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6 05:29:50

㈠ 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 上海有哪几个

上海5家产业园跻身百强榜

产业园区百强榜上,上海除了位列第3名的张江高科外,进榜的其他4家园区分别是: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18位、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第79位、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第98位、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99位。

任浩解释上海张江园区在榜单上的“探花”位置时特别说明一点:虽然2011年后上海已出现“大张江”的概念,即把漕河泾、紫竹高新等多个园区归口在张江旗下,但按照国家级产业园区的统计口径,此次沿用的仍是“小张江”的概念。在百强榜单上,“小张江”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得分咬得很紧,总分仅差0.01分,但和排行首位的中关村相比则有比较大的差距。

就一揽子具体指标看,上海张江在“创新发展”这个单项指标上,排名跌出全国前10。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和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任浩还指出,包括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在内,一些国内知名的产业园区在“公共服务”这个指标排名上都不具备优势。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些园区规模较大,为园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平均服务相对较少。

㈡ 园区为什么要做产业规划

一般情况下,园区只是做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也日益重视),相关的产业选择和布局会在总规和控规里面体现,而没有专门编制系统的产业规划。这样随着园区建设推进和企业不断入驻,会出现很多问题:
首先,园区产业定位不清,缺乏特色:因缺乏系统的产业规划,在园区选择产业上,往往倾向于着眼于当地狭窄的空间、资源以及原有的产业基础去发展相关产业,不能从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动态着眼,分析当地园区最具特色产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潜质,在产业选择上容易陷入与相关条件类似的兄弟园区同质化的恶果,导致园区没有特色,缺乏后劲;
其次,园区产业结构紊乱,企业之间缺乏集聚效应:没有系统、专业的产业规划,在后续招徕企业的时候,不会有清晰的选择标准和进入门槛,导致入驻企业五花八门,上中下游缺失,产业之间缺乏集群效应,直接影响园区单位土地创造价值和园区后续布局调整难度;
最后,园区招商陷入盲区,无法定位目标企业,亦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园区自身的产业定位和特色是招徕企业最好的“明信片”,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配套设施,更是会自发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但倘若未能前瞻性的做好相关的产业规划工作,势必影响后续招商效果。
鉴于上述因轻视产业规划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在园区建设之前,聘请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产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中金产业用近十年来的客户合作和项目经验,深刻认识到产业规划之于园区的重要性。

㈢ 现在国内有哪些综合型的产业园区发展前景怎么样

中国云谷主办的,他们领导分享了一下现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感觉还是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前景更好一些。

㈣ 国内飞地产业园区有哪些

广东佛山南海工业园区
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
广东韶关曲江经济开发区
东莞石龙(始兴)、中山火炬(阳西)、中山石岐(阳江)、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 成)、佛山禅城(云城都杨)、东莞石碣(兴宁)、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东莞东坑(乐昌)、中山三角(浈江)、东莞大朗(信宜)、中山(河源)、深圳盐田 (梅州)、东莞凤岗(惠东)、顺德龙江(德庆)等1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省政府批准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广西玉林玉柴工业园区
广西玉林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试验区茂林核心区
钦州建设临港工业园
福州马洋飞地工业园区
福州金山飞地工业园区
福州永泰飞地工业园
九江开发区城西港区“飞地”工业园
江西安义工业园区
南昌东湖(桑海)工业园
南昌温州工业园
连云港东部工业园区
江阴·靖江物流园区
盐城环保产业远
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
丽景民族工业园
苏州新加坡产业园
上海松江工业园区
启东产业园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
莱芜市辛庄飞地经济工业园
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飞地产业园
广东汶川“飞地”工业园
成都-阿坝工业园
河北·平武工业园
武侯、崇州、金堂“一都二园”
山西·茂县工业园区
湖南·下孟工业园
江西省“飞地”小金工业园
安徽产业园
崇义、上犹两县飞地工业园
淄博石嘴山工业园(大武口园区)
海口市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区
陕西碑林·高陵工业园
襄樊余家湖保康工业园
道县“飞地”工业园试点
桂阳工业大园区
怀宁县开发区诸暨工业园
安徽宣城“飞地经济”
安徽凤阳飞地经济模式
普兰店渔业加工园区
重庆市沙坪坝区“飞地”

㈤ 目前中国产业园区发展定位是怎样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干货来了!本人研究僧一枚,最近写的论文就是关于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的。虽然我有点纸上谈兵,但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关注,各地产业园在招商之前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进行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如果没有先做好定位规划,就会导致后期管理混乱、发展缓慢等问题。想要找准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也不难,首先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利用为前提,进行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其次大多数产业园区要依靠产业聚集度、地理位置、交通等几方面的区位优势来确立自己的产业定位,然后也可以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最后还需要调整产业机构,提档升级,以便促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在论文中也做了一些案例调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盛裕了,他们为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定位进行考察分析,还和现代集团在海南合作了好多可持续设计咨询项目,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啦,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哦~

㈥ 《2014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在产业园区峰会结束后,会发给每个参会嘉宾吗

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是日本的8倍。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1.231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非常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至0.6。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粗放使用非常严重,产业园的建设则可以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程度。
在当前政治体制下,官员升迁很大程度上依靠当地的经济贡献程度。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从中国经济来看,产业园区不仅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载体。另外城镇化的发展要由工业化带来,新型城镇化应有新型工业化配套。中国城镇化道路中,产业和城市要融合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要同步推进,实现产城融合。产业化是城镇化的依托,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平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千亿级产业园规划有10余个,在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高峰期。2012年国家计划再升级16家省级高新区,届时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总数将破百。产业园区数量以及园区产业发展均呈飙升之态。

㈦ 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出炉,哪个省市实力最强

重磅】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出炉!哪个省市实力最强?(附完整版名单)


2015年12月3日,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的“2015(第三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陆家嘴举行,论坛揭晓了2014年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位列前三甲。

论坛上,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对《2015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进行了解读。

《蓝皮书》显示,2014年度,在单项指标方面,产业园区前20强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度在经济、创新、合作、服务、社会五项指标分别位于前20强的产业园区,在2014年仍排在相应单项指标前20强名单中的分别有13家、18家、17家、16家、16家。从而说明产业园区的整体发展格局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新增产业园区方面,《蓝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新增国家级经开区8家,分别位于黑龙江双鸭山、天津东丽、浙江慈溪、云南大理、湖南望城、安徽宣城、浙江丽水、江苏相城,累计达到218家。新增国家级高新区7家,分别位于辽宁阜新、江苏南通、福建漳州、内蒙古金山、吉林通化、宁夏石嘴山、新疆石河子,累计达到115家。

列入百强的产业园区的能量有多大?

《蓝皮书》显示,2014年百强经开区生产总值为40577.98亿元,占全国经开区比重的53.27%,平均生产总值达到了811.56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7.48%.

就百强榜中前20位产业园区情况来看,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则更加显著。前20强园区内的12家经开区生产总值为19042.85亿元,占百强内全部经开区比重的46.93%,平均生产总值为1586.90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5.54%.

前20强园区内的8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为47113.93亿元,占百强内全部高新区比重的37%,平均工业总产值为5889.24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16%.20强园区上缴税收8566.97亿元,上涨14.16%;出口创汇3265.01亿美元,上涨1.97%。

㈧ 现在国内有哪些综合型的产业园区发展前景怎么样

综合 型园 区还 是 挺 多 的, 但 是现 在很 多企业 也开始关注 特 色产 业园 区了 , 之前 参 加 过一 个 百亿投 向活 动 , 中国云谷 主办的 , 他 们领导 分享 了 一 下 现 在 产 业 园区 的 发 展 趋势 ,感 觉还 是特色 产 业园区 发展前景更 好一 些。

㈨ 谁有《2015-2020年中国产业园区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完整版,

参考前瞻 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

㈩ 碧桂园产城在18年中国产业园区国际高层峰会发布的产城业务创新五大体系是什么如何评价

您好,碧桂园产城业务创新体系由产业“规划、生态、运营、金融、空间”五大业务构成。
1、规划业务创新,理顺时空观、竞争观、系统观的战略三观,构建招培一体的产业发展思路精准产业定位,打造“自有资源+合作伙伴”的产业发展路径;
2、生态业务创新,通过“产业招商+产业培育+产业服务”三驾马车的路径框架,打造产业生态闭环;
3、运营业务创新,以客户为核心搭建园区运营体系,打造产城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价值最大化;
4、金融业务创新,创建服务平台,整合内外优质金融资源,助力产城项目招商、运营;
5、空间业务创新,碧桂园创造性地提出产城细胞理论。通过构筑创新生态圈层,创新产业与居住用地适当混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功能高度复合,创新氛围浓厚的城市功能区。
碧桂园于2016年正式发布产城融合战略,定位“产业平台的建设者和运营商”。碧桂园产城以“为凤筑巢,陪伴成长”的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先行。产城业务创新五大体系是总结碧桂园多个产城项目实践的成果,是扎扎实实做好产业、真真切切为园区企业服务的理念!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