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健康产业杂志

健康产业杂志

发布时间:2020-11-25 00:28:25

❶ 小学生的饮食健康方面杂志有哪些

营养师专题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因此,人们对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本,每300人就拥有一名营养师。日本法律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必须配备1名营养师。可以说,这项举措是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这一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已将营养立法提到了议事日程。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营养专业人员还不到4000人,每30万人才拥有一名营养师,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经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职业将是我国新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1. 《国民营养条例》即将出台

《国民营养条例》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为此我国正在起草首部专管吃饭的法规——你会吃饭吗?

吃饭人人都会,但把饭吃得科学,就不一定人人都会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 这些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是“罪魁祸首”。专家们普遍感觉,尽快出台《国民营养条例》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条例》让专业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

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将力图解决目前我国在膳食营养方面最迫切的问题,涉及营养调查和监测、食品标准须注明营养成分、婴幼儿、妇女等特殊人群的营养等问题。该《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专业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以改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比如,条例中将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在社区内也要配备营养师,定期向居民讲解营养知识。通过立法来规范“吃饭”的做法,在国外已不鲜见。由中国营养学会起草的《条例》(草案)已进入专家讨论阶段,并有望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

吃饭随意难免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

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为慢性疾病消耗较大。营养过剩是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对身体都会造成损害。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头娃娃”就是一种典型的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糖尿病等。

营养问题危害严重

目前我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约3000亿—5000亿元。因为营养过剩,全国有1.6亿成人血脂异常,另有1.6亿成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个成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

营养师带给我们什么?

专业营养师对人体营养摄入“量体裁衣”,指导人们合理饮食。专业营养师常驻社区,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出门可及、量身定做的营养咨询,而且对建立社区人群营养档案和监控膳食结构很有帮助。

2.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往许多人往往看重营养不良的危害,认为营养不足可致体弱多病,会影响人体健康;相反对营养过度及营养不平衡的危害却认识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人们往往认为肥胖是福相、富贵体型,是营养好的象征和健康的标志,而实际上肥胖是热量入超导致的营养不平衡的结果。肥胖有许多危害,使活动能力减弱自不必说,还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讲究营养要讲合理营养,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要适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缺则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严重时可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和生化活动异常,甚至发生机体形态结构的异常,影响人体健康;过了也会引起机体异常改变,或体内积聚过多,或干扰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使代谢异常,有时甚至可产生中毒现象,而这对人体的危害也绝不能低估。近年来被人们称为现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就同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有关。老年时期这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对健康的危害就更大。这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总之,合理的营养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营养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合理营养是指膳食营养在满足机体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说由膳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能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1)膳食中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必须能满足人体生理和劳动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过剩。因此,食物应多样化。因为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素,所以多样化的食物是保证膳食平衡的必要条件。
(2)合理的饮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当,可采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
(3)适当的烹调方法。要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状,能刺激食欲为原则。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软,容易消化,一般应限制油腻食物。
(4)食品必须卫生且无毒。
当然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也千差万别,对营养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实际生活中只有根据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按照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劳动状况、健康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3.营养师行业前景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三大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 目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保证。根据西方学者马斯诺著名的“需要五层次论”,当人的最低级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时,就会向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所奉行的营养概念及生活方式也开始向更高的水平迈进。人们迫切希望有来自营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以帮助解决日常饮食 营养失衡、预防各种慢性病、消除亚健康等切身问题。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急需营养专业人才来指导大众科学膳食消费,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实现良性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和要求下,一项全新的资格认证方式——营养师资格认证— —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

营养师——一次投入、终身受用的绝佳机会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营养师的使命正是帮助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合理搭配膳食、远离疾病、延缓衰老。均衡营养有助于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有助于维持机体营养摄入平衡,更有助于预防并辅助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营养师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膳食搭配方式、保持机体健康。与其他职业技能认证相比,营养师资格认证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它不仅是个人职业技能的证明,更有助于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营养师—— 未来的强制准入工种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对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也日趋增强。拥有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将成为进入食品、保健、医药等朝阳产业的“敲门砖”,与之相关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等必须通过营养师资格认证方可上岗。即将出台的《营养法》还要求服务行业、学校食堂、烹饪学校、家政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必须配备通过营养师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一旦拥有营养师资格认证证书将极大提高个体的职场竞争力。

营养师——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 目前,我国以营养师为主体的营养指导专业人士奇缺,全国现有营养师不到4000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按照其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将是我国未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及良好的就业前景。

4.我国营养师职业缺口巨大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尽管大多数人对营养问题表示关注,但是仍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虽然吃得很好,但并未吃出健康,大多数人都营养过剩,而与此相关的职业——营养师却极其缺乏,其数量与人口总数比例严重失衡。在国外,由营养师调理人们日常的膳食并不算稀奇,然而在中国,营养师职业却面临着严重的缺口。

三十万人一名营养师

卫生系统内部将营养师分为公众营养师与临床营养师,通常所说的营养师是指公众营养师,非典以后,人们开始真正关注营养,这也把营养师的缺乏推向了风口浪尖。
世界健康咨询师联合会的魏跃先生透露,我国营养保健专业人员现在有4000人左右,即每30万人一名营养师。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很少。这与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日本的营养师数量在40万人以上,平均三四百个人就有一个营养师。
不只是幼儿园和学校遭遇营养师难求的尴尬,医院、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与营养有关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社区工作繁多而琐碎,营养师的问题更是无暇顾及。

认识误区亟待突破

许多医院的营养科形同虚设,众多的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也不真正懂营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的营养事业没有发展起来呢?
据报道,我国营养学人才教育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短暂的繁荣,当时从事营养专业学习的大有人在,由于后来基层医院、社区、学校、幼儿园一直没有营养师岗位的法定设置,我国百姓对营养知识了解还不多,营养师这个职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毕业学生就业困难,并最终导致了营养学教育的门庭冷落。营养专业学生求职遭遇尴尬,最后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
北京某健康咨询中心的刘经理表示,目前,仍有很多的人在营养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老百姓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冲突,通过营养师对此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很有必要。有专家认为,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
医院、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运动队、食品企业、健身俱乐部、美容院、社区、养老院等都对营养师有强烈的需求,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万人以上。有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法律,以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并将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5.中国缺少400万营养师
我国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食补”应该怎么补,却很少有人说得清,这就需要营养师的专业指导。

营养师不仅仅是“熬粥的”

10月30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随机采访了一些行人,发现大家对“营养师”的概念都不清楚。“营养师是医院里给病人做饭的吧?”“营养师教我们如何做出有营养的饭菜,和一般的厨师不一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委员、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于贵祥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对营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老百姓对此了解甚少,有时连营养师自己都自嘲地说:“我们就是某某医院里熬粥的。”
实际上,营养学是一门学问,专门研究营养搭配、营养互补和营养平衡等。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也就是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和内容的不同划分,营养师又可以细分为研究儿童营养、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的营养师,研究治疗膳食的临床营养师和针对更广泛人群研究普通膳食的营养师等。总之,一个合格的营养师应该是医师、营养师、厨师的“三位一体”,而不仅仅是“熬粥的”。

日本百人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二战后,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国民素质。1947年,日本颁布了《营养师法》,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营养改善法》。法律规定,凡能容纳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须配备至少1名以上的营养师。目前,日本拥有专业营养师40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等,为全国民众及时提供营养指导。
据悉,在美国,营养师很“吃香”,想要获得营养师资格很不容易。只有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相关工作领域见习至少两年才有资格参加注册营养师的考试,通过统一考试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此外,以后每5年还要接受75小时的再教育,以便及时更新知识,更好地指导群众。不过,一旦有了从业资格,营养师便可拥有和医生一样让人羡慕的高收入和社会地位。在美国人眼中,私人诊所是否配备营养师是衡量这个诊所是否完善、专业的重要指标,人们非常在意营养师的意见,而且已形成了随时向营养师咨询的习惯。

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我国营养师的现状不容乐观。于贵祥主任介绍说,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如果按照日本营养师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即每300人配备一名营养师来推算,我国缺少近400万名营养师。而且,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少。中国营养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营养方面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最需要营养师的医院尚且如此,食堂、宾馆、学校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记者走访了北京长安街上的多家餐馆,发现这些餐馆里不乏特级、一级厨师,却没有一家配备营养师。原因非常简单———有没有营养师对餐馆的利润没有影响。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营养师受到冷落?

营养师能帮人们预防“富贵病”

于贵祥主任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转变为以肉类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但是,这种快速变化是人体机能一时难以接受的,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疾病。片面强调“口福”和不良饮食习惯,使我国居民出现了个别营养素缺乏和总体营养过剩并存的怪现象。据2002年国民身体素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5岁以下儿童身高不达标的占总人数的35%,儿童佝偻病患者占30%,缺碘人群占33%,缺铁性贫血占20%。全国肥胖的人超过3000万,超重的人达2.4亿。患“富贵病”的人数也在大幅上涨,以糖尿病为例,197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总人数的0.67%,1998年该比例上升到3.21%,目前北京糖尿病患者已占到6%。
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字在提醒人们: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预防、治疗疾病的组成部分,不能等到得了糖尿病、冠心病或肿瘤,必须接受膳食治疗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想到营养师。
于贵祥主任还认为,中国营养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养师后备队伍的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只有专业营养师在我国普及了,人们才有可能在采购食物、烹饪、就餐、购买保健品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

6.餐饮业呼唤营养师

目前,日本有40万名营养师,每330人就有1名营养师,而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每30万人才有1名营养师。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医院等机构,为特殊人群服务,鲜有面向普通大众的。国外营养师的工作重点是在公共营养这一领域,医学营养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前不久,卫生部透露,以后集体供餐单位都应配备营养师,有关营养师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正在起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柳启沛教授因此建议:饭店最好也能配备专职的营养师。

营养师人才后继乏人,随着专业院校取消医学营养专业,眼下科班出身的医学营养师越来越少,更别说是公共营养师了。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设有营养专业。因为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当好。专家建议,营养师不必拘泥于医科背景,国外不少面向公众的营养师都是由农学院、食品加工专业培养的。

7.美国营养师好赚钱

美国食品超市的货架上常有杂志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和营养、减肥有关。

最近,记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国内媒体的文章说,美国流行请营养师、上营养课,几乎每个人都聘有私人营养师,营养师地位受尊崇等等。

虽然其中有借美国人来造势的成分,事情也远远没有这么“热火朝天”,但根据记者在美国几年的经验,美国人的确很重视营养的摄入,很重视营养师的意见,美国营养师的确地位不低、赚钱也不难。

美国营养师就是医生的一种,执照很难拿

营养学可以被划分为临床营养学和一般营养学等。在美国,营养师就是医生的一种,而绝非推销营养品的招牌。敢挂牌做临床营养咨询的,都是经过严格考试,获得专门执照的人。美国的医师执照难拿是众所周知的,要获得一个营养师的执业资格,同样绝非易事。

从社会地位上来讲,美国营养师的地位和其他医生的地位一样,不高也不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美国的综合性大医院里通常都有专门的营养门诊,也有少量独立营业的营养咨询门诊。

不久前,记者因为头发大量脱落,就跑到医院里去看医生。在外科、皮肤科检查了一大圈之后,医生建议:去看看营养科。到了营养师那里,又是一大堆检查、化验,最后开出了长长的一串药品、食品单子。营养师解释说:你目前缺乏几种维生素、缺乏几种矿物质,补充的比例分别应该是多少等等。听得记者晕头转向,但心里还是很佩服营养师的专业水平。

营养师的收费同样很贵,记者去的是一家相对便宜的公立医院,大半天折腾下来,花掉了200多美元。如果是私人的营养师诊所,每小时通常要120—150美元左右,除非有很好的医疗保险,否则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负担不起,人人聘请私人营养师更无从谈起。

营养师的执照难拿,但拿到后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了。除了开营养门诊外,美国大大小小的体育运动队里都聘有营养师,街头处处可见的健身俱乐部里,也聘请营养师做指导等等,他们的收入不菲。

营养师帮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适合的饮食、运动方法

好的营养师不仅能指导你的日常营养配给,而且还能帮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适合的饮食、运动方法。

去找一个临床营养师的时候,他首先会对你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起居习惯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首先,他要参照你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确定你的营养标准,确定适合于你的活动量。在饮食上,他可以告诉你,根据你的情况,你应该吃什么,如何吃法。例如,一个怀孕妇女比一个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锌来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而一个老年人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硒来保护前列腺,一个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钙和维生素D来促进骨骼的生长等等。

与其他医生的看病开药模式有区别的地方是,营养师通常要给顾客设计一个长期的治疗计划,特别是对于因营养不平衡或营养不良而带来严重健康问题的情况。营养师开出的处方基本上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所以时间一般较长,从几个星期到几年时间的都有可能。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平衡的营养摄入是身体健康的关键,而身体的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当美国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时候,营养师也就越来越受欢迎了。

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营养师的影子

除了像记者这样感觉身体有小问题的人之外,经常光顾营养师那里的还有下列几种人: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真正病人,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一些专业人士,如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运动员、对外貌有严格自我要求的演艺界人士;对健康要求很高、想追求长寿的有钱人以及无数为了减肥而费尽心思的美国大胖子等等。

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营养师的影子。比如媒体,在美国的食品超市里通常会有一排货架专门来卖书,其中约1/3的杂志是关于饮食和减肥的,买了食品、日用杂货后,很多人习惯性地随手翻一翻或买一本杂志,里面自然是大量的食品广告,穿插在中间的文章多半是那些营养师们写的,反复地教给你食品的营养搭配、如何边吃边减肥等等。电视上,干脆有一个全国性的有线频道“食物”,除了教你做饭的手艺,就是营养师们走马灯一样地轮番登场讲营养之道。

与之相配套的,是美国的所有食品、营养品都非常详细地说明了食物所含营养成分。比如含卡路里多少、蛋白质多少、矿物质多少等。这是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硬性法律规定,但同时也配合了营养师的工作。只要你愿意,营养师可以把你的饮食结构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上。

不过,定期去听营养师讲课的人倒很少,更谈不上流行上营养课。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营养师开课很贵,其次是大多数美国人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听课,而特别有兴趣、有需要的人则干脆去找营养师看门诊,用不着听营养课,没兴趣、没需要的人自然更不会去听课。

美国学生的配餐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营养师的要求

美国学生的配餐营养要求非常严格,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营养师的要求。凡是考察过美国中小学学生配餐的人对此印象都十分深刻,学生配餐不见得很好吃,但却保证了营养的平衡。

在公立学校,有的州规定学校负责供应早餐和午餐,有的州规定只供应午餐。学生配餐一般要收3—5美元费用,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可以申请免费餐食。免费和交钱的学生配餐是完全一样的。

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配餐供应不同的饭菜品种和数量。中学生的午餐通常是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配上蔬菜沙拉、果酱,再加上牛奶、黄油、果汁等。小学生还会多加一餐牛奶。

私立学校如果供应饭菜的话,同样要按照营养师的要求来做,但基本没有免费的。还有些私立学校不愿承担其中的成本和责任,就要求学生自己带饭,那就由家长自己掌握了。

美国当地的学区和学校会定期请营养师对学生的食物结构和营养摄入进行评估,定期进行调整。近年来很多中国孩子到美国中小学念书,常常会觉得美国学校的食物难以适应,很大的原因是美国学校的午餐注意了营养而忽视了口味。

美国成年人和中国儿童有类似的饮食偏好

尽管美国人重视看营养师,但是并不保证他们真的就按营养师的要求去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也就不能保证他们的营养保持均衡。

一位美国营养师在谈到美国人与中国人的营养和饮食结构时评价说:美国儿童比中国儿童营养结构好得多,中国成人却不比美国成人营养结构差多少。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校园里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而美国街头的超级大胖子随处可见。这和不同的人种基因有关系,但最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成年人和中国的儿童有类似的饮食偏好。

美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配餐有营养师把关,营养很均衡。但中国小孩子的食物里却过多地充斥着冰激凌等甜食、五花八门的零食、没有蔬菜搭配的肉食,加上缺乏运动,也就有了无数个超重的小胖子。同样,美国成年人的饮食结构大多数也并不科学,例如,正餐吃进大量的黄油、牛肉,餐后80%以上的美国人一定要吃一份冰激凌,然后男人坐在沙发上喝着啤酒看电视,女人靠在沙发上吃着薯片或玉米花看电视。结果是一个个大胖子常常把前来访问的中国客人惊得目瞪口呆。

❷ 《母子健康》杂志怎么样

这本杂志是母婴育儿书里面还算好的一本书。护理的话可以看看《妈咪宝贝》《妈妈宝宝》这个书。以前就是在杂志铺订阅的这些育儿类的杂志书

❸ 比较有名的电子杂志

全球影响力杂志排行榜全世界的几十万种杂志里面,它们最出类拔萃、最有气质、最能代表全球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和平面传媒的至高品质。发行量不是唯一标准,利润也不是,唯有永不停止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最大程度的报道,方使它们魅力非凡、历久弥新,占据着各领域里的权威地位,并令世人甘之如饴。这里说的是全球杂志英雄们,它们改写了“杂志”的定义,创造性地记载了历史,成为了全人类不可或缺的读品。这里说的是全球杂志英雄们,它们改写了“杂志”的定义,创造性地记载了历史,成为了全人类不可或缺的读品。 (一) newsweek新闻周刊美国1933年创刊 相信没有人会忽视这本新闻杂志这两年在新闻报道上作出的富有开拓性的贡献,独家、周密、侧击、旁敲、独到、新知等各种报道模式层出不穷,市场上更积极地开拓着远东市场,学术上在美国期刊奖中屡有斩获,影响力正飞跃提升。 (二)elle法国1945年创刊 国际版本达70份的惊人扩充能力,代表着法国桦榭集团的最强实力。相对于vogue与bazaar的较年轻作风,以及贴近时下年轻女性的时尚需求,加上“女性都向年轻看齐”的心理暗合自然法则,elle全球开花的经济效益策略正日见其影响力。(三)wired连线美国1993年创刊 曾经被视为是新经济杂志一员的《wired》如今证明了它更重大的贡献在于培养了一大帮“技术派”,这本杂志崇尚无线技术及数码并长期坚持此道,实在值得大批数码热血青年的热烈追捧,文化评论家已经把它等同于1960年代由《滚石》带动的一代(四)national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美国1888年创刊 财力物力惊人并不是造就《国家地理杂志》殿堂的根本,不懈的职业态度与拓展性极大地推动了这本超级王牌杂志发展,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众多衍生产品共同织造着其殿堂的不断扩充。新作“泳衣百年”特刊,显示其锐意改革切合时下市场的难得新派作风。(五)fortune财富美国1930年创刊 为全球人熟知的两个杂志运营品牌“财富论坛”和“500强”仍然在继续维持着它们在财经领域的话语霸权。杂志本体操作得仍然让人看不出其有任何老态,即便是在前些年那些锐意改变一切的新经济杂志面前,《财富》仍然保持着可贵的新鲜(六)vogue美国1892年创刊 老牌vogue的时尚集团地位已不容置疑,在学者中,vogue亦已化身为时尚影像历史的代表物。vogue在意大利获得更值得称道的发展,结合italy人的时尚与热情诞生了时尚杂志超级模范,vogueitalia发展至今已经建立了5本同样出色的子刊,昭示着vogue的惊人魅力(七)time时代美国1923年创刊 即便是它在今年的美国“国家期刊奖”中一个提名也没有获得,话语惯性与品牌传统以及以红框构成的各式封面积累仍然维系着《时代》的地位。的确,品质沉淀是这本至尊杂志的最可贵底蕴,每年年底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也许永远都是其最荣耀的时刻 (八)theeconomist经济学家英国1843年创刊 其严谨作风已使其成为这个时代最值得信赖的政经观察家。在全球范围内搭建的观察员队伍素质超群,并在其每年年初发布的全年预测中组成强大的战线;组建各种研究工作机构监测各个经济地区的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在散布着这本杂志的话语权。(九)playboy花花公子美国1952年创刊 仍然是知名度极高的老牌杂志,有着51年历史的成人杂志,如今更有改版做主流男人杂志的决心,值得尊重的传奇创始人海夫纳是否在考虑playboy品牌难得,资源优势不应是耗在与《阁楼》以及新兴的maxim上应该更明确地去追逐主流广告商?(十)vanityfair名利场美国1913年创刊 依然出色地扮演着“从新星到巨星”的全球最华贵舞台提供者的角色,更让人佩服的是,它在国家杂志评奖中在最佳杂志、摄影、专栏、随笔和评论上均获提名。这种浮于华丽世界中却扎实经营杂志本体的内容建设的用心值得称颂。

❹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中国健康教育、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哪个容易发表论文

《医学信息》《中国卫生产业》《中外医疗》我这发

❺ 香港最知名的杂志社是什麼,最好是娱乐类,以年轻人为主要读群的,很急,拜托了!

刘江:《时尚》杂志现在有12本杂志,这是我们创刊十年来成果的体现,创刊《时尚》编辑在93年八月,在当时市场高档杂志是空缺的,当时时尚的起步应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十年来我们员工不断努力,使《时尚》品牌得到了发扬光大,也对现现在的年轻人群产生了比较深的影响,时尚阶层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同时我们杂志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我们杂志发展的比较快,所以到今年我们是12本,形成了相当于集团的规模,最重要是这些杂志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应该是领军人物。
我们时尚杂出是一本男性和女性内容的综合杂志,两面是双封面,就叫《时尚》,后来根据市场需求变成一本男性的,另外一本《时尚》先生,我们给购买美国的版权,这两本杂志以后我们不断的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又创办了时尚家居、时尚旅游、时尚中国时装,还有我们对的时尚健康杂志做了改版。
主持人:《时尚》杂志马上就要迎来它十周岁的生日,这个星期六要举行一个时尚慈善义卖的活动,这是不是《时尚》十周年的序曲呢?
刘江:这个活动体现了时尚的深度的人文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对环境对人们品味提升,这个杂志也是我们时尚集团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近两年的时间,这个杂志已经在这个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应该不到两岁,但是它各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巨大,一个是在读者的认知上,我们有一个排名,是一个第三方的调查,新生代的调查,它已经在高水准读者当中的阅读率,就是时尚类杂志排到第三。它的广告应该也是炙手可热。
主持人:都被一些高端品牌垄断了。
刘江:因为这些品牌和它找到了共同点,所以它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关于时尚杂志的排名,时尚类杂志似乎已经达到超饱和状态,你目前的市场状况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江:第一我认为市场没有饱和,时尚杂志虽然比较多,但是并没有饱和的地步。我向你透露时尚还会做新的刊物。再一个从国际和国内的情况对比来看,国外的杂志总量比我们还要大,说明从发展的空间来讲还非常大,所以基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市场的竞争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期刊集团的雏形,实际上我们也有我们的战略部署,我们在杂志的品牌上,我们会市场细分,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引导性的工作。《时尚》最早就把男性和女性分开,就是两本。后来我们把家居单列出来,实际上我们各刊在各个领域里面就是在第一的位置。我们的《家居》就单出来作为一本杂志。我们的《健康》也是,现在没有一本象健康一样的杂志。
主持人:《时尚健康》办的非常不错,我是忠实的读者。
刘江:《时尚健康》、《时尚旅游》都办的非常好,我今天带来一本,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期杂志我们做了一个《五十个一生必游之地》,这期杂志在市场上的反响是非常好。在时装里我们的Bazzar异军突起,一下抓住一个点,人们对视觉的需求一下得到了满足。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时尚旅游,最近这段时间《时尚》杂志社推出的这些新刊似乎都是针对于中产阶层,或者是针对成功人士,这是否意味着《时尚》把精力都已投入到高端的受众群?
刘江:我的办刊理念就是讲它是一个梦想。人们其实都要追求一个梦想,一种是享受到这个梦想,正在享用期间,还有一种是在追逐梦想,这都是我要的读者。
网友:《时尚》从当年的一本杂志发展成这么多系列的杂志有没有秘诀?
刘江:我们不是把它作为商业的东西来做,我们的出发点是讲究人文精神的,我们的办刊理念是让人们时尚的生活,为了让人们能够时尚的生活,我们把最好的东西展示出来,把最好的东西创造出来,我们非常重视原创精神,我们在创造的过程我们的创作人员得到他们那一份快乐,他们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在他们这种快乐的、不断的复制当中,我们的作品就会越来越精彩,这是我们《时尚》能够保持比较长久的生命力的秘诀。也就是说我们的人对杂志充满了热情,像我和我的搭档开始做杂志的时候没有想要挣钱,只是想做一本好的东西给人家看,做着做着,市场就在不经意之间,因为我们觉得至少我们找到了市场的需求,最后就需要起来,经济效益就随之而来,就是你想赚钱钱就来了。我们办了一本,还想办第二本,是因为我们觉得还有市场空间。我们做家居的也是这样,家居马上要改成半月刊了,又会呈现另外一个新的杂志。秘诀就是我们永远能够发现新的市场空白,还有在现有的《时尚》的平台能够创新和发挥。因为我们在操作,特别是我们去年我们一下上了四本杂志,我们的人没有增加多少,我们也没有像有的做杂志的人一下赔一千万,两千万的人,其实我们用很少的钱就把这个杂志做起来了。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优秀编辑对一本杂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时尚》除了在保持它的本土化和原创性的基础,它也是一本国际性的刊物,有国际媒体的协作,我们也可以在杂志上看到很多国外的内容,你对于媒体合作怎么看?它是不是办杂志的优势。
刘江:《时尚》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我们从创刊开始就寻求合作,我们觉得有国外经验,应该说是人类共享的经验,我们觉得没有必要排斥,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上会有逐渐趋同的现象,中国加入WTO也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寻求版权支持也是这样的思路。但是不是只要有了版权就肯定能成功的,在国内已经有失败的例子,我们的版权是利用的比较好。我们的办刊理念是我们有一个本土意识,国际眼光,既有国际化的内容,我们用本土的东西把它改造,来适应中国人的消费需求。
我们现在有六个国际合作伙伴,我们时尚旅游是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版权,另外我们刚刚推出的作佳是普尔梅地亚,我们的时尚健康男士版,我们又购买了美国一家出版集团在健康类上很有专项成就的杂志的版权,在版权上我们是大胆使用。领域我们还有一个词汇叫巧用版权。另外我们还有没有版权的杂志,我们的时尚家居和时尚健康就是自己办,就是完全本土的,它也非常成功,在我们集团的份额也是非常大。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也注意到,比如家居,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家居风格,它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即便中国有西班牙风格,有南美风格,还是带有相当浓厚的本土色彩,所以我们的家居就是要介绍国外的东西,可能零星的购买版权资料,但是我们没有购买版权。所以我们用自己的版权,已经有人来跟我们寻求要我们时尚健康的版权输出,所以我们想这也是我们以后要做的事情。
主持人:下一步新的目标和举措是什么呢?是不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了。
刘江:我是把中国当做国际市场来看待,也就是说不是我们杀出去,而是人家打进来。在中国这个战场上我们一定要立足,就像有一句套话叫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我们把中国的事情就等于把世界的事情做好。
主持人:目前《时尚》杂志除了做平面媒体,是否还在其他行业里进行探索?
刘江:实际上《时尚》期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会做我们熟悉的和我们不熟悉,但是我们觉得有希望,有把握成功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做新的杂志,另外我们已经做了的,像《时尚》的图书公司已经成立了,不久我们会推出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的经典图片,叫做《透过镜头》,都是经典图片,经典照片,大家知道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的拍片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比如有200人报这个选题,可能最后只有几个人的选题通过,比如拍一个动物的哺乳过程,他可能要等一年。拍一些特殊的图片,比如珠峰的图片,都是国际地理拍的,可能在我们时尚之夜前后就要推出。
另外《时尚》的网站,为了给网友更及时的提供咨询,我们的网站也加强了投入,做的比较多一些。另外我们还做了《时尚》读者订阅中心,订阅中心在刊社里面我们做的比较大,也是比较有规模。另外我们可能还会做的,就是因为立体发展,我们可能和其他的伙伴一起做。像发行我们已经做了自己的发行公司,有一些电视台也在跟我们寻求合作,这些都在探讨,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是它是我们的方向。
主持人:目前《时尚》盈利的比例中是发行的收益比较高还是广告的收益比较高。
刘江:《时尚》的盈利模式还是靠广告为主,《时尚》创刊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模式,我们的刊物特别强调是有效的送达率。我们的发行实际上应该说在《时尚》类杂志里面应该是名列前茅,但是我们的盈利模式里面广告收入是主要的盈利点。我们的杂志做三百页这样的规模,实际上懂印刷的人知道,在发行上我们是补发给读者,所以读者能够体会到看时尚杂志能够得到隐性的收益,和刚才一个问题链接,有的读者说他的钱都购买《时尚》,那么两个问题,一个是要问你得到了什么,得到的东西可能是不能用钱衡量。第二在印刷上的投入我们的投入非常大,我们给读者提供是超值的东西。是谁帮助我们提供的超值是我们的广告商,我们不去特别追求,它也会增加。就象我刚才讲我没有刻意的赚钱,也赚钱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们的覆盖率、品牌效应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在盈利模式我们是广告为主,发行上我们给读者让利比较多。
网友:什么叫时尚,很多人看同一本时尚杂志,是不是在思维上也变的趋同,那样还能称得上时尚吗?时尚的东西是不是有长久的生命力呢?
刘江:其实《时尚》已经在进行自我批判了,有的时候如果把《时尚》看成纯粹的物质的堆积那就是潜表的东西,因为真正的时尚是一个发展趋势,是具有人文内涵,是一种文化形态,这种东西我这里简单说可能说不了太多,但是可以告诉你,我觉得时尚是精神内涵更多的东西,我曾经说过,时尚是一份好心情,看起来是普通的话,但是背后是你如何看待生活,看待生活的角度,比如你对理财的认知是什么,你的居住环境的评估和判断是什么样的,你对造型、设计、色彩,你的审美是什么,这些都是时尚的内涵。我们《时尚》杂志不断的讲这些知识的积淀成为你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你选一个眼镜你说它好看,为什么跟16岁的女孩子的观点不一样。

时尚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刘江作客新浪
有的时候时尚容易被人误解,比如他穿的东西好就是时尚,但是这里面有历史的东西,有民族的东西,可能他不知道。我们认为时尚是什么?我们有责任,我们也可以,一个是理直气壮,再一个也很应该做这件事情,告诉人们真正的时尚的内涵,我们甚至想引发这个讨论,因为有的杂志觉得我们创办一本新的杂志的时候,印刷漂亮,拍一点时装的片子,这就是时尚了,其实恰恰他不懂。比如我们的“Bazzar”这期的色彩,和我们客户的色彩是契合,这种契合不是偶然的,我们并不是为了它这个去拍这个封面,但是在文化认同,审美上,潮流的分析我们是一致,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所以这种东西你会知道什么是这个时期体现美的一种精神,或者是为什么。看了我们杂志你就知道为什么,你不仅会这样做,你还知道这样做的理由,这就是成熟女性和不成熟的女性的差别。
但是我相信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时尚人群会逐渐扩大,大家会越来越认识到什么是最好的东西,因为会有一个过程。
主持人:你是在时尚圈里呆了很久,也算是专家了,你觉得自己是时尚的人吗?,你平时对时尚的事物敏感吗?
刘江:专家不敢说,因为做时尚,其实内心的境界可能是更重要的,你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处理关系的方法、情感表达方式,它是综合成为一个人他是不是时尚。可能我在某些方面我有我的特点,其实特点就是时尚,我就是我,我有我个性的东西,也许在着装上,也许在休闲方式上,也许在个人的偏好,在表达观点和表达观点的方式上我有我的特色。我曾经自我评价我,第一在品质上我是一个书生,因为我与人为善的态度、追求内心善良的这种欲求,以及我随和和率性的感觉,这是我的一个特点。我是曾经做过很多工作,我觉得我的快乐是在我的生活当中至少占了70%的份额,一个是我自己这样努力,我也希望我们的同事这样,我会给同事们营造这样的空间,快乐的工作,只要把你的工作当成快乐的事情,你的成就感是以乘法计算的。
主持人:据我所知,你以前是学中文的,我觉得一个学中文的人,似乎应该非常忠于本真、非常重视精神感受的人。你在进入时尚行业之后,在内心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刘江:其实我喜欢文学,最早曾经写过歌,当然也出过诗集,我的文学梦有从来没有消失过。我在去年我们《时尚》九周年的时候,还写了一首诗,最后我和我的搭档合作,我写诗,他写书法,我们把它制作成一个非常精美的贺卡,送给我们每一个人。
网友: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两句当年得意的诗作?
刘江:这个没有准备。我想起一句,我描述当时的一个夜晚的情况,描述夜晚的到来,我是这样写的叫做“一大滴浓墨,在宣纸上化开,夜就这样到来”,这是我自我得意的一句。因为我想这是一种审美。另外一个写华清池的诗,最后的结尾是“浅浅的一池清水,泡烂了一个王朝”。
网友:你认为办一本杂志的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刘江:有一个目的宽泛或者目标化的给人们的说法就是给别人一种精神的滋养,就是能不能通过这个杂志让人觉得它的营养、滋养,基于这一点,我们对编辑的要求就是说,就是每一本杂志要有它自己独特的声音,绝对不能和另一本一样,要宽泛的理解时尚,当然具有时尚的精神内涵,一种风貌,但是仔细去读,每一本杂志是个性的、自我的。个性就是时尚,同时每一本杂志在这个领域,它会提出自己的声音,会有自己的理念,我们每本杂志,每期杂志都要有成为社交谈资的话题,这就是我说的内涵的体现。
网友:都说传媒是最后一个暴利行业,杂志也是吗?你认为这种现象能持续多久?
刘江:这个我真的有不同的看法,我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我做传媒十年了,十年磨一剑,台湾有过流行的说法,叫做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做杂志,因为做杂志投入很大,从成功率来讲就已经相当少了,因为杂志是眼球经济,杂志难在它是连续的购买物,不象有一些东西生产一批卖出去就行了,这不是投资特别容易回收的,也不是像人们说的最后一份暴利的行业,其实传媒产业里面做杂志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面扔掉了不少钱。我觉得是浪费了资源,因为想当然的认为办一本杂志就能赚钱,我知道纷纷倒下的是多数。我有一点算是探讨,实际上做杂志还是要做杂志的去做,而不是商人去做,因为商人可能对市场、对赚钱的意识太强,就是老想着赚钱,他投入的时候,可能放进五百万以后,如果没有收回的时候他就不再投,可是恰恰再投两百万就可以赚钱,他就不继续投了,这点是商人和文化人的区别,往往是文化做杂志才能够持久。
我和我的搭档,和现在的同事们很上瘾,做了以后觉得还能做的更好,我们《时尚》的敬业精神,用合作伙伴来比较是比较合适,说我们时尚的人很敬业。我说你们做的好不好,由很多合作方来评价,我经常跟我们的同事来讲,我说你们做的好不好,你们说了不算,是合作伙伴说好。我跟总编讲,你说杂志好,好卖吗,读者说好才是好。
网友:你对香港那边出的八卦娱乐类杂志有什么看法?
刘江:人们特别疲惫的时候需要一些搞笑的东西,在中国市场不一样,它的市场会是一部分,它不会成为主流。
主持人:因为现在大家对时尚的需求,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更高,所以现在时尚类的杂志才会受到这样的关注。
网友:《时尚》给大家的面面貌是大众的,而不是边缘,但是似乎现在边缘是非常有市场的,你会考虑出一本先锋的杂志吗?
刘江:要做杂志也好,要做什么也好,你要占主流,在时尚媒体你要成为主流的话,《时尚》目前的选择,目前的模式,目前的状态是占据主流的地位。但是不能说《时尚》的东西包罗万象,《新锐》的东西也是有很成功的,比如《新周刊》就很成功。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这种新锐不是标榜新锐就可以新锐,这些咨询,生活提供的原始材料是不是足够你做一本连续出版物,应该说《新周刊》是非常非常敬业的人在做的,同时也是非常非常成功,但是他可能会有水准的起伏,同样的东西,别人已经做了,别的人再去做新锐,用这个角度切入不见得是最聪明的做法。

❻ 全国范围内有哪些知名的医疗健康产业

天津康婷健康产业园、上海张江药谷、福建健康产业园、成都国际医学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武汉同心健康服务产业园,武汉光谷生物城

阅读全文

与健康产业杂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