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7 22:43:47

Ⅰ 国内发展健康投资养生及养老投资产业困难吗

肯定困难呀,国内十人八穷,那来的钱养生,在说养老投资没有政府部门的投资,你肯定会陪的血本无归,中国人口基数大,老人更多可是现在都不结婚或者不生孩子了,那来的多余的钱养老,都是独生子女,四个老人,或者失独老人。在说养生就是笑话更本没有用,国人只有大病才看医生,小病全靠养,最后钱也没了人也没有了。你可以投资医疗机构,不错的选择。

Ⅱ 未来十年,什么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好

——原标题: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未来10万亿市场规模 “保险+养老”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在书吧阅读品茗,在健身房练习瑜伽,在餐饮中心烘焙糕点……提供如此多彩生活的不是某个豪华度假村,而是一座正在北京顺义新城兴建的高端养老社区。这样的养老社区,正成为如今一些中国人安享晚年的答案。

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较上年增长800多万人。随之而来的,是民众对养老等健康服务需求的井喷。

2010-2018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此巨大市场,自然吸引众多企业“抢滩登陆”,保险业就是其中主力军。截至目前,几乎所有中国大型险企都对“大养老”“大健康”产业有所布局,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行业巨头已在全国多地斥巨资兴建养老社区。

以轻重资产结合的方式进入养老产业,是不少险企的选择。例如开设本文前述养老社区的君康人寿,其计划未来5年在中国核心城市布局5至10家大规模、全功能医养融合的持续照料康养社区。在该公司规划中,保险产品、社区养老、医疗照护以及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将相互融合。

谈及保险业为何“押宝”养老产业,君康人寿总裁于卫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国内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特别是核心城市高端养老迅速增长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种供需关系严重不匹配,催生了中国养老产业,尤其是高端养老市场的巨大空间和投资机遇。

与此同时,由于养老社区等项目前期投入较大,且尚未形成高回报模式,其资金需求紧迫。而险资的长期属性刚好与之呼应。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健康养老事业中心党委书记王光剑告诉记者,寿险公司具有长周期发展特点,谋求的是长期价值增长发展战略,因此在资金供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投资养老产业也可以助力保险公司实现内涵式增长和差异化竞争,是保险业转型发展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此外,保险与养老均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两行业在天然特性上亦较为契合。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分析说,保险业掌握着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基础数据,尤其专业健康险公司在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投保、理赔、疾病发生率、发生年龄等数据,这能够为包括养老在内的“大健康”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尽管“保险+养老”似乎正迎来机遇期,但作为两个在中国起步并不算早的行业,如何实现“一加一大于二”,成功填补巨大需求缺口,还得仔细思考。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不应仅仅将资金机械地投往养老机构,更要从自身业务本质出发,发挥保险的风险和资产管理功能,并与各类具体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于卫红就举例说,险企可为消费者提供涵盖养老财务规划和养老生活安排的一揽子养老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金融产品与实体养老有机结合。

安永发布的一份报告亦指出,在中国养老市场呈现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应稳步构建“大养老”发展格局,建立以技术、数据和保险业务为基础,对客户关联需求进行追踪开发,并协同相邻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商业模式。、

Ⅲ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集团是做什么的

是做养老服务的,主要就是使儿女再也不用担心未来父母的养老问题。

Ⅳ 目前中国的大健康市场前景好吗

壹健康用自己的发展说明这一块有很大潜力,现在提出了守护全家人的健康这个口号

Ⅳ 求《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全文

8月26日,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我国在未来15年的时间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
“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也成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点,包含养老产业等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按照会议关于“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的要求,8月28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6健康中国养老产业高峰论坛”旋即落地上海滩,并首次向社会权威发布《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希望借此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并积极建言献策。
“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已经接近印尼全国总人口。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经接近1亿人,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亟待社会养老补位。”这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披露的一组数据。
8月28日,在《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6健康中国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首次对外发布。
根据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人,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在老龄化进程中,高龄老年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以后,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会保持在1亿人这个规模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少子化”危机迫在眉睫,老者增多,而青壮者渐减,养老问题愈发严峻。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缩小至2.6人,2050年将进一步降至2.51人,这也将直接导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95年的9.2%持续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13.7%。
“与庞大的养老护理人员需求相比,包括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需求,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达到千万数量级。”白皮书认为,我国高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较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基于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的身体和健康状况,需要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性的医养结合的长期护理服务,才能够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在哪儿养老”是每个老年人需要面临的现实选择问题。我国“十三五”规划结合国情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下,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是我国亟待补充的短板。
白皮书指出,国内养老机构2014年收留抚养老年人口数量,仅相当于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2.1%,仅相当于全国失能老人总数的8.5%。由此可见,我国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短板,亟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根据白皮书预测,“十三五”期间,国内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计划增至35~40张,拥有30%至50%的增长空间。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房地产企业、保险机构和医药健康企业基于自身的资产优势,以及产业关联优势,正积极布局养老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养老产业链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对养老产业链条和养老产品服务进行‘互联网+’改造的智慧养老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增长期。”白皮书指出,在老年人口数量激增、劳动人员持续下降、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对于弥补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口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Ⅵ 中国养老产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15年被称为中国养老元年,各种养老创业团队层出不穷。


从2013年国家明确开放养老市场到现在,利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进军养老市场的团队不在少数。而另有数据报告称“到2020年,全国将有4.8亿人迈入老年阶段,占总人口的35%,而整个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GDP的三分之一”。看上去,这是一个蛋糕巨大、政策利好的大风口。

在2013国务院3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开放了外来资本在养老市场的布局,自此由“国字号”开始进入自由竞争市场。

其中在科技与互联网方面的先行者不乏其众,比如2015年成立的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从线上的交互系统到线下的照护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再如为家庭设计的一系列可穿戴预警设备,试图从硬件上优化老人的家庭照护条件。


但从市场上看,目前的“智慧养老产业”,主要是智能终端与云平台两者居其一,或两者相结合,以实现对老人的健康管理和预警。


这一服务,理所当然地遇到了老人市场培育的问题。


老人和子女,都需要市场培育


首先,老人对健康的需求还是比较明显,如果能长期采集数据,并对健康进行风险评估,让老人和子女甚至是服务机构都能能够清楚身体状况。


第二个方面在于老人的安全保障,一键呼救和自动报警是目前主要的功能需求。


再者其实在于老人的精神需求上,如果系统越能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有的放矢。


老人的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在推广上他们还缺少有效的手段,而居家养老的买单方主要还是老人的子女。通过智能手段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及时提供预警,是子女目前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养老平台模式。


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市场拓展离不开资本、营销及执行的力量。但这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正是受到上述资本、营销及执行力量的客观限制,目前‘小能伴’在直接to C市场方面的进展并不快。


而要说服有赡养父母需求的年轻子女,可能营销推广的方法和渠道不同,但难度并不比直接说服老人更小。


前文提及的麦麦养老和小和365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先寻找养老服务机构客户合作,将相应的设备和服务销售到机构内部,再由机构间接推广给普通消费者。


机构推广:成本阻力大


智慧养老产业并不是第一个采用先to B再to C策略的行业,但养老机构要接受智能终端的进驻、甚至全面采用云平台管理老人健康,还有成本方面的忧虑——虽然养老机构热切欢迎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技术。


此外,来自专业养老服务行业的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鼓励老人在家中接受子女的赡养,把健康的老人送到养老院里,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这种观念客观上阻碍了养老机构本身的升级发展——养老机构推出的高端服务,在国内相对更难被高收入家庭认可。这也引致国内的养老机构没有动力和资金去优化智能化设备了。


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呼吁新的产品创新


推行智慧养老的从业者们都在摸索更好的商业模式,但能闯出一条道路的企业并不是很多。“目前阶段这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活,战线也长,包括整个产业链也非常庞杂,所以从业者一是要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再者也要有耐心。”


‘小能伴’老人平板,专注解决老人亲情陪伴,身体健康和娱乐悠闲的养老需求,致力于为每一位中老年人提供幸福晚年,希望能够和从业者一起努力,探索中国智慧养老事业为您解答。

Ⅶ 中国健康产业未来会发展居家体检设备吗

居家体检设备是未来智能家居的主要方向。
居家体检通过恩福居家健管机将年度健康体检从体检中心迁移到家庭,从而实现随时而实时的健康检测。使所有用户都能与生活圈内的医生建立实时的健康专业链接,医生和用户的关系更为紧密,实时检测用户各项指标,随时跟进,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了更适合用户的动态健康干预方案。利用手机的智能化,突破性地设计了互动式的干预方案,极大地提升用户参与健康干预的兴趣。用户全生命周期健康状态的动态健康档案一目了然,专家对用户的动态跟踪轻松实现,健康体检的效果也可以实时掌握。

Ⅷ 中国未来有发展的十大行业是什么

这10大行业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大健康领域,大数据领域,新物流领域,新能源领域,环境保护与改造领域,旅游领域,智能家居领域,新零售领域,新型保险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10个领域确实是未来发展最有潜力的领域,很多大型企业甚至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布局了,其实保守的估计,这10个领域最少要在未来30~50年左右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谁先起步的早谁就能占领行业的头几名。其实我个人觉得人工智能领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3、军事领域的应用

可以说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当中,人工智能被应用到军事领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们经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样,机器人无论是在数据处理还是在反应速度上,面都优越于我们普通人,而且在危险区域勘察或大型规模战争的时候,机器人如果参与的话,会极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Ⅸ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集团好不好

怎么说呢,毕竟国家也在支持养老嘛,所以做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前景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