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力的作用
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例如,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
(1)电力产业链扩展阅读:
电力的发电方式:
1、火力发电
燃料容易获取,热机效率高,调峰较易实现,建设成本低,容易与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业形成共生产业链。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全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烟尘。
2、核能发电
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链式反应必须能由人通过一定装置进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变能不仅不能用于发电,还会酿成灾害。
3、水力发电
几乎完全无污染,运营成本低,便于调峰,可再生,有航运、水利等边际效益。水力发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一个国家的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受季节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力
② 简述电力的生产和输送过程
电力的生产过程:
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
电力的输送过程:
电能的传输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
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
(2)电力产业链扩展阅读:
发电方式有:
一、火力发电
燃料容易获取,热机效率高,调峰较易实现,建设成本低,容易与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业形成共生产业链。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酸性气体不断增长,使我国很多地区酸雨量增加。
二、核能发电
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核电在正常情况下固然是干净的,但万一发生核泄漏,后果同样是可怕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使90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这一影响并未终止。
三、水力发电
几乎完全无污染,运营成本低,便于调峰,可再生,有航运、水利等边际效益。水力发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一个国家的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且还要受季节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力
③ 风电产业链的相关问题
零部件制造不平衡。国内的风机原来以低单机容量风机为主, 相关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突破相对比较容易。随着单机容量的提高,作为风机核心部件的轴承、齿轮箱和控制系统等因为具有相对高的技术壁垒, 国内市场的供应仍然存在瓶颈。而叶片、塔筒等部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如叶片制造有10 家企业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现在已多达50 余家。
整机制造产能过剩。2007 年全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只有30 多家,在风电龙头金风科技上市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有40 多家企业进入风机整机制造领域。这种盲目跟风,导致了风电产业的产能过剩。我国风电整机行业前10 名的企业已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0% 左右,剩余的60 来家企业将瓜分其余10%左右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企业可能拿不到订单,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技术有缺失、产品质量存隐患。我国许多企业的整机制造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引进的技术与国内风电场的气候环境能否适应,往往未经科学论证。加之由于前几年风电设备供不应求,许多整机未经试运行就直接批量生产,这些设备并网发电后,势必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问题也正在显现。风电场开发及风电并网存在瓶颈。在风电场开发环节存在设备交货不及时、调试时间长,各种设备故障不断发生,风机运行小时数偏低,电网卡脖子,致使“有电上不了网”、“风机晒太阳”等现象。
此外,风电机组安装后的架线并网常常滞后,延迟了风电机组投入使用的时间,对电力输出造成损失。风电场运营利微或亏损现象。在风电场运营环节, 由于税收及财政补贴政策不持续、风电上网配套落后及风电场开发无序, 许多风电场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打造优质风电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风电机组的基本制造技术,但是核心技术仍然有所欠缺。我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风电机组制造的道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占领全球风电的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科技将决定风电产业的未来,我们要在风电设备制造方面由引进、消化、吸收逐渐发展为自主创新,努力由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加强电网建设,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应
对产能过剩。我国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10 亿千瓦,目前仅开发0.26 亿千瓦,开发的空间很大。同时,电力能源供不应求,又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风电产能过剩主要是受制于风电并网的约束。
并网制约的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政策和电网规划问题,电网建设大大落后于风电开发的进程。其二,是技术问题。解决风电并网难主要有两条措施:首先,扩大配置风能资源的范围;其次,合理配置电源结构,建设具有调峰能力的电站。纵观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在内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外资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也不可避免地争夺着本土市场。面对逐渐饱和的国内市场,中国风电设备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到了。未来,中国的风电设备厂商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放眼国际市场,出口我们的产品,要在全球风电市场的大环境下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风电设备厂商会将自己的生产基地建到海外去,建成中国的维斯塔斯,中国的苏司兰,中国的歌美飒……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试验检测和认证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国产风电机组质量参差不齐已成为影响风电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应加大研发投入,制定质量标准,提高设计水平;加强产业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加强技术检测平台和风电试验场建设,根据试运行情况和检测结果,完善产品设计;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找准大客户,加强供需对接,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配套。建设产业链,要以风电场开发商和风电总装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供求为纽带。建设产业链首先要找准大客户。每个环节都要分析哪些是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找准大客户才能占领大市场。与大客户有效配套的企业,才是最具活力的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真正赢家。
作为风电场开发商, 其大客户应当是七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作为风电总装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应当是其大客户。2009 年在我国新增13749 兆瓦装机中,五大电力集团占到54%,其中,国电占18.83%,大唐12.6%,华能11.92%,华电8.28%,中广核6.14%。风电总装企业应当积极与五大发电集团进行配套。2009 年华锐、金风和东汽继续保持市场前3 强的地位。其中华锐新增装机349.5万千瓦,金风新增装机272.2 万千瓦,东汽新增装机203.5 万千瓦,这三家企业合计825.2 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市场59.7%。有关风电零部件企业应当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体现价格优势,努力与这三大企业配套。只有与五大发电集团、三大风电制造企业建立了产业链关系的零部件企业,才更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
④ 风电产业链的背景介绍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风电设备制造业进入了黄金期,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快速发展,获得了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在国内的能源供需矛盾问题越来越严重和电力需求上升的情况下,风电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风电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接机制”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风电产业链的形成。
风电产业链涉及从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气象、环境、材料、工艺制造、电气控制、电子工程,到运输、应用、服务的方方面面。
⑤ 变压器行业的产业链是怎样的呢
你的问题太宽,也不知道你用来做什么的。在这里只能简单的回答,系统图专也不好画,只有请属你自己补充了:
原材料——----
变压器制造厂商——变压器用户。
设备————
变压器制造厂内部有他的工艺流程,在这里就不说了。
一、原材料包含:
1、钢材(黑色金属)包括硅钢片、各种钢板、圆钢、型钢等;
2、导电材料(有色金属)包括铜、铝等;
3、绝缘材料(种类很多)包括绝缘纸板等;
4、变压器油(如果是油浸变压器的话)等(包括油漆)辅料;
5、各种外购附件,包括瓷套管、分接开关、散热器。还有温度计等保护装置。
二、设备:
1、制造设备,包括通用和专业专用设备;
2、检测设备,多数是专业专用设备。
三、变压器用户主要有三大类:
1、电力输配电(电力部门)这是大头;
2、企事业单位,范围很宽,包括工厂、学校、医院等等;
3、居民用电,包括农村用电,房地产等等。
只能粗糙而简单介绍到这里。
⑥ 国家电网跟中国五大电力集团什么关系
发电厂发出的电送到电网,国网公司再把电卖给用户,就是一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关系。现在厂网分开 已经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了,原来的话发电厂和电业局同属电力系统是兄弟单位 ,现在都独立运营了
⑦ 电力行业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
电力行业多属于国企,也有小部分属于私营企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电力企业,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
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
(1)火力发电燃料容易获取,热机效率高,调峰较易实现,建设成本低,容易与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能耗工业形成共生产业链。
(2)水利发电几乎完全无污染,运营成本低,便于调峰,可再生,有航运、水利等边际效益。
(3)太阳能发电运行无污染,可再生,设备小型化,适合非集中供电。
(4)核能发电基本不受自然资源产地限制,运行成本低,无温室气体排放。
(5)大容量风力发电几乎完全无污染,运营成本低,便于调峰,可再生,有航运、水利等边际效益。
(7)电力产业链扩展阅读
国有企业的特点:
1、国有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也有营利目的,但也有非营利性目的,或者说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2、国有企业虽然是一个组织体,但它只有或主要为国家一个出资人。这不同于合伙、合作企业和一般的公司,也不同于私人独资企业。国家作为企业出资人,一般并不由最高国家机关直接进行具体的投资管理和经营活动,而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分别由各级有关国家机关或其授权部门,代表国家所有权人负责具体的投资、管理和经营活动。
3、3、国有企业同所有其他企业一样都必须依法设立,但它们所依据和适用的法律有所不同。国有企业依据和适用国家制定关于国有企业特别法,虽然它们也适用一般企业法的许多一般性规定。国有企业法同一般企业法比较,在企业设立程序、企业的权利义务、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关系等方面,其规定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网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网络--电力
网络--国有企业
⑧ 产业链的整合 怎么理解呢怎么整合呢谢谢!
产业链其实是从管理学延伸过来的概念,产业链就是从产品设计 到生产 流通 再到消版费的 一系列过程权 ,各种相关产业的组织构成。任何一种产品 或者一类产品 都有上下游环节,比如 钢材 上游环节是铁矿场 采矿 中间就是炼铁 下游 就是加工成各种生产 生活所用的刚才材料、工具等等 而材料工具作废后还可以回收 ,循环。这样就构成了钢铁产业链 。上游设计采矿设备制造公司 设计公司 地质勘察 等等 中介运输 磨具 电力 化学 等等 下游 销售 汽车工厂 造船厂 农场 建筑工地 等等 产业链的整合 就是以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企业 和上游 下游 企业公司建立 问题 协调的合作关系 或者产销关系! 这样促使生产的集中 或者说节约 ,推东联合研发 等等 再举个例子 农产品 产业链
农场 和化肥厂合作 农药厂合作 ,取得稳定的支持,生产出的粮食 再和 面包厂合作 养猪厂合作 或者 饼干厂合作 ,等等 总之把产销顺畅 市场品加工深化!
⑨ 电力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这的看电力处于哪个产业链里面了。如果只是民用,那当然是最终产品。如果是工业用,则是中间产品。
⑩ 什么是“八大支柱产业”
1、石油化工产业
重点方向: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向石化产业集群、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与精细化工、石油储备基地等4个方向发展。形成原油、石油炼制、清洁油品、润滑油产业链;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产业链;特种纤维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2、 有色冶金产业
重点方向: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向铝冶炼及加工产业、碳素及加工产业、铁合金及加工产业、钢及钢材产业等4个方向发展。形成煤炭开采、发电、电解铝产业链;炼铁、炼钢、钢材、钢板产业链;电解铝、铝合金板带箔材、汽车轮毂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3、 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方向:装备制造业重点向风电装备产业、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石化装备集群、自动化信息产业集群、专用设备产业集群等5个方向发展。形成风力电机、塔架、风电叶片、风电零部件生产及成套设备产业链;零部件配套、整车研发、生产、工程机械、汽车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4、 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生物能源、水电产业、火电及煤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核电等6个方向发展。形成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产业链;水电开发、电网建设、热电联产、智能电网产业链;核能供热技术推广、成套设备制造和配套产品生产一体化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5、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5个方向发展。形成网络设备、系统集成等信息网络产业链;人用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产业链;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设计、飞控仪器航空航天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6、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创意农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等5个方向发展。形成玫瑰、百合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休闲、观光等现代创意农业产业链;红鳟鱼、奶牛养殖、初加工、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链。
7、 现代服务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新型服务业、面向民生的公用服务业、大众服务业等6个方向发展。通过加快改造和提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宾馆业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业等工作重点,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各个产业链。
8、 文化旅游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打造标志性旅游节会品牌、黄河文化旅游、丝路文化、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6个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节会资源,打造闻名全国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和沿黄经济带;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演艺、策划等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旅游业的各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