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清远产业发展规划

清远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3-16 02:20:39

『壹』 中国的地理概况,地形特点,行政规划,自然资源,经济

中国的: http://ke..com/view/61891.htm

美国:
http://ke..com/view/2398.htm

英国:
http://ke..com/view/3565.htm

德国:
http://ke..com/view/3762.htm

法国http://ke..com/view/64741.htm

俄罗斯:
http://ke..com/view/2403.htm

巴西:
http://ke..com/view/5399.htm

印度:
http://ke..com/view/2174.htm

日本:
http://ke..com/view/1554.htm

澳大利亚:
http://ke..com/view/3692.htm

自己看吧!

『贰』 清远市的第一 第二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

第一产业:清远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清远全年规模以上工业。

2018年,清远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78.0亿元,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197.0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37.4亿元,增长7.5%;牧业产值101.3亿元,增长0.9%;渔业产值18.9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4亿元,增长8.4%。

2018年,清远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7.2%。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9亿元,下降10.8%;集体企业增加值0.1亿元,下降34.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73.4亿元,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67.3亿元,增长7.4%。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增长10.6%;重工业增加值333.9亿元,增长6.0%。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9.3%;中型企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7.4%;小型企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6.0%;微型企业增加值2.0亿元,下降33.2%。

(2)清远产业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2018年,清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5.2亿元,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3亿元,增长4.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6.8%;第二产业增加值542.9亿元,增长6.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6%;

第三产业增加值791.0亿元,增长1.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3.6%。三次产业结构为14.8:34.7:50.5。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117美元。

『叁』 纯电动物流车没指标能不能上牌会不会被限行

2017年,随着政策的明朗,行业逐渐趋于理性,纯电动物流车市场迎来健康发展,其也将迎来真正的发展元年。业界普遍认为,2017年电动物流车行业预计将实现10万辆左右的销量,同比增速超过100%。

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要求:1. 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2. 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5 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3kWh。

北京

《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提到,打造绿色末端物流配送体系。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要,聚焦末端物流配送,在邮政快递、电子商务末端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电动物流车。在用车环节,积极研究差异化停车费、电动物流车优先配置货车通行证等政策。

《关于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2017年工作措施>的通知》提到,进一步加大纯电动小客车以及出租、旅游、环卫、邮政、货运等专业领域新能源等低排放车辆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广应用550辆新能源车列入全局2017年度十二项重点工作任务。下一步,将抓住政策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国土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鼓励支持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应用新能源车,引导行业绿色发展。

上海嘉定

《嘉定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17)》提到,吸引和鼓励区内物流企业购买或租赁新能源物流用车,力争到2017年底新增100辆新能源物流车。给予每辆新能源物流车购车补贴4万元,数量为100辆。

广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到,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以纯电动出租车、轻型纯电动环卫车、纯电动物流车为突破口,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实行物流车辆限行措施的城市要允许外观符合一定规格要求、载重量不超过15吨的纯电动物流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乘用车以及邮政、物流、环卫等新能源专用车系列产品研发。

清远

《清远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快递、物流、私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确保新能源汽车首先在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共服务等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中占有一定比例,以示范带动推广,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在充分借鉴国内相关城市推广经验基础上,深入挖掘邮政对新能源汽车的用车需求,探索小型邮政快递和物流电动车辆上路行驶的规范,加强政策引导和示范宣传,研究提出车辆选型及采购计划,稳步推进邮政用车电动化。

充分调动快递企业积极性,鼓励和引导运营单位在快递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坚持“企业自愿”原则,邮政快递领域推广纯电动汽车由运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各种采购模式,鼓励探索“融资租赁”、“整车租赁”、“裸车购买、电池租赁”、“贷款购买、分期付款”等多种商业模式。

天津

《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到,制定环卫园林、警务、邮政、公务等新能源用车推广应用方案,结合专用领域用车服务范围和区域相对集中、便于充电的特点,不断扩大应用规模。充分发挥中新生态城、海河教育园等特定区域优势,实现新能源专用车辆在特定区域普及。

晋中

《晋中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鼓励在农用、工矿作业、物流和旅游景区等领域推广应用电动汽车。依托山西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区,以电动乘用车、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新型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配件为重点领域,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基地。

青岛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到,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5万辆。其中,乘用车2.6万辆,客车0.7万辆,专用车0.1万辆,LNG商用车1.6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12万辆。其中,乘用车7.5万辆,客车1.1万辆,专用车0.7万辆,LNG商用车2.7万辆。

扩充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型,提高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能力,支持新能源专用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支持非新能源专用车企业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加快新能源专用车发展,鼓励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青岛海誉车辆机械有限公司发展新能源专用车;推进青岛五菱专用车、欧莱德专用车、中集环保设备、海隆机械等企业新能源专用车开发生产。

泰安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到,以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及景区游览、环卫、物流、公安巡逻等领域为重点,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制定机动车更新计划,确保今后新增或更新车辆中的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20%。

陕西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到,各设区市要在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环卫、物流、邮政、机场通勤、公安巡逻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制定机动车新增和更新计划,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比重。

为缓解交通运输拥堵、改善大气环境而采取机动车限行等措施时,新能源汽车不受限制。对从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车和环卫车给予通行便利。

浙江

《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到,“十三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3万辆以上,私家车购买比例大幅提升,公交、环卫、物流、商业租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不低于 30%,新增公务车采购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 50%。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提到,开发集成式控制模块,动力总成、高压配电平台化,物联网技术开发,推广互联网+E物流。物流运输车目标:提高安全可靠性,增强车辆行使数据监控与反馈,续驶里程大于200km,吨百公里电耗小于10kWh。

宁波

《2016-2020年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以城市公交、公务、环卫以及物流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016-2020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环卫、物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统筹比例不低于50%。

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示范推广为重要抓手,在公交、公务、环卫和物流快递等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引进、完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积极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对新能源汽车通行实行差异化管理,符合相关规定的物流快递车、配送物流车等新能源汽车给予相应通行便利。

台州

《台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方案》提到,探索新能源汽车运营管理模式,以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公务用车等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形成示范效应,并积极鼓励家庭购置新能源乘用车。

无锡

《无锡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5—2017年)》提到,探索公交、出租、公务、环卫、物流、电力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私人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模式、充换电模式。推动城市110、112、环卫、城管、电力等公务车率先使用纯电动汽车,鼓励城市物流配送、企业接送车辆积极采购或租赁纯电动车辆。合理布局电动专用车的充电设施,确保随时充电、补电。[page]

哈尔滨

《关于促进哈尔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提到,新能源汽车在市内行驶不受尾号行驶措施限制。对纯电动物流配送、邮政快递和环卫等车辆,允许其全天候、全路段通行。

黑龙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到,以新能源公交车应用为重点,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公安、物流等领域逐年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2017年起,哈尔滨市政府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公务用车以及公交车、环卫车辆采购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30%。整合有效资质开发新能源专用车。利用省内专用车资质存量,通过资源整合和对外招商等加快发展新能源物流专用车产业。

沈阳

《沈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到,以城市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领域为重点,同时在汽车租赁、邮政、环卫、通勤及私家车等领域推广。推广应用的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其中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主。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公安部门适当放宽新能源货运车辆在市内通行的禁行限制政策。

吉林

《关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提到,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参与公交、出租车、客运、城市物流、邮政、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运营的企业,按照国家和全省有关规定优先办理相关运营手续,并在运营线路开发、出租车经营权数量增加上优先予以支持。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提到,把公交、出租、环卫、公务、邮政(快递)、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突破口,扩大公共机构采购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试点城镇要在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环卫、物流、公安巡逻、邮政、电力、电信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制定机动车更新计划,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比重。

新疆伊犁州直

《关于加快伊犁州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到,建设一批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同时以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为前期重点推广应用领域。计划到“十三五”末,州直公务用车、公交、出租、环卫、物流的更新、新增使用纯电动汽车比例均不低于30%。

河北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 2020 年)》提到,重点发展物流、观光、环卫、市政、教练培训等领域专用车,支持保定长安客车(含长安汽车)、中兴汽车等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打造在国内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品。支持御捷车业、肥乡远达等企业加快开发电动专用车新产品,拓展新领域。推动新能源专用车向技术含量高、专用功能强、特色品种多的方向发展。到2020 年,全省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规模超过10 万辆,形成2-3 家年产3 万辆以上新能源专用车的生产企业。

石家庄

《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对购买机关公务车、机要通信车、执法执勤巡逻车、环卫车、邮政车、校车、城乡公交车(含农村客运车)、城市物流配送车、出租车九类公共服务领域用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在享受中央、省财政补贴的同时,市财政按照中央财政补贴标准1∶0.5的比例给予补贴,各级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新能源汽车不享受市级财政补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购车价款的80%。

海南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促进生态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到,加大在城市公交、环卫、物流、邮政、机场、景区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环卫车、邮政车、城市物流车、机场用车、景区旅游用车每年新增和更换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应不低于50%。

选择一批邮政、快递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物流配送,推广绿色物流配送方式。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领域,在公交客车、出租车、公务用车、城市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探索特许经营、融资租赁运营、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公交客运、出租客运、环卫、城市物流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要安装车辆运行技术状态实时监控装置,进行有效监控管理。

西宁

《西宁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力争到2020年,预计到2020年全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不少于10000辆。其中,专用车领域约为1242辆。

青海

《加快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把公务、公交、环卫、出租、警务巡逻、景区、仓储物流等领域作为重点。

2016—2018,将海西州和海东市纳入试点地区。通过三年时间,试点地区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000辆以上。其中,西宁1100辆、海东500辆、海西400辆,含各类警务巡逻、观光、仓储物流等小型非公路车400辆以上。

在政府采购的环卫作业、景区观光、市政用车等专用车辆领域,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016年起,新增和更新车辆时,新能源汽车配比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应用比例。

泸州

《泸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提到,物流车按照0.1车桩比配置,充电机功率为15kW; 观光物流车按照0.1车桩比配置,充电机功率为60kW。

湖南

《湖南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补政策》提到,对购置使用新能源专用车的,通过给予放宽限行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开展分时租赁(含微公交)、专车运营、出租车运营等集中推广一次性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一次性省级奖补。增加的新能源专用车,按电池容量每千瓦时540元增加奖补,每辆车最高补助不超过2万元。

绵阳

《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到,重点开发、批量生产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维护方便的纯电动乘用车(含家用轿车、出租车、公务车)、电动城际客车、公交车、纯电动市政工程车和专用车(含绿化、环卫、邮政、旅游景区等)及LNG重型卡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

着力推动纯电动乘用车、城际客车、公交车、市政工程车和专用车电驱动动力总成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新乡

《新乡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到,在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租赁、公安巡逻、固定区域执勤执法、驾校培训考试等领域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

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确保完成省定推广目标,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力争达到11000辆。

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需要,聚焦末端物流配送,在邮政快递、电子商务末端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纯电动物流车。建设以物流园区、行业市场、行业大客户等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商圈。对绿色物流示范商圈的成员,可给予特殊通行政策、优惠电价、税收支持等优惠条件,使城区内民生物资、快消品、商超配送等适合新能源汽车特性的行业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车,使城区内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得到有效遏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目的。

江苏

《江苏省“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对巡游出租、物流等非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应充分挖掘单位内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设施的潜力,结合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实现高效互补。各地要在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等城市客运,公路客车以及环卫、邮政、物流、市政、工程、公安巡逻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制定机动车更新计划,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比例。

烟台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到,鼓励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物流领域规模化应用纯电动物流配送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平凉

《平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提到,各县(区)、平凉工业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在环卫、邮政、物流、通勤、公安巡逻、固定区域执勤执法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当年新增或更新配备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独资或参与投资成立专门从事公交、出租、客运、物流等运营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在运营线路、补贴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辽宁

《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提到,新能源专用车领域,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物流车、货车、机场摆渡车、除雪车、警用车、环卫车、医疗专用车等产品,尽快把新能源专用车发展成为优势产品。

湖北

《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年产能达30万辆,其中,新能源专用车产能为年产5万辆。

南昌

《2016-2020年南昌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到,在专用车方面,警用巡逻、邮政快递、市政环卫、城市物流、电力、电信、燃气、水业等城市服务相关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专用车2220辆,以纯电动专用车为主。到2020年底,全市专用充电桩达1110个。

重庆

《重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办法》提到,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措施,引导主城区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旅游巴士等公共服务领域车辆主动使用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区范围,设计总质量不超过2.5吨的新能源货车(含专用车)给予通行便利。

昆明

《关于印发昆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提到,新能源物流车与专用充电站比例不低于100:1(车桩比2:1),1)鼓励邮政及城市物流配送行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新增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原则上100%(除特殊专用车外)使用新能源汽车,更新辆中能源的比例不低于60%。到2018年底,力争推广应用新能源邮政及物流车1200辆以上。

云南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到,2016—2020年,昆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和城市物流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陕西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到,专用车领域(包括物流、环卫、邮政用车等)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为缓解交通运输拥堵、改善大气环境而采取机动车限行等措施时,新能源汽车不受限制。对从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车和环卫车给予通行便利。

『肆』 清远沙糖桔的相关理念

(一)坚持严格保护, 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该市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培育、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和“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 通过加强对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自然景观等资源的保护管理, 进一步发展壮大森林资源, 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生态屏障, 为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目前, 全市有林地面积1541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66.8%, 排全省第4位; 林木绿化率达70.9%, 排全省第3位; 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712万立方米, 林木年生长量达306万立方米, 年消耗量115万立方米, 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积极培育, 大力发展商品林特别是非公有制造林。按照“政府推动、政策带动、社会联动”的思路,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从2003年开始, 市委、市政府把每年发展10万亩商品林作为对林业部门的考核指标。先后引进了金清远丰产林发展有限公司和威绿速生丰产林发展公司等大型企业前来我市投资造林。在这些大企业的辐射带动下, 该市非公有制造林飞速发展, 大中型企业发展速生丰产林32.6万亩, 个体户造林41.6万亩, 预计今后每年以15万亩左右的增量发展。
(三)坚持生态优先, 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制订并实施《清远市2002—2010年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和《清远市2001—2010年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几年来, 高质量地完成了广清大道大燕河至银盏、广清高速北段等绿化美化工程, 消灭荒山56万亩,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486公里, 总体规划了市中心自然生态区工程, 连山县和清新县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四)坚持因地制宜, 千方百计优化林业结构。该市从各地实际出发, 大力发展经济林果, 着力优化林业结构。目前, 全市共有板栗、银杏等干果类经济林果9.6万亩, 龙眼、荔枝、柑桔等水果类经济林果38.1万亩, 笋竹类经济林果48.5万亩, 木本药材类经济林果1.2万亩,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沙糖桔种植, 最高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 平均亩产5000元左右, 成为全市种植业中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
积极融入工业化战略, 着力打造工业型林业产业
林业产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 其中以林业工业产业最具成长性和增值空间。为此, 该市主动融入全市工业化战略, 做到“三个立足”, 着力打造工业型的林业产业。
(一)立足林业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木材加工业, 走出了一条以林产工业带动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绿色经济”新路子。过去, 全市的林木资源大部分以出卖原料为主, 几乎没有精深加工, 造成资源浪费, 经济效益低下。为将林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清远市确立了“以加工为带动, 推进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通过发展木材精深加工, 促进结构调整, 促进收入增加, 促进生态建设, 形成了良性循环。2003年以来, 成功引进了威利邦木业、顺阳中纤板厂、五联中纤板厂等三家大型木材加工企业, 年产中高密度板30万立方米, 2006年产值达7.5亿元, 占全市林业总产值的近一半, 既彻底改变了该市过去只卖木材原料的历史, 又促进了该市林业结构优化升级, 成为推动该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立足水电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小水电, 走出了一条“以电养林、以林促电”的新路子。该市充分发挥山区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 千方百计筹集资金, 大办小水电产业,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促进了林业产业升级。2003至2005年, 全市林业系统新建小水电装机容量2.39万千瓦, 总计装机容量达4.48万千瓦, 年发电收入达4870万元。银盏林场还利用资金、技术优势, 走异地扩张之路, 到阳山、怀集等地兴建小水电站, 装机容量达1万多千瓦。
(三)立足区位优势, 大力承接招商引资, 服务于全市工业跨越发展大局, 走出了一条发挥国有林场土地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路子。在全市招商引资热潮的推动下, 银盏林场创新观念, 抢抓机遇,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利用林场国有土地发展工业, 发展更广泛意义上的“林业产业化”。目前, 该林场共引进工业项目18个, 投资总额达50亿元, 其中引进广东佳的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兴建的优图生态科技园、大金园不锈钢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项目已经投产, 并产生了显著效益。
积极融入市场化战略, 着力打造市场型林业产业
市场化是发展林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由于过去清远市过分重视林业产业的生态价值, 而忽视了林业产业的市场价值, 导致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为此, 清远市强化市场理念, 从清远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瞄准市场需求, 调整林业结构, 努力开拓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林业产品, 使该市林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为林业产业向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改革管理体制, 增强发展动力。清远市紧紧抓住林场改革的契机, 利用林场土地资源, 大力引进和开发砂糖桔种植。同时, 创新管理体制, 用新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果园, 就是把果树分到户, 头三年由林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植并发基本的工资, 三年后承包户开始上缴承包款并逐步不拿工资。由于砂糖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价格好, 竞争力强, 加上采用了新的劳动关系和分配办法, 大大激发了承包户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砂糖桔种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仅使承包果场的林场职工率先实现小康, 而且集体、国家均得利, 达到共赢的效果。例如, 清新县的天堂山林场从1990年起, 林场砂糖桔承包户的年纯收入就达到10万-20万, 最多时达到30万-50万。到1995年, 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林场砂糖桔承包户开始到外地租地种植砂糖桔, 直接带动了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英德市等周边乡镇冰糖桔、砂糖桔大发展。到2006年止, 全市共有沙糖桔40万亩, 年产值12.5亿元。目前沙糖桔已成为我市水果的主要品牌, 2005年, 清新县获得全国“冰糖桔之乡”, 英德市获得全国“沙糖桔之乡”称号。林场市场化改革的良好示范效应, 大大促进了该市特色种植业、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 全市的林场纷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大力种植各种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产品, 形成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林产品基地, 促使林业由粗放经营、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如清新的砂糖桔、阳山的板栗、连州的水晶梨等。
(二)实施激励政策, 营造良好环境。近年, 市场对各种木材原料的需求非常大, 发展速生丰产林, 培育各种原料林基础(纸桨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等, )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 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是科学利用山区、林区、平原地区宜林地、劳动力资源的需要, 更是推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 清远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和市政府制定的《清远市鼓励发展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基地的规定》精神,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速生丰产林。同时, 制定了《清远市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 在制度上规范和引导合理的流转, 为非公有制造林的更大发展铺平政策道路。此外, 连南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扶持发展香粉树基地和油茶基地的决定》, 连山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优惠政策, 加快了非公有制造林的步伐, 形成了我市造林的新高潮, 吸引了外地的投资大户来我市大规模造林。
积极融入后花园战略, 着力打造休闲型林业产业
清远市拥有得天独厚生态资源, 是广东省的重要生态屏障, 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市委、市政府专门提出了建设珠三角后花园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此, 该市把林业产业化积极融入后花园发展战略中, 依托资源优势, 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 着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把森林休闲旅游业打造成该市林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强势产业。
(一)着力发展森林探险旅游。经过多年的采伐, 大部分国有林场的可采伐资源日见枯竭, 比较好的森林资源又被列入生态公益林加以保护。对此, 清远市根据旅游市场和形势的发展, 在不破坏原有森林生态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林场良好的生态资源, 着力发展森林探险旅游, 既能满足游客探险猎奇的需要, 又能增加林场收入, 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走出了森林生态旅游新路子。目前, 该市的森林探险旅游项目已经成为继漂流项目后的一个新亮点。如牛鱼嘴的禾雀花节, 已经成为森林探险旅游的知名品牌。
(二)着力发展漂流旅游。休闲运动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方兴未艾。为此, 清远市发扬敢吃“螃蟹”的精神, 大胆尝试。1999年4月, 位于清新县的笔架山林场在全省首先开发峡谷漂流旅游项目, 当年收入60多万元, 2000年就达到300多万元, 以后每年以100多万元的增幅提升, 到2005年稳定在700-800万元左右, 成为解决林场正常运转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林场解决了90多人的就业机会。同时, 每年30多万人次的游客更为身处深山的林场带来不少的商机, 林场职工和林农经营的小餐馆达10多家, 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笔架山峡谷漂流开发的巨大成功, 显著的财富效应, 成为清远市森林生态旅游大开发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市共有13家漂流景区, 游客300多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8亿多元。

『伍』 和谐绿色广州的资料

广州创模系列报道③ 水沐广州

来源: 2005-12-01 17:34:12

[广州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系列报道③]

水沐广州

——东方“威尼斯”再现昔日水城人水共欢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杨伟民

舟楫横流,货宝云集,连云樯橹,万国来朝……这就是曾经的广州城,一座标准的东方威尼斯水城。

2000多年前,五羊仙人来到濒临珠江的越秀山山下,伴江而居。秀丽、浩荡的珠江水,从云贵高原而下,一路狂奔,横跨八个省区,融三十余个民族,汇五十条支流,长跑2100多公里,途经广州城,从越秀山下缓缓流淌,汇入南海。因为有珠江和她的子子孙孙的缠绕,千年商都广州城,水网纵横,河水江水交错——珠江水,孕育了这座两千年古城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

但是曾几何时,也不过数十年的光景,经济的柄杖掩埋了这个千年水都的清净。近年来,广州幡然醒悟,投巨资,造污水处理厂,清河涌,冀望重回人水和谐相处的昔日年华。

□阻断工业废水

创模以来甚至更早,广州市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实行严格的全程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近10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两倍,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减少了三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六到九成。

广州对工业废水的治理颇有传奇色彩。在执行国务院关于环保“一控双达标”工作部署中,广州对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出强兵、用重典,确保全市列入考核的2941家污染工业企业,全部按期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成为全国按期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的三个省会城市之一。广州市开创的将“一控双达标”工作与企业资产重组相结合、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相结合、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与城市功能区调整相结合这“五个结合”的做法,被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推广。

广州是较早对工业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城市之一,这也是广州整治工业污染的得意手笔之一。到2004年,广州全面开展了占全市水污染负荷80%以上的134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许可量的核定工作。通过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广州市工业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了30%,废水排放达标率91.92%,提高28.28个百分点。据统计,广州市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左右,而且近年来还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减。

为了从源头上阻断城市工业废水,广州市首先在城市空间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中,按照先做好生态环境规划,后修编、完善行业发展规划的思路,制定了《广州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在外环路以内老城区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的战略,老城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工业用地。在新城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若干条产业带,促进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其次,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要求增产不增污,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源。其三,对新建项目实行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建设工程总体验收等环保前置审批和管理,为防治工业废水污染、减少排放总量提供了制度保证。

□ 保护生命水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含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共有61座自来水厂,供水能力702.5万立方米/日。饮用水厂吸水点主要分布在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东江北干流、流溪河、沙湾水道和顺德水道。

长期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护饮用水源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早在1987年,《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就制定颁布施行,1992年、1996、2004年,广州市又根据国家新规定要求,进行三次修订,从更大范围综合考虑广州饮用水源的保护问题。1995年颁布施行的《广州市防治珠江广州河段水域饮食业污染管理规定》,禁止在珠江广州河段以及本市新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区的水域经营饮食业。2003年,颁布实施的《关于防治水库湖泊污染的通告》,禁止在水库、湖泊范围内从事各种污染水体的活动。这些地方法规,为保护广州饮用水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控制水污染,保护和改善地表水水质,2001年,《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区划》、《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和新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区区划》先后出台,按照高功能水体高标准保护、低功能水体不放弃保护的要求,对不同功能的水域执行不同的标准,重点保护饮用水源。目前,广州市自来水生产能力已经远超出自来水供应需求,完全能够根据水质情况调配水厂的实际供水量,让市民喝上水质更好的水源地的供水。位于珠江西航道的西部水源地的供水量,已经从过去的占全市供水总量的六成多,下降到现在的四成多,水质优良的东部水源和南部水源供水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经测算,广州市一级水源保护区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以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作为保护目标;二级保护区总面积377.8平方公里,以Ⅲ类标准作为保护目标;其它准水源保护区以Ⅳ类标准实施水质管理。经过多年努力,各保护区的水质基本达到相应的目标。

□污水处理:十年翻两番

2002年,广州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31.49%,与广州市快速发展的步伐极不协调,广州市为此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管理。截止2004年,广州市共有猎德、沥窖、大坦沙、西朗等4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加上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番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5万吨,全年累计处理的污水约4亿吨,老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比全国45%的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监测数据表明,珠江前航道的水质已经有很大改善,珠江水质基本能够达到5类水标准,重金属污染远远低于标准,已截污的河涌有机污染物含量指标明显下降。4大污水处理系统在广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保护珠江水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袁秀丽透露,广州污水整治大提速几乎是与创模同步,2002年前,广州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31.49%,随着广州创模的推进,从2002年起每年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投资由20亿元增至25亿元,下大力气把广州打造成山水之都。城市污水处理率也在不断增长,2004年全市日处理能力为155万吨,老城区处理率为75%,比全国45%的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2005年,待新建和扩建的6座污水处理厂和15座泵站建成,及260多公里的4大系统管网配套工程逐步建成,广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将有效减少排入珠江的污水量。2006年,广州市的污水处理将向东部和白云区北部“挺进”,随着江高—石井、龙归、竹料、九佛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投产,至2006年底,污水处理系统将覆盖广州老八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日处理220万吨,使广州老八区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市区河涌和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基本达到四类标准。

在保证污水处理达标的同时,污水处理公司还大力开展科技研究,各污水处理厂都设置了中水回用系统,使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循环再生使用,用于厂区绿化、道路浇洒和河流景观水的补充,节省了水资源。为了进一步保护空气环境,减少污水处理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居民身体健康,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加盖和除臭工艺,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加盖和除臭。

袁秀丽告诉记者,广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年处理量五年翻一番,十年翻了两番。她说1995年的年处理量是5844.89万吨,到2000年翻了一番为16555.96万吨,到2005年翻了两番达40000万吨。污水处理厂数量从十年前的一间(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发展到现在的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大坦沙、猎德、沥滘、西朗)。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1998年1月起,广州市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目前污水处理费每吨收取0.7元,按实际用水量的90%计收。除持有《低收入困难家庭证》的居民户免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外,其它所有用户均纳入征收范围。污水处理费实行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专款专用。至2004年,全市共征收22.54亿元,对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污水处理费征收制度的推行,为广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作筹集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河涌整治:水变清 岸变绿

污水处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河涌治理也是污水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广州市是水网发达的地区,据统计,全市共有231条河涌,受污染河涌有116条。袁秀丽说,从2002年起,与建设污水处理厂几乎同时,一个规模浩大的河涌整治工程在广州231条河涌之中受污染最严重的116条河涌开工。截止2004年底,基本完成马涌、新河河涌、荔湾涌等24条河涌的截污工作,清除了引致水体发黑发臭的底泥,水质情况大大改善,基本达到与珠江同质。

在2005年,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广州人确立了河涌综合整治的一些新理念,对市区的主要河涌整治工作要截污与堤岸景观相结合,做到“水变清,岸变绿”的要求,加强对河涌的综合整治,完成多个河涌节点的景观工程,如司马涌河柳街景观试验段、沙河涌空军医院段、沙河涌禺东西段、马涌等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过去人们走过河涌总是掩鼻快走,现在河涌边已成为老人做运动、情侣漫步、小孩嬉戏的好去处。同时,东濠涌、新河浦涌的水体循环的实施工程已初见成效,河涌内不时可见到小鱼的水中畅游,不少市民在河边垂钓、漫步。

河涌与广州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改善河涌的水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还市民以舒适、干净、可亲近的河涌。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说:“231条河涌是广州最可宝贵的财富!”

□水体循环催生曲港柳岸

旧时的广州荔湾附近,“曲港乘潮入,轻舟与岸平。村童惊容语,江鹤避棋声。柳浪家家似,荷珠叶叶迸。”据史载,公元10世纪时,荔湾泮塘曾是南汉王刘龚(yán)的花坞,有“泮塘五秀”的美称,盛产莲藕、菱角、马蹄、茭笋和慈姑。“曲港”指曲折的荔湾涌,涨潮的时候江水与岸齐平。诗人与友人的谈笑及下棋声打破了清幽的环境,白鹤连忙躲到一旁。行船掠过家家门前的絮柳,使片片荷叶上的水珠流泻。
清谭敬昭《珠江竹枝词》曾描述到:“珠海珠江是变居,柳阴停棹晚船初。水头潮长卖花去,水尾潮来人卖鱼。”正是广州旧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旧时广州城内有四大濠涌,其上遍架小桥,河水清澈,为当时重要的交通水道。“柳波”指柳波涌,在今广州城西南,流经黄沙附近,旧时与荔湾涌合流,两岸绿树如带,环境优美。

读《珠江竹枝词》,你会感到那时广州市的河涌是很美的。清王瑶湘云:“看月人谁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见卖花人过河。”黎简写的更精彩:“绕城骀荡柳軞軞,映水女儿红汗衫。向晚棹花春浪软,香云先渡白鹅潭。”这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珠江绿岸的风物画。

为了使曲港柳岸再现广州,不仅仅藏匿在古代诗人的诗词里,当代的广州人在整治城市污水的时候,根据河涌周边的自然、人文、生态地理环境等因素,采取“利用珠江潮位差的自然循环”和“利用水泵站抽升的机械循环”相结合的形式,按照“东山湖—新河浦涌—东濠涌—珠江—东山湖”的闭合水流路径进行水体循环操作。

河涌补水大循环试验,以实现河涌水体水质与珠江同质的目的,解决了河涌水质恶化的问题。目前,补水大循环通过每天一次的水体循环,恢复了河涌活水流动的自然生态面貌。

按照广州市的“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的河涌整治修复思路,231条河涌将被打造成一道道环绕山水之都的靓丽的风景线,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气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陆』 清远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追求区域协调发展,是清远一直以来矢志努力的方向。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清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进行考量,规划“三圈四带”布局,通过强化工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生态优良,产业集群、城镇群有机融合、南中北部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清远通过扎实推进和不断创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方式,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清远模式”值得借鉴在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追求区域协调发展的路上,清远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而言的,清远不断解放思想、完善思路、打开山门,不断完善基础、优化环境、招商引资,不断参与国内、国际产业竞争和分工合作,经济总量不断做大,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有数据表明,从2004年到2008年,清远的GDP从排名全省的16位上升到第12位,人均GDP从第17位上升到第1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单调的数据鲜活地表明:清远在实现对发达地区赶超中具有惊人的爆发力。相比发达地区发展来说,清远进一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第二个层次是对清远辖区而言的。随着由“寒极”变成投资热土,由农业城市实现工业城市嬗变的历史性跨越,清远的南、中、北部地区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开放水平等诸多的不同,发展速度也呈现出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清远作出了“三圈四带”的经济布局,并且通过建设分别位于“三圈”中的佛山(清远)产业转移示范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示范园、广东华侨工业园和广东民族工业园等方式,全市南、中、北部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就清远各个地区而言,也进一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第三个层次是针对富裕和部分贫困人口而言的。这二者的发展不平衡,不仅仅存在于城市,更存在于农村,不仅仅南部地区有,中部和北部地区更甚,其有一定的区域性,也有一定的分散性。为此,清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注重贫困村的帮扶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短期扶持与稳定脱贫、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扶持发展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发动,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现脱贫;坚持分类指导,不断创新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务求实效。通过安居扶贫、就业扶贫、产业化扶贫、贫困村互助资金、“大禹杯”竞赛活动、对口帮扶、移民扶贫、老区建设等,清远扶贫工作不断形成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在科学发展、破解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方面,清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非常值得重视和借鉴。科学布局带动全市经济齐头并进为了打造一座新型工业化的生态新城,清远提出打造“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的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但现实与目标之间的桥梁如何搭建?清远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环保要求提高、资源成本上涨、各地竞争加剧、人才资源匮乏、扶贫任务艰巨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破解这一系列的难题?对此,清远进行了一番辩证思考:市委书记陈家记强调,作为后发地区,“好”与“快”同样重要,没有“快”就没有“好”,没有“好”也没有“快”,必须突破“好”与“快”非此即彼的误区,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就是“好”与“快”的统一。为了抓住发展机遇,清远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发展实际,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三圈四带”的发展思路,通过强化工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生态优良,产业集群、城镇群有机融合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三圈四带”的新构思,是在综合考虑各个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等前提下提出的,奠定了清远未来经济发展格局。这也是清远市政府以世界的眼光,跳出清远找坐标,跳出清远谋发展,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考量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用卓越的智慧用好方方面面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清远科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清远市市长徐萍华介绍说,首先是南部经济圈,包括市区、高新区、清城区、佛冈县以及清新县南部、清西平原。这个经济圈是全市的中心区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主战场,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势快速发展。发展的方向是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是中部经济圈,包括英德、阳山和清新北部。这片区域发展的基础较好,资源也比较丰富,发展的方向是重点打造好发展的软硬环境,承接好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再次是北部“三连”经济圈,包括连州、连山和连南。这片区域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全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共建民族工业园为载体吸引投资,打造精品产业,同时承担好生态屏障的功能。“四带”就是北江沿岸经济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其中,北江沿岸经济带,结合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污染少、效益高、结构优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带;清连高速经济带、京珠高速经济带、清佛公路经济带,是标准的公路带经济。通过“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新布局,清远南中北部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全市各县(市、区)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清新的增速更是位于全省67个山区县之首。创新扶贫思路迈开共同致富步伐通过布局“三圈四带”,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推进。在想方设法解放生产力,通过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扶持农村的同时,针对各个地区存在的贫困现象,清远大力实施“靶向疗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方式,更直接、更精确地配置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定点清除贫困;同时把握重点,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措施,开展定单位、定人、定点、定责帮扶,重点将干部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扶持、教育培训安排、危房改造资金直补和保障措施落实到户,因地制宜,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对于扶贫开发,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直都是清远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陈家记就多次到帮扶农户家访贫问苦,与村干部及贫困户共谋发展生产、脱贫增收大计。他还分别资助村5000元、3户贫困户各1000元用于发展生产,由村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3户贫困户均扩种2亩冬瓜,每户可增收6000元。同时,给予该村安排2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用于全村贫困互助发展生产。市长徐萍华也多次到村入户,给予3个挂扶贫困户每户1000元的慰问金,资助贫困户曾国平购买新的碾米机头,使其又可以走村串户为村民碾米,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对其余两户贫困户则鼓励其子女上技工学校,并为其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书记和市长的身体力行,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行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各帮扶单位和干部积极为贫困户出谋划策,选定切实可行的帮扶项目,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的步伐,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到5月止,全市落实挂扶单位867个,干部帮扶31383户,财政投入资金2483.7万元(市财政1000万元,县级财政1483.7万元)。其中市直单位已对接83个,2991户,分别占任务数73.5%、58%;县直单位已对接722个,干部帮扶25133户,分别占任务数的95%、96%。同时,清远精心谋划,创新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机制和方式。抓好“五个突出、五个结合”:突出抓生产发展,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突出抓贫困劳动力素质提高,注重与省委“双转移”战略相结合;突出抓产业扶贫,注重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相结合;突出抓整村推进,注重与对口帮扶工作相结合;突出抓固本强基,注重与“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相结合。为了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缺乏起步资金的难题,清远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用于建立贫困户互助资金组织,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互助金运作主要有互助资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互助资金+大户(村干部)+贫困户、互助资金+全员股份、互助资金+龙头企业+贫困户、互助资金+龙头企业+整村推进等五种模式。在去年25条试点村的基础上,今年清远再选定20条村开展互助资金工作。同时大胆开拓创新,扩大扶贫资金受益范围,把贫困户互助资金推广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选择5-8个具备条件的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贫困户互助资金试点,由专业合作组织利用互助金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确保到2012年,全部被帮扶对象实现稳定脱贫。清远的这一举措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肯定,在之前举行的全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他要求推广清远的扶贫开发互助金运作模式。落实《纲要》缩小与珠三角差距如果说谋划“三圈四带”的经济布局和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是促进清远地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的话,那么把清远置身整个广东来谋划,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就成了题中之义。作为广东省先行先试的纲领性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横空出世,也为清远赶超珠三角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纲要》明确珠三角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的战略地位,以广东争当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排头兵为标杆,以开放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对珠三角地区新一轮的改革发展进行了部署,多个试验田、先行区、示范区等建设,为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推进科学发展;同时《纲要》要求珠三角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加速粤港澳的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参与国际分工。不管是主动接受珠三角的辐射带动,还是主动参与分工合作,落实《纲要》,对接珠三角,对清远而言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最邻近珠三角的地级市,清远境内已基本形成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广清高速等为主骨架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连接珠三角与内陆城市的重要枢纽;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广乐、二广、佛清从等高速公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特别是连接清远的珠三角城际轨道将使清远与广州的“同城效应”充分显露。而随着清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已具备了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基础;另外,清远被省列为重点发展区,将使清远成为承接珠三角辐射带动的重要地区。清远已明确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中明确自己定位,主动对接《纲要》,加快从交通、产业、城市、观念、体制等方面融入珠三角,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珠三角后花园,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和新兴产业的成长地,成为“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交通对接。首先,加快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建设,推动广清高速扩建、二广、广乐和佛清从四条高速公路清远段于今年动工建设,汕湛、汕昆高速清远段于“十二五”期间动工建设,争取“十二五”期末,形成总里程1088公里的“五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延伸至清远的城际轨道今年内动工,缩短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推进与广州的同城化。其次,加快水路和空港快线建设和完善白云机场清远候机楼服务功能。产业对接。充分发挥紧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结合“双转移”工作,依托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华侨经济产业园、广东民族工业园等重点园区,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等措施,主动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建材、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等产业规模,主动融入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分工配套之中,成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城市对接。通过做活山、水、绿、文、人等文章,着力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等措施,将清远建设成为珠三角的后花园,成为珠三角地区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和吸引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居民落户清远。

『柒』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的发展规划

从广东省发改委了解到,产业协作方面,合作区将突出产业链整体转移,立足顺德产业基础,面向珠三角。
在2011年12月24日的仪式现场上,摆放着由综合开发研究院刚刚为合作区提供的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这份规划纲要认为,合作区产业发展必须要与顺德产业体系形成有机整合和分工,“不仅是成为顺德产业发展新的拓展空间,简单地承担产能扩充地和低端产业迁移区的角色,合作区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弥补顺德产业体系的缺环,不仅形成垂直分工,更要有水平分工,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省发改委有关官员介绍,合作区将“紧紧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环境友好型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并适时发展高新技术、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更高附加值新兴产业。
规划纲要建议合作区在发展家用电器、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主导制造业的同时,还可发展高端消费电子、新能源、节能环保、健康产业等新兴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
可见,合作区产业目标直指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广东在出台‘双转移’战略文件之初,就计划在省级产业园之外扶持一到两个大园。大园不同于其他园区的定位,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珠三角转型升级的空间容量。合作区其实是主动承载了这个使命。”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说。
为了实现这一定位,规划纲要建议,合作区要以顺德目前的产业体系为基础,但招商的范围必须及时扩张到整个东部沿海,甚至国际产业转移,争取外企、央企和大型民企在华南地区的布局。

『捌』 粤北的经济规划

——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江河源头、湖泊水库、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大山区生态系统建设投入,完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粤北地区生态安全新格局,努力把粤北地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导,将粤北地区划分为重点、协调和生态三类发展片区,实行生态建设优先、产业集约优先,积极探索用较少的土地面积获得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方式,破解山区科学发展的难题,重点在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城乡一体、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体制改革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全国山区科学发展提供先行示范。
——新兴生态型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辐射和带动功能,发挥粤北地区环珠三角的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和各市主导产业发展,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产业承接地的城镇,以工业进园为载体,错位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专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
——区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粤北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区域合作,着力把粤北地区打造成为南融珠三角、北联内陆的重要桥梁和东承海西、西接西南的重要纽带。 到2015年,粤北地区初步形成全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初步形成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建设上新台阶。西北东韩“四江水系”水源地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Ⅱ类标准,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森林覆盖率达72.7%,生态发展区的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提高到5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60%以上的中心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8%,确保实行生活污水处理的村庄数量每年增长1%以上,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村庄覆盖率每年增长1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上新水平。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基本实现所有县城区通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52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500公里。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农田渠系灌溉系数达到0.5-0.6.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三网融合”。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0%,地区生产总值达5250亿元(2010年可比价,下同);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340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调整为10∶53∶37.——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力争实现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名义增长分别达9.5%和9.0%,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农村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初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同险种同水平。 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本布局理念,统筹考虑现有的开发强度、发展潜力,按照“五极”、“七轴”、“三片”空间结构和“融南联北、承东拓西、区内协调”区域布局的要求,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强化与周边区域的连通和协作。
(一)构建“五极、七轴、三片”的空间布局。
以珠三角地区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辐射源,粤北地区五个地级市的城区为主要增长极,广州、深圳和珠海向内陆扩散的七条高速公路为发展主轴线,城镇区、工业区和生态保护区等为发展主轴线上的节点,并以粤北地区与珠三角的地理位置关系划分重点、协调和生态三个发展片区。
——“五极”:将粤北五个地级市的城区建成五大区域性增长极。到2015年,5个地级市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万以上,每个城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在城区的带动下,韶关市建成为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广东新兴制造业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旅游休闲重点地区;河源市建成为粤东北特色中心城市、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新兴产业集聚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现代生态园林城市;梅州市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目标建成广东绿色崛起先行市、生态文化平安名城、世界客都;清远市建成为大广州卫星城市、珠三角高新产业新成长区、华南休闲宜居名城;云浮市建成为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全省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
——“七轴”:以珠三角为辐射源并向内陆扩散的高速公路为粤北地区的七大发展轴。
广(州)韶(关)发展轴。京港澳和广乐高速公路、武广高铁、京广铁路和北江航道发展轴,途经广州、清远城区、英德、佛冈、翁源、韶关城区、乳源、乐昌等城镇,是清远、韶关承接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并向湖南拓展的重要轴线,粤北地区中部发展的“脊梁”。
广(州)梅(州)发展轴。广梅、广河和广惠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东江航道发展轴,途经惠州、河源城区、东源、龙川、梅州市区、梅县区、兴宁、大埔等城镇,是粤北东北部发展的重要轴线,影响和辐射海峡西岸地区的重要拓展轴。
广(州)连(州)发展轴。广清和清连、连宜高速公路和107国道,途经广州、清远城区、清新、阳山、连南、连山、连州等城镇,覆盖整个清远市行政区划的中轴,是我省向湖南方向拓展的重要发展轴。
广(州)云(浮)发展轴。广梧高速公路、南广铁路、三茂铁路、西江黄金水道,是云浮承接以广州-佛山-肇庆为主的珠三角核心区域向大西南地区拓展的重要轴线。依托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集聚云浮市城区的产业与综合服务功能,带动云安、郁南等城镇和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形成影响和辐射大西南地区的重要拓展轴。
深(圳)河(源)发展轴。以深圳为起点的惠盐、惠河高速,以及深圳-赣州高速公路等区域干道,途经深圳、惠州以及河源的城区、东源、和平等城镇,二十特勤吧托人情问她千万别
汕(头)梅(州)发展轴。汕梅高速、广梅汕铁路,涉及梅州市区、梅县区、丰顺、蕉岭等城镇,是依托海西经济区和潮汕都市区向北拓展的重要发展轴。
珠(海)云(浮)发展轴。珠海至中山高速、江门至罗定高速,途经珠海、中山、江门等珠三角城市以及云浮的新兴、罗定等城镇,是云浮承接以珠海-中山-江门为主的珠三角核心区域向大西南地区拓展的重要轴线。
——“三片”: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划范围,以县级行政单元为主体,细分为重点发展、协调发展和生态发展三个具体功能片区。
重点发展片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先地区,工业园区化的密集区,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粤北地区的新经济增长极,城镇密集的区域生产生活服务中心。 专栏1重点发展片区
片区特点:与珠三角地区接壤或属地级市的城区。
片区范围:韶关浈江区、武江区和曲江区,梅州梅江区和梅县区,清远高新区、清城区、佛冈县和清新县,河源源城区,云浮云城区和新兴县。
发展重点:粤北地区五个地级市的城区;韶关工业园区、韶关曲江经济开发区、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经济开发区、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台湾工业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经济开发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河源经济开发区、源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罗湖(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城)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产业开发区和产业园。
禁止开发:河源恐龙蛋化石公园、曲江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梅州雁鸣湖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和省级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生态点(详见专栏4)。 协调发展片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接续区和控制开发强度的缓冲区,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区,重点发展局部点状式的工业园区并以承接生态型的工业和农业产业为主,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 专栏2协调发展片区
片区特点:处于各流域的上游,与珠三角地区不直接接壤。
片区范围:梅州丰顺县,清远英德市,云浮云安县、罗定市。
发展重点:片区范围的县(市)城区及中心镇;丰顺经济开发区,清远英德华侨工业园区,佛山南海(罗定)产业转移园、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和云浮(云安)循环经济工业园等。
禁止开发: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飞来峡和宝晶宫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生态区和生态点(详见专栏4)。 生态发展片区:全省最重要的北部生态屏障,省内各大河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全省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和低碳经济发展区,以保障生态安全为重点,同时适度开发点状城镇和生态型产业。 专栏3生态发展片区
片区特点:地理上大都远离珠三角地区,与周边省区相邻,其中有11个县(市)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片区范围:韶关乐昌市※、南雄市※、仁化县※、始兴县※、乳源县※、新丰县和翁源县,梅州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和五华县,清远连州市、连山县、连南县和阳山县,河源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连平县※和紫金县,云浮郁南县(有“※”符号的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发展重点:片区范围的县(市)城区和中心镇;逐步开发乐昌经济开发区、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始兴工业园区、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乳源经济开发区、南雄精细化工园、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翁源官渡经济开发区,蕉华工业园区、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五华经济开发区,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紫金经济开发区、深圳龙岗(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紫金吉安环保工业园,郁南特色产业工业园等产业开发区和产业园的建设。
禁止开发:韶关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源南岭和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郁南县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河源新丰江水库(万绿湖)及其库区、东源县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紫金东江森林公园和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川枫树坝省级保护区、五华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生态区和生态点(详见专栏4)。 专栏4粤北地区重点保护的区域名录
世界级: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级: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小坑国家森林公园、韶关国家森林公园、梅州雁鸣湖国家森林公园、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镇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省级:仁化森林公园、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乐昌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九泷十八滩风景名胜区、金鸡岭风景名胜区、广东南雄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刘家山森林公园、广东后洞森林公园、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曲江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梅州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阴那山风景名胜区、天鹅山森林公园、丰溪森林公园、大浦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五华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五指石风景名胜区、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河源新丰江水库(万绿湖)及其库区、河源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东江森林公园、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霍山森林公园、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贤令山森林公园、飞来峡风景名胜区、宝晶宫风景名胜区、英德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太和洞森林公园、笔架山森林公园、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羊角山森林公园、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湖森林公园、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清远连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蟠龙洞风景名胜区、南山森林公园。 (二)加强以融入珠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合作。
依据“融南联北、承东拓西、区内协调”的区域布局方针,向南融入珠三角地区;向北联通湖南和江西,向东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向西沟通北部湾经济区,发挥广东门户和通道作用,开拓发展市场和空间。
全面融入珠三角地区。粤北五市要依托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服务珠三角,在城乡一体、基础设施、转移园区、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市场人才等方面与珠三角全面对接,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继续办好“山洽会”,建立和完善紧密型的市县对口合作机制,共同招商引资,加强与港澳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连接省区的合作。深化与泛珠三角省区、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湘粤赣红三角地区在交通衔接、商贸流通、流域整治、环保预警等方面的区域合作。
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加强全面对接,促进多领域的合作,逐步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建立健全粤北地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实现粤北地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 遵循“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原则,重点加强生态控制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旅游区、湿地生态系统和城镇工商密集区的建设。
(一)构建粤北生态安全格局。
一级生态控制区:重点建设“四江水系”一级生态廊道,完善“四江水系”地区防护林体系,逐步将粤北生态发展区内的生态公益林占本地区林地比例提高到50%以上,维护控制区内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二级生态控制区:重点规划和建设粤北绿道网、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区、名胜古迹、公园及其他高密度居住区。
(二)完善粤北自然保护区体系。
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包括森林生态、内陆湿地、水域生态、自然遗迹、野生动植物等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修订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政府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护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规范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体制;建立粤北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管护监控系统;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重点保护和加强建设南岭湿地、始兴南山内陆湿地、化高坪内陆湿地、南雄小流坑-清嶂山水源林、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水源林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乳源南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曲江罗坑湿地、北江中游英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工程;探索建立省级湿地公园或湿地保护小区。
(四)保护和建设水源涵养区。
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划定粤北水源涵养区,包括“四江水系”集水区以及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南水电站水库、合水水库、潭岭电站水库、合河水库等主要水库的集水区;启动“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实施小流域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五)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坚决防治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染。采取污染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措施,对产业转移园区及入园项目执行严格的环境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村镇区域性、集中式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重点加强中心镇、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周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配套建设污水输送管网,严格实行污水处理厂尾水达标排放,排入指定纳污河道;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监测与保护;推广“村保洁收集、镇运输中转、县处理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广使用生物杀虫剂,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强度。建立土壤污染信息系统和土壤污染防治与监测制度,严格控制主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基地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超标的耕地。
综合治理废气物污染。重点控制火电、水泥等行业的废气排放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积极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加大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建设粤北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在韶关、清远等市建立区域性废纸、金属、玻璃、塑料和橡胶分拣加工集散中心,在每个镇区建设1个以上的垃圾回收站。
因原规划篇幅较长,不再赘述。具体内容可参考文件《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

『玖』 广东未来的发展靠哪三座城市呢

广东未来的发展,必定要靠珠海市、汕头市、湛江市这三座城市!因为早在2017年,广东省就已经确定珠海市、汕头市、湛江市这三座城市,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

这可谓是广州市、深圳市(主中心)之下,其他诸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惠州市、肇庆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清远市、韶关市、梅州市、河源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之上!

早在2017年10月,广东省就制定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17年12月5日,广东省正式发布《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发展规划明确规定,把珠海市、汕头市、湛江市列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为引领、“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群”为支撑的“世界级沿海都市带(都市群)”!



四.总结:

广东省以珠海市、汕头市、湛江市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英明的决策!是最理想的选择!广东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为引领、“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群”为支撑的“世界级沿海都市带(都市群)”,指日可待!

现在广东省已经拥有了广州市、深圳市两座副省级城市,那么未来广东省21座城市中,谁会成为新的“老三”呢?广东省的第三座副省级城市,未来必然会从珠海市、汕头市、湛江市这三座省域副中心城市中产生。广东人民充满期待!

『拾』 国内飞地产业园区有哪些

广东佛山南海工业园区
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
广东韶关曲江经济开发区
东莞石龙(始兴)、中山火炬(阳西)、中山石岐(阳江)、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 成)、佛山禅城(云城都杨)、东莞石碣(兴宁)、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东莞东坑(乐昌)、中山三角(浈江)、东莞大朗(信宜)、中山(河源)、深圳盐田 (梅州)、东莞凤岗(惠东)、顺德龙江(德庆)等1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省政府批准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广西玉林玉柴工业园区
广西玉林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试验区茂林核心区
钦州建设临港工业园
福州马洋飞地工业园区
福州金山飞地工业园区
福州永泰飞地工业园
九江开发区城西港区“飞地”工业园
江西安义工业园区
南昌东湖(桑海)工业园
南昌温州工业园
连云港东部工业园区
江阴·靖江物流园区
盐城环保产业远
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
丽景民族工业园
苏州新加坡产业园
上海松江工业园区
启东产业园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
莱芜市辛庄飞地经济工业园
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飞地产业园
广东汶川“飞地”工业园
成都-阿坝工业园
河北·平武工业园
武侯、崇州、金堂“一都二园”
山西·茂县工业园区
湖南·下孟工业园
江西省“飞地”小金工业园
安徽产业园
崇义、上犹两县飞地工业园
淄博石嘴山工业园(大武口园区)
海口市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区
陕西碑林·高陵工业园
襄樊余家湖保康工业园
道县“飞地”工业园试点
桂阳工业大园区
怀宁县开发区诸暨工业园
安徽宣城“飞地经济”
安徽凤阳飞地经济模式
普兰店渔业加工园区
重庆市沙坪坝区“飞地”

阅读全文

与清远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