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际羊绒产业的历史
山羊绒是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纺织工业的高档原料,被人们誉为“纤 维钻石”、“软黄金”。它是山羊为抵御寒冷而在山羊毛根处生长的一层细密而丰厚 的绒毛,简称羊绒。气候愈寒冷,羊绒愈丰厚,纤维愈细长。由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 在历史上曾是山羊绒向欧洲输出的集散地,所以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上习惯被称为 Cashmere,中国采用其谐音为“开司米”。与其他纤维相比,羊绒具有光泽自然、柔 和、纯正、艳丽等优点。
一、世界羊绒业的发展概况
1.产量概况 世界山羊绒的主要生产国家有中国、蒙古、伊朗、阿富汗、哈萨克
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羊绒产量最大的生产国,约占世界 总产量的 70%以上;蒙古生产羊绒约 20%,还有极少的一部分羊绒生产在其余的国家。 由于山羊绒的重要经济价值和多种用途,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新西兰、苏
格兰、美国等也相继开始发展山羊绒产业。
在中国,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和 辽宁等地区是中国山羊绒的主要产区。内蒙古是中国绒山羊数量最多、产绒量最高的 山羊绒优势产区.约占世界羊绒产量的 1/3,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内 蒙古”的共识。
2.质量概况 羊绒的价值受三种因素影响:细度、长度和颜色。国际纺织工业部
门对山羊绒的
细度要求以直径 13.0~16.0μm 的为最好,在国际市场上直径在 16.0μm 以下、长
度长的山羊绒价格最高,随直径加粗单价也随之下降。颜色分为白绒、青绒、紫绒,
其中白绒最珍贵,仅占世界羊绒产量的 30%左右。蒙古产的羊绒,颜色以青、紫为主, 约有 5%的白绒、70%的青绒和紫绒,长度为 35~37mm,细度在 13~15μm 之间。阿 富汗、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西亚国家产的绒,颜色以深色为主,细 度粗,长度短,手感较差。阿富汗山羊绒纤维直径为 16.5~17.5 μm;伊朗山羊绒 纤维直径为 17.5~19 μm,只能纺织粗纺的羊绒制品:俄罗斯的顿河山羊绒纤维直径 19.5 μm;土耳其山羊绒纤维直径为 16~17μm:澳大利亚野化山羊绒纤维直径 16.5~
16.9 μm。中国的山羊绒不仅细度好,纤维直径为 13~15μm,而且白绒的比例较高, 约占 40%。
在中国北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辽宁等地,主要生产 长度 34~42mm 以上的白无毛绒.是针织服装的主要原料;中部的陕西、山西、山东、 河北等地。产 22~32mm 的无毛绒,适合制作粗纺梭织产品。西藏的紫绒,以细度 14.8μm,长度 34mm 的手感好,颜色纯正,风格独特,受到市场的欢迎。辽宁白绒山 羊的个体产绒量较高。内蒙古的阿拉善绒山羊、阿尔巴斯绒山羊、二郎山绒山羊,以 及赤峰塞罕绒山羊生产的被称为绒中极品“白中白”(长度 36mm 以上、细度 15.3μm 以下)和西藏选育的藏北自绒山羊生产的白绒,质量尤佳。
二、世界羊绒产业的贸易现状
英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羊绒进口国。据《中国海关 统计年鉴》统计显示,2006 年意大利进口原绒 2254 吨,英国进口 408 吨,日本 345 吨,美国由于受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进口原绒较往年减少。对于羊绒出口国家,2006 年蒙古出口原绒 927 吨, 出口金额 2222.4 万美元:哈萨克斯坦出 121 389 吨,出口 金额 151.4 万美元;比利时出 121318 吨,出口金额为 226.4 万美元:土耳其出 121119 吨;伊朗出口 115 吨。从全球格局看。近几年羊绒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美国 本土大生产企业逐步退出;其次日本的很多羊绒产业日渐萎缩。由于本国的高成本, 日本纺织业纷纷将工厂搬到中国生产。1989 年日本进口无毛绒过 1000 吨,2002 年进 口不足 400 吨。传统的欧洲羊绒生产大国,如英国(曾经是世界上羊绒加工量最大的国 家,每年进口山羊绒占世界贸易量的 60%)、意大利等国家。由于劳动成本高,也开始
将纺织企业向中国转移。
由于羊绒生产的资源优势,中国除国内生产的羊绒大部分在中国加工外,每年从 蒙古等国进口的 3000 吨羊绒也在中国加工。集中了全世界 93%的羊绒原料,主要出口 到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出口量的 80%。据 统计,2006 年中国羊绒及其制品出口 15.7 亿美元,其中羊绒及无毛绒出口 3201 吨, 金额 2.38 亿美元;羊绒衫出 1212087 万件,金额 6.02 亿美元;羊绒围巾出口金额 为 4.3 亿美元;羊绒纱及其他制成品出口金额为 3 亿美元。较前几年相比,中国的原 绒出口比例下降.羊绒制品出口增加。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受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不景气的影响。1998 年中 国羊绒出口价格下降,出口量也有所下降。1999 年羊绒生产过剩,价格下降到最低点 4.73 万美元/吨,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点 5074 吨,比 1998 年增长约 1.5 倍。2000 年国际市场有效需求增多,羊绒出口价格比 1999 年上涨 0.71 倍;但由于 1999 年羊 绒价格暴跌引发一些小企业纷纷倒闭,致使出口量下降 38%。这两年国际市场波动较 大,超过了正常的需求量,造成外商库存增加。此外,部分企业为了牟取利益,将含 绒量低的劣质羊绒制品出口到国外,引发多起退货索赔事件,导致外商进货十分谨慎, 2000 年羊绒出口订单比 1999 年减少 30%。其中日本、美国、欧洲订单降幅分别为 50
%、20%和 20%。从 2002 年开始,羊绒产业的出口量和价格呈现稳步发展,上下浮动
不是很大。
中国羊绒贸易受国际、国内政策影响较大。2004 年 1 月 1 日,中国政府取消了山 羊绒 13%的出口退税政策,使生产羊绒的企业不得不按成本定价,出口价格攀升,从 源头上整治了山羊绒无序出口的混乱局面,规范了竞争环境。2005 年 5 月 1 日,欧、 美等国家取消对中国纺织品配额限制,实现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但是,欧、美等 一些国家和地区担心中国纺织品巨大的出口潜力。采取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 20 种产品进行限制或设限调查。据海关统计,2005 年中国无毛绒、羊绒衫创汇额分别仅 为 3 亿和 6 亿美元。
三、世界羊绒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贸易环境日益平等的今天,羊绒产业会在更有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地区得到 快速发展。从国内外羊绒产业的现状和走势来看,世界羊绒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 点:
1.羊绒制品的消费迈向平民化,消费量逐年增加 在欧洲,羊绒制品的消费是高
收入阶层的专利。从经济学角度讲,羊绒制品属于
高档消费品,无论是增加收入还是降低价格都会使需求量增加。随着羊绒工业的发展
以及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绒制品正在逐步迈向平民化,消费需求逐年扩大。 很多国家的制造商也在致力于打造低价位羊绒衫,将其毛衣工业设置到低成本国家, 低价位使欧盟的羊绒衫进口迅猛增长。在法国巴黎国际服装批发商展设立的纯羊绒制 品展会上,参展商推出了 100%纯羊绒的针织衫,卖给零售商以每件售价 17.5 欧元(约 合 180 元人民币);零售商随后将这些衣服卖给消费者的价格为每件 30~40 欧元。同 时,Gap、贝纳通、Zara 和 Mango 等时装品牌推出了售价几十欧元的羊绒混纺产品。
2.配额制度取消后,羊绒市场将会出现重新整合的发展趋势 取消配额制度后,
羊绒产业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羊绒产
业链条将在一个公平、自由、互利的全球市场竞争中重新发挥它的作用。因此,世界
所有羊绒企业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市场上的羊绒衫有 3/4 是中国产品,但是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足 20%。前几 年受配额限制,中国出口的羊绒制品大部分以 OEM 的开工进入国际市场,靠“贴牌” 低价售卖产品,使中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一直高不起来。2005 年羊绒制品 出口的平均价格为 30 美元,最低 16 美元,是英国苹果牌羊绒制品的 1/4,是意大利劳 罗比亚娜牌羊绒制品的 1/3。而外国企业的贴牌售价是进口价格的 3~4 倍甚至 10 倍以 上,国外企业每批产品销售 50%左右就能获利,即使过季后廉价甩卖依然有利润。
羊绒市场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随着 2005 年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际市
场空间扩大,中国的羊绒制品生产能力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羊绒业由于其资源优势和
产品优势,将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等要素,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促 进中国羊绒业在质量、管理、环保、品牌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而外国的一 些羊绒制品企业,即将面临中国羊绒制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的冲击,将会寻找劳动力 较中国更为廉价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合作伙伴,开辟多元化市场。因此,羊绒市场将在 新的贸易环境下,重新整合。
3.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国际市场的羊绒制品在短期内减少 中国是世界羊绒
及羊绒制品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低价位是中国羊绒出口的
优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羊绒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此时会降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的价格竞争力。羊绒出口企业还会遭受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降低 羊绒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另外,2007 年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升、原材料和能源 价格的上涨等导致生产成本增长,这将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羊绒企业造成短期冲击, 尤其是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羊绒制品出口。
综合以上因素,中国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外的生产成本产生了重大影响,将进一步 引导资本向更有利润空间的产地转移。因此,国际上的企业将在成本更低的国家投资
建厂。中国的羊绒生产企业短期内会在国内销售羊绒制品;长期内从降低成本和增加 效益上挖掘潜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出口呈恢复性增长。
4.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创建自主品牌将成为世界羊绒市场竞争的主题 在面临
环保和竞争环境严峻的影响下,世界羊绒产业的竞争逐渐由产品质量竞争
发展为个性服务和品牌价值的竞争。意大利、英格兰、法国等国家不产羊绒,却拥有
世界羊绒顶级品牌。而中国羊绒行业虽然已有几十个知名品牌,但“走出国门”的自 主品牌却寥寥无几。中国羊绒最大生产企业鄂尔多斯集团一直尝试在国外打自主品牌, 但在 2006 年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仅占 10%左右,其他都由世界知名的服装销售商贴牌 销售。
㈡ 羊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羊绒会成为未来纺织服装行业的主流产品,并且有不可替代性。另外做羊绒,一定要真正懂羊绒,否则会被业内人士玩得团团转。怎么说呢?同样是山羊绒,不同纤维细度的羊绒价格就相差很大,所以在采购羊绒时,不要只问‘是不是羊绒’,而是应该问你这是什么品质的羊绒,绒纤细度长度是多少。正常情况下,羊绒纤维细度达到15.5um以内,绒纤长36-388mm,这基本就是比较好的羊绒材质了,就可以入手了。
㈢ 我想从事羊绒衫加工行业,不知道以后羊绒行业的前景怎么样我干这行以后会有发展吗
我觉得不管做哪行都有好坏之分,现在从事这行的有很多,而且做得有些杂乱,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兴趣和用心的程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行前景有多大,我们德爱尔工厂现在做了20几年的老厂了,经历了很多风雨,现在做量身加盟还算是不错,希望越走越远~~
㈣ 羊绒企业有哪些典型的发展或成长模式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 ... 在小苗的成长这个案例中,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通过几次奖励给他住房,并且在授予先进称号、 ...
字数太多,具体案例就不介绍了,对案例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请参看:小苗的成长过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出高成就需要的人。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㈤ 内蒙古羊绒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内蒙古羊绒主产地为阿拉善盟、巴彦诺尔和伊克昭(现在的鄂尔多斯),而且品质较好。其它盟市也有出产。羊绒主要用于以鄂尔多斯羊绒衫厂为龙头的服装加工业。
㈥ 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2年,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无毛绒量达到4000吨,占全区无毛绒产量的80%以上,占全国的70%左右,占世界的60%以上;
2、羊绒条产量达到1000吨;
3、羊绒纺纱产量达到1500吨;
4、羊绒面料产量达到50万米;
5、羊绒织衫等制品产量达到700万件;
6、羊绒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7、上交税金2亿元以上;
8、就业人员达到1.2万人以上;
9、羊绒交易额占世界羊绒市场的40%以上。 1、大力发展羊绒主导产业。
一是把控原料收购,稳定羊绒加工原料。加强原绒收购队伍建设,完善辐射国内外绒产地收购网络,力争控制世界绒产量的60%;巩固精品无毛绒生产能力,扩大精品羊绒条、羊绒纱等产品规模。
二是推进羊绒深加工,重点支持发展成品。鼓励发展羊绒服饰、饰品、精纺面料等高端产品,推动羊绒与植物纤维混纺开发新产品,丰富羊绒成品种类,延伸下游成品制造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适度发展羊绒配套产业。
一是发展生物有机肥产业。引入生物发酵类企业,综合利用洗绒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集中、规模化进行处理和加工。
二是发展辅料加工产业。利用梳毛过程中产生的羊毛类固废物,生产加工毛毡、衬布等辅料。
三是发展毛纺织行业。充分利用已有的羊绒产业技术基础、用工基础等资源,引入与羊绒行业相关纺织服装、纺织机械加工企业、维修企业,提升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
3、构筑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集设备改造、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等为一体的研发中心;
二是积极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
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贸流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发展,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及职工生活基地,增强羊绒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产业发展环境。
㈦ 请你为内蒙古的一家羊绒制品公司设计一个愿景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是鄂尔多斯羊绒制品在央视的广告词,“鄂尔多斯”产品出自于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集团公司的情况。
在黄河“几”字湾的环抱中,有一块古老而神奇的热土,那就是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高原;高原上崛起了一个世界级的名企,这就是被誉为世界绒城并正在建设世界硅都的鄂尔多斯集团。
鄂尔多斯集团是由1981年的羊绒衫厂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额盈利和滚动式发展,特别是新世纪初大规模的产业扩张,集团已形成羊绒、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五业并举、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鄂尔多斯集团下设五大产业集团和置业集团分别经营五大主导产业和多种副业,拥有成员企业近百家,员工24000余人,资产逾百亿元。2005年,集团被商务部确定为重点支持的中国出口名牌企业;被海关总署列入全国进出口企业红名单;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鄂尔多斯”作为中国绒纺行业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56.83亿元,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列,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最具行业领导力和最有发展潜力十大品牌”之一。
羊绒产业是集团的事业基础。集团始终以“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为己任,孜孜追求“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远大目标,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经济实力雄厚、品牌优势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产品从针织到梭织、从粗纺到精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已占到了中国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销售收入连年居全国绒纺行业第一名。
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强势的鄂尔多斯品牌、丰富的自然资源、绿色的环保产业、雄厚的工业资本、成熟的现代管理、优质的人力资源、优惠的政策支持,鄂尔多斯集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竞争优势,鄂尔多斯集团已经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坚信,随着集团羊绒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久,随着集团煤炭、电力、冶金、大化工循环产业的雄起,鄂尔多斯集团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成为现实,一个世界名牌、一个世界名企必将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诞生,鄂尔多斯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顺便让你了解一下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属黄河上中游地区,黄河境内流长728公里。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又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其中蒙古族16.8万。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35000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十三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亲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打动,选为长眠之所。1649年,清政府在这里设伊克昭盟。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庶之地,后来因自然气候的变迁、战乱、放垦等原因,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几代人不懈奋斗,但直到2000年时,全市植被覆盖率仍不足30%。进入新世纪后,鄂尔多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发生了质的逆转,开始由不断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改善转变,植被覆盖率达到了目前的70%以上,占全市国土面积48%的沙漠、48%的丘陵沟壑和干旱硬梁区全部披上了绿装,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赢局面。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预测总储量7630亿吨,已探明储量149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境内。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资源也极为丰富。有“纤维宝石”和“软黄金”之称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就产自这里,是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
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资源,坚持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和高度节能环保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着力构建“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四大产业,引进了世界第一条500万吨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48万吨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年产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大化肥生产线、年产1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生产线、国内最大的300万吨煤制二甲醚生产线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同时支持企业形成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循环发展的关系,推动了工业经济强劲增长。蒙西工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评为我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建的达拉特亿利PVC工业园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煤炭回采率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75%,煤炭年产量由2000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1.76亿吨,成为全国首个超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以煤化工为重点,初步构筑起了煤转电、煤制油、煤制甲醇转烯烃等产业链,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10年要达到90%以上。围绕羊绒、煤炭、化工等主导产业,建成了4个博士后工作站,鄂尔多斯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汽车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等产业正在建设和发展。
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厚重深远,蒙古民族古典史诗《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在此诞生,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鄂尔多斯四季分明、地质多样,在众多的鄂尔多斯自然资源中,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沙漠绿洲恩格贝、黄河大峡谷、沙湖、草原等诸多原生态景致令人陶醉,使人流连忘返。
鄂尔多斯的魅力还在于她的富饶。全市能够规模开采利用的矿藏有50余种,以“羊、煤、土、气”闻名遐迩。所产阿尔巴斯山羊绒有“纤维钻石”之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羊绒产业中心;当地煤炭探明储量达到149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6。作为北方重要的电煤基地,鄂尔多斯已成为全国地级产煤第一大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是华北电网的重要电力保障;高岭土、杭锦2号土等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亿立方米,世界级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位于鄂尔多斯境内,现已并网向北京供气。
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战略基地,目前正在推进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建社会资源优势转变,推进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推进依靠优惠政策拉动向依靠自主增长转变,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迅猛,“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7亿元,是前51年总和的2.6倍。2004年,鄂尔多斯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又成功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并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达32.2%,在全国333个地级城市中居第5位。人均gdp达6600美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8位, 年均增速达29.1%,居全国第4位。财政收入达到1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3亿元,年均增速达41.9%,居全国第4位。人均财政收入达5434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7位,年均增速达39.9%,居全国第4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2元,年均增速达15.4%,居全国第8位。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308元,年均增速达13.7%,居全国第11位。三次产业比重为5.3:55:39.7。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度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中国200个城市(包括台港澳地区)中,鄂尔多斯的综合竞争力排名47位,其中增长竞争力排名第1位(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广东河源三市并列);效益竞争力排名第8位;质量、结构竞争力分别排名第31位和第39位。走出了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007年该市人均gdp过一万美元,超过北京市。2008年鄂尔多斯市GDP1603亿,人均GDP达到14500美元,仅次于克拉玛依市、苏州市、东营市 。
鄂尔多斯交通便捷城市功能完善是投资者的热土。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采取多种模式规划建设了一批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自己投资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和地方铁路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692公里、铁路792公里。形成了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穿东西,包西、包神铁路纵贯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110、107国道相连成网的交通格局,2007年7月,鄂尔多斯飞机场通航,鄂尔多斯市到北京、郑州、上海、西安、深圳的航线正式开通,鄂尔多斯市到呼和浩特市、三亚、成都的航线也即将开通。目前,全市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在城市建设中鄂尔多斯加快具有浓郁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现代特征的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整体服务环境,使城市品位显著提高,城市产业支撑、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市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39.4万人增加到86.9万人,城市化率由43%提高到57.5%,城镇建成区面积由69.2平方公里扩大到142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市跻身于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使鄂尔多斯市初步形成了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热情周到的人文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国家西部地区形成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洼地”,充满活力的鄂尔多斯吸引了大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世界最大的煤炭单产矿井、鄂绒大化肥、亿利PVC、博源天然气制甲醇、意大利VM发动机、水利部沙棘加工园区、自治区第一条轿车生产线等一批世界一流、国内最大和填补自治区空白的项目相继落地。目前,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港台及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到鄂尔多斯市投资,投资领域几乎渗透到了国家准入的所有行业。鄂尔多斯文化艺术璀璨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区位,孕育了鄂尔多斯韵味独特、古朴典雅的民族文化。悠扬的长调、清新的短调和浓郁的蒙汉调,以其特有魅力为我国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筷子舞》、《盅碗舞》等展示着鄂尔多斯风土人情的舞蹈成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祭祀成吉思汗形成的蒙古祭祀文化,具有蒙古族帝王祭祀的显明特征,这使鄂尔多斯先天地成为世界蒙古民族礼仪保留最完整的地区,被人们称为蒙古族的“皇城根儿”。 同样与成吉思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鄂尔多斯歌舞艺术,扬古代遗风,融民族神韵,成为鄂尔多斯文化艺术的精华而名扬海内外。《森吉德玛》、《银碗》、《鄂尔多斯情愫》等民族舞剧、舞蹈诗先后获国家“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成为鄂尔多斯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17世纪诞生在鄂尔多斯的《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详尽记述了13世纪到17世纪以成吉思汗家族为主的蒙古族历史,它们与《蒙古秘史》一起,共同被称为蒙古族三大古典史诗巨著。鄂尔多斯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文和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地市,到目前为止,鄂尔多斯地区共发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别的古代文化遗址一千余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旗(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90处,如查布恐龙踪迹化石区、河套人及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以及众多的秦汉、宋、西夏古城址、古墓群等,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河套人”文化遗址、鄂尔多斯青铜器、古长城遗址、成吉思汗陵园,有草原敦煌之称的阿尔寨石窟寺,有保存尚好的“秦直道”遗迹, 境内的昭君墓、大夏国都城统万城、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同时,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使鄂尔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构成了鄂尔多斯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族风情。在众多的鄂尔多斯自然旅游资源当中,最为神奇的就是有“会唱歌的沙子”之称的响沙湾,此外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沙漠绿洲恩格贝、晋蒙黄河大峡谷、沙湖、草原、温泉、湿地、阿拉善湾遗鸥保护区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随着鄂尔多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神东煤海、准格尔露天煤矿、黄河万家寨水电站、鄂尔多斯绒纺城,达拉特电厂等工业旅游资源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目前,全市有各类景区(点)40处,A级旅游景区25家,其中AAAA级景区5家,AAA级景区7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全市每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00万人次左右。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在总结发展经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推进三个转变,走集中发展道路的战略,即推进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建社会资源优势转变,推进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推进依靠优惠政策拉动向依靠自主增长转变,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㈧ 简述灵武设立羊绒产业园的优势条件
宁夏灵武羊绒产业园区主要依托灵武原有羊绒企业和紧邻国内羊绒主产区的优势,为提高产业聚合效应、优化投资环境、解决社会就业而建立的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园区,于2003年4月开工建设。规划面积3600亩,已开发2600余亩,完成水、电、路、通信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发展化聚集优势。
园区政策
从生产经营之日起,内资企业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免征3%的地方所得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设在羊绒产业园区、宝塔项目区、高载能项目区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新办的商贸和服务型企业,从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3年。高新技术企业,免征所得税5年;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非限制类工业项目,市本级应收取的征地及其他各种费用全免。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外商企业,两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所得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由同级财政列支返还企业。
除以上优惠政策,凡宁夏自治区或银川市制定的一切优惠政策在灵武完全适用。
㈨ 目前在中国著名的羊绒产品有哪些
截止2020年,中国著名的羊绒产品有:鄂尔多斯、恒源祥、珍贝、圣雪绒、雪莲、维信、海尔曼斯等。
1、鄂尔多斯羊绒
鄂尔多斯羊绒制品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名牌产品。鄂尔多斯特产羊绒纱质地优良,色泽艳丽、花色多样,颜色稳固,手感柔软有弹性,吸湿、透气性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鄂尔多斯集团生产的主导产品“鄂尔多斯”羊绒衫的质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连年来均居全国羊绒行业之首。年出口能力在200万件以上。鄂尔多斯集团羊绒制品的生产营销能力占到中国的40%和世界的30%。
5、海尔曼斯
海尔曼斯集团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桑蚕丝、羊绒、羊毛制品服装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大型企业集团,年设计能力达1000余款,产销能力达300余万件,集团属下有南京海尔曼斯集团服饰有限公司,海尔曼斯集团北京公司和上海海尔曼斯蚕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等六家子公司。
海尔曼斯集团(工业园)地处南京东南的方山脚下,占地三百亩。拥有各类管理人才和服装专业设计师队伍,年设计羊毛、羊绒、桑蚕丝针织衫1000余款,产销能力300余万件。在全国拥有800多家终端销售网络,其中独立性专卖店360多家。
选购要点:
1、看商标
按规定,羊绒衫的商标上应注明羊绒含量。羊绒含量越高,价格也越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家规定羊绒衫含绒量必须在30%以上,才称作羊绒衫,95%以上的都可以标注100%羊绒衫。
2、牢固耐磨性
因羊绒与羊毛的混纺产品,比纯羊绒牢固耐磨,所以一般以混纺一定比例的羊毛较为结实;纯羊绒价格昂贵,反而不够结实,耐磨性也较羊毛衫差。
3、比重量
相同尺寸的羊绒衫与羊毛衫对比,前者明显轻于后者。
4、有些厂家用精纺圆机针织坯布,经缩绒后,制成毛衫,冒充羊绒衫,这种毛衫手感厚实柔软,与羊绒衫轻薄精巧的特点迥然不同,应注意鉴别。
参考资料来源: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中国羊绒品牌排行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羊绒
㈩ 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有何地区特色多谢了!!!
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是煤炭、化工、羊绒、天然气。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主要有煤炭、化工、建材、羊绒等自然资源,是全区乃至全国正在发展的能源重化工和纺织基地。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244亿吨,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2005年煤炭产量1.5亿吨,是中国产煤第一地级市。天然气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为7504亿立方米,为国内最大的整装气田。此外,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的储量也相当可观,且品位很高。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品牌服饰从这里走向世界,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目前,鄂尔多斯已经构筑起了能源、化工、纺织、高载能、高新材料、生物制药、农畜林沙产品加工、建材、商贸物流、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