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莲藕产业发展

莲藕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6 05:52:56

① 怎样种植莲藕

一、莲藕的起源、分布、营养价值、经济效益

莲藕 ,简称莲,别名莲菜、荷藕等, 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3000多年,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水生经济作物,它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莲藕全身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藕中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产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广,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莲藕还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藕节、莲根、莲芯、花瓣、雄蕊、荷叶等都可入药。

荷花,因她的花、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种植面积最大,目前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栽培面积在9万hm2左右,今后,随着广大水乡湖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莲藕生产和销售必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二、生长发育特点

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年生长发育。在一个年生育周期内,它都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结藕、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它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或者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长叶后开花,到中期则是叶、花同出。开花结实也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整齐一致,而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叶常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植株。终花以后,进入生长发育后期才开始结藕。因此莲藕与其它植物的差别又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按照莲藕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分为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休眠期等5个时期:

1、幼苗期:从种藕根茎萌动开始,到第一片立叶展出为止。在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莲藕开始萌动,这一时期长出的叶片全部是浮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 4月上旬,莲开始萌动长出浮叶,5月中旬抽生立叶。在华南及西南的云南地区,3月上旬就开始萌动生长,而华北的河南、山东等地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才开始萌动生长。东北地区要到6月上旬才开始萌动。莲的物候期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一般情况下,莲的萌动期也就是莲藕定植的最佳时期。 2、成苗期:从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 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进入成苗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叶片数不断增加,总叶面积加大,自身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强,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在加速,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营养体系。

3、花果期:从植株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莲藕的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一般延续2个月左右。开花的多少因品种而不同,子莲在长出3~4片立叶后,基本上是一叶一花。而藕莲的花较少甚至无花。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6月开始现蕾开花,7~8月为盛花期。

4、结藕期:从后栋叶出现到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为止。莲生长到一定时期,根状茎开始膨大形成藕,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上旬,中晚熟品种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进入这一时期。

5、休眠期:从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新藕完全形成后,直到第二年春天叶芽、顶芽

开始萌发为止。 长江流域一般在10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为藕的越冬休眠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莲是喜光喜温性植物。莲的萌芽始温在15℃左右,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昼夜温差大,利于莲藕膨大形成。

莲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离水,适宜水深在100厘米以下。同一品种在浅水中种植时莲藕节间短,节数较多,而在深水中种植时节间伸长变粗,节数变少。

莲对土质要求不严格,在较大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为6.5~7.5。耐肥,适宜在有机质丰富,耕作层较深(30~50厘米)且保水能力强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四、类型及品种

1、类型

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将莲藕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

以主要栽培目的为依据,莲藕可以分为花莲、籽莲和藕莲三大类型,以观花为目的称为花莲,以采收莲籽为目的称为籽莲,以采收肥大的地下根状茎为目的称为藕莲,通常也称作莲藕、莲菜、藕等。

以适宜栽培水深为依据:分为两类,一类是浅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50厘米的品种;一类是深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0~100厘米的品种。

② 武汉莲藕的概述

莲藕的起源、分布、营养价值、经济效益
莲藕 ,属于莲(或称荷)的根茎部分,别名莲菜、荷藕等, 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3000多年,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水生经济作物,它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莲藕全身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藕中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产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广,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莲藕还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藕节、莲根、莲芯、花瓣、雄蕊、荷叶等都可入药。
荷花,因她的花、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种植面积最大,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面积在9万hm2左右,其中洪湖种植面积在5hm2左右,今后,随着广大水乡湖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莲藕生产和销售必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武汉莲藕享誉全国。武汉莲藕种植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武汉就引种了莲藕;宋代,莲花湖的肥藕已成贡品。莲藕的科技研发在武汉起步早,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菜科所在全国率先推出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引起国家农业部重视,市政府、农业部纷纷投入大量资金,为这一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里的水生蔬菜种子资源有莲藕、茭白、芋头、蕹菜、水芹、荸荠等12类,600多个品种。一般情况下,市场上有什么需求,就能选育出相应的品种出来。全国80%的藕种来自武汉,武汉莲藕90%的产出来自藕御! 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年生长发育。在一个年生育周期内,它都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结藕、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它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或者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长叶后开花,到中期则是叶、花同出。开花结实也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整齐一致,而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叶常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植株。终花以后,进入生长发育后期才开始结藕。因此莲藕与其它植物的差别又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按照莲藕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分为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休眠期等5个时期:
1、幼苗期:从种藕根茎萌动开始,到第一片立叶展出为止。在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莲藕开始萌动,这一时期长出的叶片全部是浮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 4月上旬,莲开始萌动长出浮叶,5月中旬抽生立叶。在华南及西南的云南地区,3月上旬就开始萌动生长,而华北的河南、山东等地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才开始萌动生长。东北地区要到6月上旬才开始萌动。莲的物候期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一般情况下,莲的萌动期也就是莲藕定植的最佳时期。
2、成苗期:从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 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进入成苗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叶片数不断增加,总叶面积加大,自身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强,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在加速,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营养体系。
3、花果期:从植株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莲藕的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一般延续2个月左右。开花的多少因品种而不同,子莲在长出3~4片立叶后,基本上是一叶一花。而藕莲的花较少甚至无花。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6月开始现蕾开花,7~8月为盛花期。
4、结藕期:从后栋叶出现到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为止。莲生长到一定时期,根状茎开始膨大形成藕,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上旬,中晚熟品种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进入这一时期。
5、休眠期:从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新藕完全形成后,直到第二年春天叶芽、顶芽开始萌发为止。 长江流域一般在10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为藕的越冬休眠期。 莲是喜光喜温性植物。莲的萌芽始温在15℃左右,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昼夜温差大,利于莲藕膨大形成。 莲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离水,适宜水深在100厘米以下。同一品种在浅水中种植时莲藕节间短,节数较多,而在深水中种植时节间伸长变粗,节数变少。
莲对土质要求不严格,在较大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为6.5~7.5。耐肥,适宜在有机质丰富,耕作层较深(30~50厘米)且保水能力强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1、类型
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将莲藕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以主要栽培目的为依据,莲藕可以分为花莲、籽莲和藕莲三大类型,以观花为目的称为花莲,以采收莲籽为目的称为籽莲,以采收肥大的地下根状茎为目的称为藕莲,通常也称作莲藕、莲菜、藕等。
以适宜栽培水深为依据:分为两类,一类是浅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50厘米的品种;一类是深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0~100厘米的品种。
此外,还可根据熟性分为早熟类型、中熟类型、晚熟类型等等。
2、品种
莲藕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现就栽培种植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藕莲品种简要介绍一下。
1、鄂莲一号 早熟。 花少。入泥浅,主藕6~7节,长130厘米,单支重5kg左右,皮色黄白。 7月上旬每亩可收青荷藕1000kg,9~10月后可收老熟藕2000~2500kg左右,宜炒食。
2、鄂莲四号 中熟。花白色,主藕5~7 节,长120~150厘米,单支重5~6kg左右,梢节粗大,皮淡黄白色。 7月中下旬可收青荷藕,亩产750~1000kg左右,9月可开始收老熟藕,亩产2500kg左右,生食较甜,煨汤较粉,也适宜炒食。
3、鄂莲五号(3735) 早中熟。 主藕5~6节,长120厘米,藕肉厚实,通气孔小,表皮肤白色。 7月中下旬每亩产青荷藕500~800kg,8月下旬产老熟藕2500kg。生长势旺,不早衰,抗逆性强,稳产,炒食和煨汤的风味都好,在南方和出口市场倍受欢迎。
4、新一号莲藕 主藕 5~6节,长120厘米 。藕型肥大,皮白肉脆,商品性好。 8月中下旬成熟后,一般亩产2500kg左右。煨汤粉,凉拌、炒食味甜。 进行微型种藕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很多水稻田改种莲藕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生蔬菜,而莲藕老产区,为了增强莲藕种植优势,也在积极更换莲藕新品种,而且不少老产区的莲藕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病害也很严重,因此对藕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十几年来,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的鄂莲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等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18个省160余个县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莲藕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它地下肥大的根状茎既是产品器官,也是繁殖器官,每亩用种量200kg以上,体积大、损耗多、运输极不方便,费用高,而且繁殖系数低(约1:10)、周期长(一年一代)、易带病菌,莲藕新品种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限制了莲藕的生产发展。利用莲藕组培快繁等生物技术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开展了有关方面的技术研究。
首先我们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莲藕试管苗,但是试管苗移栽困难,成活率低,在生产上的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就继续研究诱导形成了试管藕,试管藕是在试管苗的基础上,在试管内诱导形成的小藕。试管藕一般有3-5节,平均长约3厘米,粗约0.5厘米,重约2克左右,它是一个完整的离体器官,克服了试管苗的缺陷,便于长途运输,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2001年我们进行了小面积的试管藕大田栽培试验,已成功长成商品藕,但由于试管藕个体小(仅重2g左右),在大田应用上容易漂浮,前期也容易被杂草遮盖以及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仍然不便于农民掌握推广。因此我们又在试管藕的基础上,进行室外水培繁殖,形成微型种藕。微型种藕一般250克左右,比试管藕大,比常规藕小,兼有试管藕和常规藕的优点,便于农民掌握和应用。微型种藕无毒、节本、省工、高效,主要用于取代莲藕传统栽培用种,加速全国莲藕品种更新换代。
微型种藕的主要优点有:
1、繁殖速度快。常规种藕是用可食的商品藕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为1:10,即种10亩田的藕就要留1亩田的藕作种。而微型藕是建立在组培快繁技术基础上,一个茎尖一年就可繁殖成千上万支藕,有利于新品种推广。
2、便于运输和携带,节约成本,降低损耗,方便远途农民购种。传统藕种体积较大,一般单支重4~5kg,长100~120cm,每亩用种量200kg以上;而微型种藕一般单支重0.25kg左右,长30 cm左右,微型种藕做种藕时,每亩用种量 120~150支,总重量约30~40kg。可以大大节约长途运输成本和损耗。
3、栽培管理技术更简便易行,成活率高,有利于农民掌握应用这一技术。
4、不带病菌。莲藕腐败病已成为制约莲藕生产的一大因素,而微型种藕是通过茎尖培养获得的,在第一步就脱去了病菌。由于腐败病通过种藕和泥土传播,所以新藕区引种无病种藕十分重要。
5、可工厂化生产。组培快繁是在人工控制的室内环境下进行的,不受季节限制。
2003年和2004年我们连续两年对微型种藕进行了大田种植试验,结果发现:定植开始时,微型种藕比常规种藕生长速度慢,叶片也较小,一个月后,微型种藕生长速度超过常规种藕,生长中后期,株高接近或超过常规种藕。
如果将微型种藕应用到生产中,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

③ 求种植莲藕技术

一、莲藕的起源、分布、营养价值、经济效益 莲藕,简称莲,别名莲菜、荷藕等, 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3000多年,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水生经济作物,它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莲藕全身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藕中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产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广,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莲藕还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藕节、莲根、莲芯、花瓣、雄蕊、荷叶等都可入药。 荷花,因她的花、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种植面积最大,目前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栽培面积在9万hm2左右,今后,随着广大水乡湖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莲藕生产和销售必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二、生长发育特点 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年生长发育。在一个年生育周期内,它都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结藕、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它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或者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长叶后开花,到中期则是叶、花同出。开花结实也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整齐一致,而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叶常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植株。终花以后,进入生长发育后期才开始结藕。因此莲藕与其它植物的差别又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按照莲藕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分为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休眠期等5个时期: 1、幼苗期:从种藕根茎萌动开始,到第一片立叶展出为止。在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莲藕开始萌动,这一时期长出的叶片全部是浮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 4月上旬,莲开始萌动长出浮叶,5月中旬抽生立叶。在华南及西南的云南地区,3月上旬就开始萌动生长,而华北的河南、山东等地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才开始萌动生长。东北地区要到6月上旬才开始萌动。莲的物候期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一般情况下,莲的萌动期也就是莲藕定植的最佳时期。 2、成苗期:从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 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进入成苗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叶片数不断增加,总叶面积加大,自身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强,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在加速,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营养体系。 3、花果期:从植株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莲藕的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一般延续2个月左右。开花的多少因品种而不同,子莲在长出3~4片立叶后,基本上是一叶一花。而藕莲的花较少甚至无花。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6月开始现蕾开花,7~8月为盛花期。 4、结藕期:从后栋叶出现到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为止。莲生长到一定时期,根状茎开始膨大形成藕,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上旬,中晚熟品种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进入这一时期。 5、休眠期:从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新藕完全形成后,直到第二年春天叶芽、顶芽 开始萌发为止。 长江流域一般在10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为藕的越冬休眠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莲是喜光喜温性植物。莲的萌芽始温在15℃左右,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昼夜温差大,利于莲藕膨大形成。 莲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离水,适宜水深在100厘米以下。同一品种在浅水中种植时莲藕节间短,节数较多,而在深水中种植时节间伸长变粗,节数变少。 莲对土质要求不严格,在较大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为6.5~7.5。耐肥,适宜在有机质丰富,耕作层较深(30~50厘米)且保水能力强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四、类型及品种 1、类型 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将莲藕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 以主要栽培目的为依据,莲藕可以分为花莲、籽莲和藕莲三大类型,以观花为目的称为花莲,以采收莲籽为目的称为籽莲,以采收肥大的地下根状茎为目的称为藕莲,通常也称作莲藕、莲菜、藕等。 以适宜栽培水深为依据:分为两类,一类是浅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50厘米的品种;一类是深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0~100厘米的品种。 此外,还可根据熟性分为早熟类型、中熟类型、晚熟类型。等等。 2、品种 莲藕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现就栽培种植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藕莲品种简要介绍一下。 1、鄂莲一号 早熟。 花少。入泥浅,主藕6~7节,长130厘米,单支重5kg左右,皮色黄白。 7月上旬每亩可收青荷藕1000kg,9~10月后可收老熟藕2000~2500kg左右,宜炒食。 2、鄂莲四号 中熟。花白色,主藕5~7 节,长120~150厘米,单支重5~6kg左右,梢节粗大,皮淡黄白色。 7月中下旬可收青荷藕,亩产750~1000kg左右,9月可开始收老熟藕,亩产2500kg左右,生食较甜,煨汤较粉,也适宜炒食。 3、鄂莲五号(3735) 早中熟。 主藕5~6节,长120厘米,藕肉厚实,通气孔小,表皮肤白色。 7月中下旬每亩产青荷藕500~800kg,8月下旬产老熟藕2500kg。生长势旺,不早衰,抗逆性强,稳产,炒食和煨汤的风味都好,在南方和出口市场倍受欢迎。 4、新一号莲藕 主藕 5~6节,长120厘米 。藕型肥大,皮白肉脆,商品性好。 8月中下旬成熟后,一般亩产2500kg左右。煨汤粉,凉拌、炒食味甜。 五、进行微型种藕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很多水稻田改种莲藕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生蔬菜,而莲藕老产区,为了增强莲藕种植优势,也在积极更换莲藕新品种,而且不少老产区的莲藕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病害也很严重,因此对藕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十几年来,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的鄂莲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等鄂莲系列莲藕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18个省160余个县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莲藕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它地下肥大的根状茎既是产品器官,也是繁殖器官,每亩用种量200kg以上,体积大、损耗多、运输极不方便,费用高,而且繁殖系数低(约1:10)、周期长(一年一代)、易带病菌,莲藕新品种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限制了莲藕的生产发展。利用莲藕组培快繁等生物技术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开展了有关方面的技术研究。首先我们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莲藕试管苗,但是试管苗移栽困难,成活率低,在生产上的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就继续研究诱导形成了试管藕,试管藕是在试管苗的基础上,在试管内诱导形成的小藕。试管藕一般有3-5节,平均长约3厘米,粗约0.5厘米,重约2克左右,它是一个完整的离体器官,克服了试管苗的缺陷,便于长途运输,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2001年我们进行了小面积的试管藕大田栽培试验,已成功长成商品藕,但由于试管藕个体小(仅重2g左右),在大田应用上容易漂浮,前期也容易被杂草遮盖以及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仍然不便于农民掌握推广。因此我们又在试管藕的基础上,进行室外水培繁殖,形成微型种藕。微型种藕一般250克左右,比试管藕大,比常规藕小,兼有试管藕和常规藕的优点,便于农民掌握和应用。微型种藕无毒、节本、省工、高效,主要用于取代莲藕传统栽培用种,加速全国莲藕品种更新换代。 六、微型种藕的主要优点有: 1、繁殖速度快。常规种藕是用可食的商品藕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为1:10,即种10亩田的藕就要留1亩田的藕作种。而微型藕是建立在组培快繁技术基础上,一个茎尖一年就可繁殖成千上万支藕,有利于新品种推广。 2、便于运输和携带,节约成本,降低损耗,方便远途农民购种。传统藕种体积较大,一般单支重4~5kg,长100~120cm,每亩用种量200kg以上;而微型种藕一般单支重0.25kg左右,长30 cm左右,微型种藕做种藕时,每亩用种量 120~150支,总重量约30~40kg。可以大大节约长途运输成本和损耗。 3、栽培管理技术更简便易行,成活率高,有利于农民掌握应用这一技术。 4、不带病菌。莲藕腐败病已成为制约莲藕生产的一大因素,而微型种藕是通过茎尖培养获得的,在第一步就脱去了病菌。由于腐败病通过种藕和泥土传播,所以新藕区引种无病种藕十分重要。 5、可工厂化生产。组培快繁是在人工控制的室内环境下进行的,不受季节限制。 2003年和2004年我们连续两年对微型种藕进行了大田种植试验,结果发现:定植开始时,微型种藕比常规种藕生长速度慢,叶片也较小,一个月后,微型种藕生长速度超过常规种藕,生长中后期,株高接近或超过常规种藕。 如果将微型种藕应用到生产中,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 种莲藕怎么样利润高吗风险大吗专家或者从事这个行业的指点指点。

莲藕是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1万公顷,总产量20万t,总产值3.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8.2%。为了提高藕田的经济效益,蔡甸区推广了多项藕田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06年,全区模式推广面积达7730公顷,占全区莲藕种植面积的77.3%。下面介绍近几年主要推广应用的模式。

1 早藕一晚稻

莲藕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采挖;晚稻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下旬移栽。该模式在本区应用较早,面积较大,其投资小,效益稳定。

1.1 技术要点

加强莲藕早熟栽培管理,促进莲藕膨大,确保早期产量与效益。晚稻实行常规管理。

藕田管理要点:①选用早中熟品种,如鄂莲一号、鄂莲五号及武植二号等。②合理密植,每667平方米常规用种量450kg左右。③施足基肥并早施追肥,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00kg、磷肥50kg及硫酸钾复合肥15kg,并尽量多施有机肥。开始出现立叶时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kg。④由于藕田底肥相对较足,晚稻可少施或不施底肥。

1.2 经济效益

莲藕7月中旬采挖,667平方米产量900kg,价格2.6元/kg,产值2340元;晚稻667平方米产量450kg、1.6元/kg、产值720元。两季667平方米总产值3060元,扣除生产成本,年利润2300元。而一季中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650kg,1.8元/kg,产值1170元,利润800元。该模式与一季中稻相比,每667平方米增效1500元。

2 早藕-藜蒿(蒌蒿)

莲藕采挖后复种藜蒿。莲藕采用保温设施栽培,3月上旬定植,6上旬至7月上旬分期采挖;藜蒿8月上旬定植,10月下旬至翌年4月陆续采收(冬季覆盖保温)。这是近年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模式,2006年推广面积730公顷以上。

2.1 技术要点

①采用大棚或中棚 大棚采用钢架大棚,宽6.0m,高2.5m,长50m。中棚采用竹弓,宽3~3.5m,高1.5~1.7m,长20~30m。棚南北向,利于通气。由于大棚投资高,目前蔡甸区大部分采用中棚。

②莲藕 选择早熟及中熟品种鄂莲一号、鄂莲五号;适时早栽,3月上旬定植,比露地提早1个月;增加栽植密度,每667平方米用种量450kg;施足基肥和早施追肥,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75kg,立叶出现时追尿素10kg;及时采挖上市,通常分2次采挖。

③藜蒿 7月上旬,于莲藕收获后排干田水,晒田20天,然后耕耙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kg。起好围沟及厢沟,沟深25cm,厢宽1.2cm。8月上旬扦插,插条长8~10cm,带2个未萌发的饱满腋芽。扦插后随即浇1次透水,并覆遮阳网。应常灌水保持畦面湿润,宜沟灌,并结合灌水进行追肥。11月下旬盖膜保温,棚温宜18~20℃,并注意揭膜通风降湿。1年可收5茬,直到翌年4月为止。

2.2 经济效益

莲藕第1次采挖时间为6月上旬,667平方米产量450kg,8.0元/kg,产值3600元;第2次采挖7月上旬,667平方米产量400kg,3.0元/kg,产值1200元。2次采收的莲藕667平方米产值合计4800元。藜蒿收5茬,667平方米产量3000~4000kg,产值4100元。莲藕和藜蒿两季667平方米总产值8900元,扣除生产成本,可获利润6570元,此模式与“大棚莲藕一晚稻”相比,每667平方米增收2900元。该模式需要一定的投资,用工较多,但效益高,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3 双茬藕(藕-藕)

双茬藕是蔡甸区藕农发明的莲藕1年2种2收的新模式,2001年获得了技术专利。该模式第2季藕具有藕身洁白圆润、藕节均匀、脆甜爽口等特点,很受市场的欢迎。如果第2季采用抽巷采挖,留一部分种苗在田,并及时加强田间管理,莲藕翌年可提早成熟至6月中旬采挖上市,获得较高的价格及效益。2006年本区双茬藕面积1200平方米。

3.1 技术要点

①选择早熟品种鄂莲一号,比中熟品种鄂莲五号早15~20天,第1季藕6月中旬采挖,取大藕上市,留小藕作第2季种苗并及时移栽田间。第2季667平方米用种量900株,有效芽头1200个,11~12月抽巷采挖。次年及时加强田间管理,6月中旬再次采挖,逐年循环。

②由于第1季藕为上年秋藕原生种苗,故出苗速度比移栽的快,如及时加强水肥管理,5月下旬可膨大结藕。出苗前结合中耕除草,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00kg、磷肥50kg、钾肥20kg、硼肥2kg、锌肥1kg、多菌灵5kg,1~2片立叶时追施尿素20kg。

第2季莲藕应施足底肥,667平方米施生物有机肥500kg、复合肥50kg。第1片立叶出现时,667平方米施尿素15kg。

③秋季重点防治斜纹夜蛾,冬季藕田保持10cm以上水深防止冻害。

3.2 经济效益

第1季藕667平方米产量750kg、产值3000元;第2季藕667平方米产量450kg、产值1800元;两季藕合计每667平方米产值4800元,扣除成本,每667平方米平均利润3700元。该模式投资少,效益较高。

4早藕一荸荠

“早藕-荸荠”种植模式在蔡甸区历史悠久,2006年该模式推广面积1000公顷。

4.1 技术要点

①茬口 莲藕4月上旬栽植,7月中旬采挖;荸荠4月上旬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12月至翌年3月采挖。

②莲藕栽培可参照“早藕-水稻”。

③荸荠催芽 可选孝感荸荠、杭州果荠等品种。4月上旬选房前屋后的菜地整地催芽。每667平方米大田备足200~250个种用荸荠球茎(3.5~3.5kg)。

④寄插 荸荠芽长到约6cm时,转入寄插田。寄秧田按1.5m开厢,放掉明水,将带芽种荠按13cm×17cm密度栽植。

⑤分苗 5月中下旬,进行分苗假植。分苗苗床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0kg作底肥。栽后浅水管理,追施尿素2次,每次10kg/667平方米。

⑥大田定植 7月中下旬移栽大田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667平方米施生物有机肥500kg、复合肥100kg,定植穴距0.5m、行距1m,每穴3~5苗。

①大田水肥管理 早期宜浅水,促进发棵,深度以3~5cm为宜。以后逐渐加深水层至5~10cm,以控制分蘖促进荸荠膨大。全生长期追肥3次,第1次在移栽后10天,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第2次在第1次追肥后20天,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第3次于结球前,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5kg,促进荸荠膨大。

4.2 经济效益

前茬莲藕每667平方米产量800kg,均价2.4元/kg,产值1920元;后茬荸荠每667平方米产量2300kg,均价1.2元/kg,产值2760元。两季每667平方米产值4680元,利润3700元。此模式效益较高,但用工较多,需要较多劳力。

5 藕田套泥鳅

藕田套养泥鳅是生态养殖的一种方式。藕田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泥鳅生存,而泥鳅钻泥栖息,有利于土壤的疏松及肥料的分解,又可捕食藕田害虫。蔡甸区2001年示范该模式,并逐年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330公顷以上。

5.1 主要技术

①田间设施 在田埂四周开好环沟,宽1.5m、深0.5m,并加高田埂至0.6m,进排水处设立防逃设施。

②田块选择 要求田间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泥层深厚。一般要求泥层深25cm左右,面积以334~667平方米为好,便于管理。

③莲藕管理 4月上旬定植。底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每667平方米施生物有机肥1000kg和复合肥50kg作基肥,15kg尿素作追肥,追肥于放养泥鳅10天前施入。

④泥鳅放养 当莲藕长到3~4片叶时,即可放养,一般为5月中旬。放养时保存水层10~15cm。每100平方米投放5cm左右鳅苗1.0~15kg。泥鳅饲料主要有麦麸、豆渣和蚯蚓等混合饲料,每天投饵1次,投饵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5%,并根据不同温度随时调节投喂的饲料类型及数量。

⑤收获 莲藕11月至翌年3月收获。泥鳅可推迟到翌年3月捕捞。

5.2 经济效益

667平方米莲藕产量1500kg,1.2元/kg,产值1800元;667平方米泥鳅产量180kg,26元/kg,产值4680元。每667平方米莲藕和泥鳅总产值6480元,扣除成本,利润4100元。

⑤ 种植莲藕怕什么

一、土壤和水质未达标

有的农户在不长庄稼的盐碱地上建池种藕,地

下水也是咸的,还有的用河沟里受到严重污染的水灌溉藕池。结果,莲藕刚长立叶时就开始大面积干枯死秧,最后只能是“颗粒无收”。实践证明,水土不达标是不能种植莲藕的。

二、藕池建的太宽、太浅、漏水

有不少农户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池子建的太宽,在尔后的莲藕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时,不便于操作;池子建的太浅,在莲藕留池越冬需要灌水防冻时,无法达到防冻需要的灌水深度。有的池子严重漏水,造成水肥流失,还得增加补水的次数,浪费财力。

三、施肥不符合基本要求

(1)测土配方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施用的有机肥料(粪肥、饼肥等),没有经过充分腐熟发酵。

(3)施用的基肥没有与池内的土壤混合均匀,有的甚至只撒在土层表面上。

(4)施肥量过多或过少。

(5)施用了含有氢氧化纳(通称为烧碱、火碱、苛性碱,是对于畜禽圈舍消毒的用常用药物)的畜禽粪肥。

(6)忽略了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锌、硼、锰、钼、铜、铁、氯)的施用。

(7)施用了假化肥或者不合格的化肥。

(8)没有按照莲藕生长所需氮磷钾的比例约为2:1:2施用肥料。

四、藕种方面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莲藕产业的发展

(1)劣质低产的传统老品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大多数农户种植的莲藕品种仍然是劣质低产的老品种,尽管进行了精心管理,亩产量也只是在3000斤上下徘徊,不可能实现新品种南斯拉夫高产雪藕亩产10000斤—20000多斤的优质高产之目标。

(2)购买正宗的优质高产藕种难度较大

南斯拉夫高产雪藕,以它无可比拟的优质高产而赢得了农民朋友的青睐,藕种虽然持续在高价位运行,仍然销售火爆,供不应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假冒伪劣的南斯拉夫藕种充斥市场,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使不少农户上当受骗,蒙受损失。为了让更多的客户能够放心地买到最新的、最正宗的藕种,南斯拉夫雪藕的唯一引进和培育人平邑县徐守军农技师和我们共同创建了“山东省聊城市南斯拉夫高产雪藕良种基地”,繁育的藕种正宗可靠,全国各地的客户(包括台湾、香港的客户)纷纷前来考察订购,我基地的藕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藕种多年“一贯制” 莲藕病害“胎里带”

莲藕年复一年的连续种植,如果不经过定期的组织培养、顶芽繁殖、杂交育种、提纯复壮等技术处理,藕体内便积存越来越多的病菌病毒,造成一代比一代“体弱多病”, 产量逐年递减,致使不少的藕农不得不放弃种植莲藕,改种其他农作物。而我们培育的南斯拉夫高产雪藕,它本身就是独一无二、世界一流的超级新藕种,并且坚持定期进行标准化的技术处理,始终保持我们所出售的藕种,每年都是最正宗的、能够连续多年获得优质高产的名牌藕种。

五、藕池内隔建栽植小区——“建格” 还没有普及应用

建格,就是利用建房用的瓦或者其他硬板,在回填土层内建成大约3米×4米的格,可以有效地控制莲鞭徒长,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促使藕莲早坐藕、早膨大、多结藕、结大藕,产量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加。目前,大多数藕农为了省事,而不重视在藕池内建格,使这项莲藕种植宝贵的高产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未能够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对于莲藕发生的病虫害,很多农户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还有的人认为“莲藕无病可防”。因此,造成了莲藕刚进入结藕的最佳季节,藕叶就已经“未老先衰”了。比如,山东省聊城地区九月初,还是藕莲的膨大期,大面积的藕田荷叶就过早地枯萎死秧了,就是因为腐败病、褐斑病、叶枯病等病害没有及时有效地防治造成的。相比之下,我们基地的莲藕到了九月下旬,老叶片只是微黄,终止叶仍然深绿,藕莲继续老熟膨大。

七、田间管理过于粗放 严重影响莲藕的正常生长

(1)池内杂草、浮萍、水绵得不到清除,无效地消耗了水土内大量的养分,还掩蔽水体、遮挡阳光,阻碍了藕池水温、地温的升高,危害是很大的。

(2)追施化肥时,撒在叶面上的化肥没有及时地用清水清洗,使藕叶严重灼伤、枯萎。

(3)没有按规定曲折花梗,使养分没有充分地用在藕瓜的生长上面。

(4)没有把除草剂对莲藕造成的危害采取补救措施。当莲藕田周围的玉米地喷洒封闭型除草剂时,除草剂的气体能通过近距离的空气传播,严重地抑制莲藕的生长。

(5)没有按规定调节水位,易引起延迟结藕、藕体细瘦。汛期若不及时排涝,甚至造成植株枯黄早衰。

八、防冻工作不到位

据有关文献报导:“地温降到了5℃以下时,藕体便易受到冻害”。藕莲留池越冬,有的铺盖柴草防冬,但是铺得太薄;有的灌水防冻,但是灌水太浅;有的用一层塑料膜铺盖在池面上,但是难挡风寒。特别在北方地区,藕体在池内冻伤的情况屡见不鲜。

⑥ 种植莲藕怎么能得到国家的支持

目前,莲藕种植前景一般,市场价格出现下滑的趋势,菜藕的批发价为1.6元/斤,藕种的批发价为2.6元/斤,泥鳅的价格还好一点,能够卖到18元/斤。虽然,价格下滑了,但是由于莲藕种植可以产出多个产品。所以,在收益上还行。

现在,莲藕种植都套养泥鳅,一亩下来的效益,分析如下:

成本

一亩莲藕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化肥农药、藕种、水电费和人工费等等。其中,土地租金为1000元/亩,化肥农药为600元/亩,藕种约为1600元/亩,水电费200元/亩,施肥采收的人工费用1500元/亩。另外,还需要套养泥鳅,每亩投放100斤泥鳅,需要1500元的成本费。

最终,一亩莲藕需要投资6400元。

效益

一亩莲藕能够产出菜藕3000kg,出菜率80%,批发价格为1.6元/斤,收益为7680元;能够产出3000kg藕种,成品率80%,批发价为2.6元/斤,收益为12480元;能够产泥鳅200斤,批发价格18元/斤,收益有3600元。

最终,总的收益为:7680+12480+3600=23760元。除去6400元成本,最终的利润为17360元。

另外,关于莲藕种植补贴的问题,我这边倒是没有听说过。但是我觉得由于莲藕种植不算是什么比较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所以这方面的补贴的概率较小。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有关于《种植莲藕前景如何,有何补贴?》问题看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出来。近年来,贵州惠水县吸引了大批外来投资创业者:科技农业种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一批特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资金需求对投资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为满足融资需求,惠水农商银行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接连开发出“福满贷”“绿丝贷”“创业贷”“融易贷”等贷款品种,为外来投资创业者打通了勤劳致富、发展生产的绿色通道。

好花红镇的“莲藕大王”周士伦就是“福满贷”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家住安徽芜湖的他跟着老乡来到惠水谋求发展,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惠水很适合发展莲藕种植。考察好市场后,前期因资金有限,仅在好花红镇租下10亩农田,便开始了他的种藕致富之路。好不容易到了莲藕收获的季节,而周士伦却高兴不起来。由于产量不高,大的订单无法供应,小的订单寥寥无几,束手无策的他只能硬着头皮将莲藕运往周边省份进行零散销售,这样不得不接受高昂的运输成本,收入扣除成本几乎所剩无几,一年的辛勤付出就这样白费了。在大家都以为他会知难而退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一个“相反”的决定——扩大种植规模,而资金短缺的难题接踵而来。就在他愁眉不展之时,周士伦从老乡那里听说惠水农商银行无需抵押的贷款品种,便决定试着申请。惠水农商银行环南支行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后,便决定采用联保的方式,为他发放了30万元的“福满贷”个体经营户贷款,这笔资金帮他成功扩大了种植规模。

又是一个丰收季节,这次周士伦乐开了花,种植基地旁,采收好的莲藕堆得像座小山。由于莲藕质量上乘、产量大,很多经销商与他签下了长期供货协议,销路总算打开了。如今,他的莲藕种植规模达2000亩,还被当地政府评为产业扶贫基地。到了夏天,满眼的荷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慕名而来,有效带动了一方农民脱贫致富。

⑦ 莲藕有哪些种类主要分布在哪里

莲藕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在历史上有很多别名,如荷、芙蓉和莲等,直到17世纪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才称之为莲藕,并一直沿用至今。莲藕中已分化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类型。藕莲南起海南,北至陕西、山西、河北、辽宁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长江流域为主。子莲主要产区在湖南、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其湘莲、宣莲、建莲和赣莲并称“中国四大名莲”。花莲主要用于室外景观及盆栽观赏,目前已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有较大应用,主要用于水景设计和水体绿化。

我国莲子以湖南湘潭县产的湘莲,福建建宁县产的建莲,浙江宣平县(现武义县)产的宣莲和江西广昌县产的赣莲最为著名,栽培历史都有上千年,曾一度作为滋补佳品供奉朝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莲。目前,空心干莲依然是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海内外,并结合地方民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莲文化,同时衍生出农业观光、旅游、养生等产业。除四大名莲外,浙江省丽水处州白莲和建德里叶白莲也享有盛名,栽培面积稳定,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⑧ 中国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在哪里!最集中的莲产品生产基地在哪里!

莲藕热带作物…怕冷…哎,流动性的水环境。

⑨ 怎样栽培莲藕

水田莲藕双季栽培技术,使田藕生产突破了1年1季的传统熟制模式,实现了春、夏二季连作栽培。田藕双季连作栽培,有效延长了莲藕的上市季节,加上传统的单季田藕及池塘藕,可基本实现莲藕周年上市。其中春藕可提前到5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大棚栽培),盛产期在6月(露地栽培),填补了该时期无鲜藕供应的市场空档;夏藕可以充分利用经济价值很低的小规格春藕作种,生产成本很低,且8月中、下旬即可开始采收嫩藕。是较好的秋淡蔬菜。实行双季栽培可使田藕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总结田藕双季栽培的主要技术。 1、春藕早熟栽培技术
安排好茬口季节是实现田藕双季栽培重要前提。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夏藕的藕茎膨大在9月底就基本停止,在此前要形成一定的经济产量,至少需要80天左右生育期(累计>13℃有效积温1160℃左右),据此,春藕必须在7月10日前采收完毕并随即种上夏藕。春藕早熟栽培技术是田藕双季栽培的核心,也是一项综合技术,与田藕单季栽培相比,其要点可概括为“六改一加强”。
1.1改中、晚熟品种为优质早熟品种
无霜期为240天左右,在自然条件下,中、晚熟品种虽然产量高,但生育期长,无法满足双季栽培的季节要求。要实行双季栽培,必须选用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入泥浅易采挖等特点的早熟品种(如鄂莲1号)。本省可选用本地品种义乌东河早藕,该品种花量少,结藕早,且主藕比重大,外观商品性好,食味佳,另外植株较矮,立叶平均高度仅83厘米,抗风抗病能力较强,易稳产高产。
1.2改重施追肥为施足基肥、适施追肥
我省早熟栽培的春藕,生育期很短,仅80天左右,因此,施肥应以基肥为主,约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追肥占30%。具体用法:翻耕前施人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亩。耙面肥施碳酸氢铵30公斤/亩、钙镁,磷肥50―7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硫酸锌1.5公斤/亩(缺锌地块)。追肥一般分2次,第1次在第1张立叶展叶期,施尿素10公斤/亩;第2次在莲叶封行前,施45%三元复合肥20公斤/亩。莲藕需肥量较大,但过量施用化肥易造成肥害,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
1.3改迟栽、深栽为适时早栽、浅栽
单季田藕一般清明节前后才下种,此时藕芽已伸长5~7厘米,起种移栽过程中极易碰伤芽头。田藕萌芽期抗寒性较强,适时早栽,改在藕芽萌动初期即下种能促进早发早熟。浙中地区露地栽培的下种时间可以提前至3月20日前后(此时气温已基本稳定在10℃以上);小拱棚栽培可提前至3月上旬;大棚栽培的可提前至2月底。下种一般采用平栽法:先挖1条深5―7厘米、比藕种略长的泥沟,然后将种藕平放在沟中,种藕后把节稍翘起,再覆土固定。以该法下种结藕较浅,易于采挖。对于土层较薄的藕田,宜采用斜栽法:种藕头低尾高呈20°左右倾角斜栽入土,其它同平栽法。注意下种时要严防藕头顶芽露出土层,以免造成主鞭生长困难,影响莲藕早发。
1.4改整藕作种为主藕、子藕分开作种
整藕作种由于主藕与子藕整体相连,可能由于子藕顶端优势的作用,使整藕各芽生长不平衡,导致田间生长不整齐,进而影响藕茎的整齐度。主、子藕分开作种可以使植株之间形成竞争均势,提高整齐度和产量。据试验,在种藕顶芽数相同的情况下(顶芽0.5万个/亩)整藕作种与子藕作种相比,用种量增加,产量反而有所下降。
1.5改稀植为密植
早熟莲藕有早封行、早结藕的生长特性。适当增加用种量、提高种植密度有明显的早熟作用,是提高前期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据2002年春藕露地栽培不同用种量试验结果,用种量为500、600和250公斤/亩的3个处理,大藕平均重量达到0.6公斤的时间分别为6月9日、6月14日和6月21日。前者处理分别比后两者处理早熟5和12天。本地早熟栽培的春藕用种量一般为450―500公斤/亩,种植密度为1.4米×0.8―1.0米。
1.6改露地栽培为保护地栽培
莲藕为喜温作物,实行棚膜覆盖栽培早熟作用十分明显。当地春季回温早、升温快,为了节省成本,藕农多选用小拱棚栽培。小拱棚的棚宽1.1―1.2米,棚间留25―30厘米操作道,棚向以南北向为宜,棚架中央单行叉头摆种,穴距.0.8米。小拱棚栽培的栽植期和采收期比露地栽培均可提早15天左右。管理上前期以密封为主;主鞭第1立叶展开后,晴天,气温如超过24℃时应打开两头通风;当立叶顶膜时,应及时揭膜,以防烧苗;4月底完全揭膜前,做好日揭夜盖炼苗工作。
1.7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水浆管理。田藕是由江、河、湖、塘深水莲藕发展而来,因长期生长在深水淤泥中,使莲藕适应了相对恒温的环境,急剧的温度变化对其生长不利,因此,掌握好以水调温技术,能起到早发早熟的作用。水层管理以前浅中深后浅为原则,前期一般保持3―5厘米,中期逐渐加深到8―10厘米,后期一般维持4―6厘米。生产上如遇特殊的低(高)温天气,必须灌深水保护。及时灭除萍、水绵等水生植物。萍、水绵等水生植物不但遮光隔热,影响前期水土温度的升高,而且吸肥耗氧,影响莲藕生长,应及时灭除。 2、夏藕栽培技术要点
2.1及时采挖春藕,边挖边种夏藕
春藕膨大老熟期间正值气温高、温差小的夏季,藕身积累淀粉少,且随着成熟很快纤维化。为了提高品质,同时延长夏藕生长季节,必须及时收获春藕。与传统的分批采收、采大留小的栽培方式不同,春藕采挖时一次性收完,然后全田重新栽种夏藕。采挖前适当放浅田水,施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同时边采挖、边整平田面、边栽种夏藕,春藕的茎叶全部压入田土作绿肥。夏藕栽植密度以6000穴(支)/亩左右为宜。
2.2选用幼藕作种
莲藕有较明显的休眠性,且休眠性随莲藕的成熟度提高而增强。为此要选用幼嫩的春藕作种,不但能克服种藕的休眠问题,提早出苗,而且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2.3以水护苗
夏藕栽植初期遇35℃以上高温天气,要灌深水进行保护,以防烫芽,促进幼苗早生快发。 3、双季田藕病、虫、草害防治
莲藕主要病害有腐败病、叶枯病、叶斑病等。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主要感病期为莲藕的结藕期。实行双季栽培刚好避开了发病高峰期,因此病害很轻,一般无需防治。
莲藕的主要虫害有莲缢管蚜、潜叶摇蚊、斜纹夜蛾等。蚜虫主要危害春藕前期嫩芽;潜叶摇蚊则主要取食春藕苗期浮叶的叶肉;斜纹夜蛾主要在夏秋季节夏藕生长盛期取食叶片,重发生时三者均能严重影响田藕的生长发育乃至产量。应尽量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必要时选用对口无公害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莲藕是双子叶植物,又兼有单子叶植物的特性,对很多化学除草剂非常敏感,因此要严格防止稻田除草剂随灌溉水流入藕田。藕田除草以人工挖除或覆盖控草为主,其化学除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阅读全文

与莲藕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