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申报2016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材料
申报方式。纸质文件申报与在线申报同时进行,申报单位按要求完成在线申报后,还应提交纸质文件。申报单位从财政部政府网站司局频道(http://wzb.mof.gov.cn/),进入“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模块,按要求填写和提供有关资料;其中,申报出口奖励的单位登陆商务部文化贸易管理系统(http://fwmyzb.mofcom.gov.cn/),进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申报系统,按要求填报有关数据。申报项目涉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合同文本、付款凭证等,应按要求上传扫描件。每个项目的电子文件应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扫描图像清晰,并与纸质文件保持一致。
(三)申报程序。中央各部门(单位)、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财政厅(局)、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的中央企业负责组织本部门、地区或单位申报工作,并于2015年4月20日前完成在线审核、项目初审,正式向财政部报送申请文件。中央各部门(单位)、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的中央企业应向财政部提交申请文件、初审报告及申报项目资料,其中申请文件需为部发文。各省级财政厅(局)应向财政部提交申请文件、初审报告及申报项目资料。初审报告包括初审工作组织情况、申报项目情况、初审意见等内容,需加盖单位公章后作为独立文件上报财政部,不能作为申请文件附件。
㈡ 西安美术学院2016文化产业管理怎么考
报名后,不考专业,以文化高考成绩录取。
只招收陕西考生。
㈢ 2016年什么行业是最有前景的
投资新能源行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是我们新能源行业未来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被业界奉为“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包括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包括煤化工等传统能源体系的变革,规划期限是2009年至2020年。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近日,国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先后发布了《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完善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的通知》。在目前“谈霾色变”的大背景下,国家连续发布多项关于新能源的政策,体现国家对于新能源推广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向污染宣战的另一重要手段。
2001年至今,政府部门相继推出了多项鼓励和刺激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但受市场接受程度和政策的实施力度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技术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项目尚不成熟,使得推出的产品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等问题也很突出。尤其是当前国内汽柴油处于相对低价,下游消费人群更倾向于传统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能源的发展。展望未来,新能源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
㈣ 统计局 2016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比2015年增加多少
目前国来家统计局最新只有2015年的数据源。但根据《2016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2.68亿元,同比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50%,占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比重的6%。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㈤ 2016年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哪些显著的特点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全国省市文化产业的均值达到了73.71,比2015年的73.65略有上升,且从2010年起,年平均增速1.08%。其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但中西部增速较高。这表现在,2016年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省市中,除四川、江西以外,其余均位于东部地区;增长最快的10个省市中,有8个位于中西部地区。最后,从均衡度来看,2015-2016年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影响力、驱动力均衡发展。
一、文化产业关键环节积极创新
1、文化与科技融合成风向标,新兴业态不断拓展
2016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紧密和深化。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二级指标科研环境指数得分为70.79,和2015年相比继续提高,科研投入和技术应用都迈上更高台阶。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VR技术、AR技术、虚拟增强技术、人工智能等在文化之间的交互和融合不断深入。网络、阿里、腾讯、小米、乐视、暴风、爱奇艺、360甚至芒果TV均积极谋划VR布局,为“VR元年”锦上添花。其次,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不断推进,对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文化金融与国家战略、文化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2016年,各级政府出台文化金融相关政策,形成导向性影响,也吸引了社会资本对文化金融的关注度。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二级指标文化资本指数得分为76.74,普遍高于其他同级指数,而且各省市分值差较小,说明全国文化金融在政策引导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财政部文化司成立,从文化司的职能涵盖范围看,大文化产业和融合性产业的政府财政视角将越来越明朗;其次,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且专项资金实施方式确定为“基金化+重大项目”模式;再次,文化行业首次纳入国家PPP推广战略,促进了文化领域的投融资创新尝试;最后,文化企业上市热潮高涨,截至2016年11月,全国共有1192家文化企业挂牌新三板。总体上,文化金融的发展越来越深入。
3、文化企业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
2016年,我国文化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品牌价值链开发,品牌认知度、影响力和辐射力等因素。
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二级指标社会影响指数得分为75.91,和2015年相比有所提高,说明文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不仅BAT互联网巨头驰名中外,其他一些优秀文化企业自主品牌也在APEC、G20等重大国际会议中惊艳亮相,在发挥品牌价值的同时,提升了我国文化企业品牌的国际话语权。
4、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2016年,我国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6)”,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5,平均增长率为3.4%。其次,文化消费各环节都在改善和优化中。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指数、文化消费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指数上升速度最快。
最后,文化消费政策利好进一步扩大。2016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第一批共两次先后设立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共45个,有力地拉动了文化消费的增长。
5、IP开发热潮持续
2016年,IP继续呈井喷之势。互联网、影视等各类资本强势进驻IP产业链,使得IP站在了内容时代的潮头之巅。根据“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二级指标市场环境2016年得分为78.32,比2015年有小幅上涨,说明版权资产运营管理正在不断完善。
首先,IP跨界成热点。原创文学、游戏、影视、卡通形象等优质IP广受关注,尤其是影游跨界IP,凭借“怀旧”“情怀”等情感体验,与消费者保持了良好互动,创意营销吸引了粉丝共鸣,逐渐成为资本新宠。其次,IP开发也受到专门法律法规的保护。2016年4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并发布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为文化企业版权资产运营管理提供支持,促进了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这一全价值链条的逐渐完善。
二、文化产业重点行业百花齐放
1、电影产业发展回归理性
中国电影产业在经历了2015年同比增长48.7%的爆发式阶段后,于2016年进入平缓增长的“新常态”。
首先,电影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根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6)”,电影在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中排名第一。其次,电影票房进入理性增长期。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幅收窄,国内票房市场规模稳定在了450亿人民币左右,同比增幅只有2.1%。最后,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这一里程碑式法律的出台,使电影市场有法可依,逐渐规范。
2、数字创意产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
2016年,国家加大对数字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数字创意产业首次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获得重大利好政策,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数字创意产业,成为要重点培育的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之一。
3、音乐产业IP至上,互联网平台争霸不断
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更进一步地迈向成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巨大。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亮点:首先,在线音乐并购整合,格局大变。2016年7月15日,QQ音乐与海洋音乐合并,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充分发挥版权集成优势,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网易云音乐、阿里音乐构成了在线音乐的“新三国”格局,竞合博弈,谋求共赢。其次,“音乐+消费”“音乐+影视”“音乐+直播”“音乐+电商”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音乐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4、游戏、电竞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6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整体呈现快速、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环境逐渐成熟;二是在游戏品种、数量、题材类型、市场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三是本土原创网络游戏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四是游戏直播、影游融合成为游戏行业发展新模式。
根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6)”,游戏行业的受欢迎程度相比2015年,提高了10%左右。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655.7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04.6亿元,占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的30.5%。
5、国产动漫发展迅速,二次元潜力无限
2016年,国产动漫发展迅速,不仅出现了《十冷》《大圣归来》等优秀动漫作品,而且催生了规模持续扩大的二次元经济。
首先,原创动漫公司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原创和资本的完美组合,推动了国产动漫迅速发展。A站、B站分别划归阿里、腾讯旗下,奥飞动漫9亿全资收购“有妖气”,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其次,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成为二次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年轻用户是主力。
6、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特色小镇成为新亮点
2016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除主题公园、旅游演出、文化艺术园区等旅游新业态之外,特色小镇独具竞争优势。根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6)”,与2015年相比,2016年文化旅游的消费人数增幅较大,在十大文化产品/服务的消费支出水平方面,文化旅游位居第一。
随着“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这一国家目标的提出,文化旅游市场又将迎来新的繁荣期。在首次入选的127个小镇中,有100个与文旅产业有关,占比78.74%。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小镇,基本都与文旅产业开发有关。特色小镇嫁接特色旅游,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7、网络直播成为大潮流
2016年,堪称网络直播元年。一方面,网络直播行业呈现井喷状态。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300家,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市场营收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另一方面,网络直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违规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文化部先后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以严肃整顿、积极引导,网络直播有望走上追求优质内容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概而言之,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显著提高。产业链前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IP跨界成为内容原创动力;产业链中端受VR、“互联网+”等技术革命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产业链末端文化企业发力品牌建设,文化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此外,人才、资金、版权等文化产业要素市场不断完善,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如是,关键环节积极创新,重点行业百花齐放,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逐渐有了新动能、新成就、新机遇~
㈥ 文化旅游产业有多大
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一定区域、一定族群的传统文化为基根,以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旅游为载体的产业形式;既然称其为产业,就带有经济效益的成份。但旅游文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金元宝,也不是一个己经烤熟的大饼,其发展要受到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交通条件和宣传运作等多种因素制约,其大小是不能用称称,用斗量的。
㈦ 十位“2016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揭晓,来看看都有谁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2016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揭晓典礼暨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主题峰会于2017年1月21日在京举行,10位文化产业界杰出人士荣获“2016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殊荣,他们是:
乌镇景区、古北水镇(北京)景区总规划师及总裁陈向宏,
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勇,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
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剧出品人邱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1]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田舒斌,
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祺扬,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张淼,
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东亮(按姓氏拼音排序)。
此外,另有20人获得提名奖。
㈧ 请问哪里有2016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可以查看或者下载
2016年的还没要出来,估计要等到下半年或者年底,需要其他年份的可以去数据圈论坛上下载
㈨ 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是多少
3万亿
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认识
近年来,“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话题非常热,更多的时候大家的讨论都停留在概念层面,到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文化产业”是什么,国内理论界众多学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侧面提出了各种说法。有人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是创造出一些能够吸引人眼球的文化产品,如电视节目、影像制品等,因此称之为“眼球经济”。有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主要是围绕如何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并围绕受众的注意力展开多种经济附加值服务,因此称之为“注意力经济”。也有人根据伴随中国汽车数量急遽增长而出现的交通广播类节目盈利模式提出了“耳朵经济”的概念,这些说法都不全面,都没有点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本质。
在发达国家,不管它叫“文化产业”或者叫“创意产业”,这个行业本身发展的历史已经比较漫长。称“创意产业”的有英国、韩国。欧洲其他国家有人称之为“文化产业”。在美国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美国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一切创造力产生的产品都是有知识产权的,比如绘画、歌曲、舞蹈、电视节目、广播节目都是有版权的,未经授权其他人不能抄袭。因此他们把相关行业基本叫做“版权产业”。由此看来,在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叫法也不完全一样。
实际上这个产业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创造力”。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实就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创意”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这些创意必须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意义的。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电视影像这样的传统媒介产品,还是数码动漫等新兴产业,所有资本运作的基础就是优良的产品,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良产品恰恰来源于人的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自身的创造力。由原创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
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确指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美国人已经发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
“创意”或者“创造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原创”,这个东西是前人和其他人没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创的,比如京剧、昆曲、武术就属于中国原创。第二就是“创新”,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是别人首先创造的,但将它进一步地改造,形成一个新的东西,就可以给人新的感觉。电影《卧虎藏龙》就是一个采用西方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包装中国内核的故事,属于一个创新过程而不是原创。对于创造力来说可以有原创也有创新。比如广州军区杂技团利用杂技的形式重排西方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老外看后惊叹不已。西方主流报纸《纽约时报》为此还特地做了一个一分三十秒的录像放到《纽约时报》的网站上,造成了很大影响。这样的形式虽然不是原创的,但是属于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很好的创造力。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迪斯尼集团,该集团不仅生产发行了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还将这些卡通形象做成玩具、服装,建造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可以实现创造力的途径也是无限的。迪斯尼的许可产品一年在全球的零售达1120亿美元,其中290亿来自于娱乐人物形象,不管是玩具、服装、电影还有电视等等。中国全国广电系统2004年全年总收入100多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媒介集团美国时代华纳2004年年收入440亿美元,是我们整个广电行业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