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发布时间:2021-03-08 11:31:26

A. 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我们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60%以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在2013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B. 推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推动中国近现代工来业发自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中国政府的政策: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晚清政权、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曾鼓励兴办实业。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C. 哪些因素对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版严峻形权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

D. 当前影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煤炭资源管理、煤炭开发布局、煤炭产业组织、煤炭产业产品结构、煤炭产业技术发展、煤炭产业消费与流通

E. 促进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当前,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相关十三五规划的议题不绝于耳,其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申曙光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有望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中,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期。”因此,“健康中国”战略或将在十三届五中全会后正式落地。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依靠人口红利保持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经济转型面临阵痛期,其中就包括新生人口不足,老年人口剧增,人口红利消失,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体健康以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保持健康的需求的显著提升,“健康中国”战略如能及时推出不仅能造福人民百姓,而且利好相关医疗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美国自上世纪60、70年代分别造就健康管理公司和养老地产业相关企业的崛起,也就此奠定了美国全面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础。并且从数据来看,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相当高的比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这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换个角度来看,以我国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未来市场增长的空间是巨大的。

图表1:我国健康产业占比和发达国家对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前瞻分析认为,中国大健康产业将获以下三个重要启示:

1、中国大健康产业增长空间较大

中国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健康产业占GDP比重均超过10%,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增长空间较大。

2、家庭保健服务未来可能是主要模式

美国家庭保健服务已经丰常成熟,涉及家庭健康的方方面面,且"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占美国大健康产业的50%左右。家庭保健概念能否引入中国,值得中国业界进一步去摸索。

3、尽早抢占市场更为有利

从国际领先企业在大健康领域的发展来看,各大企业都较早地踏入了大健康领域,这也为各大企业的大健康产品尽早抢占市场奠定了基础。

F.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结束,接下来会相对平缓的经济增长。在外贸乏力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成为关键了。刺激和拉动内需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关键因素。

G. 影响2017年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因素:
一、长期因素,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周期性下行,从高位向中位下行似乎是一种趋势。
1、总量方面,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向中速转换。
2、在结构方面,中国再想像过去一样靠高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国的投资规模已经50万亿了,63.6万亿GDP中有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再扩大投资规模将受到空间限制。还有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得过大,再继续刺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也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强烈约束。由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过剩,新兴产业成长缓慢,结构调整将面临剧烈阵痛。
在调整过程中,传统产业首先要淘汰或转移,这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而另外一部分人通过创新将会获益,这种博弈跟过去30多年以来不一样,过去是各个行业都在扩张做大,大家都能赚钱,差距不过是你赚得多、他赚得少而已。
现在,结构调整到了传统产业被淘汰转移,会使一部分人丧失就业岗位而利益受损;新兴产业成长上升,又使一部分人从发展创新中受益,但由于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获益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因此,本阶段产业转型中,新兴产业的成长和扩张,必然要以一部分传统产业淘汰为代价,比如网络销售(O2O)给传统商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二、消费增长缓慢。
我国需求结构转换已经爆出好消息,消费占GDP的比重有了微弱上升,投资的比重下降了。但是,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投资占GDP比重依然太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太低。当前我国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在压缩“三公”消费之后,私人消费没有及时补上,造成总消费增长缓慢。压缩“三公”消费,把以往豪华的、奢侈的、超常规的GDP挤掉,使膨胀的消费消了肿。
但消肿以后,私人消费增长填补不了公共消费减少的那一块,所以总消费“池”的水没增加多少。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投资能不能再增长,而是消费在需求结构转换中不能实现正常上升。
居民消费倾向低影响消费。2014年第四季度央行对50个城市的两万居民问卷结果显示,81.3%居民愿意多投资多储蓄,仅有18.7%的居民倾向更多消费。这么多人愿意多储蓄,消费增长能加快吗?储蓄等于什么?储蓄长期等于投资,投资等于产能,产能等于国内消费加出口,当国内消费不足、出口乏力时,我国将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压力。居民消费不足,消费动力不强,关键是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还有社会保障水平太低。我国城乡居民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是没钱不能消费,二是有钱不敢消费,关键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实际上,引起中国消费动力不足的关键是,有40%的中低收入阶层的人,没有解决消费动力问题。我国40%的中低收入阶层,除了日常消费外,一生只能干四件大事,买房子或建房子,结婚生子,子女教育,看病养老。如果这些人收入水平不提高,后顾之忧解决不了,消费正常增长将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GDP绝对不能与美国以及发达国家比,其原因:
1、在GDP中我国的投资比重过高,西方国家是消费比重高,GDP中消费比重越高与居民福利距离就越近。因为,消费特别是家庭消费,本身就是居民的直接福利。
2、我国的GDP质量差,发达经济体盖栋房子一百年不拆,我们盖一个房子几十年就拆了;建一座桥一百年不拆,我们有的不到两年就塌了。
3、我国投资中还有许多“高大上”建设,跟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福利太遥远,大广场、现代化剧院、豪华政府大楼、摩天大厦、各种现代化会议中心等,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的福利是非常少的 。
所以长期高投资并不能将中国带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当前我国消费和储蓄比,储蓄永远快于消费。过去14年中国总消费增加了5.7倍多,储蓄增加了8.2倍。消费慢于储蓄,最后结果只能是储蓄支撑投资加快增长,投资加快增长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三、落后产能淘汰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缓慢,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从生产投资看,当传统的产业被淘汰或转移之后,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传统产业改造滞后,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落后产能是污染、坏的GDP,当这些坏的GDP被淘汰后,绿色的、好的GDP没上来,最后经济增长必然要下滑。因为落后产能淘汰是快变量,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快慢之间必有一段空档期,在空档期缺乏接续产业条件下,经济增长是不会太快的 。
四、房地产。
房地产市场可能不会出现明显抬头倾向,一、二线城市可能趋稳,三、四线城市还会延续微弱下行,全国总体趋稳,既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也不会出现大幅度滑坡。但是,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一般要占我国总投资的55%以上,制造业不景气,房地产不回升,总投资也难以有起色,这将直接影响今年经济增长。

H.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1.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2)具体因素有:
①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先天不足表现为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后天畸形。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压迫下,民族工业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中国政府的政策: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晚清政权、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曾鼓励兴办实业。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I. 你知道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吗

、出口拉动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中央的政策还是会从扩张财政和放松内货币两方面着手容。在财政政策上,投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再度降临,中央财政赤字的规模有可能扩大。在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明年的经济增长将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来拉动。财政上将加大投资水库、铁路、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廉租房、农业基础设施等。财政投资的资金,部分可能来自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部分将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然而,地方政府目前积极准备的大型投资项目,可能会遇到融资的困难。考虑到这一点,不排除由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资金投资城市大型基建项目。此外,一定规模的减税政策也将成为明年的政策工具,增值税改革的扩大化也将成为可能。

J.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一些地区旅游警告的解除,中国的经济曲线伴随导游们的小彩旗又高高飘扬起来了。此次疫情过后,中国经济的振兴首先从第三产业开始,从商店到饭店,从旅游景区到各个娱乐场所,人气逐渐地上升。中国的经济在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压抑之后,会呈现一次轻微地反弹。

从宏观层面来看,疫情的出现并没有破坏中国整体的经济运行结构,市场运行机制还在正常地发挥作用。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是因为中央的决策及时到位,全国各行各业秩序井然,铁路,陆路、民用航空等交通运输畅通,整个市场的物流、信息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市场的活力依旧。二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的自足和修补功能及时地发挥出了作用。从微观来看,虽然一部分行业或部门由于受到非典型肺炎的影响,赢利有所下降,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及时出台了各项补助措施,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保证了这些行业和部门有再生产的能力。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无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一些消费活动必须进行。随着疫情的消失,这些消费活动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因此,中国的经济今后不但不会出现萎缩,反而会出现一些上升的势头。

从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首先,投资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短短几个月的疫情发展对投资特别是战略性投资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从短期投资来看,虽然上半年的疫情会促使一些国际游资退缩,但由于这些国际游资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出处,因此,随着中国疫情的解除,这些资金还会再回到中国市场。就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来看,虽然延长休市等一些措施导致中国内地股市出现了一些波动,但由于中国当前的股市已基本探底,所以,这次疫情对股市造成的影响不致太坏。一些人担心,这次疫情的爆发会影响到今后国际资本向中国的转移,从而给中国今后筹集资本带来困难。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因为非典型肺炎作为一种传染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都有一个发现、扩散、控制、预防的过程。随着疫苗的出现,非典型肺炎将会变得不具有威胁性。相反地,如果投资开发新的药品或疫苗,将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从消费环节来看,五一长假的取消,确实影响到了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消费是一个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上升的曲线。在消费结构中,日常消费不会因为非典型肺炎的出现而发生大的变化。其他消费可能会被延后,但不会被抑制,相反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体育健身、旅游消费将会大幅增加,中国人的消费支出将会出现一次大的反弹。在疫情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动用财政准备金应付疫情,普通的消费者几乎没有为此直接付出代价,因此,不存在后期的消费资金紧张的问题。

最后,从出口来看,由于广交会正值广州的疫情发展期,展会期间的成交额有大幅度地下降。从短期来看,由于非典型肺炎的影响,一些国家也可能会对中国的食品等一些传统的消费品抱有疑虑。他们可能减少对中国这些产品的进口。但是,从结构上来看,中国近年来出口的产品中机电产品已经位居前列,其他的工业制成品也大幅增长,而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所占的比重已有所下降,因此,一些订单的流失对中国整个出口的影响不会太大。下半年,中央政府可考虑在一些适当的地点举办各类专项的展销会,或者通过走出去的办法,扩大中国产品的出口,保证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会因出口的影响而放慢脚步。

应该看到,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的经济体制虽然已经有了自我修补和恢复的能力,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资本的流动、出口的增长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国政府应该主动打开国门,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这次胡锦涛主席参加法国举行的南北对话会议,将会为我国今后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然而,尽管中国经济蓄势待发,但仍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

第一,如果非典型肺炎疫情不能在上半年被彻底遏制,将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从根本上说,非典型肺炎对中国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带来太大的威胁,但如果它挥之不去,并且持久地徘徊在中国各地,将会在中国人的心理投下巨大的阴影。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可能会最终转化为经济上的影响,从而导致中国市场低迷,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因此,重振士气,提高市场上的人气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寄希望于科技进步,尽快研制出可靠的疫苗,也要寄希望于各地的疫情能够逐渐地得到控制,至少在下半年不会再形成大范围的疫情扩散情况。

第二,从资产结构上来看,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仍然是中国的国有经济。现在中国的国有资产(除金融资产外)一律由直属于国务院的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掌管,这个委员会将依照即将颁布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行事,以前多头监管国有资产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但是,由于中国国有资产中相当部分沉淀在国有企业中,而这些国有企业普遍素质不高,如果处理不好,它们不但不会保值增值,反而会形成新的不良债权。因此,必须找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

第三,从现有的经济基础来看,中西部与东部沿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由中央采取统一的经济发展政策,势必会造成地区之间新的不平衡。因此,未来中央必须考虑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或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决策作用,保证各地按照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本地发展的经济模式。与此同时,中央在汲取税收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全国各地都能持续发展。

现在已经有人提出,要用非常的手段来发展中国的经济,譬如,在经过认真论证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南部边疆与缅甸和泰国一道,开辟新的直通印度洋的运河,或者将中国的首都迁往中部地区等等。所有这些对于刺激投资,拉动需求都有好处。但是,在进行各项决策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应该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带动民间投资。从现阶段来看,澜沧江的梯级开发已经准备就绪,南水北调工程也已经开工,在中国境内再铺设新摊子似乎没有必要,如果在2005年之前中国的财政状况仍然没有摆脱赤字局面,政府的投资计划就应该有所收敛。如果中国的财政能够在2005年之前实现大体平衡,那么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可以考虑进一步实施中国南部边疆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进而考虑中国的迁都问题。

总之,相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态势而言,非典型肺炎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严重,关键的问题是,中国人信心指数不能下降,中国的资产结构能顺利调整,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必须保持平衡。

笔者建议,在今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应该召开一次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座谈会,通过检讨非典型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找出应对新一轮危机的对策。从目前来看,中央政府应该抓紧做好以下事情:首先,应该制定经济紧急状态法,将现行比较好的应对非典型肺炎的政策固定下来,以帮助企业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难题。目前,国务院虽然制定了应急条例,但其中有太多的问题值得认真梳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应急条例虽然强调了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但没有与现行的执业医师法等其他相关法律很好地协调,因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这部行政法规的内部结构来看,虽然设立了应急指挥部等机构,试图保证各地的疫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但由于这些机构与我国现行法律上规定的行政架构不相匹配,所以,其运作成本将会很高。更主要的是,这部行政法规没有考虑到特殊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因而无法指导各地特殊时期的经济工作。笔者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出台经济紧急状态法,其中规定在必要时可以冻结一般性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从而授权国务院调动物力、财力应对疫情并发展经济。其次,应该依法建立中央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通过民主科学决策,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最后,中央政府应该加快人才的选拔力度,让那些真正懂得经济发展规律的专业人士掌管要害部门。

阅读全文

与影响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