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业部称发展乡村产业核心在留住人吗
2018年8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在北京强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能工巧匠等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针对农村面临的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问题,魏百刚强调,“发展乡村产业核心在人。没有产业留不住人,招不来人,没有人发展不了产业。”
魏百刚表示,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地方已开展了探索,比如湖北启动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
魏百刚强调,要重点抓好几类人才,包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能工巧匠,同时可以鼓励下乡创业,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市民下乡,支持能人返乡创业,落实扶持政策,等等。
他认为,解决乡村产业缺人才的问题,应立足城乡人口流动大趋势,坚持内培以及外引相结合,强化育才措施,优化留人环境,促进各种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
30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本次论坛,会上,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长岗宣读成立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新农人发展委员会的批复和班子成员任命的决定,以及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文化委员会班子成员任命的决定。
㈡ 对乡镇村产业发展有什么想法
乡镇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谈一点浅显的想法与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央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乡镇一级,就要立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促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发展。一要着力完善镇村组织。坚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着重发挥好党员固定活动日“引导教育党员,参与事务决策,监督事务落实”的作用,建强组织阵地,强化班子建设,将农村致富能人、乡土拔尖人才引导选拔到村级组织中,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着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突出服务主题,从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在做好服务过程中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全力做好政务服务、农民教育等多项工作,建立制度规范、公开透明的乡镇机关工作运行新机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利用党委学习会议、村组会议等平台,开展“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活动,加强对农村有劳动能力党员的培训,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支持农村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结合帮扶行动,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已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提供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
㈢ 农村支柱产业没有发展不平行人口外流造成
人口外流根本原因是待在家里赚不到钱,一家老小要生活,只有外出。
㈣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会对当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的就业,当然,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会出现
㈤ 农村发展什么产业好!!
前瞻网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来看,在过去几年中均获得较好的发展。随着国内旅游业迈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需求稳步增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动下,其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向全社会推介了100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涵盖了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余个休闲农业精品经营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其市场前景看好。
1、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2、经营效益良好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008-2012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递增。仅2009年,乡村旅游行业就带来了800亿元的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
到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速为11%。
3、发展潜力较大
(1)低端劳动力收入水平快速上升
刘易斯拐点过后,低收入劳动群体劳动报酬快速上升,创造了较大的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需求。从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以后不到两年时间内,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已经从1340元上升至1991元,涨幅高达48.6%。
收入增长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基础。东部沿海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历史经验表明,超过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已经足以启动居民首次旅游消费。结合行业近年增长持续超预期的现象,前瞻金融事业部推测,中低收入群体旅游消费过去两三年间悄然启动,中国旅游业迈入大众消费阶段,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动力。
参考《 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㈥ 你会如何发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一直是有关部门支持的重点之一,乡村旅游也让不少农民朋友尝到了甜头。今年的《工作要点》中给大家一个提示:今年或以后几年要想把乡村旅游发展好,必须做好——提质创新。
㈦ 未来乡村产业发展有什么着力点
未来乡村产业发展以环境为主,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
㈧ 乡村的文旅产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乡村规划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防止被牵着鼻子走。根据不同地方的资源条件,因势利导,可以适度开发森林康养、温泉小镇、红色旅游共建民宿等特色项目。有的地方资源优势不突出,可以把眼光更多放在生态治理、乡风建设上,而不是紧盯村里几块地大兴土木。米小粒共建的农业生态民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于民以惠的同时引领区域乡村旅游向品牌化、精致化、特色化的道路发展。
㈨ 乡村的产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产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分工分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对乡村的认识有新的突破,表现在:①乡村不仅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而且也是一个经济生活的整体,在多方面具有独立活动的性能。乡村中除农业外,还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②乡村不仅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即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经济以外的政治、文教、风俗等所有活动;③乡村不仅包括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还包括空间因素,即自然环境的立体因素,是具有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职能的地区综合体。
乡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从世界范围看,乡村这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分为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型乡村、古代型乡村、近代型乡村、现代型乡村、未来型乡村。中国乡村正处于由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由于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城市中心区域的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或安家。
许多过渡型乡村,如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为城市边缘地带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市政道路及其它配套措施尚未及时跟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得到重视。
乡村: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一万二千六百户为一乡。
㈩ 农村产业发展的做法与对策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转型升级为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在阐述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实意义,分析国内特色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与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 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提出了促进广西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