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新旧动力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效提升

新旧动力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效提升

发布时间:2021-02-27 23:13:28

Ⅰ 为什么要进行新旧动能的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有人问:为什么用“转换”而不内是“替容代”?因为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旧动能还在发生作用,在这个转换期,不能出现真空,要稳妥续接。当然,经历一定的阶段,新动能仍会变成旧动能,所以,创新是不能停止的。

Ⅱ 新旧动能转换如何加速推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的“减法”,也要做内好扩大有效供给和容中高端供给的“加法”,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动能新产业茁壮成长。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载人深潜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移动终端、数字消费、线上支付等技术日臻成熟,有效带动了平台经济、智能经济发展。2013年至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8%。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2017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

Ⅲ 中石化提出,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要紧紧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其

从市场需求总量上看,走内涵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从产业结构优化回上看,去产能、调结构势在必答行;
从市场开放程度上看,加快提高竞争能力势在必行;
从资源环境约束上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从科技革命影响上看,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势在必行。希望可以帮到您。

Ⅳ 如何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
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跃上新台阶,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
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
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快发展新经济,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做大高技术产业

Ⅳ 如何加快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推动传统复产业优化升级,要制让老树发新芽。“煤炭是山西的优势,转型升级关键要将‘减法’变成‘加法’,从低端迈向高端,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李晋平代表说,一方面,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使煤炭从传统的基础燃料和原料,向高端新型材料、高端特种燃料等转变。

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祥明代表认为,要持续畅通科技人才、能工巧匠的职业成长通道,让他们既有“里子”,又有“面子”;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满足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的需求。

Ⅵ 服务业新旧动能转换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1、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
2、有信心、有能版力应对各种风险权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尤其是5、6月份以来,反映增速向上、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积极因素增多
4、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要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5、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6、中国的产业在升级,增长动能在转换
7、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一些深层次矛盾凸显,但这是“成长中的烦恼”
8、从历史上看,危机之时
9、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激发民众积极性和创造力,使经济增长保持生机和活力
10、青年人的就业稳定增加,靠的就是改革创新
11、下最大决心努力实现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12、中国市场广阔,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13、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源泉。

Ⅶ 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问题

时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推动着新旧动能的转换,在这场转换之战中,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比如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否上云等。

综上而言,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在转型过程中,或许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缺失,并不足以支持企业的转型所需。在这个时候,就要寻求第三方的帮助,从而实现上云的目的。

对此,大型的云服务厂商,例如阿里云、浪潮云,针对中小企业发布了众多的云服务产品,从企业业务的各个层面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比如财务云、人力云等。值得一提的是,财务云规避了传统报销流程的弊端,从云上报销,极大便捷了公司的业务。

Ⅷ 产业结构转换,粗放的高投入重化工业将逐渐被替代,什么制造业将上升

春节黄金周市场年味浓、消费旺;外贸下滑但先行指标预示二季度出口压力有望缓解;吸收外资与对外开局良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工业价格降幅收窄……陆续发布的首月核心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尽管趋稳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势头强劲。
民生指标“稳”字当头
新常态下评判中国经济需要新视角。除了速度指标外,更需时常掂掂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能够平稳,我们并不追求高速度”,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面对中外媒体如是说。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尽管涨幅较上月有所反弹,但去年以来消费物价温和上涨的态势得以延续。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1月份物价涨幅反弹明显受到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而春节市场需求上升、消费高峰期间出现大范围恶劣天气等因素,加剧了食品等价格上涨压力,不过这种季节性波动对全年CPI走势影响不大。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由于工资水平和服务需求的刚性增长,1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超过了同期CPI涨幅,成为驱动消费物价上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变化也体现了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结构优化的新趋势。”
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431万人,年均新增1286万人,这两项指标比“十一五”时期均增加11.4%。来自中国网的消息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地级市,调查失业率仍保持在5%以下。
就业形势稳定,一方面得益于经济增量不减、服务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在大力推进“双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出台后,创新创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吸纳就业方面功不可没。
2015年,我国全年新登记443.9万家,增长21.6%,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诞生”的新登记约1.2万家。去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6.8%,初步统计有240多万返乡农民工在创业。
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下一步就业形势是否可能发生逆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对此明确表示,我国就业增长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加上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关部门也将多措并举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宏观经济“新”意正浓
当中国百姓欢度农历新年假日时,国际资本市场在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中出现动荡,日本、欧洲股市重挫,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探,避险情绪则不断推升金价。
“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堪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分析,目前全球债务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超低利率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步积累,而去杠杆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此外美联储加息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了中速增长轨道,总需求不足将成为常态。
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今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再次出现“双降”且降幅加深;当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显示经济趋稳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然而,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压力之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新”意更加凸显。
——网络消费和服务消费蓬勃发展。1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网络零售同比增长34.5%;当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38.5亿元,增速接近50%。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约7540亿元,增长11.2%。
——更加注重通过有效惠民生、稳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今年1月份,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项目21个,总541亿元,且集中在水利和能源等民生领域。
——1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外贸总值的57.4%,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特别是民营进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外贸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势头在新一年得以延续。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引领下,1月份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同比增长18.2%。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平稳态势,也使得外资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1月份,全国利用外资金额882.5亿元,增长3.2%,外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看,1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比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PPI连续5个月-5.9%的运行态势。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张德礼认为,PPI降幅收窄既有低基数效应和人民币贬值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等原因,也有供给侧改革加快去产能,从而对上游原材料领域价格产生一定支撑的影响。随着推进去库存去产能,年内PPI同比跌幅有望继续收窄。
放眼全年“变”中求进
今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开年以来,各项改革频频发力、利好频传:
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持续为松绑减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
确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五项重磅政策措施,部署建设双创基地发展众创空间,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动能。
居住证制度实施,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完善土地、城镇住房等制度……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制”坚冰,更大释放内需潜力。
一方面确定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促进脱困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打出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一系列“组合拳”,从不同层面发力,壮大实体经济。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表示,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举措令人振奋。对于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挑战,关键在于落实改革措施。
潘建成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宏观政策取向要把握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平衡,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问题。例如,下一步应注意遵循“补短板”原则,投向生态治理、扶贫攻坚等薄弱环节、关键领域,既能发挥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又为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他表示,改善供给环境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加快研究全面推开营改增,尽快清理规范非税费用,有效降低负担。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于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这表现在四方面:领域加强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完善营改增、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收入领域结合扶贫攻坚工程,通过加强转移支付加快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消费领域要打通流通中的薄弱环节,改善消费环境。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应在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切实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坚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徐绍史表示,物质基础比较雄厚,市场需求比较大,区域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的经验在不断丰富,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他说,尽管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领域风险还在积聚,但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困难,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Ⅸ 从哪些方面体现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部: 产业内部要素的有无,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产业内部要素经济总量的多少。 产业内部要素的相互关系正常还是紧张。 产业内部要素分布是否合理,是否科学。

外部:新增要素对整体影响消极还是积极。

概括的讲,动能转换是指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等。

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

(9)新旧动力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效提升扩展阅读:

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

(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

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

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本身,以及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五个要素。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

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阅读全文

与新旧动力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效提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