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可以创新哪些社会保险政策来促进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有利于产业、企业、分 配等多方面结 构优化。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
② 保险行业有哪些创新发展模式
从全球视野来看,目前成熟的保险体系中,保险市场越发达,保险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越明显,如今,中国保险业迅猛发展,保险中介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和强制管理后,如今也已经逐渐成熟,尤其这两年,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也让保险中介的作用更加重要,也因此,保险中介领域的创新发展模式这几年也值得关注。
互联网中介平台这几年风生水起,有一度也为投资人看好,其中以微保、水滴保险为核心,不过,大多数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目前还存在着问题,普遍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同时因为线上保险平台存在一定的服务品质问题,这也成了当下很多人不看好纯互联网中介平台的原因。
线下门店式保险平台,以华泰为代表,这种模式在国外比较成熟,也是未来保险中介趋势,但问题是这种模式对于人员专业度、服务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说,线下门店式未来大有可为,不过当下进程相比互联网平台要发展缓慢。
品牌门店式平台,以保险之家为代表,走社区化运营,看中品牌价值与服务专业、规范标准。品牌化趋势可以说是更具有市场前瞻性和规模化优势的模式,不过对于目前中国保险中介市场来说,大多数中介公司的意识还停留在销售导向,所以目前品牌模式是刚刚起步,保险之家是品牌门店式的试水者,也一直在改变销售导向的单一经营模式,未来发展如何,也同样值得关注。
③ 急求保险营销的创新与发展参考文献
我们这边是有写这方面文章的编辑,一般都是从业人员
④ 如何创新发展电力企业社会保险工作
社保一般是单位和个人按照比例缴纳。缴存基数可以到社保局查询。社保基数查询: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可以根据最新的发布时间,从当地的社保局查询最新的社保基数.
⑤ 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的举措的有哪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强调,“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保障”。保险业将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把产品服务创新作为新形势下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好地履行商业养老保险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保险业自身独特优势,营造有利政策环境,不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领域,增强渗透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养老保险的服务水平。
⑥ 用现代科技促进保险业创新
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保险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对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保障社会稳定运行、提升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坚持完善监管、防范风险,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健全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使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
《意见》提出了9方面29条政策措施。一是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二是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挥责任保险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三是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四是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拓展“三农”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五是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促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推动保险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保险业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六是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深化保险行业改革,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市场作用。七是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加强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八是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的保险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氛围。九是完善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保险监管协调机制,鼓励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购买保险服务,研究完善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税收政策,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加强对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用地保障,完善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⑦ 创新型人寿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欧美国家正值高通货膨胀及高利率时代,消费者想通过购买金融工具来获取高回报,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发出大量创新的金融产品,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个人金融资产,而保险公司的传统型保险产品的给付选择无法应对高通胀,造成保险公司的资金外流,这就迫使欧美的寿险业者纷纷调整传统型寿险产品的设计方向,开发出“投资型保险”即创新型寿险产品。由于创新寿险产品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同行业的产品,而是其他金融产品,因此其应运而生了。
20世纪70年代后期,投资型保险(基金连结保险)在英国的保险市场上逐渐取代传统型保险,越来越多的传统型业者开始拓展与共同基金相结合的寿险商品,再加上在股票市场的稳定获利,大多数英国人开始意识到创新型产品的好处,需求不断上升。从1987年至1997年间,英国的基金连结保险在寿险市场上的份额由39%提高到50%,增长了11%。
1976年,美国Eguitable人寿保险公司开发出称为“变额保险”的第一代创新型寿险产品。从80年代开始,变额保险在美国获得迅速发展,共有30多家保险公司销售此类保单。截止1999年,变额保险在美国寿险市场所占份额已超过30%。
创新型寿险产品的推出产生了三大趋势: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投资选择自主性以及保险公司经营创新。
⑧ 从哪几个角度来看行业发展,现在保险并不晚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保险市场,13亿人口总量蕴藏着巨大的保险商机和市场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1至10月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5%,预计全年会超过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保费收入1至10月已经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68%;资金运用余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3.7%,外资保险公司也实现了较好的业绩,业务增长近30%。
同时,中国保险业“偿二代”监管体系已经基本制定完成、进入“偿二代”
过渡期;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保险机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断完善,资金运用改革不断深化,巨灾保险制度方案出台,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会得到全面的保障,简政放权、放换结合,优化服务,保险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日益提高。
虽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领域发展面临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但中国保险业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行业总资产在去年突破10万亿元基础上,今年三季度末已经达到1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中国保险业一方面把握互联网机遇,以业态创新加快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险企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新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致力风险监管现代化,偿二代推行步伐稳健,为全球保险监管规则制定提供了新兴市场经验,为国际监管规则制定和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⑨ 面对互联网+,保险业怎么创新发展
保险业转型发展的根本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客户体验为王”,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体验为核心、以客户价值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最新技术,通过客户的主动诉求和智能分析并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在满足客户体验方面,一是在保险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展现、销售等方面更为简单、便捷,客户能够深度参与其中;二是整个保险产业链过程更为透明化,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