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动漫专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啊
动画影视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人才稀缺,在动画影视行业里,就业方向十分广泛。学什么专业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经济发展变化飞快的社会,以往的热门专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爆,反而一些新兴行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例如动画影视设计专业前景就非常乐观。
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影电视的二三维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接受动画设计、动画技法、动画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培养具备原画、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制作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和各级各类动画公司从事原画、动画创作及创意设计、三维动画制作高等职业专门人才。
可以去学校了解一下。
② 动漫产业的不足与前景
总的来说参差不齐,潜力还是有的,但是缺少一套流程,无法形成闭环;比较浮躁,重量不重质
③ 你对动漫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本人觉得动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就目前阶段来看,动漫行业还处于一个漫长的成长期,可谓说是未来可期。
中国的动漫企业越来越多,总体而言,这些企业的规模大都比较小,竞争的能力也是比较弱的,就此来看,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还是无量的!
④ 我国的动漫产业前景怎样
我国动漫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动漫行业产值仅为471亿元,2015 年我国的动漫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1131 亿元,2010-2015 年复合增长率近20%。虽然2015 年之后动漫行业产值增速预计将略有放缓,但仍然将保持10%以上的较高年增长,预计中国动漫行业产值在2016 年将突破1300 亿元,在2017年达到近1500亿元规模,预计2018年中国动漫总产值将达到1768亿元,增长率达到16.3%。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产业链不成熟,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推广和普及,大量的动漫类APP持续上线,推动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中国动漫从业人员的不懈研究和努力下,中国动漫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未来动漫将成为中国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 动漫行业前景如何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截至2007年10月,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46万多动漫专业在校学生。而在中国84万个各类网站中,动漫网站约有1.5万个,占1.8%,这一数字与2006年初同期相比增加了4000余个,增长率约为36%;动漫网页总数达到5700万个,增长率约为50%。
面对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北京开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上海、广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国产动漫市场的上位。与几年前中国动漫市场中85%以上都是外国的动画片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7年国产动画片的数量已经占国内动漫市场的半壁江山。
截至2007年11月,聂崇瑞、本杰明、聂峻、宋洋、张晓雨、陆明等60多位中国漫画家的近60部作品在法国出版,并被推广到意大利、比利时、英国以及美国等世界各地出版发行。近年来,几乎每个月都有中国漫画作者的作品在欧洲出版。
与数字意义上的行业繁荣相对应的是名目繁多的动漫节、动漫展、动漫赛事在2007年的活跃。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举办,地点除了杭州、广州、上海、香港、北京这些发展动漫产业较早的城市,合肥、武汉、宁波这样的动漫产业新兴城市也逐渐加入。展出内容上,也更加注重质量和内容,不再是“COSPLAY+周边商品贩卖”的简单集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到2008年底,中国年动漫节目需求量为180万分钟,意味着将有一个2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而目前国内播出的动漫作品每年只有2万分钟,不足实际播出量28万分钟的1/10,且大量依赖进口。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中国目前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任何一个国人,不论他是本土漫画作者或者仅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一说到国内的漫画产业,不可避免就会提到日本的漫画。于是乎,总是听到很多人问,为什么日本漫画发展得那么好,中国却不行。关于这个问题,不妨让我们对比日本的漫画产业和国内漫画产业来分析一下吧。
如果说日本的动漫是通过:“漫画----动画----衍生产品----消费者”来获取最大利润的话,那么目前国内就是通过:“漫画----读者”来获得利润;而动画产品则是通过“动画----投资”来获得生存。而工业厂商则是通过“厂商----购买少部分动漫形象----消费者”来获得利润。利润模式不同,其效果当然不同。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的建立大概用了30年时间,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有60年以上的产业化经验,我们却不可能再有一个60年的发展时间。在国家最近出台的一些国产动漫扶持政策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优惠政策都将在2008年停止。也就是说,我们有的只是3年时间。如何用这3年换别人30年的发展?这个就是我们需要去改变的,完全单一学习日、韩、美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在“漫画”、“动画”、“衍生产品”几个环节中,其中“衍生产品”的载体,大多是玩具厂商或是其他制造商,相对来说是这几个环节中最为成熟的,也是资金最为稳定和雄厚的。这些厂商之中不乏能够拿出一笔充裕的资金来研发一部动漫作品的人存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产业成为“衍生产品制造商----漫画----衍生产品制造商互动开发----动画制作----衍生产品----消费者”,是否就可以发展的更加快一些呢?也许是,也许不是。让我们来计算一下时间。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动漫模式的发展时间:
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培养一个成熟的漫画助理需要3年时间;培养一个成熟的漫画家最少要有5年时间;培养一个成熟的漫画企划需要10年时间;
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培养一个成熟的动画原画师要5年、动作师要5年;而一个动画导演需要10年的时间。
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和制造行业联合,前期了解就要1年。产品分析、行业磨合出现成功案例需要3到5年。
于是,我们获得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最少需要35年的时间。
三十五年……这是个可怕的数据。不是我们没有三十五年的毅力来一直从事这个行业,而是我们没有三十五年的环境。政府的保护时间大概是三年,如果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依靠我们现在的能力去和国外成熟的动漫作品来抗衡的话,我们的胜算微乎其微。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模式:
我们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培养一个漫画家还是需要5年时间,培养一个成熟的漫画企划10年,不过好在,我们已经过去了这10年。而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动画行业开始从事大量的国外动画片的代工,积累了一定的制作经验。玩具等制造行业发展的势头和实力使得他们获得了很多资金。而玩具业也和动画一样长期是一种代工的状态。如果三者合一,连手创作。必将三方获利。如果是任意两方联合,情况也会是如何呢?漫画创作和动画制作联合因为是同质公司,在回报上会难以体现。如果是玩具等制造商和漫画创作合作,将回难以推广。如果是玩具等制造商业和动画创作合作,前期企划风险难以估计。如果是:玩具等制造行业出前期资金,漫画进行前期企划,而动画进行扩大影响的制作,再由玩具等制造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和铺货等销售行为。我们可以来计算一下还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由玩具制造商发起我们可以节约磨合的3年时间。而漫画创作需要的时间为1年半,市场反馈为半年。在确定造型合理后开始大规模的制作动画片生产玩具。前后所需要时间为3年。所以,如何利用好这3年,是我们必须探讨的。
到底什么是最适合我们的方式呢?也许就是“衍生产品制造商----漫画----衍生产品制造商互动开发----动画制作----衍生产品----消费者”。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在我国的动漫产业中,漫画和动画的地位。漫画和动画其实都可以算做是产品形象开发期。
那么它们究竟会在整个产业中取得什么样的位置?会和整个产业中的上下游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漫画创作中主要的创作环节有:脚本创作、造型设计、画面分镜等问题,一部漫画创作的成本大约需要50万以上的投入。而依靠动画制作为产品创作期的主打的话,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脚本创作、造型设计、动画关键帧、声效、动画后期等问题,一个动画制作的投资至少在1000万以上。
如果把漫画与玩具等制造业相结合的话,漫画可以提供给玩具制造业一个有灵魂的完整的动漫形象。而如果把动画与玩具等制造业结合的话,它可以提供一个更加生动的完整动漫形象。从收效上来说,动画比漫画更加有影响力,但是它所需要的是比漫画多20倍的高投入,这这样高的资金投入,将会把大多数玩具制造商给排除掉。并且在动画创作中,前期环节的工作(剧本、造型)一直是我国动画创作环节中的弱点。商家要做如何销售组合是商家的战略。而在动漫行业研发期来说如何减少前期风险,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样看来:由玩具等制造商投资前期启动,然后由漫画创作团队来完成造型和剧本工作,再由玩具等制造商研究并局部发行产品,并且同期进入该形象的动画创作阶段。接着再由玩具开发商来大规模的开发销售。而对于比较敏感的版权问题,由大家分享版权,制造商获取自己最需要的版权,其他版权可以进行再授权或者是和其他环节的开发者进行共享,这样的模式才能让大家一齐获得最大利润。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在日本,铁臂阿童木就是松下等几家公司共同享有版权。
在国内,漫画依靠出版物基本能够回收研究成本。所以,漫画的自身已经有一条小的赢利模式,就是:“漫画创作----出版----读者”来赚取利润。而我刚刚所说的“衍生产品制造商----漫画----衍生产品制造商互动开发----动画制作----衍生产品推广期----消费者”,则是值得我们继续尝试的另一条路。这条路更加适合成熟的漫画制作团队而非漫画个体作者。同时,这条路也更加适合中小型玩具等制造商,可以在最大范围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挑战未来的商机。
在未来漫画创作的过程中,造型简洁、适合玩具开发的类型,将会更加受到追捧。而具有商业理念的创作型漫画团队也将更加容易在这个市场中生存发展。他们将不光可以吃到出版界的版税,还可以吃到玩具或制造商的授权费。
由此,我认为,只要能及时根据客观环境调节自身,我国漫画产业就不会被淘汰。当然,我们需要创造型的漫画团队的出现,保证适合市场的快节奏和多平台,必须做到保量、保质以及和其他实体企业的连手。只要这种产业链模式形成,我国的漫画产业就一定会飞速发展起来。
⑥ 动漫专业前景如何
动漫专业现在挺吃香,这个行业现在普遍,人员需求量很高,相对技术需要也有很高要求
⑦ 游戏动漫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高端专业人才依然紧缺。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了支持动漫游戏的发展,政府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力度,促使不少企业纷纷加入了动漫游戏产业投资的行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动漫游戏行业员工薪资逐渐增长,而高端专业人才却依然供不应求。目前,国内游戏产业在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导致动漫游戏高端专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市场需求依然紧缺。
⑧ 动漫朝阳产业的发展前景
影视动画作为国内较为新型的行业之一,占据着中国市场的很大空白,我们都知道中国市场的影视行业处于发展的高峰期,选择这一行业的朋友大可施展身手,影视动画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⑨ 动漫设计前景如何
我国动漫产业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动漫的发展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和1941年的亚洲第一部动漫长篇《铁扇公主》对我国早期的动漫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由于文革十年的停滞以及改革开放后受到国外动画作品的冲击,中国原创动画走向衰落。进入21世纪,国家出台政策对中国动漫产业大力扶植,原创动漫产业重新兴盛起来,并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国产动画片产量仅为186万分钟,而2018年达到了241万多分钟;同时2018年我国国产动画票房达到16.9亿元,同比增长了27.1%。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⑩ 你对动漫这个行业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不得不说,国漫也许是做起来了,但是还需要时间。现在有一些国漫可以说确实不错,例如现在的全职高手。之前漫改也很成功,就像《尸兄》,和现在泡面番《快把我哥带走》 也可以继续这样一个方法,但是问题还是有的,就是在几年前的动画片。大多都是子供向作品,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