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无锡经济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研究

无锡经济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21:31:28

『壹』 急求 一个关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10-12 15:22:48

(2006年2月18日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序 言
“十一五”时期,即2006年至2010年,是无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无锡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提升战略期,也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适整合关键期。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无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发展统揽全局,以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协调为基本原则,以富民为根本立足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建设进程,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5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番有余,实现了争先进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4%;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和现行汇率计算)达到6314美元。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2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比“九五”期末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1.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4286亿元,年均增长30.7%。城市影响力扩大,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经济城市、最佳商业城市。
产业提升再显新成效。坚持走集约发展之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上先导位置,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服务业高地。“十五”期末,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8.3%。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工业向集群化和高端化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4%,比“九五”期末提升13.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商贸物流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国家级无锡工业设计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启动建设。“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
改革开放再获新突破。着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协议注册外资、到位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三项指标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开放型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累计分别完成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252.6亿美元和99.0亿美元,比“九五”分别增长近4倍和2.1倍;五年引进超亿美元项目48个,海力士-意法半导体项目为全省最大外资项目。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91.91亿美元,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55.4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37.3%和35.8%。境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05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1个,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2005年我市与德国勒沃库森市和意大利维琴察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体制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完成了一般竞争性领域654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312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343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编制部门预算。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医院、学校、文化艺术、体育场馆与训练等4个管理中心正式运行,全市71家行业协会完成“政会脱钩”。资本经营取得新进展,尚德太阳能实现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数从“九五”末的13家增加到32家。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2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十五”期末,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2%。
城乡建设再创新面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构筑“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发展格局。实施“工业北移、城市南进”战略,适时调整了行政区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101.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193平方公里。积极推进蠡湖新城、惠山新城、锡东新城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工程项目,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488个自然村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公路建设完成48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受益率超过95%。到“十五”期末,城市化水平达到6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4,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大力推进富民工程,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小康目标要求。到“十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5元和8004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8.8%,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4.4%,恩格尔系数降到37.5%。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97.4%、9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7%左右。
社会事业再有新进步。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发展指数连续保持全省首位。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1.5%,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专利申请量达到5621件。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增长,相继建成市图书馆、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达到48%。深入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鸿山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无锡成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加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力推进“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明无锡、法治无锡和平安无锡”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审计、外事、侨务、对台、接待、人事、人武、双拥、民族宗教、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史志、档案、新闻出版、广电、民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十五”时期,是无锡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总体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了“第一个率先”的目标。这五年,无锡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极为显著的,有些是根本性的转变,有些是阶段性的提升。这些历史性的变化,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还不完善;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为明显;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还不够协调;体制机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

表1:无锡市“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五”计划 “十五”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 年均10%以上 年均14.4%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 美元 5000 6314
3 财政收入(口径调整) 亿元 年均增长12% —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2000 4286
5 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 % 34 33.1
6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27%
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 35 33.4
8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 1.50 1.5
9 到位注册外资(口径调整) 亿美元 累计75 99.0
10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0 291.91
11 出口总额 亿美元 70 155.46
1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 45%以上 40.9%
13 城市化水平 % 60%以上 67%
14 家庭电脑普及率 % 30 47.6
15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指标内容调整) 30.3
16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75 70
17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0 40
1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长10% 年均增长13.2%
19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 年均增长6% 年均增长8.8%
20 人口自然增长率 ‰ 2 0.67
2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以内 3.27 %
22 恩格尔系数 % 40%以内 37.5%
23 高中阶段入学率 % 95 96.86
24 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 % 45 48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将向纵深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使无锡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从国内看,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上海加快国际性中心城市建设,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浦东新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些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从我市看,将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型、消费结构的升级、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和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将在全面加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方面面临新局面;国内先进城市竞相加快发展,我们将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面临新形势;在经济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方面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新挑战;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将面临统筹各种因素、兼顾各方利益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把握好工业化与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互动关系,正确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抓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
专栏1:“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含义
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对无锡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即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民营经济、股份经济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快应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节约利用能源、集约利用土地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强“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第三节 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坚持富民强市、能快则快、又快又好发展,把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主抓手,把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和市场导向、创新导向、规划导向、法治导向作为主要方针,突出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三大任务,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保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努力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和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
第四节 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全面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造“五个名城”,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效。
构建“五个中心”: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增强高新技术的集散能力,推进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的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利用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地理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交通和信息联系,构造集聚和辐射功能强、程度高、范围广的区域性商贸与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优化整合设计、动漫和影视等优势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建成以设计产业为主导、以软件产业和动漫产业为依托的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长三角地区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提升职业学校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积极拓展职业学校教育与培训的特色和能力,建立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努力建成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度假休闲产业,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实现由华东旅游目的地到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胜地的跨越。
打造“五个名城”: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依托雄厚的工商业基础,继承无锡工商文化精髓,延续和发展工商产业,营造投资创业的良好氛围,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弘扬创新创造精神,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动漫等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民间艺术,建设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充分发挥濒临太湖的独特优势,以靓山、亲水、扬名、筑城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生活品质,建成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充分利用山水、人文等资源,加快旅游休闲区建设,实现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努力建成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继承和弘扬无锡的历史文化,凸显吴文化和古运河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建成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建成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要求,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巩固提升无锡的综合竞争力,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和谐宜人新无锡。
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按常住人口和现行汇率测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十一五”期间,到位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5%。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城乡现代化。强化区域功能开发建设,健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服务和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5%;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21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4%;80%左右村(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镇)。
资源得到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口总规模得到适度控制,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不断优化,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集约利用和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70万人左右;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15万亩;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比2005年翻一番;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900人,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三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99%和100%;恩格尔系数降到35%以内,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22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5岁。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初步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明无锡、法治无锡和平安无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全面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到2010年,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75以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0%。

『贰』 无锡锡山经济开发区锡北园区,入园企业优惠政策

由于物流园区建设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但社会效益明显的特点,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锡北物流园区建设,根据《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物流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锡委发〔2002〕25号)文件精神,对于经批准入驻锡北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对于在锡北物流园区内设立的重点物流项目,其销售额达到一定额度后,优先审批减免有关费用。其中:锡山区、惠山区的物流企业按属地原则办理。
在锡北物流园区内设立的重点物流项目,经市物流办审核确认后,市发展计划委、市财政局优先申报各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对项目投资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年期贴息。贴息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在锡北物流园区内新设立的物流企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
鼓励锡北物流园区的重点物流企业收购、兼并本市国有、集体传统物流企业或工商企业中的物流部门。整体收购兼并的,对被收购企业原有不良资产,经财政、国资部门审核批准后予以核销,对非经营性资产予以剥离。资产转让过程中涉及的地方规费享受国企改革统一税费的相关政策。
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订给予入驻园区的物流企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

『叁』 无锡经济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有哪些知名企业

工业是无锡国民经济的主体,其现阶段的的支柱产业是指高档纺织及服装加工、精密机械及汽车配套工业、电子信息及高档家电业、特色冶金及金属制品业、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业等。

无锡名企(新华网无锡频道)2007-03-05 22:11·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 ·

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江苏三房巷实业集圳有限公司 · 江苏阳光集团
· 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 中国一汽集团无锡柴油机厂
· 无锡威孚集团有限公司
· 中油江苏销售分公司

· 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 海澜集团公司 · 索尼电子(无锡) 有限公司
· 法尔胜集团公司 · 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申达集团公司 · 江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朝阳集团公司 · 江苏锡兴集团公司
· 江苏雪浪钢铁集团公司 · 无锡庆丰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双良集团公司
· 江阴市西城钢铁有限公司 · 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大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江苏锡钢集团
· 江阴华发实业公司 · 无锡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 · 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华宏集团公司 · 江阴江东集团公司
· 江阴市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华业钢铁有限公司
· 江阴新和桥化工有限公司 · 江苏三木集团公司
· 江阴润华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 江阴市龙山集团公司
· 宜兴市恒通铜业有限公司 · 江苏万翔集团公司
· 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 · TCL数码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无锡江南线缆有限公司 · 江苏倪家巷集团公司
· 无锡第一棉纺织厂 · 无锡长江薄板有限公司
· 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 江阴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肆』 无锡发改委现任班成员名单

无锡发改委现任班成员名单如下:

1、周文栋,党组书记、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负责党建、人事、财务工作。

2、苏益民,党组成员、副主任,负责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稽察等方面工作。分管服务业处、经济贸易处、项目稽察办公室。

3、毕滨江,党组成员、副主任,负责基础产业、能源、资源节约、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工作。分管基础产业处、能源处(资源节约处)、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

4、顾岗,党组成员、副主任(兼),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5、龚咏程,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负责纪检监察、农业与农村经济、对外协作、国防经济动员等方面工作,协助负责机关党建、人事工作。分管监察室(机关党委)、农村经济处、经济合作处(国防经济动员办公室)、人事处(离退休干部处)、市信息中心(市发展研究中心)。

6、张建春,党组成员、副主任,负责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等方面工作。分管经济体制改革处、社会事业改革处(行业组织发展处)、社会发展处(就业与收入分配处)。

7、陈卫东,党组成员、副主任,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工业经济、高技术产业、法规、行政许可服务、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固定资产投资处(重大项目办公室)、工业处(高技术产业处)、法规处(行政许可服务处、招投标管理处)。

8、邢益新,党组成员、副主任,负责机关办公、文档、保密、接待、后勤管理工作,负责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研究,财政金融等方面工作,负责本委新闻宣传、信息发布和重要文稿起草工作。分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国民经济综合处、财政金融处。

9、陈世平,调研员,分管服务业发展联合会。

10、陈 松,副调研员,协助陈卫东分管工作,具体负责法规处(行政许可服务处、招投标管理处);分管评审中心。

11、吴 炜,副调研员,协助毕滨江、龚咏程分管的相关工作。

12、刘 军,副调研员,协助苏益民、张建春分管的相关工作。

13、吴嘉萍,副调研员,协助邢益新分管的相关工作;具体负责机关财务工作。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415号)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锡委发[2009]81号),设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4)无锡经济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研究扩展阅读:

机构职能

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全市生产力布局、经济总量平衡、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分析,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统筹协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负责发布重要综合经济信息;组织开展全市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工作,牵头全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化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衔接、协调全市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并负责有关发展规划的审核、评估和管理工作;负责发展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的衔接平衡。

『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材料一: 材料二:江苏省无锡市工业经济稳立中国十强城市之列。近年来

(13分)
(1)不断减少(1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面积不断扩大。(2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09—10年上升迅速(2分)
(2)转移(1分)无锡和郎溪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郎溪土地价格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政策优惠等。(3分)
(3)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可能加剧环境污染。(4分)

『陆』 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题目有哪些

一、选题 选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
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实生活有益处;而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 论文写作得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钱学森教授认为:“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国家的需 要。……在研究方法上要防止钻牛角尖,搞烦琐 哲学 。 目前 在 社会 科学中,有的人就古人的 一句话大作文章,反复考证,写一大篇论文,我看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要选择有科 学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写作。
那么,应该根据哪些原则来选题呢?

(一)具有科学性。它应包括:急待解决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学科上短 缺或空白的填补; 通行说法的纠正;前人理论的补充;等等。

(二)有利于展开。指的是:要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业务专长;先易后难,大小适中; 已占有一定的资料;能得到导师指导;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对题目加以限定。

『柒』 行政管理专业,区域政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具体题目定什么,这个方向好写么

行政管理专业,区域政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方向
这个我能够写的哦。多少字的

『捌』 无锡的各个产业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方面是强项分别在哪些个区谢谢告知,想对无锡有个更深的了解

http://www.wuxi.gov.cn/xxgk/jhgh/fzgh/index.shtml
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文件

『玖』 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业务范围:

一、广泛收集和整理国家各个区域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产业回经济发展相关的调答研活动。二、定期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学术交流;组织人才培训,举办关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研讨会等相关活动。
三、组织相关产业政策研究领域专家为国家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开展区域产业经济的促进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等。
四、完成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交办的其它任务。

『拾』 求《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06年2月18日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序 言
“十一五”时期,即2006年至2010年,是无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无锡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提升战略期,也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适整合关键期。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无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回顾
“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发展统揽全局,以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协调为基本原则,以富民为根本立足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建设进程,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5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番有余,实现了争先进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4%;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和现行汇率计算)达到6314美元。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2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比“九五”期末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1.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4286亿元,年均增长30.7%。城市影响力扩大,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经济城市、最佳商业城市。
产业提升再显新成效。坚持走集约发展之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上先导位置,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服务业高地。“十五”期末,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8.3%。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工业向集群化和高端化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4%,比“九五”期末提升13.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商贸物流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国家级无锡工业设计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启动建设。“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
改革开放再获新突破。着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协议注册外资、到位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三项指标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开放型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五”期间,累计分别完成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252.6亿美元和99.0亿美元,比“九五”分别增长近4倍和2.1倍;五年引进超亿美元项目48个,海力士-意法半导体项目为全省最大外资项目。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91.91亿美元,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55.4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为37.3%和35.8%。境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05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1个,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2005年我市与德国勒沃库森市和意大利维琴察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体制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完成了一般竞争性领域654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312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343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编制部门预算。社会事业领域“管办分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市医院、学校、文化艺术、体育场馆与训练等4个管理中心正式运行,全市71家行业协会完成“政会脱钩”。资本经营取得新进展,尚德太阳能实现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数从“九五”末的13家增加到32家。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2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十五”期末,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2%。
城乡建设再创新面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域城镇体系,构筑“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发展格局。实施“工业北移、城市南进”战略,适时调整了行政区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101.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193平方公里。积极推进蠡湖新城、惠山新城、锡东新城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工程项目,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488个自然村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公路建设完成48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受益率超过95%。到“十五”期末,城市化水平达到6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4,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大力推进富民工程,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小康目标要求。到“十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5元和8004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8.8%,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年;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4.4%,恩格尔系数降到37.5%。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97.4%、9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7%左右。
社会事业再有新进步。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发展指数连续保持全省首位。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1.5%,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专利申请量达到5621件。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增长,相继建成市图书馆、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5年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重达到48%。深入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鸿山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无锡成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功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加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力推进“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明无锡、法治无锡和平安无锡”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审计、外事、侨务、对台、接待、人事、人武、双拥、民族宗教、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史志、档案、新闻出版、广电、民政、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十五”时期,是无锡发展史上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总体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了“第一个率先”的目标。这五年,无锡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极为显著的,有些是根本性的转变,有些是阶段性的提升。这些历史性的变化,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还不完善;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为明显;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还不够协调;体制机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
……
全文请见http://115.wxfjw.cn/index2.aspx?id=361

与无锡经济发展区域产业政策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