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R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为什么选择学VR技术
一是加快制定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规划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内容,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为主线,以加快技术产品研发、丰富服务内容供给为抓手,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标准规范、强化公共服务为支撑,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对地方布局进行科学引导,推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全国各地区协同联动发展。
二是支持突破虚拟现实核心关键技术。以融合创新为导向,面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工程,掌握一批具备生态影响力、带动性大、前瞻性强的软硬件核心技术。例如,感知交互技术、近眼现实技术、渲染处理技术、内容制作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
三是推动丰富虚拟现实产品有效供给。加快虚拟现实整机设备、感知交互设备、采集内容制作设备、开发工具及配套产品、内容和应用分发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虚拟现实产品有效供给水平,满足消费领域和行业领域应用需求。
四是推进虚拟现实与重点行业融合应用。引导和推进“VR+”发展,推广和深化实用性强、示范性好的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贸等重点行业、特色领域的渗透应用。促进跨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各行业发展路径,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拓展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空间。
五是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建设和运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测试推广、信息交流、创新孵化等服务。推动构建规模化创新、投资、孵化和经营为一体的虚拟现实生态系统,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六是构建虚拟现实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着力做好基础性、公益性、关键性技术和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工作,有效支撑和服务产业有序,引导团体标准发展。着力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加快我国国际标准化进程。
七是指导行业组织发挥产业发展促进作用。切实发挥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人才对接、应用推广、投资促进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中的协同作用。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推动构建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内容、应用等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2. 虚拟现实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vr行业市场规模开始爆发式增长
在我国,VR技术真正现实商品化的开始是2015年,因此,2015年被很多人士看作中国虚拟现实的“元年”。
从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15年国内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指硬件设备市场,不包含相关的应用产品市场)约为15.8亿元,2016年作为中国VR市场商业化快速发展的一年,市场规模迅速突破60亿元,达到了68.2亿元左右,增长率高达331.6%;2017年,在各大巨头纷纷入局、各类企业不断取得产品、技术以及内容上的突破的基础上,我国VR行业实现了初步飞跃,市场规模继续高速增长至170.5亿元左右,同比增幅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100%以上。
整体上来看,国内VR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概念普及率不高,消费市场还较为冷淡。据网络指数对“VR”这一关键词的监测,其搜索热度明显低于Xbox One和PS4。腾讯研究院将VR消费人群分为深入了解型、保持关注型、有所耳闻型三类,其潜在消费金额分别仅有2392万元、9647万元和2.23亿元。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总体体量较小,增长空间极大。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VR行业未来会怎样发展
VR有望成为下个万亿元新兴市场
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春晚舞台上,虚拟人和明星艺人同台炫技,观众畅享视听盛宴;两会期间,拿起手机扫码,全景式会场映入眼帘,新闻现场不再遥远;网络购物升级,按个键就能看到服饰的上身效果……VR正在强力改变人类生活。在2018世界VR(虚拟现实)产业大会上表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VR有望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下一个万亿元新兴市场。
市场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VR技术的关注度和理解力不断提高,虚拟现实技术正不断地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市场需求、行业应用正在激活,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VR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70%,全球投融资重点已从硬件终端转向内容应用。预计,2020年全球VR产业规模将超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2017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4%;虽然国内市场规模目前只有160亿元,但已开始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4. vr技术的发展和未来
VR有望成为下个万亿元新兴市场
VR,即虚拟现实技术。春晚舞台上,虚拟人和明星艺人同台炫技,观众畅享视听盛宴;两会期间,拿起手机扫码,全景式会场映入眼帘,新闻现场不再遥远;网络购物升级,按个键就能看到服饰的上身效果……VR正在强力改变人类生活。在2018世界VR(虚拟现实)产业大会上表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VR有望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下一个万亿元新兴市场。
市场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VR技术的关注度和理解力不断提高,虚拟现实技术正不断地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市场需求、行业应用正在激活,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VR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70%,全球投融资重点已从硬件终端转向内容应用。预计,2020年全球VR产业规模将超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2017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4%;虽然国内市场规模目前只有160亿元,但已开始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VR技术加速走向成熟,应用加速落地——有望引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
文化消费将成为VR/AR应用的一大潜力市场。无论是博物馆中的文物还是留存至今的历史遗迹,目前向观众传递的信息都存在不完整的情况,VR/AR技术能弥补这一遗憾,尽可能多地还原传统文化,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VR技术融合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将有望成为众多创新应用的基础平台,催生诸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经过10多年发展,VR/AR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国际上VR/AR技术已逐渐成熟,全球VR产业生态初步成形。
如今VR产业已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在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制造、建筑等领域都开始有了实际应用,并加速落地。随着5G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智能VR/AR将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出版业态和全民阅读方式,“传播+阅读+沉浸式体验”、虚拟与现实并存的新业态将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不过,目前VR出版仍面临大数据发展不充分、模型数据量不足、知识服务模式不完善等问题。柳斌杰认为,出版单位要通过研发先进、安全的智能出版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集中开发内容生产和数据聚合的智能出版软件,构建完善的智能化供给服务体系,才能推动中国出版业跨入智能化时代。
虚实结合才有未来
虚拟现实的崛起,未来可能彻底改变地产、游戏、旅游、工业制造等行业。当前VR产业尚未进入超级爆发期,VR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仍需要时间。
当前,全球VR产业正从起步培育期向快速发展期演进,中国与发达国家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基于虚拟现实生产开发的工具,能够显著提升产品设计和生产效率。虚拟现实技术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将极大提高生产效能。
近年来,工信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推动VR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2016年,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明确提出要加强VR/AR技术创新;2017年,工信部又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近期,工信部还将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VR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下一步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认识,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制造、商贸、研发、政务、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普及,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5. 虚拟现实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分布
城市规划、旅游景观、医学、娱乐、军事航天、室内设计、房产开发、工业仿版真、应急推权演、文物古迹、游戏、Web3D、道路桥梁、地理、教育、虚拟演播室、水文地质研究、维修、培训实训方面、船舶制造、汽车仿真、轨道交通、能源、生物力学、康复训练、数字地球、虚拟现实硬件。
中视典数字科技
北京盛邦新业科技有限公司
6. 江西省南昌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是副县级吗
应该是副县级。
7. 虚拟现实行业发展前景是什么
虚拟现实有三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沉浸感,参与者可以全身心沉浸于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中;二是交互性,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些虚拟现实交互设备和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产生与对应真实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的体验;三是构想性,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可以激发想象,或者可以构想历史世界和未来世界。
纵观科技发展,从大型机到PC再到智能手机,人机交互在不断升级,虚拟现实的创新将推动人机交互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虚拟现实面临着诸多技术问题,比如现实、渲染、交互和光学等都是挑战,特别是虚拟现实行业在内容、终端和用户体验上还有痛点亟需解决。
虚拟现实具备万亿级市场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打开一扇崭新的世界,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方式、产业服务模式和竞争格局都可能被深刻改变。虚拟现实技术不再仅仅是科研实验室中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的民众将接触到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万亿级市场正在形成。
未来虚拟现实将对影视、医疗、教育等方面产生众多重要的影响。为了抢夺未来全球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制高点,我国要加快提升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
我国虚拟现实虽然相关技术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迅速,在影视娱乐、游戏动漫、多媒体、虚拟仿真、数字博物馆、智慧城市、医疗可视化、遥感测绘、教学训练、工业测量、智能制造、国防军工、探测识别、3D打印等各行业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市场普遍认为,虚拟现实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伴随面向消费市场的硬件和内容的批量上市,产业不断推进。2016年,虚拟现实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年底虚拟现实设备销量将达2500万台。
根据预测,到2020年虚拟现实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虚拟现实将是不亚于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其中,未来3年全球虚拟现实游戏市场的盈利空间分别为12亿美元、23亿美元和52亿美元,每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8. 5G时代的来临对于虚拟现实行业的公司有影响吗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关键领域,具有产业潜力大、技术跨度大、应用空间广的特点。目前,虚拟现实处于发展初期的部分沉浸体验阶段。
预计未来五年,变焦显示与光波导成为热点,显示计算化初见端倪;注视点渲染、混合云渲染快速升温,端云协同、软硬耦合的精细化渲染成为趋势;网联式云化虚拟现实加速发展,5G赋能云VR;眼球追踪成为焦点,多感官交互技术路径多元化;内容交互性不断提高,助推媒体采编播创新。
此外,以内容应用、终端器件、网络平台和内容生产为重点领域的产业生态初具规模,内容与特定平台解耦加速生态成形,人工智能对虚拟现实的影响轨迹逐渐明晰,知识产权竞争态势趋于激烈,规模化应用试点开始落地。
当前,我国各地积极出台虚拟现实专项政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技术研发缺乏针对性与原创性,对关键技术产业化进程敏感性不强;缺少富于产业影响力的优质内容平台,产业融合创新程度不足;应用推广以展厅观摩式为主,示范辐射能力不高。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应紧抓5G与人工智能机遇期,突破业界惯有展厅级、孤岛式、小众性、雷同化的虚拟现实发展瓶颈,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技术预研与趋势预判,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具备落地潜力的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集聚融合,优化扶持政策,深化发展支撑环境,实现产业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的虚拟现实普及之路。
内容应用成为主要增长点
虚拟现实产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主要分为内容应用、终端器件、网络平台和内容生产。其中在内容应用方面,聚焦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工业生产、医疗健康和商贸创意领域,呈现出“虚拟现实+”大众与行业应用融合创新的特点。
全球虚拟现实市场快速发展,内容应用成为主要增长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虚拟现实市场1600亿元,增强现实市场450亿元。预计2017-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0%,虚拟现实为占据主体地位,增强现实增速显著。从产业结构看,终端器件领域市场份额占据首位,内容应用市场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将由2018年的8%升至2020年的19%。
此外,深入调研表明,当前“虚拟现实产业临冬论”(2017年投资增速负增长)反映出虚拟现实发展已由概念热炒进入理性调整阶段,自2016年进入高速发展之后,全球虚拟现实风险资本市场已经针对产业链条开展更加审慎明确的投入。硬件终端与行业应用占据全球风险投资产业细分领域主体。
资本投向日趋聚焦核心技术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2018年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中,28%位于中国大陆,获得25%的资金。2018年我国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数量为44家,相比上一年77家显著减少,但获得资金规模从18亿元增长至30余亿元,即企业平均获得投资从两千万增至近七千万元,且有十余家公司达到亿元水平,资本投向日趋聚焦于拥有核心技术的虚拟现实企业。
人工智能+5G技术助推内容跨平台增长
报告分析指出,虚拟现实遵循先硬件后内容的发展节奏,内容跨平台趋势助推产业生态加速成形。人工智能对虚拟现实的影响轨迹逐渐明晰。而5G产业链日臻成熟,世界各国相继制定5G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和网络建设,支持2019年5G商用部署,2020年开始规模商用。
报告建议,我国发展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要牢牢把握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窗口期,发挥虚拟现实带动效应强的特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应用示范为突破,以产业融合为主线,以平台聚合为中心,突破虚拟现实产业就事论事的发展定势,着力构建“虚拟现实+”融通发展生态圈。
9. 如何看待虚拟现实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的产业发展前景
VR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受到冲击。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认为,将VR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规模、交互性强、受众广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展示方式,比如数字化保存、虚拟修复、宣传展示、虚拟浏览、数字博物馆等,从而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问题。
文物高清图片、三维数据都可以借助VR展现出来,并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和娱乐元素,调动观众的兴趣。这将有利于保护文物古迹,增加文化遗产的展示机会,提升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未来,VR与传统文化行业可从三大方面进行整合,发挥作用:一是做好资源平台,聚焦产业内的优质资源,让其成为虚拟现实产业的智囊库;二是做好市场平台,为产业寻找应用、寻找市场,以切实可行的优质项目实现对产业的真正推动;三是做好对接平台,融合好VR与传统文化行业的资源,实现VR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双助力作用,给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
10. 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这个在大众眼里有些陌生的领域又一次火起来了。
美国数据分析公司Superdata出具的报告显示,2014年已有26亿美元的投资投入到从事VR、增强现实技术业务的公司以及相关的项目。
在Facebook、三星、微软、谷歌、索尼等国际巨头纷纷在这一领域布局的同时,全球也涌现出一大批VR领域的创业企业,中国当然也没有例外。
似乎在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Oculus的一夜之间,这个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领域,已经成为了各大互联网企业厮杀的一个新战场。只不过现在各自忙于“布阵”,相互之间的火药味还没有那么浓。
目前虚拟现实市场不断有巨头加入,初创公司也不断拿到融资,这期间会存在巨头与初创公司的混战,内容与硬件的胶着。虚拟现实已经成为了全球企业的下一个战场,只不过从目前来看,各自都还处在“圈地与备战”状态,
虽然各大企业抢占入口的动作让我们闻到了一丝火药味,但正如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有一个真正目的一样,虚拟现实这场战争首先是培育市场,吸引到大众的关注。显然这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在还没有真正看到虚拟现实的春天前,可能一大批硬件和软件公司就已经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