人。
重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将中国元素融入进去,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的真三国.最游记.十二国记等等,眼睁睁地看着别国将自家的文化元素“引用”在作品中来赚国人的钱的确心有不甘呐,就从这些动画的狂热程度来看,中国动画需要本土动漫角色,及吸引人的剧本这则是我们这些制作动画的人该想的,中国的历史可比美日韩长,文化沉淀也多,但却不会利用。
㈧ 急求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有关的书籍资料!
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16个省份以及中央电视台制作完成国产动画片共186部101900分钟,比2006年增长23%。湖南动画机构的制作完成量高居全国榜首。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重庆等省市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数量较去年相比增幅均超过20%。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成为推动国产动画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力平台,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其中,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年首播国产动画片达65000分钟,收视份额快速增长,有效落地不断扩大,观众规模超过6亿人。
2007年度,广电总局向全国电视播出机构推荐播出33部优秀国产动画片。其中在剧本创作、创意构思、人物造型、制作技巧和产业开发等方面优点都比较突出的作品有:《福娃奥运漫游记》、《三毛》、《神厨小富贵》、《福娃》等
㈨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过去曾经回答过差不多的问题,直接给你粘贴过来吧。
基础产品发展迅速,拥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发展困难。
现在中国的动画工业是从业人员多而专业人员少,专业人员培养方面多是画工而缺少重要的配音、剧本、分镜和导演人才,投资方重视近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规划,政策上鼓励产业投资而限制作品倾向——其结果,表面如火如荼实际只是基础产品(为日本动画公司做外包绘画代工),原创能力缺乏,而且即使拥有优秀的剧本也很有可能被某光腚斑鼠封掉。
此外,中国的动画工业走的是全年龄推广的日式风格,但是上至政府审查下至百姓印象皆停留於“给小孩子看的玩意”这种思维,导致动画工业不能像日本动画工业那样的社会认同和合作程度——要知道日本动画和日本的流行娱乐业之间有著很深的合作关系,日本有大量最优秀的流行小说家、流行歌手和音乐人参与进动画的制作,这在中国依然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可以看出,中国动画工业在未来几年之内,依然只是某些有钱人圈钱的游戏和外资的加工基地,直至社会认同度上升、以及人才结构合理化之後才会有长足地进步。
㈩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困局
发展困局 内因 外因 研发 1.研发的原创性不高,大多采用沿袭或抄袭套路;
2.以动漫形象的直接应用为主,技术含量不高。 传统运营模式注重价值链的量化积累;
线性价值链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市场占有率。 社会经济环境对动漫产业认知和设定局限;
终端市场偏重于国外引进知名动漫形象应用套路。 产品 1.产品的品类繁杂,不成体系,普遍质量不高;
2.产品偏重于动漫形象的实体化,缺乏功能特色。 追求市场占有率盲目拓展,设计人员缺乏对品牌战略的整体把握,无法把产品与市场对接;
传统上动漫产业的知识体系,缺乏技术层面的创新和支撑。 国内生产商多为加工型企业,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应用;
国内生产商追求批量化生产,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服务 1.以动漫形象作为附加值,依附于其他产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2.缺乏品牌化的价值传递和行为标准,难以与市场需求进行直效对接。 长期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缺乏对服务的价值认知;
品牌运作止步于形象识别。 国内市场格局仍处于垄断与混战的低端竞争态势;
强势品牌的排他性和兼容性。 管理 1.沿用原有代工体制,实行工厂化的流程管理;
2.缺乏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商业利润为目标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导致动漫企业陷于不断开发产品的循环;
短线作战特征明显,急于快速积累资本,缺乏长期战略考虑。 扶植政策的驱动下导致资本的盲目进入,催生市场泡沫效应;
国外强势动漫品牌的迅速扩散压缩本土动漫市场培育周期。 营销 1.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版权交易作为营销基础,间接获取市场规模的判断,缺乏对自身品牌价值的理性评估;
2.以周边产品的销售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方式,对于市场的把握由产品经销环节控制,禁锢商业扩张。 动漫形象的产业渗透能力不强,无法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动漫企业自身缺乏产品线的规划和生产能力。 国外强势动漫品牌的市场反应激发周边产业的跟风热潮;
大生产模式下,多数企业追求批量产品的短期变现能力。 推广 1.对推广的依赖程度过高,被动推广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硬性传播承担过大的市场风险;
2.推广方式依赖线上推广,对资源稳定性要求过高。 动漫企业缺乏系统的品牌营销思维,仅依靠推广打开知名度;
动漫企业强调形象传播,线下推广的形式和内涵不足。 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目标消费族群的媒体接触习惯;
整体社会价值趋向简单直白和娱乐化,缺乏体验性。 流通 1.由运营商控制市场流通和进销存的量化管理。 动漫企业自身不掌握行销通路。 行业分工的过度精细化。 终端 1.由经销商掌握销售的主动权,形成对动漫产业自身的反向选择,导致动漫企业无法掌握市场布局;
2.长期依赖授权开发,导致市场铺货混乱,盗版侵权常态化。 动漫企业核心创作团队,具有明显的市场细分特性;
动漫企业自身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缺乏市场适应性。 销售和应用终端的市场化属性以市场收益为导向;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蚕食正品市场业绩。 人员配置失衡:重设计,轻创意;重角色,轻故事;重形象,轻技术;重制作,轻营销;重形象,轻品牌;重产品,轻服务;重数量,轻品质……
价值分配失衡:投资成本高,利润回报低;推广周期长,市场周期短;铺货范围广,版权收益低;产品类型多,消费体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