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动画专业就业前景
动漫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学成之后可以从事:电影、动画连续剧、游戏、广告、短视频项目制作等等。② 艺术生去哪个国家留学更适合
美国:对艺术类学生要求较高
美国艺术院校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艺术专业。
美式教育一直被公认为注重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亚洲的教育方法理念不同。
学校很注重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或工作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优势专业:
时尚设计、室内设计、媒体艺术、电影艺术、摄影技术、美术设计、数码艺术设计等
成绩要求:
不参照当年专门设立的艺术测试考试成绩,也不参考本国统一的文化课成绩。
申请本科要考托福和SAT,申请硕士要考托福和GRE/GMAT。
一般要求托福550分以上,或者雅思6.5分,在校平均分80分以上。
英国:边缘学科跨学科课程较多
英国的艺术设计课程位居世界领先地位,艺术类大学有两类可供学生选择,一类是纯的艺术类院校,这些院校开设的全部是艺术类专业。
另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它们除了艺术设计专业外还有商科、工程等专业。
优势专业:
设计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珠宝设计等
商科与艺术结合:时尚推广、时尚管理
教授的知名度和学校的地点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因为大城市和乡村小镇有不同的艺术气息,学习艺术的侧重点也有不同。
艺术生出国留学怎么选国家?
法国:俗称艺术家的天堂
无论是美术、音乐、舞蹈还是电影,都是各种艺术流派的创始者或领导者。
优势专业:
工业设计、建筑学、时装设计、美术、室内设计、多媒体设计等
法国的艺术学院教师资源十分丰富,能灵活的聘用世界上各地的艺术人才到本校授课,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国家优惠政策:
在法国,所有的国立美术学院都可以直接受到国家资助,学费全免,国际留学生每年只需交纳350-700欧元的注册费,即可享受一流师资的教育。
法国的顶级公立艺术类院校招生名额极少、要求极高。
而法国的私立学校优惠政策则主要针对本国学生,对于中国留学生是没有任何优惠的。
日本:动漫设计全球闻名
日本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是动漫大国。
优势专业:
动漫设计、动画制作
日本在动漫设计等相关领域一直引领着世界的潮流,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风靡全球。
日本的动画制作等高技术含量专业精细化趋势越来越强,同时,这也是一个有较强实践操作要求的专业,并不拘泥于一些抽象化的教学。
院校推荐:
精华大学、东京工学院、东京艺术大学等。
意大利:百年艺术老校,宽进严出
优惠政策:
意大利政府对高等教育公立院校补贴免学费,对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都统一采取全免学费的政策。
意大利艺术类的专业教育质量相当高,高等院校在艺术、建筑、时尚等各艺术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培养的人才在艺术领域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申请条件:
1)高中毕业,有大专线以上的高考成绩
2)并需要具备一定的意大利语基础
3)不过如果学生留学意大利又不想学习意大利语,建议可选择英语授课的专业。
③ 关于大学生如何深刻认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得体会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重塑世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兴起是推动人类文明持续进步和世界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回顾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发展面貌和基本格局。
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几百年里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科技创新成果的总和。特别是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
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大解放和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其主要特点是:
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这对全球创新版图的重构和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塑作用将变得更加突出,将给世界带来无限发展的潜力和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升全球治理加快变革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以及商品、产业、信息等开始在世界某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自由布局,区域内的联合和一体化程度以及世界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都逐步提升。
冷战结束以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促成了商品大流通、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资本大重组、技术大发展、人员大流动,形成了包括越来越多国家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在这个历史性进程的长期作用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充分的发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构建实现了联动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和释放,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
3、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使国际力量对比变得更加平衡
20世纪以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国际格局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集团对峙较量状态。冷战结束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来,世界权力从一个中心向多个中心扩散、各中心之间力量差距逐渐缩小,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主导地位持续走弱,多极化趋势逐步发展。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多极化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不断扩展,向全新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深化,使国际力量对比总体上变得越来越平衡。
4、大国战略博弈加剧推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
从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对比看,冷战结束后的失衡态势明显改变。美国独自掌控地区和国际局势的意愿、决心和能力明显下降,“多强”之间国际地位变化的均衡化趋势日显突出。英、法、德、俄等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相对占比在下降;
俄罗斯则在经济实力下降背景下,继续在军事力量上保持突出地位;中国和印度经济总量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相对占比均在上升。其中,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尤为显著。
这不仅大大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而且成为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并使国际力量对比变得越发平衡的重要因素。
(3)文化产业链条扩展阅读:
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深刻的传播、扩散、冲刷作用,使得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
大国在因应这些世界大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过程中,顺势而进者走强、逆势而动者走弱,并依据实力地位消长和驾驭国际规制的水平而重新排列组合。世界多极格局在大国博弈中日渐显现,国际体系在各种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蜕变中正呈现新的面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