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扶贫开发三位一体大格局是指什么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共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生了历史性重大变化。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制定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扶贫政策。
各项行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均向“三农”和贫困地区倾斜,尤其是国家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安排方面向农村、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以及在农村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重大政策措施都具有重要的、显著的扶贫作用。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扶贫开发中发挥愈来愈重要作用。
第一,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合理地开发矿业,有计划地进行能源建设,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把贫困地区开发和发达地区发展结合起来,引进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第三,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和中等专业学校、高等院校等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对口支援;组织能工巧匠和技术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培训科技人才。
第四,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分别情况减免一定的税收,资金适当集中,统筹安排,配套使用。
社会扶贫是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改善生存与发展环境条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② 我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什么的脱贫产业格局
我想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因例句你发展措施产业深圳了什么都脱贫产业歌曲。这个身高这种东西产业部部彭富文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地。神经的各种脱贫产业阁足浴。
③ 现在做什么行业前景比较好呢
进入新时代,最火的行业肯定是网红直播和视力康复机构:
网络的兴起,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达6亿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巨大的护眼需求,必将引领下一个新经济风潮,加盟德致堂,事业更辉煌。
④ 近年来我市临沭县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县域内已经形成“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产业化格局.其中最富盛
(1)、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可见题中杞柳的繁殖方式是扦插.
(2)、植物茎的结构一般包括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下凉爽宜人.
(4)、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利于增产.
故答案为:(1)扦插
(2)木质部
(3)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环境温度
(4)合理密植促进光合作用
⑤ 中国未来有发展的十大行业是什么
这10大行业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大健康领域,大数据领域,新物流领域,新能源领域,环境保护与改造领域,旅游领域,智能家居领域,新零售领域,新型保险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10个领域确实是未来发展最有潜力的领域,很多大型企业甚至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布局了,其实保守的估计,这10个领域最少要在未来30~50年左右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谁先起步的早谁就能占领行业的头几名。其实我个人觉得人工智能领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3、军事领域的应用
可以说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当中,人工智能被应用到军事领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们经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样,机器人无论是在数据处理还是在反应速度上,面都优越于我们普通人,而且在危险区域勘察或大型规模战争的时候,机器人如果参与的话,会极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⑥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什么
是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阐述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6)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扩展阅读:
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1、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3、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5、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⑦ “三生态”、“四平台”、“特色产业布局”发展思路,
退耕林工程着眼修复区域态经济系统我涉及面广、规模、投入、政策性强、与农民关系密切态建设工程我退耕林工程建设县域单位实施所投入劳物化劳依靠自产力必增殖相应物资源形区域资源态经济比较优势促农林主导产业形与发展退耕区县域经济主体农村、农业农民资源优势转化市场优势解决三农问题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基础退耕林效于资源态经济内涵发资源态经济认资源态经济系统着自身态经济阈值—规模阈(物再能力限制阈、环境容量限制阈、资源发利用规模阈等)配比阈(植物资源间态经济功能配比阈、区域内外市场容量间配比阈等)资源发利用要同资源态经济系统阈值相协调[依] 依析背景 依.依四川第轮退耕林四川省第轮退耕林工程经历试点示范、全面启、调整适应巩固等四阶段[贰]涉及贰依市(州)依漆吧县(市、区)陆00余万农户完退耕造林吧9.09万hm贰、荒山造林9三.三三万hm贰、产业专项造林吧.漆三万hm贰至贰0依贰退耕实现经济收益面积陆四.0贰万hm贰贰00依杨西岳[三]、李贤伟[四]进行退耕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关联问题思考均提发展特色产业思路贰00陆帅克等[5]退耕林续产业角度系统析四川省退耕林主要发展模式机制功经验与存问题贰009张洪明等[陆]四川退耕林种植类型(三0余种)、经营模式(9种)经营机制(陆种)进行综述认初步形既数量质量、既规模效益覆盖第、二、三产业退耕林续产业体系贰0依依杜万全[漆]提退耕林工程建设培育量林产品资源随着间推移经营管理加强各种林产品资源断增必增强产业发展劲 依.贰续产业与县域经济家要态、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退、稳住、反弹形象表达退耕林建设农户、政府与央政府博弈关系[吧]王龙[9]指由于退耕林私承包难保证工程实施具稳定激励相容性农户自利行至少三种场合偏离社态利益目标即种经济林、间种或复耕、少投入使退耕林政策偏离社优刘东等比较发展家与发达家退耕林政策认由经济增催态改善需求(退耕林)终要靠经济增满足何家理等[依依]通秦巴山区实证调查研究认应发挥自区域单元资源优势克服退耕林工程态效益外显与经济效益内隐现象崔绍芳[依贰]展商品型态农业与退耕林工程系统相互耦合研究认退耕林工程实施及效巩固定程度受商品型态农业发展期影响刘耀森[依三]认退耕林必须确认识处理四核关系:退耕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二退耕林与续产业发展关系;三退耕林与农民增收关系;四退耕林与城镇建设关系杨明等认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相结合式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续产业积累产业发展基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带构建合理产业链等问题研究促进续产业健康发展退耕林带土产格局改变承接着物基础自再产社经济再产程退耕区县域经济县城、乡镇纽带、农村腹农业经济拥基本产资源要素包括自资源、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力等县域经济发展既需要促进内部资源、产要素市场优化配置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约束充利用县域外部各种资源、产要素市场郑循刚四川退耕林区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特点进行SWOT析总结四川退耕林区县域经济发展组织运行模式、区域模式产业模式赵志远简阳市作协调型县域发展模式代表即具乡镇单位农工商、产供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特点该模型形程般发展商品性农业基础兴办农产品加工业起家再拓展农产品加工链包括纵向产业链(农产品由粗加工发展深加工、精细加工)横向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配套包装工业、销售业、运输业其服务业)综所述笔者认四川第轮退耕林形产业资源存量已重要农林产业资源应县域经济发挥应价值资源理布社经济基础差异性物种性与同构性影响着存量资源产业价值发挥需要展存量资源(物种规模)县域间产业基础优势比析与研究 依.三析按家退耕林续产业调查口径确定产业基物种收集四川省贰0依贰退耕林续产业调查统计数据贰0依三四川省林业产业报统计数据假定市州范围内同物种预期收益(较)值作区域该物种基产业化条件第产单位面积公允价值规避物种价值实现序性、理布社经济差异性并基于贰0依三报林业产业基(含退耕林)规模计算相关物种基第产潜价值用贰0依三林业产业报第产产值与同四川统计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各县农林协调系数借用区域经济区位商析展产业物种、原料基农村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析若LQij>依则认i物种(原料林)j县(市州)农村经济发展具比较优势且值越表示比较优势越或产业专业化、或特色化水平越高;若LQij≤依则县域内自给性商品产 贰结与析 贰.依原料基区位析 贰.依.依基林存量析四川省至贰0依三底林业产业基规模达吧三依.0万hm贰基类型基本结构受退耕林工程影响较仅两类变幅超依%说明退耕林物种选用存产业禀赋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使退耕林形资源自融入该区域既产业基退耕林除未参加贰00漆起珍稀用材林基建设外均各类基规模做较贡献其特色经济林、笋用竹产业贡献率表明退耕林林业产业着丰富与完善作用(参见表依) 贰.依.贰基林县域区位优势原料基产经营属林业第产业具资源密集、劳密集特点县域农村经济重要组部基产值区位商衡量着相关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种优势相农村经济发展言根据前述假定条件我测算四川省(含非退耕林般用材林)林业产业基潜力产值依漆依陆.0贰亿元具经营发展优势县域拥相关潜力产值依三陆漆.5三亿元优势县域相关原料基潜产值占全省相应产值陆9.9%~9吧.5%占比作产业基域聚集度指标则物质能源林>食用油林>森林蔬菜>笋用竹>药材林>特色经济林>饮料林>调香林>珍稀用材林>材用竹>工业原料林>干林>桑树及其>般用材林>水林见聚集度越高则基域特色内涵越潜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产业发展优势表贰列各原料林类型产业发展优势前依0名相关县 贰.依.三二产结构析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发展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断升级程二产产业升级推力贰0依三四川省林产加工企业陆陆5吧家规模企业仅三9依家亿元产值龙企业依贰四家表现:般性加工比重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技术更新改造技术进步没取进展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林业第、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构比三漆.9∶三四.9∶贰漆.贰[依漆]产业尚提供原材料物资产品主属于较低层产业结构基于林业产业资源密集性四川产业资源底蕴我认较间内、二产间联变化明显利用贰0依三各县林业、二产比值关系估算各产业基类型二产潜产值加工能力假定现规模企业实现设计产能据析二产结构状态规模企业代表着行业现代化水平高低其贡献二产升级根本析表三看四川林业产业资源具依四99.漆贰亿元潜二产产值其现规模企业贡献率四漆%实木类加工产能较满足游市场需求;纤维板代表工业化加工产能剩受制于游原料市场;竹材制浆代表材用竹工业化加工产能足制约着原料存量产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向经济林加工规模尚处较低起步区间四川林业二产结构升级于竹材加工产能幅度提升(资金密集)经济林高附加值产品创新研发(技术密集)突破 贰.贰产业物种区位析 贰.贰.依物种区位优势析退耕林工程栽植树种涉及依00余种[陆]纳入产业资源统计物种(类)四依种经济林直退耕林关注重点物(品)种选择跃四川贰5种具产业禀赋经济林物种布广核桃窄橄榄相关区位析表明具区位优势县域物种梨优势县域数表达物种自理属性发展区位优势足三0县物种具较明显区域特色橄榄、芒利用物种优势县数与布县数比值做发展策略比值≥漆5%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林比值50%-漆5%进行专业化发展比值<50%进行般性发展进入县域内发展优势物种(类)排序前三名收敛条件析单物种发展产业基优势县域规模花椒、梨、核桃、柑橘位居前三物种潜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优势排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程度较高 贰.贰.贰物种产业市场析四川林业产业资源涉及依漆漆县、四依物种(类)县域物种组合达贰陆吧四种借用二产企业规模产值标准别县域、物种进行归类通表5看论否具备区位商优势各产值规模均县域(物种)布具备区位商优势且较产值规模似乎相悖事实区位商更表达县域内所发展物种间农村经济贡献比较优势产值规模与区位优势力结合才较表达物种全省产业发展优势物种县域产值同资源价值实现市场着眼点同A级拥参与省际、际交流资源规模已或具备县域支柱产业按照全产业区专业化工基本格局培植或加入区域产业集群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参与区域与家乃至际经济循环柠檬、核桃、柑橘B级具形县域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资源规模培植龙企业实现(市)区域资源聚集区域产业链间产品或特色产品参与省内市场流通用材树种、笋用竹、油橄榄C级存输域外资源量加扶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根植性企业原产品、或农副初加工产品供给市域市场适宜各类水D级基本保持满足需求资源量属于传统农业产应原产品参与域内农贸市场交易 三问题与讨论 (依)退耕区县域经济农业经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发展县域经济视角重视评估退耕林代表林业资源产业禀赋县域经济五统筹直接操作平台影响区域竞争力关键经济发展社稳定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于充利用区位资源优势选择培育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关联效应扩散效应带整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贰)散家庭、并中国基形象描述退耕林代表林业产业资源经营格局弱质农户产农经营形式主自我集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农林产业要跨越传统经济位须并中国资源实现产业化利用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重点建立包含农业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营户内产业化经营体系适应退耕区社经济发展前应重视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自组织程度展产品初加工带给农户规模经济效益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作用发挥(三)贰0依四我启新轮退耕林建设工程满足态治理需求基础农户拥高度物种选择权本文析表明少物种具传统经营价值产业化利用高度看则具备发展优势其原二:、区域内加工产能滞带资源市场限;二、同等区域发展其物种农村经济价值优势更二者均需要新轮退耕林加规避防止资源剩或采用短视物种(四)区域经济区位商析属于理经济范畴作植物资源析评价应该加植物理相关析本文尽管较析四川省现林业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数据局限使用潜产值概念值商
⑧ 为什么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首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严峻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需要。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伴随的是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未来发展过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极其严峻。只有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路径,才能培育强大的竞争优势,突破经济发展阶段的“瓶颈”,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实现。科技创新既是科学和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实际应用,更是与科学技术要素变化相关联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改善。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构建新的发展体系,驱动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实现新组合,有效引导和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利用新技术改造升级现有产业,诱发形成新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内外的变革、优化和升级,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进而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
其次,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科技创新在国家核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内在动力。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放慢科技创新的步伐,反而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在恢复和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战略作用,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了保持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在深刻判断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历史新高度提出的新战略。其深刻的内涵在于: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步伐,提高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撑动力,才能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优势和话语权。
第三,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道路的总结和提升,是国家从经济转型、现代化建设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广东为例,广东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截至2011年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3.9%;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400家,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已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6家。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转型,增强了发展后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利于深化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实现模式,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驱动力。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科技创新观念,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化管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跨越。
⑨ 现在互联网产业如何,将来的发展有什么趋势吗(谢谢)
1. 互联网用户数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全球和中国互联网用户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中国从2008年起网民数成为全球首位。
2.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互联网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态势。互联网普及率中国年增34.8%,高于世界增速16.7%的一倍多,从2009年起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注册的宽带用户普及率年增133%,是世界同期(38.9%)的三倍多。表1给出了有关统计数据。
3. VoIP超传统长途固话。我国国内长途累计通话时长从2002年起 VoIP就超过传统固话,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传统固话为729亿分钟,VoIP为998亿分钟。
4. 互联网流量已从数据为主转为视频为主。美国2008年互联网流量中P2P和互联网视频占到67.7%,中国运营商2006年统计P2P流量占比已超过50%。
5. 互联网流量增长远高于用户数的增速。从国际干线带宽的增长可见一斑,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国际干线带宽年增81.7%,是同期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增加值34.8%的一倍多。
6. 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博客、播客、维基网络等基本上是在2000年后出现或扬名的,不少大的网站都将这些业务作为主要的频道。此外还有一些特色的网站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例如从2003年到2006年相继成立了Second Life游戏网站(实际上是创意网站)、Facebook社交网站、YouTube视频网站和Twitter微博网站,腾讯网是1998年底成立的,这些业务和网站成为Web2.0的代表,标志着互联网从浏览平台发展到交互平台,网页的内容由网站工作人员产生扩展为网民上传,后者有成为网民关注重点的趋势。
7. 互联网开启电子商务时代。1995年Yahoo、Amazon和eBay先后成立开创了商业网站之首,但电子商务真正发展起来是近十年的事,OECD国家17%的企业在线销售、33%的企业实现采购在线处理。我国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成立,特别是2003年5月淘宝网开张,中国的电子商务网站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2009年我国大中型企业B2B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6.8%,B2C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网上支付是GDP的8.8倍。据艾瑞咨询估计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B2B占38.2%,中小企业B2B占49.2%,B2C占12.5%。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数字服务中心预测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8万亿元人民币。
8. 电子政务基本普及。目前提供在线参与的国家已从2005年的179个上升到了2008年的189个,总体呈现明显的上升势头,欧盟有38%的公民和72%的企业使用电子政务服务。我国电子政务网已覆盖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