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文化产业是否符合新三板上市
这个所谓的佛教文化产业早就已经脱离了佛教的教义。
2. 武安禅文化智慧产业园是骗局吗
在印度时佛陀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不过中国是在达摩祖师时开始在中国发展。所以我们都叫达摩祖师叫初祖。达摩祖师那时是魏晋南北朝。
3. 宗教文化的产业有哪些呢
多了去了。
1、旅游业很好,能带动一大批产业。
2、佛教有素食文化,道教有药膳文化。
3、求签算命这个佛道都有。
4、再搞个某某高僧纪念馆、或道教的某某法师纪念馆。
5、修个寺庙或者道观,邀请某某知名法师主持。
4. 佛教文化产业链都有哪些东西,要详细的!
佛教,本来是佛陀将宇宙人生的真相教授给人们的教育。在现在某些情况下确变成了产业,是个悲哀!
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里面包含了,宇宙如何而来,运行的最根本规律是什么,人的命运如何产生,如何获得最圆满的生命等等最终极问题的回答。但是现代大部分人,只是将之当成旅游或者迷信了。
南无阿弥陀佛!
5. 禅意乐山,观佛之旅,乐山“佛文化”主题游为何走红暑期
周末的乐山太阳很大,热得让人难受,但是却挡不住蜂拥而至的游客,在乐山的各个景区都挤满了观光的人群。在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之中,有上海春秋旅行设的500人礼佛团,将开始在乐山的佛文化主题旅游。
为了进一步扩大乐山和东部海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动两个地方的文化旅游产业的一起合作与共赢,上海春秋旅行设在2019年8月17号到19号集齐了500人次的礼佛团队来到乐山开展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这次活动第一次开始是在2016年,如今已经是第二次了。总监表示,之后还会在乐山根据情况做出一些主题性的旅游活动,为乐山和上海的旅游友好往来搭建基础。有游客说,这里的风景美,人也美,心情很开心。大家游遍了乐山的各个名胜古迹,体会着山水的禅意和佛文化。喜欢这个活动的,有空去报名看看吧。
6. 扬州翠佛堂玉石文化创意园,玉石玉雕观光工厂在哪里
翠佛堂玉石玉雕观光工厂(翠佛堂玉石文化创意园),在扬州市广陵区茱萸湾路版333号,茱萸湾公园南侧。俗权话说“天下玉,扬州工”,扬州可是天下玉器玉雕发源地之一。
开车的话,可以从宁扬高速(G40)汤汪出口或者沙湾广陵出口,向北驾驶10km即到。
7. 青海坎布拉佛教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海坎布拉佛教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07月07日在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仁增切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宗教用品、民族工艺品、手工艺制品生产、加工等。
法定代表人:仁增切吉
成立时间:2014-07-07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3000001002238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北大街26号
8.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的产业概述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 创办于2002年,为在香港注册的非牟利慈善机构,在过去数年,受到中央政府、特区政府及宗教各界的信赖和认同,由已故著名香港侨领庄世平先生及宗教领袖如意宝白玛奥色法王(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共同创立,
成员由社会勋贤、各佛教领袖及不同宗教的领袖组成,先后聘请了中央委员、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及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原国家宗教局局长)任永远荣誉主席、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任荣誉主席、一诚长老、净空法师、觉光长老等成员任永远荣誉顾问,成员近千人遍布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蒙古国及其他欧亚地区等世界各地,是一个包容了不同宗教及不同佛教宗派人士的组织,为对佛教文化有兴趣之人士及组织创造的一个平台。本会成立之初得到佛教界及政商界的广泛支持,收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中联办主任高祀仁、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博士、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先生、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等,及各大道场、诸山长老及社会各界人士题写的50多份贺词。
本会在2002至2005年间,向各地寺庙赠送了大量佛像广结善缘,在2006年启动名为【慈悲与和谐的传播】的活动向全世界108座寺庙赠送108尊60-70公分千足纯金银铸造释迦牟尼佛金像,期间获得当时的中央统战部朱维群、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接见和宴请;由2006开始,出访蒙古国、韩国、斯里兰卡、日本、美国等多国进行交流活动,历年来获多国元首、政要的热情接见和设宴。更主持策划多个国际性大型活动,包括中韩建交十五、十六、十七周年大型佛教国际文化交流及【世界和平祈祷大法会】;并积极参与各界社团活动,包括在2012年承办【推动联合国发展目标世界和平祈祷大会 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大型活动,分别在维园、九龙及新界举行巡回嘉年华会暨大型花灯展和老人慈善千人宴。大会更免费派发12 万斤「世界和平吉祥米」,三百多个社团组织参与,出席人数超过20 多万人,展现人类追求和平、博爱的理想;同年9 月在美国洛杉矶再度举办同类活动,凝聚了两岸三地和越柬寮侨界百多家社团组织共襄盛举,这是美国华人社会第一次突破性合作,受到美国国会、加州政府及多个市议会多项表彰。 【宗旨】:
由佛教界各宗派、商业界、文化艺术界、传媒界、社团领袖、各宗派信众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为对佛教文化有兴趣之人或组织创造一个平台。
【原则】:
南传、北传、显教、密教、出家、在家、教徒、非教徒,皆可平等参与。
【目标】:
继承传统佛教文化工艺,开创现代佛教文化产业,增进世界各地佛教文化交流,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加强佛教文化与时并进,弘扬佛教的包容与博爱的精神,推动佛教文化具有学术性、教育性、科学性、使佛教文化达到艺术化、生活化、现代化的社会全面影响力,开展佛教文化慈善工作,正确地引导信众,分辨及反对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主义和邪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世界和平,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立会缘于:这个世界,老人家愈来愈少--以下节选自香港《盛世》杂志专访
创会时,庄老已年届92岁高龄,社会公识早已多得数不清,而且他本身并非佛教徒,为何仍然创立此会?庄老有条不紊地表示:“我想,佛教是很好的,它提倡和谐,对人的精神有好的净化作用,弘扬佛教,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以至整个世界,以佛教的精神,让世界人民,走向和平和谐的路。大家有善良慈悲的爱心,对世界是很有作用、很有好处的。所以我想这个时候来提倡比任何时候更重要、更需要。”
高龄的庄老,思维灵活清晰,早在创会前,已常常与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另一创办人如意宝白玛奥色法王无所不谈,以法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没有重要的事,什么都聊。”有一次两人在庄老家中一起喝茶,庄老思考了一会儿,慢慢说道:“这个世界,老人家愈来愈少。”然后没有再作声。仁波切说,这话像禅宗的禅,他听感觉震撼,像当头棒喝。庄老以他的人生智慧,有感社会上有智慧、有地位、有经验的老人愈来愈少,即有内涵的人愈来愈少,于是整个社会变得愈来愈浮躁、表面和不真实。庄老表示:“我觉得现代社会发展,大家都以功利为主,功利太重了,对社会不好;我还是觉得大家和谐、社会和睦,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社会要进步,主要是靠这种精神。离开这个精神去完全追求名利或偏重于这个东西,社会上会造成很多障碍,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的事情会发生。提倡佛教,可以调和这个东西(功利)。”两人都有感社会需要正气,需要正统佛教,大家于是兴起成立佛教文化产业的念头。
庄老清晰地说:“我想,佛教文化产业在香港这个地方,是个开端,过去没有人这么来说,这么新的一个概念,做起来也相当有困难,但是我们也是要排除万难,应该做的事情,如果理念对了,对社会有好处的,我们会一步一步地走,相信这个会起着良好的作用。对国家也有好处,因为国家过去一个时期比较动荡,人心在过去一个时期,在解放之后曾经有很多斗争,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都不大和气,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为主导来搞我们的国家,所以现在改过来了,我想我要改变一个观念,观念一改变,讲斗争,现在讲和谐,大家提倡努力,搞生产、发展精神文明。除了物质文明之外,我们还注重精神文明,这恰恰需要佛教这种文化来推动。” 佛教文化+产业--以下节选自香港《盛世》杂志专访 其实“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这个名字的意义深远,它蕴含着创会的宗旨。以庄老的话说就是:“因为佛教没有产业的支持,就好像很绝对,好像是只搞精神,不搞物质,但其实这是同一样的东西。我们发展精神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大家知道(需要)有物质来支持,两者并不矛盾。”
如意宝白玛奥色法王解释道:“‘佛教’是内心的、精神上的,要弘扬这种‘文化’,就要用具体的表达,例如佛像、音乐、书籍和报刊等;而‘产业’,则是‘方便和智慧’,这是佛教语言,‘方便’即是‘方法’、‘物质’,它可以用物质的方式表达,例如佛像,而‘智慧’是内心的修为‘精神’,两者结合起来,便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即‘产业’。”
9. 佛文化产业链都做些什么以营利为目的,求解,谢谢!
佛文化产业链 包括 旅游、商业地产、文化传播、纪念品、功德林、教育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