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层气产业链投资风险分析
煤层气产业上、中、下游不同环节的投资回报率是不一样的,其根本原因是在煤层气上、中、下游不同环节,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不同。
(一)煤层气上游勘探开发风险
煤层气上游勘探开发风险来自于不确定性。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风险是勘探的不确定性。煤层气赋存于地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的技术局限,不能保证某个区域的煤层气资源大量存在,而且能够被开采出来并获得经济效益。
在煤层气产业链中,上游勘探开发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勘探开发的价值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煤层气资源状况,还取决于煤层气运输与销售等环节。如果中、下游环节落实不好,上游的投资就不能得到回报。
煤层气与天然气类似,运输与石油相比缺少灵活性,通常只能用于本地区消费,由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使得开发商面临来自市场方面的风险:煤层气市场的需求容量可能有限,或虽然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但市场的发育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有限的需求市场上要与其他更有竞争力的可替代燃料竞争,就主要取决于煤层气的销售价格。价格过高,需求量就少;价格过低,投资者的回报就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给煤层气上游的开发商带来的风险较大。目前,我国的煤层气价格机制不完善。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还未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市场机制对价格的调节作用还不完善。国家现行的“煤层气价格按市场经济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政策,在实践中,由于各方对政策理解不一致,严重影响了煤层气开发商的积极性。
(二)煤层气中游管道运输风险
在煤层气产业链中,管道运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要对上游开发商负责,又要对下游用户负责,因此它承担的风险也较大。管道投资大,又是一次性完成的,但煤层气市场的发育却比较缓慢。民用和商业用户比较稳定,但不利于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发电用户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较差且易受到替代燃料的竞争,但有利于煤层气需求市场的快速启动。国内外天然气管道建设经验表明,下游市场和用户的开发进度是影响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设的几条输气管道都是由于下游市场和用户工作未做好而造成巨大损失。如莺歌海崖13-1—香港900多千米输气管道,计划给香港供气29×108m3/a,管道于1996年建成,但由于市场进展缓慢,大量的天然气送到香港放空烧掉。管道投资的风险低于上游勘探开发,但高于城市配送。这在天然气投资中已得到证实,世界能源组织(IEA)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表2-2)。
表2-2 高压运输管道与低压配气管网的比较[33]
(三)煤层气下游城市配送风险
煤层气下游城市配送的风险小于上、中游的风险。原因在于:地方配气网络的开发投入不像长距离运输管道那样一次性完成,这降低了它的容量扩张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它的用户主要是居民、商店、旅馆、饭店、机关、学校等民用和商业用户,价格的需求弹性小。
2. 想要知道基本煤化工的产业链是怎样的,最好有附图。要简单明了的
煤-焦化-粗苯-苯-甲苯-二甲苯
-气化-甲醇-碳酸二甲酯
-低碳烯烃
-甲酸甲酯
-甲醛-1,4-丁二醇-顺酐
-液化-油品
3. 如何延伸煤炭产业链如焦化等
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延伸煤炭产业链
日前,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做好部分电煤价格协商,保障2006年煤炭电力生产供应的紧急通知》。专业人士称,《通知》的目的在于不允许煤炭企业减少或停止供煤。因此,加强煤炭行业生产能力建设,从质量上保障煤炭供应显得尤为重要。
"新年开门红,质、量并重,仅我们高庄矿2006年1月就实现了30万吨的开采量。目前,平煤集团已完成了90%的电煤合同签订任务。"河南平煤集团高庄矿通风科副科长王振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针对用户提出的煤炭产品质量要求,大部分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能进行"分次爆破--分装分运--洗煤"等几个质量监控程序,最大限度地清除煤炭中煤矸石的含量,达到国家煤炭质量标准。
"煤炭行业目前整体上仍然存在着行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链较短,产品的差异性很小,产品结构不完善等诸多影响煤炭质量的不利因素,而且大部分企业处于相对贫困地区,转产或退出本行业难度很大,无序竞争,生产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神华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必亭分析说,这一系列不利因素,注定了煤炭行业在相当长时期仍处于非常激烈的竞争之中。
"但用户对煤质的要求一点也不会减弱。"南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部部长张黎明说,大部分客户对煤质考核不再以国标为基准,而是以企业制定的条例为标准,且对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煤炭产品质量符合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像他们热电公司就有自己的用煤质量标准。
"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提高煤炭质量的必由之路。这点已在煤炭行业形成共识。"陈必亭认为,在我国煤炭行业现阶段,确实有一些小、散、乱企业无视煤炭质量,有的掺假,有的未经生产许可。因此,提高质量,光靠自身的逐步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兼并中小企业,重组大中企业。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2006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国家发改委宣布从今年起取消对电煤价格的干预。国家对重点电煤价格的首次"松绑",给煤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判断,今年煤价将是上涨趋势,估计是15元~20元/吨左右,备受社会关注的仍然是煤炭质量。因此,提高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重组、集中",是提高煤炭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煤炭行业必须在生产集中化、规模大型化和综合机械化上不断增强"造血"能力。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国外煤炭企业已逐步向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方向发展,中国在这方面也采取了许多鼓励措施,以延伸煤炭产业链,如支持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气化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和煤制烯烃项目,实现煤液化、煤化工产业化;支持煤炭企业联合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发展坑口煤矸石发电、热电联共、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等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优质煤。
4. 煤焦化产业链是怎样的
煤炭冶炼焦炭,发展化工产业。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
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挥发分、粘结性和结焦性;绝大部分炼焦用煤必须经过洗选,以保证尽可能低的灰分、硫分和磷含量。选择炼焦作煤时,还必须注意煤在炼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用低挥发分煤炼焦,由于其胶质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实高膨胀压力,会对焦炉砌体造成损害,需要通过配煤炼焦来解决。
产品和用途: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
(1)焦炭。炼焦最重要的产品,大多数国家的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的燃料。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
(2)煤焦油。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
(3)煤气和化学产品。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粗苯回收率约占煤的1%左右。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经过净化的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的16%~20%,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烷。
焦炭的主要用途是炼铁,少量用作化工原料制造电石、电极等。煤焦油是黑色粘稠性的油状液体,其中含有苯、酚、萘、蒽、菲等重要化工原料,它们是医药、农药、炸药、染料等行业的原料,经适当处理可以一一加以分离。对照图2-2和2-3(煤的结构模型),煤焦油中所含环状有机物可以说是煤的“碎片”。此外还可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吡啶和喹啉,以及马达油和建筑和铺路用的沥青等。从煤焦油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已有400余种。从炼焦炉出来的气体,温度至少在700℃以上,其中除了含有可燃气体CO,H2,CH4之外,还有乙烯(C2H4),苯(C6H6),氨(NH3)等。在上述气体冷却的过程中氨气溶于水而成氨水,进而可加工成化肥;苯等芳烃化合物不溶于水而冷凝为煤焦油;乙烯等沸点高的气体,根据煤气的不同用途酌情处理。总之,煤经过焦化加工,使其中各成分都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用煤气作燃料要比直接烧煤干净得多。
5. 煤炭行业的下游产业链有哪些
这个很多啊,比如发电用煤、建材用煤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锅炉用煤、生活用煤、冶金用煤、炼焦煤等。
6. 煤炭的产业链是什么样子的
我所知道的煤炭产业链是这样的:
煤炭、炼焦或者甲醇、二甲醚
肯定还有下游产品,目前我所亲身接触到的就这产业链
至于网络到的知识
暂不搜索、验证
7. 煤化工产业链都包括什么
煤化工是以煤为抄原料,袭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煤化工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都属于煤化工的范围。
煤化工利用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然是没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生产各种燃料起,是干净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以上既是在煤化工转化的主要方面。
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是指以煤气化为龙头,以一碳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煤炭洁净利用技术,与电热等联产可以实现煤炭能源效率最高、有效组分最大程度转化、投资运行成本最低和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最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