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 哪些省市出台了地方特色的措施
深圳每年2亿专项资金壮大体育产业
深圳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良好的体育产业基础。深圳现在以及曾经拥有过多支职业运动队,也有举办国际性或者全国性体育赛事的经验。不仅如此,深圳作为我国创业创新的主要城市之一,同时拥有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因此培育了有利于体育产业创业的肥沃土壤。
安徽设立体育产业专项资金,输血体育赛事和产品
安徽省虽然体育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安徽拥有一支NBL的职业篮球俱乐部安徽文一男篮,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健身、跑步等全民健身运动的氛围。
沈阳市设立1亿元体育产业发展资金,多渠道推动健身消费
辽宁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运动员人才的产出大省,拥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和群众基础。沈阳作为辽宁的省会城市,目前拥有中超联赛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而曾经见证了国足冲出亚洲的福地五里河体育场也坐落于沈阳。
杭州基于旅游和经济资源,推出创新思路
杭州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拥有优质的制造业和旅游产业基础。而杭州也是一座十足的“体育之城”,拥有CBA浙江广厦以及中超杭州绿城等国内顶级联赛俱乐部,而且即将举办2022年亚运会。因此,杭州希望借此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广东利用职业体育和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谋发展
广东在中国体育史上有着辉煌的经历,也是体育人才的产出大省。目前风头无二的中超广州恒大以及曾经统治CBA的广东男篮等高水平俱乐部都扎根广东。同时,广东省发达的经济水平和产业基础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贰』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何意义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何意义----------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
『叁』 体育产业若想实现井喷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
体育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改善结构,需要调整现在体育制造业的‘偏科’,注重全面发展。体育产业若想结出硕果,一定要建立在肥沃的土壤之上。从地方调研中可见,政府打造体育设施、促进体育消费的主动性持续增强,从花钱办赛、建场馆的方式变成互为反馈的平台模式,出台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也愈发有针对性。
促进全面发展,促进融合,推动关联,发展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把全民健身作为产业发展和顷孙扩大消费的基础。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体育消费理念,利好政策如同杠杆,不仅撬动了资源与资本,更给从业者注入信心,消费升级,体育成为解决互动消费、体验消费的主流产品。
『肆』 2019中国体育消费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
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看,不断增长和参加锻炼的人群促使体育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将达到1.5万亿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总产出占据体育产业总产出的61.4%,超过一半的体育产业产出由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带动。中国体育消费新型业态发展迅猛。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体育+”工程促进体育与传统旅游、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都开始成为体育消费的新兴发力点。
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大
2015-2017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将达到1.5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随着中国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体育消费市场将有更大增长空间。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全球及中国体育消费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伍』 未来十年中国5万亿体育产业的机会在哪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预计在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总值将达到5万亿。这也意味着,未来十年将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黄金时期。
我们国家的体育产业,最近统计占GDP的0.63%,美国大概是3%,数据可能有点出入。到5万亿是什么规模?占GDP1.30%,比起美国的3还差1.70%。所以大家注意一下,体育界的人就从来没有人敢提体育产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但是我想在座的有这么多体育投资界的大咖在里面,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个雄心。哪怕到不了2025年,能不能到2030年,2040年把我们的 体育产业做成支柱产业。也就是说不仅是1.30%的拉动GDP,可能是到3%,4%。
未来十年体育产业的机会有如下几个:
1、更多的资本,更多的公司,将投身于青少年普及工作,培育潜在的体育消费者,类似于NBA在中国的普及。斯特恩拿着录像到央视,为了让中央电视台免费播NBA,培养了很多青少年慢慢看,孩子长大了,又会带着他们的孩子看NBA,我觉得体育产业还是要从青少年中来普及,一个是培养他们体育的兴趣,
2、培养从小体育的消费习惯。我想体育国际化的程度,我们在讲体育产业的时候,还要重视文化的特征。体育产业跟其他的产业不一样,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足球俱乐部亏损了,还是办俱乐部,因为纯粹不是一个产业,是有文化的东西在里面。大家觉得搞足球有尊严,有地位,这种来支撑他们,哪怕赔一点钱,哪怕不赚钱,也要搞足球俱乐部。还有发展体育产业的一些文化特征还是要重视,现在都叫IP,IP有的时候可以从国外买,更多是要培养符合我们文化体征的一些IP。
3、有一些不一定走国际化道路,足球和篮球要跟国际接轨,美国的橄榄球就是美国一个国家,现在是他们第一大联赛,超级碗单赛是吸金最厉害的。有些项目不一定全球普及,不一定让全世界喜欢,有几个国家喜欢,就能足够支撑出一个体育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IP。
4、体育消费市场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封闭性,就是在体育组织的话语权,在座其他搞金融的,搞IT,搞汽车的,一到体育产业,做着做着会发现会受很多的限制,因为国际体育组织垄断非常厉害,搞体育产业做大了,跟国际体育组织话语权的争夺,也非常重要。
『陆』 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促进体育产业各门类统筹发展。以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为先导,带动体育用品业、体育中介业等业态的联动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积极稳妥开展新兴的户外运动等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引导体育竞赛表演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制定与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体育用品质量认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体育用品业中的地位;鼓励发展体育中介业,大力开展体育技术、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
(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大力培育体育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素质,提升体育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体育产业良性发展。
(三)壮大体育消费市场。紧密围绕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大力引导体育消费需求,积极培育和健全体育消费市场,不断增强体育消费产品的供给能力,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体育消费。促进农村体育消费与城镇体育消费、传统体育消费与现代体育消费的协调发展。合理引导高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积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
(四)加快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坚持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结合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加快特色体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推动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将体育产业培育成为地区支柱性产业;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围绕新兴城市圈、经济区、产业带建设,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与体育项目相结合,突出特色、延伸链条、打造品牌,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品牌优势转变,形成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积极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产业。
(五)推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合理规划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布局,协调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产业基地发展,鼓励和指导各地做好各级各类体育产业基地的创建工作。根据《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明确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创建标准、认定条件和程序,加强对产业基地的扶持、管理和考核。“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3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和引导各类产业基地依据资源禀赋,进行合理的定位,发挥辐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以此全面带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以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传统体育产业与新兴体育产业的互动结合,拓展体育产业领域,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文化、体育出版、体育传媒、体育创意等相关业态的发展。充分利用体育运动休闲项目、体育赛事活动、大型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区,鼓励各地建设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统筹发展体育会展业,将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办成精品展会,鼓励不同项目、不同地区创办特色类体育会展。
(七)培育骨干体育企业。在体育产业各个门类中着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体育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体育领域战略投资者,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各类体育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八)推动体育服务贸易发展。以体育劳务、赛事组织、场馆建设、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我国体育服务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强体育行政部门与项目协会、体育企业对外服务贸易的沟通及协作,积极搭建对外体育服务贸易平台,鼓励各类运动项目、特别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探索建立体育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逐步拓展和完善体育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尝试制定体育出口指导目录,扩大体育出口。
(九)推进体育产业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制度。创建和完善体育产业信息、投融资及体育产权交易等服务平台。加强体育产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实施体育产业智库工程,“十二五”期间,设立10个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积极推进体育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研制。
(十)盘活体育场馆资源。进一步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丰富体育公共服务实现方式,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合理规划和布局体育场馆设施,加强建设和管理,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中小型体育场馆和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结合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业态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模式。加强体育场馆协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功能。
(十一)做好体育彩票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彩票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健全发行销售监督机制,确保体育彩票市场的安全和信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丰富体育特色彩票品种;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各项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服务和营销水平,稳步扩大市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柒』 浅析体育消费需求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健身、娱乐和观赏为主的体育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育产业的发展受社会体育消费需求的制约,社会体育消费需求又受到 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消费意识的制约。培育市场就要引导体育需 求和体育消费,没有体育消费就没有体育市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培育与开发体育消费是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 重要途径之一。 挥积极的作用,未来几年我国居民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体育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 2008 北京奥运,对我国体 育产业在积极引入新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产品方面提供了 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体育产业发展的途径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我国体育产业应从传统的制造业为主 走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育产业必须延伸其价值链,拓展生产性 服务(主要包括金融、贸易、商务、中介等)和非生产性服务业(主要 包括文化、信息等)。开拓体育产业的利润面,使体育产业的制造业 价值与服务业繁荣互筑“双赢”,从而更大程度地适应与满足国内 育消费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