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企业产业链优化意见

企业产业链优化意见

发布时间:2021-03-05 21:30:44

Ⅰ 介绍现有产业链情况,展现公司实力怎么写

公司旗下产品,经营情况,人员情况,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产品对人群的帮助或需求

Ⅱ 如何优化产业链运作模式

问题前后没有什么关联、不够清晰,请你重新提问好些

Ⅲ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感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重视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甚至在有的新兴产业领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客观地说,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几乎在不同的时期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
毫无疑问,造成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因素,比如,当企业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好而进行投资时,从某一个企业的角度看也许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造成多个企业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当然也与我国的土地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尽合理等密切相关。
正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异常复杂,所以调整起来的难度就很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十分艰巨。比如,对于一些过剩产能的淘汰,可能会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机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二、顺应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进步程度,特别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虽然我国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但是无论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高效率的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提高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程度,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动力。其二,经济发展史和工业化理论表明,良好的产业结构应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三,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都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繁重任务,利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与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也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目前关键是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时,还要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使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在现代服务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中广泛运用,从而使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的现代新兴产业部门。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不同的着力点,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业、纺织、轻工、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应着眼于提升技术含量,形成特色工艺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对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则要通过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有利于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产业,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机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不仅要加强政策引导,甚至需要财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三、多举措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要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例如需求潜力大的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为一方面,随着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工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提出了日益增强的个性化需求,工业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规模和产品结构;工业作为服务业的中间产品和投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务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消费品以及生产资料等基本上由工业提供。比如,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未来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通过深化改革,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三是健全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各地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通过制定严格的产业投资环境标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在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目标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与此同时,还应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手段来引导投资方向和促进投资结构优化,进而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和导向作用。

Ⅳ 如何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三点意见

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转型发展打好基础。积极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引进、科技创新等多种方式,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企业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重点环节的改造与提升,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纺织服装、劳保制鞋等传统产业链配套,强化技术研发、差别化生产,进行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成为技术密集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延伸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力促企业提升。抓好骨干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强化企业配套协作,按上下游产业链建立起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努力打造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鼓励龙头企业逐步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环节,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合作关系;围绕家纺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制鞋等支柱产业,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生产服务体系和产销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发展合力。
紧抓发展的关键环节,引导企业从单一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引导企业着力于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再制造增值服务等环节,加快从单一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发展,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搞好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维护检修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向下游延伸。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向研发、设计服务上游扩展,建成一批以现代制造服务业务为主业的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内在需求,强化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和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劳保制鞋、化工建材、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集成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新兴产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提高“两化”融合指数。

Ⅳ 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如何写

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2.有利于新企业的出现。
3.有利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
4.有利于打造“区位品牌”。
5.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链是指不同企业(“节点”)通过一定产业联系(“链条”)组成的、独立于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中间性协调框架”,换言之,是产业联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构化产物。产业链的本质是协调框架,归根结底又是产业联系,抓住产业联系才能抓住产业链研究的根本。产业联系形态的多样性和演进性决定了产业链形态的多样性和演进性,同时,“结构决定功能”原则又决定了产业链作为企业竞争战略工具的可能性。
1.作为供应链的产业链与企业的产业定位。作为产业链的要素形态或物质形态,供应链是从“扩大化生产”发展而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构建或参与构建供应链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就干脆不要竞争。”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角度看,天然强调业务分工的供应链为有关企业提供了适当的产业“位置”或“定位”机会。对市场势力较强的企业来说,构建供应链使其有机会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将企业内部供应链外部化,从而可以着力深耕自身的核心业务,如华为集中人力优势进行高科技研发,麦当劳集中精力开设世界连锁等。这种深度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思想,正是供应链分析的核心思想。对于市场势力较弱的企业来说,供应链的存在使其有机会通过合理的产业定位“切入”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而在“跟随跑”的过程中逐渐做大做强。
2.作为价值链的产业链与企业的关键资源。作为产业链的价值形态,价值链是指贯穿于一项产品或服务从设计至最终消费整个过程的所有价值增值环节的集合。与供应链强调物质的转移过程不同,价值链强调价值的连续增值过程,倡导企业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价值正在向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环节集中,从而形成了价值分布的“微笑曲线”。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角度看,通过分析价值链可以剥露出能够创造高附加值并对整个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资源”或“战略控制点”。企业应将其生产经营向价值链中的高利润区间进行延伸,以获得更高的赢利能力,对于跨国公司等强势企业来说更应如此;如果可能的话,企业应将其经营范围覆盖战略控制点,或与占据战略控制点的企业结成战略同盟。要保持企业对某一产品的垄断优势,关键是保持这一产品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并不需要在所有的价值活动上都保持垄断优势。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很多非战略性的活动则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3.作为组织链的产业链与企业的核心能力。作为产业链的组织形态或社会形态,组织链是指企业之间围绕产业分工协作而形成的组织协调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既非纯企业也非纯市场的“中间性协调框架”,这种框架是“有组织的市场”和“有市场的组织”的结合。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角度看,组织链是企业藉以建构并运用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平台。Miyazaki(1999)根据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指出,核心能力能够维持有效率的技术垂直连结及水平多角化,使企业能够把关键要素和技术应用在下游市场的其他领域。多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特定机会推动下突破组织边界形成的统一体,又被称为“虚拟企业”,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一种组织形态。
4.作为知识链的产业链与企业的动态能力。作为产业链的知识形态,知识链是指企业之间的知识分工与交流关系且集中表现为技术链。每个产业都有其主导技术,主导技术的创新和在企业之间的扩散形成了技术链。只有主导技术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广泛应用才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否则难以成功。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角度看,知识链是企业塑造其动态能力的基本途径。
综上所述,在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供应链提供了产业位置,价值链提供了关键资源,组织链提供了核心能力,知识链提供了动态能力,或者说,通过供应链得以实现产业定位,通过价值链得以聚焦关键资源,通过组织链得以构建核心能力,通过知识链得以构建动态能力。在供应链、价值链、组织链、知识链四重表现形态下,产业链都包含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条件,都可以作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工具。

Ⅵ 产业链中,企业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对错 为什么

产业链中企业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这句话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因为一个产业链想要发展的更好,是要不停的进行改革,不停的创新才能让它的步伐跟上新时代。

Ⅶ 对产业链优化的科学性提出了哪些要求

蜀汉 文臣 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

Ⅷ 公司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更好更快的融入集团全产业链

公司要想快速的融入到集团当中的产业链,那肯定要跟上集团的步伐,不要拖后腿,自我进行改革,人员要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

Ⅸ 工业企业产业链会议谈一些什么好

两个月后,当地时间12月3日,中航工业西飞与FACC公司股东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了股权交割仪式,收购了FACC公司91.25%的股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首次海外并购,也是中国企业在中欧地区实施的最大规模的企业并购,还是亚洲航空制造业首次并购欧美航空制造企业。

中航工业西飞是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大型航空工业企业,是我国大中型飞机研制生产定点基地,总资产226亿元,员工16900多名,拥有一家上市公司、数家中外合资企业、40多家控股、参股企业。

此外,中航工业西飞的资本运作水平在我国飞机制造业独树一帜,其控股的西飞国际(股票代码:000768)是我国以航空制造为主业的首家上市公司。2008年,西飞国际完成定向增发,形成了完整的飞机制造产业链,完成了从飞机零部件制造商向整机制造商的转变,标志着中航工业西飞已成为我国首家真正意义的整体上市的飞机制造企业。

Ⅹ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感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重视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甚至在有的新兴产业领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客观地说,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几乎在不同的时期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
毫无疑问,造成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因素,比如,当企业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好而进行投资时,从某一个企业的角度看也许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造成多个企业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当然也与我国的土地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尽合理等密切相关。
正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异常复杂,所以调整起来的难度就很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十分艰巨。比如,对于一些过剩产能的淘汰,可能会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机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二、顺应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进步程度,特别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虽然我国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重铅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但是无论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高效率的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圆埋键所在,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提高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程度,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动力。其二,经济发展史和工业化理论表明,良好的产业结构应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三,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都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繁重任务,利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与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也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目前关键是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时,还要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使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在现代服务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中广泛运用,从而使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的现代新兴产业部门。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不同的着力点,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业、纺织、轻工、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应着眼于提升技术含量,形成特色工艺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对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则要通过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有利于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产橘激蚂业,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机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不仅要加强政策引导,甚至需要财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三、多举措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要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例如需求潜力大的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为一方面,随着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工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提出了日益增强的个性化需求,工业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规模和产品结构;工业作为服务业的中间产品和投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务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消费品以及生产资料等基本上由工业提供。比如,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未来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通过深化改革,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三是健全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各地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通过制定严格的产业投资环境标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在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目标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与此同时,还应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手段来引导投资方向和促进投资结构优化,进而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和导向作用。

阅读全文

与企业产业链优化意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