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产业发展概况

产业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0-11-24 20:56:12

Ⅰ 新集镇的产业结构概况和经济发展状况

新集镇按照“政府规划,科技先进,产业集聚,标准生产,品牌经营”的思路,以园区建设开发作为载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块状经济,优化全镇农业区域布局。
1、园区化建设现状。
西新庄的设施蔬菜,吴家坨的特色林果,马踏店的珍稀动物养殖以及遍布全镇三分之二以上行政村的地产生猪,在全县已小有名气。多年来,在农业方面的人力、财力、智力积淀,已使我们具备了率先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的工作以建设农业强镇为目标,结合我镇农业现状,因地制宜,重点指导,突出发展;
首先,确定了沿滦河和沿刘石公路两条经济带的开发思路,在沿河滩涂一线说涉及的12个村,开发20000亩滩涂资源,使闲置多年的荒滩,变成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在沿刘石公路一线所涉及的13个行政村走市场带基地的路子,依托新集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带动设施蔬菜的种植完成沿路地区日光温室走廊的建设工程,使其成为面对京、津和东北地区较为固定的蔬菜供应基地,经过一年的建设新增设施农业种植面积3000亩,可实现农业产值增值250万元;
其次,根据我镇的不同区位特点,规划建设五个农业示范园区:
(1)东北部地区以西新庄至裴各庄为中心,建设设施蔬菜园区,实现农业的大投入、大产出。在小营村和新庄村分别投资200万元和100万元建立了绿色蔬菜示范园区。
(2)南部地区以吴家坨、东佃为中心,规划建设施林果示范园区,以此带动本镇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目前,该园区实现特色林果面积3000亩。
(3)中部沙带地区在种植业以外搞调整,以马踏店、冯庄为中心建设珍稀动物养殖示范园区。该园区各种珍稀动物存栏达到了50万只。投资200万元对高庄村进行了沙地改造工程。
(4)西部地区以崖上一、二村为中心,投资100万元建设了生态示范园区。这一新建园区规模在千亩以上,将扩造为精品园区,使之不断上档次上水平。
(5)西北部地区原大周庄乡各村建设了以拱棚蔬菜为重点的粮菜套种示范园区。
2、园区扩展规划。
为促进新集镇的全面发展,立足新集镇区域优势特点,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再规划开发两个园区,一为马踏店村北的工业园区,一为高庄村北的畜牧养殖园区。
过对上述两条经济线的开发和七个示范园区的建设,来带动全镇42个村的农业结构实现宏观与微观上的调整,使全镇农业形成了特色不同的功能区,一区一品,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Ⅱ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方向

农业生产发展现状与方向分好多种,比如在农业这一块要怎么去搞好它?然后,引导人们的方向去弄好多脓液

Ⅲ 如何分析某个行业的发展状况

1.给这个行业分类

发展前景:

  1. 朝阳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

  2. 夕阳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不乐观的产业

技术的先进程度:

  1. 新兴产业----采用新兴技术进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2. 传统产业----采用传统技术进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要素集约度:

  1. 资本密集型----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的产业。比如钢铁房地产

  2. 技术密集型----技术含量较高。比如飞机制造

  3. 劳动密集型----主要依赖劳动力。比如纺织

  4. 知识密集型----依靠创意设计等智慧投入。比如创意产业

  5. 资源密集型----依赖资源消耗。比如煤炭木材

2.分析其存在价值

行业是由许多同类企业构成的群体。如果我们只进行企业分析,虽然我们可以知道某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但不能知道其他同类企业的状况,无法通过比较知道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而这在充满着高度竞争的现代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约着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分析该行业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的影响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政府部门、投资者以及其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或投资依据。

(3)产业发展概况扩展阅读:行业基本状况分析需要分析那几项?

要分析如下几项:

行业概述、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格局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的市场容量、销售增长率现状及趋势预测,行业的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等。

参考链接:行业分析-网络

Ⅳ 内蒙古经济发展概况

一)农牧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收入仍占绝对比重。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631元、4667元、4601元、4265元,均超过当年全区农牧民纯收入水平(2989元),也超过当年全国农民纯收入水平(3225元),比2001年分别增加2070元、2109元、2343元、1686元,年均增长15.9%、16.2%、19.5%、13.4%,比全国平均增速8.3%高出7.6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11.2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情况看,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一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分别达到62%、56%、57%和81%。

(二)非农收入贡献加大,但地区间差异明显。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非农收入(包括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1750元、2042元、1981元、829元,比2001年增加了580元、1125元、1268元、565元,对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3.5%、54%、33%,比“九五”时期都有较大增长,但和全国平均水平(65%以上)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从四市非农经济发展来看,呈现不平衡状态。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非农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分别为37.8%、43%、43.7%、19.4%,与2001年相比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增加了11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呼和浩特市下降7.9个百分点。

(三)工资性收入是非农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十分薄弱。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为1047元、1018元、1365元、463元,比2001年增加378元、590元、883元、243元,除巴盟外其他三市农牧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鄂尔多斯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占非农收入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鄂尔多斯市达到60%以上,工资性收入是非农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二三产业收入占非农收入比例均在15%以下,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微弱。

可以看出,目前内蒙古西部非农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输出人力资源获取劳务收入为主,真正经营性非农收入很少,非农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

二、影响内蒙古非农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结构严重农牧化。内蒙古人均耕地8.3亩,是全国的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草牧场122亩,位居全国首位。农牧业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一产业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调研所及的四个市第一产业收入都占绝对优势,非农牧收入只占19%到43%。巴彦淖尔市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2005年仍高达81%,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即使工业化较快的鄂尔多斯市目前农牧民仍有近六成收入来自第一产业,非农收入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还低16个百分点。呼市近年由于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一产业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还有较大幅度上升。严重农化的产业结构,说明了内蒙古农村非农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农牧业资源丰富带来另一个问题是农牧民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推进非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部分基层领导就农业抓农业,对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在思想上认识不够,一些地区农牧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不高。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银脑包镇新兴村农民刘金牛认为现在生活“猪肉不误吃,烧酒不误喝,日子过得顺溜”, “儿子出去不省心、女儿出去不放心”,不如留在身边。

(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困难。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较慢,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包头固阳县域内缺乏马铃薯加工企业,商品薯全部以鲜薯外运,该县金山镇红崖湾村农民仅鲜薯运费一项就比在当地销售多支出90多万元。同时,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受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不仅发展壮大困难,有的生存也成了问题。鄂尔多斯东胜区的移民村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银脑包镇有创业计划的农牧民都反映贷不到款,贷款没有渠道;国家设立的创业贷款只给城市下岗职工,而农牧民就地兴办二三产业或进城创业都不能享受该项贷款。此外,对合法经营的农村牧区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等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有的地方仍在收取管理费。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工作落后,外出打工组织化程度低,进城务工环境仍有待改善。农牧民务工的组织领导系统、信息系统、维权系统未完全建立,农牧民打工70%靠自发,政府组织职能不到位。农牧民工子女上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仍未纳入打工城市统筹范围。呼市赛罕区的双树村村民说,划归市区后,所交养老保险费与原城市居民一样多,但领取养老保险金少200多元,原城市居民是每月650元,他们只能领到418元。赛罕区大台什乌盟籍打工村民子女上学不能享受到教育“两免一补”。为城市盖楼房的乌盟人,打工十几年也买不到当地一套住房,只能租南房居住。在北京等外地城市打工的农牧民再到其他城市或返乡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帐户不能跟着转移,社保基金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滞后。全区职业技术学校很多已并入普通学校,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缺乏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师、实验室、实训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办学成本较高,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鄂尔多斯市旗县区前些年教育改革把职业技校都并入普通高中,致使各旗县区没有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使鄂尔多斯技工用工缺口大大增加,其他三市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情况。四市农村牧区相当一部分中、高考落榜生重新回到农村牧区务农,增加了农牧民的数量,需要社会高度关注,加强就业培训,但目前除鄂尔多斯市外,对这部分新增农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还没有做出有效安排。

目前国家对农牧民转移培训的补贴量小、标准低,难以满足对农牧民进行有效培训的需要。由于农牧民自筹能力弱,而大多数旗县区又没有安排转移培训的配套资金,每人300元的补助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开展一些引导性和简单工种培训,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开展订单、技能性要求高的培训,导致培训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据呼市教育局测算,2006年市教育局直属的6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住校的农村学生每年每人支付的学费、生活费约3900元,而2006年国家和自治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最高每生1000元。“阳光工程”只有国家补贴300元,时间是15天到3个月,根本满足不了掌握就业本领的需要。四市都有召不到生源的现象,有的十五天的培训,时间过半、人走一半,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另外培训资源分散,有关农牧民的培训工程分散在科技、教育、劳动就业、扶贫、农牧业等多个部门,四市呼吁整合农牧民培训资源。

三、有效增加非农收入的对策建议

继续坚持自治区七届、八届党代会以来形成的战略思路,解决农牧业问题在非农牧产业上下功夫、解决农村牧区问题在加快推进城镇化上下功夫、解决农牧民问题在减少农牧业人口和转移农牧民上下功夫。充分运用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做出科学决策。彻底摸清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农牧民收入结构、投资意向等家底。从调查情况看,有效增加内蒙古农牧民非农牧收入。

(一)继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战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把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作为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努力提高二三产业中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牧区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制定综合配套政策措施,使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有规划、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并列入各级政府农村牧区工作的考核指标。

二是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最直接最就近的县域经济作为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布局谋划农村牧区经济。将非农牧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着眼于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和增收,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农牧民转移培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创造条件。合理区划农牧业资源,实施禁止开发区内的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巴彦淖尔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一产业有旺盛的生命力。巴彦淖尔市2005年一产业给农牧民带来的收入就超过了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水平,达到3400元左右;呼和浩特市一产业给农牧民带来的收入也达到近3000元,功在产业化。要通过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二)大力改善进城务工农牧民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拓宽劳动就业渠道,发展劳务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要制定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具体优惠政策,使转移后的农村牧区人口降低进城后的生存成本,在生活、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入托等所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综合出台加强部门协调的意见,责成农牧民工办出台政策,并牵头监督现行农牧民工工作政策执行情况:由自治区劳动保障厅执行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等18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由自治区发改委执行的《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1405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教育厅执行的《关于教育系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06]6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科技厅执行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有关科技培训和产业发展工作要求的通知》(国科办农社字[2006]26号)等3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司法厅执行的《关于为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通知》(司发通[2004]159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由财政厅执行的《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03]561号)等5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农牧业厅执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农科教[2004]4号)等3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执行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厅发法规[2006]28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执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 [2006]287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工商局执行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工商个字[2006]75号)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局执行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三号)等4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团委执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等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对实施状况进行评估、完善配套衔接、营造农牧民工务工的整体良好氛围。

教育厅和财政厅要研究解决教育“两免一补”覆盖到进城农牧民与在村农牧民同享的政策办法及加大教育资源投资力度,让农牧民工子女能上得起学的问题。社保局和财政厅要研究解决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纳入所在城镇的社保范围,同时允许保留和参加户籍所在地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政策措施。建设厅和发改委、财政厅要研究解决为农牧民建设适用住房问题。农牧民工办和农牧业厅要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

(三)加强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牧民。

要抓好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变以追求升学为主要目标为追求就业为主要目标。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设置实用的专业课程,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实用技术,毕业后能尽快就业。

增加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补助标准。建议将户籍在农村牧区、参加中高考的初高中落榜生全部送到职业技术学校上学,使其将来具备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其学费由政府买单。据自治区扶贫办多次调研结果,培训一名市场认可、能够就业的技术工人,最起码需要1000―1500元的投入。鄂尔多斯在国家补贴300元的基础上,将阳光工程的补贴由市、旗县两级扩大补贴600元,达到每人900元。建议自治区再增加补贴300元,使有条件的地方,转移培训的补贴达到每人1200元。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将民营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将现有分散在各部门的针对农牧民培训的资源整合使用,产生合力,要建立农牧民工培训的联席会议制度,使农牧民工培训有组织、有机构、有经费、有场所、有保障。

(四)深化农村牧区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现代农牧业,充分挖掘农牧产业内部增收潜力。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草牧场等农牧业资源有较大的相对优势,即使实现超过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第一产业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蒙古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和最现实的选择。要在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依法推进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牧业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努力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充分挖掘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优势和农牧产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五)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支农支牧力度;切实解决农牧民兴办二三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转变县乡政府职能改革,为提高农牧民非农牧收入创造良好环境。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征用土地对农牧民的补偿政策,加大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严防农牧民的负担反弹,使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不留死角,增加农牧民政策性和财产性收入。

自治区财政要拿出一定数量资金对农牧民兴办二三产业,农村牧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中小企业进行贴息贷款,促其发展壮大,为农牧民增加非农收入拓展渠道。

县乡财政改革后,核心任务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乡政府不再承担税收任务,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上,为提高农牧民非农牧收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Ⅳ 我国煤化工产业概况与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煤化工产业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但产品雷同程度业内人士也是忧心忡忡,如果不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最终损害的整个行业,好在国家也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煤化工的主要产业链如下所述。
★产业链1:煤制烯烃,国内以大唐国际煤化工公司、神华集团为代表,技术分MTO和MTP两个方向,投资巨大,技术风险不容忽视。
★产业链2:煤制油,国内以神华为代表,国家除神华项目外已基本全部叫停,预计神华的装置将会在2008年试生产,届时的情况不得而知。
★产业链3:碳一化工(主要是甲醇)下游精细化工产品,以醋酸、甲胺及DMF、BDO、DMAC、DMC为代表,进入门槛不高投资也不大,是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相信到2012年多数产品将会严重供大于求。
★产业链4:醇醚燃料,该产业是最大变数,“全国醇醚燃料和醉醚清洁汽车专委会”已成立两年多,除了目前还有几个退休的部级领导和清华大学的两位院士还在奔走和呼吁,尚未看到国家发改委发表明确意见的迹象,当然这在很大程度大来源于石油、石化两大即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所以目前的百万吨甲醇燃料、DME基地也只是停留在前期,“忽悠”的成分居多。
★产业链5:传统的合成氨及焦化,目前仍有大的集团在涉入,但其发展的结果是深度挤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最终受损的是国家。

Ⅵ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近日发布的《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显示:

Ⅶ 什么是产业发展现状

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方向等等。

Ⅷ 日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在中国日化市场上,外资品牌仍在中国日用化工品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跨国公司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制高点。在高档化妆品中,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在中档化妆品中,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合资品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在充分竞争的日化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正日益丧失,中国本土日化企业的战略升级势在必行,中国本土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营销手段,塑造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Ⅸ 80年代中国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建抄国后建筑业发展概况》http://www.doc88.com/p-91499618718.html

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组成

您可以分别查询

Ⅹ 中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概况

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11日至20日在波兰华沙举行。大会将落实和开启两个议题:一是落实从2007年开始巴厘路线图所确立的各项谈判任务、各国已经达成的共识以及各国作出的承诺;二是开启德班谈判,确定从2020年到2030年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行动、政策、措施。
可以预期,随着华沙会议的召开,各国政府都将引领本国相关产业和企业进入新一轮的政策实施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我国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进入发展机遇期。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规定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三个关注点:一是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二是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资源税费和环境税改革,调整进出口关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节能产业十二五”期间要达到4500亿元。而环保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投资需求则更加巨大。“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2013-2017年中国城市环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测算,2011-2015年环保产业投资年均增速将高达18%。
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都与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密切相关,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仍将是今后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产业发展概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